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管理方法。方法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隔1周用6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5ml行正压冲管。实验组采用隔3天用20ml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冲管,再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5ml行正压冲管,对照组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实验组每3天更换肝素帽1次。结果对照组导管感染率28.0%、导管堵塞率41.9%,实验组导管感染率14.0%、导管堵塞率2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换药和冲管方法能有效降低化疗间歇期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率和堵塞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使病人顺利完成4~6疗程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病人肘正中静脉置管的可行性、置管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并发症,置管的护理及与手(足)背静脉穿刺化疗相比,能否减少病人痛苦及并发症或副作用。方法:选择43例肿瘤病人为实验组,采用肘正中静脉置管化疗,43例肿瘤病人为对照组,采用手(足)背静脉穿刺化疗,分别记录住院天数、穿刺数、一次成功数及成功率、并发症、化疗药物对静脉或局部组织的损伤、置管的留置时间等。结果:实验组住院穿刺次数,人均1次/21.71d,对照组人均1.02次/d。并发症、化疗药物对静脉或局部组织损伤:实验组,穿刺点感染1例,经换药后痊愈,未影响治疗,总发生率为2.33%;对照组,静脉炎4例,静脉硬化2例,药物渗漏性软组织损伤5例,总发生率25.58%,两组并发症经统计学处理,χ2=9.295,P(0.01,并发症有明显差异。结论:肘正中静脉置管化疗具有可行性,操作简单、安全无危险,即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杜绝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与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又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与心理负担,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透明敷料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效果及成本的消耗。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和重症监护室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75例患者,按穿刺编号分为实验组38例(单号),对照组37例(双号),置管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边框型透明敷料、普通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正常每周更换1次敷料,如出现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和敷料固定不良及时更换敷料。了解患者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和敷料固定不良情况和更换敷料的成本,两组患者置管后共观察28d。结果实验组患者敷料松动卷边和穿刺部位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更换敷料产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总成本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采用边框型透明敷料,可提高导管固定效果和降低护理人力成本及医疗成本消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组中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采用透明敷料、另一组采用棉质敷料,比较两亚组细菌菌落数.结果安尔碘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数少于2%碘伏及2%碘酊,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透明敷料后的细菌菌落数少于使用棉质敷料,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安尔碘消毒效果优于2%碘伏及2%碘酊,棉质敷料较透明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徐静  祁侠玲 《护理研究》1999,13(1):39-40
选择化疗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硝酸甘油涂擦穿刺局部皮肤法,对照组采用95%酒精涂擦法。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用药后静脉直径及静脉充盈程度均较对照组高,静脉炎和药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病人心率、血压变化不大。建议为化疗病人行静脉穿刺前可采用硝酸甘油局部涂擦法,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比较在颈外静脉与上肢肘正中静脉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实验组)和上肢肘正中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是否易脱出及血压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液体通畅良好、导管不易脱出、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用时短,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且位置固定,易于穿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及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碘伏敷料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护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8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69例。透明敷料组于常规消毒后采用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点;碘伏敷料组则采用10%碘伏棉质敷料覆盖后再加用无菌透明薄膜覆盖。结果 两组导管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透明敷料组感染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碘伏敷料组(均P<0.05)。结论 应用碘伏敷料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护理可降低导管感染率。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碘伏敷料; 透明敷贴; 预防感染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53-0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过敏情况及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对照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地塞米松原液喷涂;将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研究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3M液体敷料喷涂。比较2组患儿在置管后2周内敷贴处皮肤过敏情况、置管后2周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敷贴处皮肤过敏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渗血、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能降低PICC置管小儿敷贴处皮肤过敏率,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小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38例化疗患儿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单腔导管,从上肢肘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 经贵要静脉插管123例,肘正中静脉12例,头静脉5例,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2%,平均置管时间125.6±37.2天,最长456天,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 PICC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能有效减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作用,但必须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注意穿刺血管的选择及插入导管的长度,术后护理及带管出院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活力碘和活力碘联合酒精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通过PICC用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仅用含有效碘5 000 mg/L的活力碘棉球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而对照组仍按以往常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再用含有效碘5 000 mg/L的活力碘棉球进行消毒,对两组患者每次PICC导管维护时间进行记录.分别于每次消毒前及消毒后消毒部位自然干燥时,用未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进行送检.比较两组患者消毒前后的导管周围感染及消毒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每次PICC导管维护所需时间.结果 消毒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导管周围感染率分别为4.9%和5.1%,消毒后分别为0.6%和0.2%,两组患者消毒前后导管周围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穿刺点感染、隧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消毒后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为0.0%低于对照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09,P=0.045).所有患者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均保持在20~30 min,研究组患者每次PICC导管维护操作平均时间为(21.8±1.6)min,对照组平均为(23.1±2.2)min,研究组PICC导管维护平均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9.224,P=0.000).结论 在PICC维护时,单纯应用有效碘5000mg/L的活力碘消毒,能够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菌落数≤5 cfu/cm2),消毒效果是可靠的,同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PICC护理工作的压力,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合理分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硝酸甘油局部涂擦在化疗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择化疗病人100例,随机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硝酸甘油少擦穿刺局部皮肤法,对照组采用95%酒精涂擦法。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用药后静脉直径及静脉充盈程度均较对照组高,静脉炎和药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病人心率,血压不大,建议为化疗病人行静脉穿刺前可采用硝酸甘油局部涂擦法,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儿童心脏中心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穿刺点再渗血的婴幼儿(0~3岁)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更换敷料时使用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压迫穿刺点,对照组更换敷料时使用干燥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比较两种在更换敷料后穿刺点再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渗血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能起到有效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108例患者,确定外周血管(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颈脉)和插管穿刺点,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 cm,置入PICC。结果置管30~210 d,3例导管阻塞,2例治疗当中导管脱出,因脱出过长而拔除,6例出现静脉炎。结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接受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点作不同的固定方法,观察其穿刺点的感染情况。方法:对500例在门诊作静脉输液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单号为常规组,双号为实验纽一常规组以常规法作静脉针头固定,实验组则在穿刺点处覆盖70-75%的无菌酒精棉球后,再作固定。结果实验组杜绝了穿刺点感染的发生.明显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静脉穿刺的影响,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75)与实验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穿刺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结果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由原来90.7%提高到98.7%(P<0.01),同时降低了患者投诉率。结论心理干预能增加护患之间的感情,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琪  卢银梅  刘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898-8899
目的 对尿毒症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局部渗血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穿刺针眼处渗液、渗血的发生率,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选择住院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在针眼上直接覆盖透明敷贴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在针眼上加用无菌棉球,并将延长管呈U型弯曲一起覆盖透明敷料进行固定.结果 实验组穿刺针眼处外渗为6.3%,套管滑脱为2.1%,对照组分别为38%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静脉留置针针眼处加用无菌小棉球,并将延长管呈U型弯曲一起覆盖透明敷料进行固定,可减少留置针眼处渗液、渗血及针体滑脱,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达到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目的是观察百多邦软膏在血透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82例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换药方法,按常规消毒后用无菌棉质敷料覆盖术口。实验组是在对照组的换药方法的基础上加上百多邦软膏行术口外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穿刺口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在血液透析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术口护理中,采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术口外搽能有效降低穿刺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张燕  郑玲  李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261-3262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经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皮静脉将导管末端送入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方法。该方法因操作简便、只需外周穿刺、穿刺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外周留置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而深受医务人员及患者欢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由静脉输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PICC的应用确保了其治疗过程的顺利实施,大大保证了治疗疗效,减少了局部血管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沈玉  曹云 《全科护理》2012,(34):3259-32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置入,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临床观察,少数经化疗导致过敏性体质的病人留置PICC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以来,我院对5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系统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8例,男47例,年龄3~69岁,平均46岁;女11例,年龄29~51岁,平均38岁.均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即选择肘前区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常规穿刺,消毒范围大于10 cm.穿刺成功后,3M贴膜妥善固定,置管术后24 h更换敷料1次,以后每周更换敷料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