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眩晕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所有就 诊的眩晕患者进行EEG及BAEP对照检查。结果EEG异常率较低,仅5.5%,而BAEP异常率达79%年龄小的患者主 要异常表现为Ⅰ波延长,可能系前庭神经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Ⅰ-Ⅲ>1,可 能系颈椎病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结论眩晕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EEG 检测的异常率较低。而BAEP反映第八脑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活动,凡是累及听觉通路的任一病变或损伤都可出现 异常。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25例眩晕症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性别、年龄间的比较处理。发现约70%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或波潜伏期、波间期有一项或多项异常。BAEP波形的异常率波Ⅰ>波Ⅲ>波V。各波的PL及PL改变中,以波Ⅲ、VPL、Ⅰ-VIPL延长为主。且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组内年龄差异非常显著(P<0.01)。认为BAEP检查有助于眩晕症病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异常率为762%。发作期检查,其异常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分内耳型、脑干型和混合型。说明眩晕可为内耳、脑干或二者同时缺血引起。提示BAEP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患者的脑干听力诱发电位(BAEP)与脑血流量(CBF)和病理改变的关系,对65例VBTIV患者(患者组)作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TCD)和BAEP检查,对26例对照组患者作MRA和TCD检查。结果;MRA显示患者组50例血管病理改变明显,15例改变不明显或无改变;对照组脑血流量为112.3-278.9ml/min(2s),较患者组48.0  相似文献   

5.
眩晕症可由耳蜗、前庭、听神经、脑干(小脑)、颞叶等病变引起,BAEP可客观评定脑干听系的功能,确立病变大致部位,分析眩晕症BAEP表现可有助于病因诊断。1 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4~1997年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460例(男170例、女290例),年龄28~74岁,平均5296±1207岁,病史4h至20年,均在急性发作期检查。2) 方法:用上海海神医疗仪器厂NDI400型神经诱发电位仪,患者卧位,用直径10cm银质盘形电极,记录电极置于声刺激耳耳垂,…  相似文献   

6.
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岳阳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414014)蔡超群,王芳红本文运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58例眩晕患者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对象和方法1.对象58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眩晕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包括梅尼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了解单纯性眩晕病人局部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我们对18例颅脑CT和(或)MRI检查无异常的眩晕病人,进行SPECT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显像和rCBF测定...  相似文献   

8.
TCD在血管性眩晕中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70例非典型眩晕病人进行了检查,有51人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VBS)血流速度异常,其中19例为血流速度增高,24例为血流速度减慢,8例患者血流速度既有增高表现双有降低表现。经直线驾归分析,所测的基氏动脉(BA)、动脉颅内段(VA)及小脑下后动脉(PICA)平均血流速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因此,TCD可作为血管性眩晕临床诊断的一个非损伤性的客观指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检查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为75%。绝大部分为缓解期检查。分为内耳型,脑干型和混合型。说明眩晕可为内耳,脑干或两者同时缺血引起。证明BAEP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检查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为75%。绝大部分为缓解期检查。分为内耳型、脑干型和混合型。说明眩晕可为内耳,脑干或两者同时缺血引起。证明BAEP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87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与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其实用价值。87例按其临床表现分为颈内动脉系统梗塞(CIASI)组4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VBASI)组15例,CIASI+VBASI组24例;87例中有81例进行了BAEP检查,81例进行了上肢SEP检查,23例进行了下肢SEP检查。CIASI者SEP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和头部MRI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无明显差异,VBASI者BAEP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头部MRI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结论:BAEP、SEP检查可为ACI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CT和手术证实的三组颅内占位病变测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16例病程中出现小脑幕裂孔下疝(DTH)的幕上病变,BAEP和SLSEP均异常。36例出现假性定位体征的幕上病变,BAEP异常35例,SLSEP异常33例。BAEP异常主要为v波峰潜伏期(PL),Ⅰ~Ⅴ、Ⅲ~Ⅴ峰间潜伏期(IPr)延迟;SLSEP以P(14),波异常及N(13)~N(20)IPL延迟为主。14例幕下病变所致的枕骨大孔疝,BAEP和SLSEP均异常,其中6例病程中复查了诱发电位。结果提示,BAEP和SLSEP可作为DTH患者脑干功能损害的客观指标,且可用于评价未出现DTH患者的脑干功能。BAEP和单次SLSEP测试对枕骨大孔疝的诊断意义不大,后颅窝病变进行SLSEP动态观察,对枕骨大孔疝的早期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比较85例不同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RAEB和RAEB-T患者发热、感染、胸骨压痛明显多于RA患者(P均<0.05),各亚外周血三系变化无明显差异(P均>0.05),RA患者骨髓增生度较RAEB-T患者好(P<0.05)。有21例RAEB-RAEB患者采用化疗,总有效率为40%。  相似文献   

14.
比较85例不同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表现,RAEB和RAEB-T患者发热、感染、胸骨压痛明显多于RA患者(P均<0.05),各亚型外周血三系变化无明显差异(P均>0.05),RA患者骨髓增生度较RAEB-T患者好(P<0.05)。有21例RAEB-T和RAEB患者采用化疗,总有效率为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取并纯化豚鼠脑、脊髓髓鞘碱性蛋白(MBP),对其理化特征和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活性进行鉴定,并初步探讨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防治EAE的作用。方法:以豚鼠脑、脊髓为原料,通过去脂、抽洗、酸溶解、高速离心等步骤提取MBP,并在Wistar大鼠中诱导EAE和口服耐受。结果:所提取的MBP具有与文献报告结果类似的理化特征和诱发EAE的活性;通过口服MBP,成功诱导出对EAE的免疫耐受。结论:MBP对研究EAE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及通过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对EAE和多发性硬化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颈椎横突孔CT扫描和高刺激率ABR测试,检查1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TIV)患者,结果发现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是一致的(72.2%:83.3%,P〉0.05)。提示:高刺激率ABR诊断VBTIV有形态学依据,与颈椎横突孔CT扫描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客观诊断VBTIV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诊断包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血清特异抗体的检测,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P)作比较。方法:用羊肝细粒棘球蚴液抗原对94例包虫病患者、22例非包虫病患者和45例健康人血清进行了DIBA、IHA和CIEP。结果:DIBA、IHA、CIEP的阳性率分别为92.6%、86.2%和63.8%,DIB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IEP(P<0.01),而与IHA无统计学差别;假阳性率分别为5.8%、9.0%和0。结论:DIBA的敏感性高于IHA和CIEP,且与CIEP有显著差异;DIBA的特异性高于IHA,但低于CIEP。在诊断包虫病时,应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免疫试验,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吕泽平 《广西医学》1996,18(4):335-338
分析36例硝苯啶治疗后降压满意的Ⅱ、Ⅲ期老年高血压病人(HPE)的动态血压(ABP),结果显示:(1)治疗后两组ABP参数除最低血压外均较治疗前显下降(P〈0.05 ̄0.01),组间比较Ⅲ期组舒张压、血压负荷值明显高于Ⅱ期组(P〈0.05 ̄0.01);(2)治疗后两组ABP昼夜节律与治疗前相似,提示:(1)短效硝苯啶用于HPE仍有效、安全,特别是Ⅱ期HPE;(2)硝苯啶对HPE的ABP昼夜节律无  相似文献   

19.
对58例椎基底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患者按不同眩晕症状持续时间分组(1~5 min、5~10min、>10min) 行高刺激率(51/分)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结果显示:VBTIV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1~5min组高刺激率ABR潜伏期及波间期比5~10min组和>10 min组明显延长。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与异常率呈递增趋势(P<0.05).表明症状持续时间越短 VRTIV患者前庭系统神经元电生理损害恢复时间越快  相似文献   

20.
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70例非典型眩晕病人进行了检查,有51人(72.86%)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VBS)血流速度异常,其中19例为血流速度增高,24例为血流速度减慢,8例患者血流速度既有增高表现又有降低表现。经直线回归分析,所测的基底动脉(BA)、椎动脉颅内段(VA)及小脑下后动脉(PICA)平均血流速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因此,TCD可作为血管性眩晕临床诊断的一个非损伤性的客观指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