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回顾分析52例男性DukesA、B期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21例行单纯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照组),27例行PANP的TME(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情况、膀胱残余尿量及性功能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排尿障碍和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ANP的TME能较好地保留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153例行TME+PANP的男性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82例和腹腔镜组7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率及术后1年局部复发情况,评价其疗效。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排尿功能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功能及复发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排尿功能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量、残尿量及排尿功能障碍率优于开腹组(P0.05);勃起功能障碍率和射精功能障碍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1年两组局部复发率(2.8%vs. 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8,P=0.333)。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能够有效改善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男性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传统手术、TME和PANP+TME在男性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对各组病人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3年存活率、局部复发率、排尿功能、性功能作一评价。结果TME组和PANP+TME组手术病人的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3组的3年存活率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TME组和PANP+TME组的局部复发率较传统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传统手术组、TME组、PANP+TME组的排尿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逐渐降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ANP手术分型与排尿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TME可以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降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PANP和TME结合使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加降低,PANP手术保留神经越彻底,手术后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收集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17例男性直肠痛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102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组(153例)和PANP+TME组(362例)。并对各组患者肿瘤下缘至肛门距离、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排尿功能、性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TME组和PANP+TME组的局部复发率较传统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传统手术组、TME组和PANP+TME纰的排尿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逐渐降低,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ANP+TME可以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降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男性直肠癌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男性直肠癌患者240例,分为PANP组120例,行TME术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120例,不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统计学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3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 结果PANP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0.8%、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8.3%、术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2%,对照组分别为55.0%、60.0%、6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P组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4%、75.0%,对照组为9.0%、6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直肠癌TME术中PANP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且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女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1例女性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TME+非PANP组,n=35)与观察组(TME+PANP组,n=36)。记录两组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两组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有1例复发,对照组无复发病例。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均为100%。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体排尿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近期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远期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性功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纯TME相比,TME+PAMP术后女性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相对更优,两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通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30 d内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第7至10天尿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来评价患者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显示,腹腔镜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均高于开腹组(均P0.05),排尿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术中操作要点,腹腔镜TME对术后短期排尿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0岁以上女性排尿异常糖尿病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女性排尿异常糖尿病患者(69.3±7.0)岁的尿动力学资料,同时选取40例排尿异常的非糖尿病患者(68.8±6.1)岁和20例正常老年女性作为对照组(68.3±4.2)岁.全部患者均行自由尿流率、压力-流率、静态尿道压力测定并比较各组间相关参数异同.结果:排尿异常的糖尿病患者38.6%(22/57)表现为逼尿肌活动低下,19.3%(11/57)逼尿肌过度活动、24.6%(14/57)膀胱出口梗阻和17.5%(10/57)尿动力学表现正常;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容量、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相比.糖尿病组最大膀胱容量显著增多(592.1±165.2)ml vs.(468.8±101.3)ml(P<0.05),其他各项尿动力学参数未见明显差异.结论:60岁以上女性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尿动力学表现异常同样多见,但是前者最大膀胱容量显著增多,提示膀胱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术后男性患者性功能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PANP+TME组(n=41)和TME组(n=43),对2组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ANP+TME组与TME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9.3%(12/41)和76.7%(33/43),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6.8%(11/41)和79.1%(34/43),排尿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4.4%(10/41)和79.1%(34/43),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P+TME组和TME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8%(4/41)和11.6%(5/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在TME基础上行PANP可以降低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对特定分期直肠癌的可行性、治疗效果及对盆腔自主神经所支配的(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勃起、射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7例直肠癌男性患者,分为腹腔镜TME+PANP组(腹腔镜组)与开腹TME+PANP组(开腹组),对比分析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1年内排尿、性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储尿、排尿、勃起、射精功能均优于开腹组;而远期(术后1年)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T_3N_2M_0期及以下的直肠癌患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最大限度地维持了男性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神经(PANP)对男性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不同时期的2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其中非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组34例,保留组88例,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5年存活率及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保留植物神经组82例获得随访,未保留组28例获得随访。局部复发率保留植物神经组为73%(6/82),未保留组为7.1%(18/28);5年存活率保留植物神经组为8412%(69/82),未保留组为82.1%(23/2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排尿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为28.1%(23/82),未保留组为60.7%(17,28);勃起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为24.4%(20,82),未保留组为67.9%(19/28);射精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24.4%(20/82),未保留组71,4%,(20/28),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O.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植物神经功能,对局部复发率和5年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分析(附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30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保护盆腔自主神经者181例,术前辅助化疗128例,术前放疗102例。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3%(85/300),其中尿潴留44例(14.7%),盆腔淋巴囊肿29例(9.7%),腹壁切口5例(1.7%),阴道残端出血3例(1.0%),输尿管瘘2例(0.7%),肺部感染1例(0.3%),下肢静脉栓塞1例(0.3%)。术前辅助化疗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7%(38/128),未行辅助化疗者为27.3%(47/17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前辅助放疗和未行放疗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30/102)和27.8%(55/19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和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5/119)和21.5%(39/181),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可减少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否对其并发症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中青年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93例中青年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Dukes B期、C1期)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44例行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肿瘤学指标、术后排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淋巴结总数[(16.6±3.7)vs.(16.9±3.8)]、肿瘤下缘距远切缘的距离[(3.9±1.2)cm vs.(4.1±1.3)cm]、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16.33%vs.15.91%)、勃起功能障碍率(28.57%vs.27.27%)、射精功能障碍率(24.49%vs.2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切缘、环周切缘病理均为阴性。结论:为Dukes B期、C1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系膜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效果与开放手术相近,但具有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观察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SUI患者56例,其中男9例,女47例,平均(46±5)岁。采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每次32min,每天1次,6周为1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排尿日记和尿动力学测定,并随访2个月疗效。结果56例全部完成治疗。其中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10例(17%),漏尿点压测定无漏尿发生7例(13%)。治疗后总排尿次数(8±2)次/24h、总漏尿事件次数(7±2)次/24h,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5±4)次/24h、(12±3)次/24h(均P〈0.05);最大排尿量、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漏尿点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分别为(256±47)L、(260±48)mL、(277±46)mL、(96±10)cmH2O和(62±7)cmH,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43±35)mL、(135±37)mL、(162±33)mL、(79±12)cmH2O和(54±6)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和2个月后有效率为91%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是治疗SUI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时神经监测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丛保护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非急诊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共1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中使用实时神经监测进行盆腔自主神经丛保护,术后评估排尿、肛管直肠功能,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术中实时神经监测,神经监测电生理结果均为阳性,术后第6月进行功能评估,均未发生排尿、肛管直肠功能不全,两者相关性良好(r=1.0)。结论 实时神经监测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丛保护的应用安全、有效,结果阳性提示术后排尿、肛管直肠功能完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单纯性肝囊肿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5月—2011年4月12例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传统多孔法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的12例年龄相近,囊肿性质、位置相似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指标。结果:单孔组与多孔组在手术时间(55.5±31.3)min vs(58.3±26.7)min、术中出血量(13.8±8.0)mL vs(13.3±6.2)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0.8)d vs(2.4±0.9)d、术后引流量(448.6±136.3)mL vs(450.0±155.3)mL、术后引流时间(3.9±1.3)d vs(4.6±1.8)d、术后住院时间(4.5±1.7)d vs(5.1±2.4)d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单孔组除1例患者原有肝内小囊肿增大外,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多孔法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比较,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虽略复杂,但总体治疗过程无明显差异。在兼具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的同时,单孔腹腔镜手术还可以达到"无瘢痕"的效果,可以安全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N K细胞活性;并对2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量显著低于开腹组,而肛门排气、排便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C D 3+、C D 4+、C D 8+、C D 4+/C D 8+、N 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 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 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5)。手术结束时腹腔镜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术后24 h 2组患者FIB、D-二聚体均继续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开腹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 h FIB、D-二聚体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以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期疗效,但是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临床上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