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黎芳 《北京中医药》2013,(12):933-934
目的观察朱琏针灸兴奋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临床疗效、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灸兴奋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确切,并能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偏瘫是中风主要症候之一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或偏身麻木 ,甚则感觉丧失或肢体挛缩 ,屈伸不利等。为进一步探索对中风偏瘫有效的针刺疗法 ,笔者从 1996年始至今用针灸通法治疗中风偏瘫 2 8例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按照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共收治中风病2 8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4 8岁 ,平均 6 0岁 ;病程最长 12月 ,最短 1月 ,平均 6 .5月。2 治疗方法2 . 1 透穴通法 :用上七穴、下八穴毫针透刺。上七穴 …  相似文献   

3.
试谈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 ,历代多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对中风病因病机有新的认识 ,阴经穴为主或配合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报道 ,以及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实验研究 ,有力地证明了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示临床上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应注重应用阴经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以及最佳治疗方式的选择。探索针灸治疗中风的确切机理。方法使用针灸疗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电针、艾灸、按摩等方法治疗。针灸针主要使用毫针,穴位以体穴为主,结合头针和耳针治疗。结果通过3—6个月的治疗,这些患者除一名病人因急性胃出血停止治疗外,其余患者病情均获得较大改善,其中9例在不使用任何助步工具情况下能自由行走,占56.3%;还有4例可以使用拐杖行走,占25%。另外其他方面如语言、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灸疗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中均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过程中需在具体操作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病偏瘫侧足内翻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 1998~ 2 0 0 3年来我院住院的病人 ,共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5例 ,对照组 41例 ;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42例 ,年龄最小 46岁 ,最大 75岁 ;病程最短 3W ,最长 4 5月 ,左侧偏瘫42例 ,右侧偏瘫 44例 ,统计学分析表明 ,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分布均衡 ,无显著差别 (P >0 0 5 )。1 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1)中风病参照 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 ] 。 (2 )半身不遂患肢有足内翻。西医诊断标准 :(1)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  相似文献   

6.
中风偏瘫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中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偏瘫是其主要的后遗症。该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用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偏瘫最早见于《内经》,后经我国历代中医专家的完善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灸配合针刀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辉 《新疆中医药》2001,19(2):36-37
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2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对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针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价(FMA)以及下肢Brunnatrom评级治疗后各阶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偏瘫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是偏瘫患者的福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型.临床多伴有偏瘫、言语謇涩或失语、口眼歪斜、饮水发呛等症.  相似文献   

10.
马锦蓉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F004-F004
中风偏瘫初期的功能锻炼若未重视患侧肩关节的保护及锻炼,就可出现该侧肩关节较剧烈的疼痛、甚至脱位,阻碍进一步的功能锻炼。此种情况在临床常常碰到,但单纯的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11.
针刺泻阴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泻阴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泻阴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30例,并与30例传统针刺法对照。结果治疗组中上肢治愈7例,显效12例,进步8例,无效3例;下肢治愈5例,显效10例,进步14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上肢治愈3例,显效3例,进步16例,无效8例;下肢治愈2例,显效5例,进步17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刺泻阴法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有较好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偏瘫患者分为针康组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 10 0例 ,针刺组及康训组各 6 0例 ,采用针刺体穴和康复训练 ,并在治疗前后 ,对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针康组与针刺组、康训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P<0 .0 1,差异明显 ,而针刺组、康训组比较P>0 .0 5 ,无差异 ;3组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针康组治疗前后 P<0 .0 1,差异明显 ,而针刺组、康训组治疗前后 P<0 .0 5 ,也有差异。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比单纯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好 ,而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均有较好疗效 ,两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  9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 ,对照组 38例 (针刺疗法 ) ,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阴经电针疗法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观察针刺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的疗效。方法:运用阴经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37例。结果:肌张力降低总有效率83.3%,生活自理能力指数ADL提高总有效率86.5%。结论:说明阴经电针疗法在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较好疗效,有利于偏瘫肢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独取太阳经穴治疗中风偏瘫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取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设独取太阳经穴为治疗组,独取阳明经穴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愈显率为69.1%,对照组为43.3%,经χ^2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恒  李萌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3-385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会诊顺序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A组)66例和传统针刺组(B组)54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显效1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66.7%。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68例中风患者经用调和阴阳针刺治疗2个月后,基本恢复30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1例,无变化5例。治疗后,患者血过氧化脂质(LPO)显著下降(P<0. 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则明显升高(P<0. 01)。结论 提示本疗法有提高中风病人体内清除自由基能力,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风后偏瘫的治疗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CI)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试验研究,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采用STATA软件(StataCorp LLC,Stata/SE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3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67,95%CI(2.77,7.87),P<0.001] ;治疗组BI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SMD=1.11,95%CI(0.78,1.44), P<0.05];治疗组FMA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SMD=1.22,95%CI(0.83,1.61), P<0.05]。结论:基于目前证据表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后偏瘫肢体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改善中风后偏瘫肢体活动能力和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程在2星期内的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促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Fugl—Meyer及Lindmark指数,并对恢复独立行走患者采用目测法进行步态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及Lindmark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1)。恢复独立步行的患者步态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尸l〈0.01)。结论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刺双眼上焦区、下焦区穴和头针健侧运动区,治疗3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总有效率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