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安徽省 2010—2019年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2014年和2019年分别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安徽省在校中小学生有效数据7459份、8789份和5821份,应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进行筛查,比较超重和肥胖变化情况。结果 2019年安徽省9~18岁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3%和10.0%,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4%和13.0%,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2%和7.1%;城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 16.3%和12.3%,乡村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和7.7%。2010—2019 年安徽省 9~18 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结论 2010—2019年安徽省9~18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处于增长趋势,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性别及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6~18岁汉族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干预学生近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基于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健康调研资料中6~18岁汉族学生的近视检出率数据,分析中国汉族学生城乡男女近视流行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和地区的分布特点。结果 2019年我国6~18岁汉族学生中,男、女生近视检出率分别为53.5%、59.8%,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的近视检出率分别为59%、54.2%。近视检出率随年龄而升高,6岁、7~10岁、11~14岁、15~18岁4个年龄段近视检出率分别为13.3%、32.0%、66.6%、82.5%。6~17岁各年龄组近视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除6岁外,其他年龄的近视检出率为城市女高于城市男,乡村女高于乡村男。7~10岁近视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女、城市男、乡村女、乡村男,11~18岁近视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女、乡村女、城市男、乡村男。湖南省6岁城市男和乡村女近视最严重,山东省城市男乡村女在7~10岁和11~14岁近视检出率最高,浙江省15~18岁城市男近视检出率最高,山东省15~18岁乡村女近视检出率亦最高。结论 2019年中国6~1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近视率变化的性别差异,为精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05、2010、2014和2019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871 112名7~18岁学生的视力数据,分析各年龄段男女生近视率和近视率性别差异。  结果  中国7~18岁学生总体近视率在2005—2019年有所提高(χ2=7 265.06,P < 0.01),近视率从2005年的47.9%上升至2019年的60.1%。学生近视率的性别差异呈减小趋势(χ2=72.24,P < 0.01),在地区上呈现由南向北先降低后增大的“U型”分布。  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容忽视,同时要重视男、女生近视率的差异,应根据性别做好精准近视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98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发育地区不平等性。方法:选取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30个省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基本信息及身高数据完整的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极端值及不合逻辑个案,共纳入1 495 182名学生。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收集各省份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旨在了解佳木斯市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增长速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为视力不良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佳木斯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取7~18岁性别、年龄、城乡及视力不良等指标资料完整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7 544人,其中男生19 177人,女生18 367人。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视力不良增长速度模型,分析视力不良增速在城乡男女间的差异与特点。结果  (1) 佳木斯市7~18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89%;女生整体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城市学生整体和各程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整体及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轻度视力不良呈下降趋势。(2)城市男生在12岁前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大于乡村男生,12岁时出现交叉,交叉后呈相反趋势。城市女生10岁前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大于乡村女生,10岁时出现交叉,交叉后呈相反趋势。(3)城市女生在13岁前视力不良检出率及增长速度均大于城市男生,13岁后呈相反趋势。乡村女生在14岁前视力不良检出率及增长速度均大于乡村男生,14岁后呈相反趋势。结论  佳木斯城乡男女生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峰值年龄前移趋势得到了控制,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在青春期存在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贵州省9~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32 323名9~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超重肥胖情况进行筛查,分析超重肥胖检出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贵州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9.477,P<0.001),增长速度为18.75%,男生(19.15%)高于女生(17.91%),郊县(32.17%)高于城区(14.23%),16~18岁年龄组(32.00%)高于9~11(15.54%)和12~15岁年龄组(16.05%)。2017—2021年贵州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24.057,P<0.001),增长速度为63.55%,女生(83.69%)高于男生(51.04%),城区(71.32%)高于郊县(60.86%),16~18岁年龄组(65.29%)高于9~11岁(62.77%)和12~15岁年龄组(49.1...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9年成都市8~9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制定学生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对成都151 212名8~9岁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检查。结果 2019年成都市8~9岁学生患龋率为69.82%(乳牙63.37%,恒牙29.76%),龋均(3.47±3.51)[乳牙(2.78±2.97),恒牙(0.69±1.27)],显著性龋均指数(SiC)(8.00±2.33)[乳牙(6.64±1.91),恒牙(2.31±1.27)]。以乳牙患龋为主,同时伴恒牙患龋。郊区(73.51%)患龋率高于城区(68.32%)。完全充填率4.95%,部分充填率14.23%,未充填率80.81%,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10.78%,城区(13.80%)高于郊区(3.39%)。结论 成都市8~9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防治应关口前移,开展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建水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0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的云南省资料,对建水县汉族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建水县7~18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量等形态、机能指标以及速度、爆发力、耐力、肌力和柔韧性指标均有明显的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的生长速度不同,各指标的发育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城市学生身高、胸围发育趋势减缓甚至停滞,农村学生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城市,城乡差异缩小;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男生好于女生,柔韧性女生优于男生;除柔韧性城市学生明显高于乡村学生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的城乡差异.男女生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和女生腹肌力下降,男女生柔韧性、男生上臂肌力有所提高.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加强引导,创造学生平衡膳食和加强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树立合理膳食、参加运动的意识及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2019年中国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的现况, 并分析其与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选取163 656名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Mann-Whitney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体育活动时间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得分、感知运动障碍得分和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的差异, 采用χ2检验比较儿童青少年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的差异。建立log-binomial回归模型, 在调整个人、家庭和学校等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影响因素后, 分别分析儿童青少年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与其感知运动益处得分和感知运动障碍得分, 以及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感知运动益处得分、感知运动障碍得分和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的M(Q1, Q3)分别为4.11(3.78, 4.78)、2.70(2.10, 3.20)和1.55(1.22, 2.07), 其中, 城市儿童青少年、男生、年龄较小和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 h的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益处得分和感知运动益处与障碍比值更高, 且感知运...  相似文献   

10.
中国7~18岁汉族学生形态发育的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我国15个省区汉族学生形态发育的现状。方法以2004年学生体质监测7-18岁汉族学生共161477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乡村以及不同地区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结果7~18岁城市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优于乡村学生,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的均值变化均为城市大于乡村,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12岁组城市与乡村男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52.78和148.66cm(差值为4.12cm),城市与乡村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52.68和149.24cm(差值为3.44cm);12岁组城市与乡村男生平均体重分别为44.75和39.27kg(差值为5.48kg),城市与乡村女生平均体重分别为42.9l和39.17kg(差值为3.74kg);12岁组城市男女生的平均胸围分别大于乡村男女生3.68cm和2.56cm。东部沿海地区7~14岁组男女生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均大于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南地区各年龄组学生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均为全国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重视西部以及农村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加强学生营养和体质改善工作,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蒙古族7~18岁学生在1985-2010年间身高生长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1985、2000、2010年的调查数据,将蒙古族7~18岁学生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对学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城乡差异、快速增长期及增长高峰年龄变化、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等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1985-2010年,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生长长期变化有明显增长趋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均值增长量分别为5.79、5.26、3.66、4.27 cm;1985-2000年(前15年)学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大于2001-2010年(后10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增长速度前15年与后10年分别为3.32与0.81、2.84与1.00、2.04与0.60、2.47与0.57 cm/10年,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生长长期变化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特点;蒙古族7~18岁城市学生身高增长大于农村,城乡男生身高增长快于女生(城男城女比较t =4.15,P<0.01;乡男乡女比较t=1.42,P>0.05),蒙古族7~18岁学生中城男、城女、乡女均表现出身高增长高峰年龄提前趋势;蒙古族18岁学生身高性差逐渐增加,1985、2000和2010年城市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9.28(95%CI=8.26~ 10.30)、12.96(95%CI=12.16~ 13.76)和13.50(95%CI=12.70~ 14.30) cm,农村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10.37(95% CI=9.79~10.95)、10.97(95% CI=10.24~ 11.70)和11.66(95% CI=10.89~12.43)cm,2000和2010年城市身高性差均高于农村性差(P<0.05),且性差均< 14 cm,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增长仍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阶段.结论 蒙古族7 ~18岁学生身高的生长水平呈积极增长的长期趋势,且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但城乡学生发育水平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0、2014和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以月经初潮资料完整的253 037名9~18岁汉族女生为对象, 采用一对一询问调查对象月经状态、年龄和居住地等资料, 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中位年龄, 采用U检验比较不同年份月经初潮中位年龄的差异。结果 2010、2014和2019年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中位年龄(95%CI)分别为12.47(12.09~12.83)、12.17(11.95~12.38)和12.05(10.82~13.08)岁;与2010年相比, 2019年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中位年龄提前了0.42岁(U=-77.27, P<0.001)。2010—2014年和2014—2019年的年平均提前量分别为-0.076岁和-0.023岁(U值分别为-57.19和-21.41, 均P<0.001)。城市2010—2014年和2014—2019年平均变化量分别为-0.071岁和0.006岁, 乡村地区分别为-0.082岁和-0.053岁。华北、东北、华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10、2014和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分别将213 833、212 742和209 942名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汉族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7~18岁12个年龄组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在不同调查年度间差异, 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2010—2019年汉族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模型, 分析近视检出率变化速度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结果 2019年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检出率为60.1%, 近视检出率城市高于乡村(62.7%比57.4%), 女生高于男生(63.5%比56.7%)(均P<0.001)。2019年各省(市、区)近视检出率差异较大, 最低为贵州(49.6%), 最高为浙江(71.3%)。2010—2019年间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从2010年的55.5%, 上升到2014年的57.1%, 最终上升至2019年的60.1%, 城乡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差距逐渐缩小;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东乡族和汉族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变化情况,为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手册的要求,对13 ~18岁东乡族与汉族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东乡族13~18岁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均好于同龄汉族男生,且在14~15岁和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 000m跑在14岁年龄段好于同龄汉族学生(P值均<0.01);13岁年龄组的握力好于汉族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差于汉族男生(P值均<0.01);东乡族13~18岁女生,除15岁组的800 m跑成绩好于同龄汉族女生(P<0.01)外,其余各项身体素质均差于汉族女生(P值均<0.01).结论 东乡族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女生更为突出.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教育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非常重视。体质健康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因此,对体质健康的评价也应该综合进行,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体质现状。本研究采用单项指标得分累加法对我国6~18岁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城乡男女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中国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10、2014和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分别将215 102、214 268和212 713名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判定营养不良, 计算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 并分析2010—2019年营养不良检出率的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64%(18 381/212 713), 其中生长迟缓、中重度消瘦及轻度消瘦分别为0.50%(1 062/212 713)、3.25%(6 914/212 713)和4.89%(10 405/212 713)。2019年7~18岁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9.97%比7.31%), 乡村地区检出率高于城市(9.30%比7.98%), 7~9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4个年龄段的检出率分别为9.74%(5 252/53 916)、8.17%(4 408/53 937)、7.29%(3 885/53 310)、9.38%(4...  相似文献   

17.
体育对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具有积极的效应和促进作用.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体育行为,必须从儿童抓起.通过对儿童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儿童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儿童行为的现状,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广州市肝癌死亡情况及趋势,为降低肝癌死亡率的科学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人口资料来源于市公安局。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计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利用J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分析肝癌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10—2019年广州市肝癌年平均死亡率为24.40/10万,男性(38.37/10万)高于女性(10.25/10万),男性死亡中位年龄比女性早11岁。49.69%的男性肝癌死亡发生在45~64岁组,68.95%的女性集中在65岁以上组。近10年肝癌整体、男性和女性死亡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APC分别为-2.06%、-1.82%和-2.49%。15~44岁、45~64岁和65岁以上组肝癌死亡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3.78%、-2.01%和-1.17%。 结论 广州市近10年肝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老年人为防控重点。应重视肝癌筛查,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9.
苏立新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81-1483
目的 了解南京市7 ~17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提出有效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和2010年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7岁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学生速度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耐力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2010年大于2005年;城乡男、女生柔韧性素质2010年较2005年均有所提高.结论 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2010年整体较2005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年龄组一些素质指标仍然出现下降趋势,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贵州省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学生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贵州省“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生肺结核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贵州省报告学生肺结核32448例(年均发病率36.21/10 万),其中汉族21331例,少数民族11117例。学生肺结核年均发病率汉族(40.65/10 万)高于少数民族(29.93/10 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肺结核初治涂阳构成比均呈逐年降低趋势。汉族学生肺结核累计发病数,毕节市8884例(41.65%) 、遵义市3705例(17.37%) 、贵阳市2141例(10.04%)位列前三。少数民族学生肺结核累计发病数,黔东南州2688例(24.18%) 、毕节市2283例(20.54%) 、铜仁市2154例(19.38%)位列前三。2010—2019年汉族学生肺结核20~24 岁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却呈上升趋势。2010—2019年汉族与少数民族累计报告学生肺结核均为男性大于女性(男女比分别为1∶1.15;1∶1.27)。2010—2019年贵州省学生肺结核主动发现率少数民族(13.43%)高于汉族(12.70%),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9年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率汉族(52.87%)小于少数民族(57.73%),均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 2010—2019年贵州省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肺结核疫情在发病率、主动发现率和就诊延迟率趋势上存在一致性,但在地区分布、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本地情况,加强重点年龄段、重点民族及重点地区的防控监测;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宣教,降低其就诊延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