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对不同材质医用手套渗透性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医用手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染料渗透试验方法,对某省部分医院门诊医疗操作中医用手套重复使用或消毒剂消毒后重复使用的情况及手套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结果 静脉采血过程中一次性医用手套的使用率为81.25%,不同患者之间不能做到手套一人一更换,有部分护士在对不同患者采血间隙采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手套。分别接触碘伏、苯扎溴铵或氯己定等消毒剂20~120 min后,乳胶、丁腈、PVC手套对染料的渗透性增加。结论 一次性医用手套多次用消毒剂擦拭后重复使用可增加手套的渗透性,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3种手消毒剂的持续消毒效果和2种清洁剂对手部皮肤的清洗效果,探讨用手套法采样检测手卫生持续消毒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手套法采样,在实验室观察皮肤清洗液和香皂的清洗效果;采用清洗效果较好的清洗剂洗手后,对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剂、三氯生消毒凝胶和酒精消毒剂的手持续消毒效果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2种清洗剂清洗效果比较,皮肤清洗液对手部皮肤细菌清除效果优于香皂;采用皮肤清洗液洗手后,用3种消毒剂分别消毒作用3 min,均能达到消毒效果;延长消毒作用分别至1 h、3 h和6 h后,含5 000 mg/L葡萄糖酸氯己定和71.1%乙醇溶液的免洗消毒剂的持续消毒效果较好,各组杀灭对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结论 经手套采样法证明,皮肤清洗液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持续消毒效果,产品值得在医院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采血操作时手套外表消毒与不戴手套直接手部消毒的效果,为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采血操作的护士896人次,对不同病人连续进行采血,研究组采血前用速干手消毒液3M以六步洗手法对手套外表进行消毒处理(544人次),监测其手套外表的菌落数。对照组未戴手套用速干手消毒液以六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消毒处理(352人次),监测其手的菌落数。连续操作前及采血操作1h后对2组进行采样。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23%比91.48%、χ~2=2.39,P=0.12);且组内操作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2.65%比96.59%、χ~2=3.04,P=0.08;89.34%比92.05%、χ~2=0.903,P=0.34)。结论采血操作时手套外表消毒与不戴手套直接手部消毒后的效果相当,手套外表消毒能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刘丹  胡英莉  孙红  袁秀芳  周文华 《现代护理》2007,13(5):1213-1214
目的了解急诊医护人员手套应用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对在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未干预、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记录更换手套的应用情况。结果医生在接触病人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自身时的正确率;护士在接触自身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病人时的正确率;在接触自身时手套使用的正确率上,护士显著高于医生。结论急诊医护人员手套使用是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连续大量采血过程中不换手套采用手套消毒的消毒效果及时间、成本的比较。方法从门诊患者中随机选择59例,在连续采血过程中不换手套。每次采血前用1mL 3M免洗手消毒液(含葡萄糖酸氯已定0.45%~0.55%w/v,乙醇水平63.1%~77.0%v/v)采用六步洗手法的方式进行手套手消毒,再进行消毒效果细菌学监测及时间、成本的比较。结果在59例标本中,细菌菌落总数均小于或等于10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59例患者仅使用了一双手套和59mL消毒液,总价为6.33元。而全部更换59双手套则需要129.80元。因此,节约了123.47元的成本。如每次换手套和手消毒的时间为1min 20s,59例标本则可以减少49min。结论在采血后,用快速消毒液采用六步洗手法消毒不仅能有效替代在每个患者采血后更换手套和做手消毒,还能节约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6.
戴无菌手套的新方法——三角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传统方法戴无菌手套,最突出、最难克服的问题是:戴第2只手套时,手套外面(无菌面)内卷造成无菌手套污染。笔者通过不断的观察、尝试、实践,根据物理力学知识找出了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良了无菌手套的戴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极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戴无菌手套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教材上介绍戴无菌手套的方法是:左手持手套的反折部位,右手对准五指戴上(在操作过程中,先戴左手或右手都行);然后,用已戴手套的右手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面内部,左手对准五指戴上。其缺点是:这样戴第1只手套没什么问题,而戴第二只手套时,在手背侧,手套的外面极易卷进去,与皮肤接触,造成手套污染。笔者自1999年9月始使用一种新的戴手套的方法,经临床和教学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院护士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传染病院护士在临床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以便加强消毒隔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院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护士为乙肝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手套使用率为35%最低,护理艾滋病时手套使用率为82.5%,晨晚间护理时手套使用率为15.3%,接触破损皮肤时手套使用率为78.3%。不原意戴手套的原因是认为操作不方便者为77.1%,认为戴手套不舒服者为58.6%,怕病人抱怨者为51.6%。结论传染病院护士对自身职业防护不够重视,没有树立全程预防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庄玉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282-3282
胸腹部或面颈部烧伤患者使用听诊器听取心率或呼吸音时,由于皮肤破损和创面渗出,用后听诊器往往会留有患者体液,一旦消毒不够彻底,再给其他患者使用时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结合长期的临床工作,发现一次性薄膜手套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4种医院常用消毒剂对婴儿暖箱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碘伏、复合碘、复合双链季铵盐和84消毒剂4种常用消毒剂消毒婴儿暖箱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研究观察的4种消毒剂中,只有碘伏和复合碘消毒剂对婴儿暖箱内外壁擦拭,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95%以上。结论 经各种性价比分析,以复合碘消毒剂作为婴儿暖箱消毒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策略手套外消毒效果,为提高采血中心医务人员连续静脉采血过程中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采血中心医务人员作为受试者,以受试者双手作为一组标本.第一次采血完成后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组和消毒液组,每组30例次.对照组在采血后脱手套,卫生手消毒后更换手套.乙醇组和消毒液组采血后作手套外揉搓,监测不同时机手套表面的细菌菌落值.结果 乙醇组和消毒液组在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分别与对照组的细菌菌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组和消毒液组在第1次采血消毒后、连续5次采血消毒后与采血完成后的细菌菌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套外消毒液揉搓能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采血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技术操作中执行洗手及戴手套的情况.方法 采用操作考核与现场考察的方法对全院的122名护理人员在技术操作中执行洗手及戴手套的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对157名护理实习生对洗手及戴手套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 在临床操作中洗手和戴手套的执行率低,戴手套仍未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包括带教老师.不便于操作是戴手套执行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连续操作之间采用快速手消毒剂(ABHR)洗手具有可行性.结论 从岗前培训抓起,应在护理技术操作制度和细节上体现洗手、戴手套,具体到“六步洗手法”和戴手套等,以提高执行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医院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监测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南召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剂使用是否达标有效,现将2004—2006年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使用中消毒液监督监测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以气体释放方式对密闭空间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有效含量和数量、加入试剂种类及加入量、试验菌种、染菌载体类型、消毒剂与染菌载体距离均为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对密闭空间物体表面消毒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室温10~15℃,相对湿度为20%~30%条件下,30片9.35 mg/片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加入7.5 mL水,消毒作用4 h,消毒剂与染菌载体距离为60 cm时,通过调整消毒剂放置方式,可实现固体二氧化氯对密闭空间物体表面的消毒。结论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加水活化后,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常见物体表面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医护人员手套应用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对在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未干预、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记录更换手套的应用情况。结果医生在接触病人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自身时的正确率;护士在接触自身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病人时的正确率;在接触自身时手套使用的正确率上,护士显著高于医生。结论急诊医护人员手套使用是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急诊医护人员手套应用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对在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未干预、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记录更换手套的应用情况.结果 医生在接触病人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自身时的正确率;护士在接触自身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病人时的正确率;在接触自身时手套使用的正确率上,护士显著高于医生.结论 急诊医护人员手套使用是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消毒依从性干预效果及清洗消毒不合格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市30家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干预并调查分析清洗消毒效果影响因素, 统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仪器干预前后荧光彻底清理情况及清洗消毒不合格率, 探究影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效果的因素。结果与基线期相比, 干预1期、干预2期荧光彻底清理率较高(P<0.05)。280次抽检中有30次清洗消毒效果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0.71%。单因素分析所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不合格与消毒剂种类、岗前培训、清洗消毒流程、是否重复清洗、是否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剂消毒剂是否正确使用、戊二醛浓度、依从性干预有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毒剂种类、岗前培训、清洗消毒流程、是否重复清洗、是否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剂消毒剂是否使用正确、戊二醛浓度、依从性干预为影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后荧光彻底清理率较高, 医院消毒供中心室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效果与多种因素存在联系, ...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戴手套情况及影响戴手套操作因素的调查,结合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抽血等护理操作中使用医用手套的比例低,不同工龄和职称的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都有显著的差异性,随着工龄的增加和职称的提高,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戴手套的意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也增强。影响戴手套操作因素的调查中戴手套时影响操作和担心病人有意见占相当比例。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制定相关措施和保障制度,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感染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魏红云 《现代护理》2005,11(10):817-817
一次性手套具有成本低、无需清洗消毒、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应用在无菌操作、手术治疗和避免交叉感染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种自行研制的四肢瘫轮椅手套(专利号ZL2015 2 0984478.2)对四肢瘫患者驱动手动轮椅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入选的20例颈髓损伤所致四肢瘫痪患者分别在穿戴轮椅手套前后进行驱动手动轮椅50m所耗时间和6min驱动轮椅距离测试,并填写佩戴轮椅手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通过测得的客观数据及患者主观感受两方面比较自行研制的四肢瘫轮椅手套是否能改善四肢瘫患者驱动手动轮椅的功能。结果:佩戴轮椅手套后,四肢瘫患者驱动轮椅50m所耗时间、6min驱动轮椅距离及比佩戴前功能显著提高(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四肢瘫患者认为佩戴轮椅手套驱动轮椅较为省力,能增加其自行驱动轮椅的意愿。结论:应用四肢瘫轮椅手套可明显提高四肢瘫患者驱动手动轮椅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