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脂肪变与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爱霞  陆伦根  曾民德 《肝脏》2006,11(5):350-352
慢性丙型肝炎(CHC)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目前世界上约有1.7亿CHC患者,且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然而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较低,仅为54%~63%[1,2]即还有近一半患者有向肝硬化及肝癌进展的危险.影响SVR因素除基因型外,年龄、性别、种族、感染时间、纤维化程度及体重指数(BMI)等与SVR相关.近来研究发现肝脂肪变的存在影响SVR,且与CHC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抗HCV治疗无反应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15年慢丙肝(CHC)在诊断、自然史和治疗上有很大进展。持续病毒应答(SVR)是指抗病毒治疗完成后6个月不能检出HCV RNA。以前未治疗的CHC患者接受PegIFN(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RBV)联合治疗,SVR达54%~56%。新近研究发现,抗病毒治疗病毒无反应和复发率在持续增加,因许多无反应和复发患者由于纤维化有发展为进展性肝病和(或)肝细胞癌(HCC)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CV感染者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治疗的应答特点和长期预后.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中心的慢性HCV感染者127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85例,代偿期肝硬化(compensated-liver cirrhosis,CLC)患者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decompensated-liver cirrhosis,DLC)患者10例.DAA治疗12或24周.比较3组患者HCV RNA转阴时间、停药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12,SVR12)率以及停药后2年的转归情况.结果 所有CHC、CLC、DLC患者均完成DAA治疗.CHC、CLC和DLC患者的SVR12率分别为98.82%(84/85)、96.88%(31/32)和100%(10/10);CHC患者HCV RNA转阴时间明显早于CLC和DLC患者(P均<0.05).在2年随访期间,1例CLC患者发生病毒学复发,2例DLC患者分别出现肝功能恶化和肝细胞癌.结论 目前常用的DAA治疗方案对CHC、CLC和DLC的患者均有高效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并且SVR12率在96%~100%之间,有很高治愈率.对于肝硬化患者停药后仍须监测肝癌的发生或个别病例HCV复发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问世,全球范围内丙型肝炎治疗领域获得了极速发展。临床上用其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有95%左右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且获得SVR后可减轻肝脏炎症,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减少各种肝内外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率,但部分肝硬化患者仍会发展为HCC。所以即使获得SVR的肝硬化患者,仍需定期随访和观察。DAAs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CHC患者获得SVR,所以对获得SVR人群临床结局的探讨也越来越多。本文概述了CHC患者获得SVR后在临床不同方面的益处及存在的相关挑战。  相似文献   

5.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影响了1.7亿多人,占全世界人口的3%,是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及终末期肝病的最常见原因。在过去十年里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目前主要是采用长效干扰素-α(pegIFN)联合核苷类似物利巴韦林。除了治疗的不良反应外,该治疗方法使大约40%-90%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应答(SVR),这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种族和HCV的基因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最有效的方法,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现已升至50%。但是随着SVR上升,与治疗相关贫血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贫血是CHC抗病毒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所有接受治疗患者中约半数可能会发生贫血。近期两个临床试验中,接受治疗48周的患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背景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直接抗病毒药(direct antiviral therapy,DAA)在中国的应用,DAA药物成为目前国内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一线方案,但目前真实世界DAA治疗后长期疗效数据尚少.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后48 wk病毒学应答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8-04-01/2020-04-30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初治CHC患者,评估治疗基线、治疗结束、治疗后12 wk及48 wk的病毒学应答及肝肾功能、肝硬度、APRI及临床结局.结果共收集291例应用DAA治疗的CHC患者,纳入145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的CHC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肝硬化患者占28.3%,基因型1b、2a、3a、6a分别占78.0%、17.2%、2.8%、2.0%.DAA治疗结束、治疗后12 wk及48 wk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比例分别为100%、97.9%和97.2%,其中基因型1b、2a、3a、6a的SVR48分别为97.3%、96%、100%、100%.治疗结束后48 wk与基线相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的复常率分别为93.2%、91.7%、73.3%及97.7%.治疗结束后48 wk肝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APRI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明显下降(LSM 12.5 vs 10.2kpa P<0.01;APRI 0.34 vs 0.13 P<0.01),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P<0.05).48 wk随访期间,其中4例(2.8%)CH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8例(5.6%)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3例(2.1%)肝硬化患者发生新发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结论本研究真实世界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DAA治疗后48 wk,总体病毒持续应答率较高,肝功能、肝硬度及APRI值均明显改善.2.1%患者出现新发HCC.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及利巴韦林的标准化方案与PEG-IFNα减量治疗对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抗病毒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G-CSF联合PEG-IFNα及利巴韦林标准治疗组和PEG-IFNα减量组;以慢性丙肝接受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28例为对照组。观察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停药后复发,并随访48周,同时观察肝功能复常和其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G-CSF治疗组的ETVR率、SVR率等指标与CHC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EG-IFN减量组在ETVR率、SVR率方面均低于CHC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6、4.467,P均〈0.05)。另外,G-CSF治疗组的ETVR率明显高于PEG-IFN减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用GM-CSF陪伴标准化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对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明显优于PEG-IFNα减量组。  相似文献   

9.
梅蕾  祝卫东  朱跃红  陈俊飞  丁锷  衣展华 《肝脏》2014,(12):952-95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b 型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基因1b 型 CHC 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随访24周,观察病毒学应答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例分别为65.0%、82.5%、90.0%、82.5%,获得 RVR 者均获得 SVR;合并脂肪肝者获得 SVR 的比例低于无脂肪肝者(P <0.05);治疗过程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减量者8例,利巴韦林减量者6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b 型 CHC 疗效良好;合并脂肪肝患者疗效低于无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普遍,但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CHC患者(〉t60岁)(N:16)与中青年CHC患者(〈60岁)(N=46)接受PEG—IFNα-2a 180μg/周,利巴韦林800—1000mg/d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病毒应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P=0.044,OR(95%CI)=3.264(1.005~10.599);P=0,000,OR(95%CI)=2.875(1.935-4.271)]。两组患者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HC患者年龄与SVR率无明显关联。结论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CHC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抗病毒治疗已走过10余年历史,初步确立了干扰素联合RBV治疗CHC的临床地位和疗效评价标准。只要治疗后保持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alogic response,SVR),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肝移植和肝癌的发生率。在诸多影响疗效的因素中,以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和肝纤维化程度或IL-28B基因型、干扰素类型和利巴韦林(RBV)剂量,及直接抗病毒作用的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agents,DAAs)等广受关注。一、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RBV仍是目前CHC治疗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18,(10)
正慢性丙型肝炎(CHC)是临床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CHC患者的治疗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随着临床上DAAs药物的广泛应用,仍有1%~15%的CHC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目前研究发现HCV对药物的耐药是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1])。NS5A抑制剂在CHC DAAs药物的联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性药物包括达卡他韦(Daclatasvir)、雷迪帕韦  相似文献   

13.
张原青  郭津生 《肝脏》2013,(10):693-698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3%,是引起肝硬化、肝癌(HCC)的主要病因之一。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interferon,PEpIFN)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丙型肝炎最常规的治疗方法,但临床上仅约50%的患者能达到持续病毒学反应(sustainedvirologicalresponse,SVR)。  相似文献   

14.
程捷瑶  马红 《肝脏》2013,(12):856-858
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和监测是判断病情、决定治疗及随访疗效的关键环节,尤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存在显著性肝纤维化(METAVIR,F≥2或 Ishak,≥3)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存在肝硬化(METAVIR,F4或 Ishak,5-6)则应积极监测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和肝癌。肝穿活检目前仍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和潜在的出血风险使肝穿活检难以重复进行。另外取样误差和判读误差也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AASLD 肝穿指南[1]提出合格的肝组织标本至少2 cm 长,包含11个完整的汇管区,但目前临床肝穿标本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因此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得以发展。由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大多在丙型肝炎(CHC)患者中建立和验证,因 CHC 和 CHB 患者的组织学和血液学指标都存在一定差异,如丙型肝炎肝硬化多为小结节性肝硬化,而乙型肝炎肝硬化多为大结节性肝硬化,且转氨酶波动较丙型肝炎明显,近年来,亚洲学者以乙型肝炎患者建立了无创诊断模型,现就这些无创诊断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由于患者老龄化和病程不断延长,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老年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时间较长,罹患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较高。老年丙型肝炎患者可能还伴有多种肝外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认知障碍等。目前,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对老年CHC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和相关并发症情况尚不明了。有限的有关DAA治疗老年CHC患者的研究资料表明,年龄不应成为DAA治疗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诱导的黏病毒抵抗蛋白(MxA)和真核细胞起始因子调节区2(eIF-20α-re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对IFN-α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216例CHC患者,在接受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随访至停药后24周时,评价疗效[分为持续性应答(SVR)和非持续性应答(NSVR)]。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患者MxA启动子-88(G/T)、-123(C/A)及eIF-20α-reg2(MG)位点的SNP,并比较SNP与IFN疗效的关系。结果MxA 88位点:GT与GG型患者SVR(57.43%对3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1);TT与GG型患者SVR(66.67%对3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1)。而GT与TT型患者SVR比较(57.43%对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05);MxA-123位点、eIF-20α-reg2位点基因型与IFN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χ^2=1.66,P〉0.05)。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毒载量(OR=3.178,95%CI:1.463~6.904,P=0.003)、干扰素种类(OR=3.117,95%CI:1.484~6.544,P=0.003)对SVR的独立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MxA-88基因型(OR=1.470,95%CI:0.646~3.345,P=0.358)对SVR的独立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C患者MxA-88为TT或GT型者比GG型者对IFN-α应答好,但不是影响SVR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血小板(PLT)减少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临床疗效及对PLT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合并PLT减少(PLT<150×109/L)的CHC患者83例,应用无干扰素方案的DAA治疗12~24周,评估治疗结束(EOT)及结束后第12周患者病毒学应答、肝功能指标、PLT、肝硬度(LSM)的变化。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前进行正态转换,后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T升高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基线LSM对治疗后PLT升高的预测价值。结果 83例CHC合并PLT减少的患者中,肝硬化患者占61.4%,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为98.8%。与基线相比较,EOT及SVR12时,患者血清AST、ALT、GGT、TBil、Glo水平下降,Alb水平升高,LSM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PLT在EOT[(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对IFN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IFN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中,50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50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CIFNα—1b),均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联合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HCVRNA载量、病毒基因型、药物种类对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100例复发患者联合再治疗后,36.00%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其中PEG-IFNα-2a组48.00%取得SVR,显著高于CIFNα—1b组(24.00%,P〈0.05)。56例低病毒载量(HCV-RNA〈1×10^5拷贝/mL)患者中,PEG—IFNα-2a组28例,其中57.14%取得SVR,显著高于CIFNα—1b组(25.00%,P〈0.05)。HCV非基因1(2a或2b)型组29例,其中55.17%取得SVR,显著高于基因1型组(28.20%,P〈0.05);在CIFNα—1b治疗组,病毒非基因1型17例患者,其中47.06%取得SVR,明显高于基因1型患者(12,12%,P〈0.01);在基因1型组,PEG—IFNα-2a组38例,其中42.11%取得SVR,显著高于CIFNα—1b组(12.12%,P〈0.01)。结论 IFN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IFN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存在部分患者无应答;对于HCV病毒载量低、基因1型的复发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干扰素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101例慢性丙肝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0mg/(kg·d),疗程48周,分析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初始HCVRNA定量、ALT及GLU等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virologicresponse,SVR)的影响。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总的SVR率为50%,其中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 response.RVR)和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 response,EVR)患者实现SVR达100%,未获得RVR和EVR患者实现SVR为19.35%;高BMI值、发生脂肪肝的患者不容易达到SVR,而糖化血红蛋白、初始HCVRNA载量高、GLU、ALT及性别对SVR无影响。结论RVR、EVR可以预测SVR;BMI、是否合并脂肪肝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获得SV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8例,其中联合用药组43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2;对照组35例,HOMA-IR<2.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治疗48周,非基因1型治疗24周,随访12周,观察胰岛素抵抗与干扰素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EVR)分别为48.8%和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分别为58.1%和80.0%,持续应答率(SVR)分别为39.0%和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基因1型(0R=46.10,P<0.05)、HOMA-IR <2(OR=16.421,P<O.05)是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获得持续应答(SVR)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年龄、性别、血清转氨酶、丙型肝炎病毒RNA含量与是否获得SVR无明显相联.结论 胰岛素抵抗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是能否获得SVR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