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管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约占所有肉瘤的1%~2%[1].上皮样血管肉瘤(EA)约占所有血管肉瘤的20% ~ 30%,由成片的上皮样瘤细胞组成,多发生于四肢深部的软组织内、腹膜后及皮肤,部分病例可发生在子宫、乳腺、肺、甲状腺等实质器官.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国家最初报道了甲状腺血管肉瘤,并与碘缺乏相关[2].甲状腺血管肉瘤常在长期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发生,在囊性变的病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常作出错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EA是发生于老年人的比较少见的病例[3].现将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2.
杨迪 《山东医药》2010,50(42):112-112
患者男,62岁。因胸闷5个月,CT检查发现左胸廓塌陷、左上肺部有一2 cm×2 cm占位性病变,于2008年7月8日入院。入院后行开胸手术探查。术中见脏、壁层胸膜明显增厚约0.5 cm,左上肺有一2 cm×1 cm大小结节,质硬。切除肺内结节及部分胸膜组织。结节呈灰黄、灰褐色,大小为3 cm×2.5 cm×2.5 cm;镜下见肿瘤组织呈息肉样,侵及肺泡腔,有的充满肺泡腔,肿瘤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状,  相似文献   

3.
4.
正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类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由Weiss和Enzinger在1982年首先描述[1],其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和血管内皮肉瘤之间,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以软组织居多,亦可发生于肺、骨、大脑、小肠、肾脏等脏器。1984年,Ishak等[2]首次报告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6.
牟坤  周庚寅  王美清 《山东医药》2004,44(28):66-66
患者女 ,36岁。因右手尺侧出现结节样肿块 2年就诊。曾于当地医院行肌腱松解术 ,以后局部皮肤破溃。前臂先后出现皮下结节 ,皮肤科活检诊为纤维瘤 ,给予局部中药治疗 ,病情逐渐加重 ,手指肿胀明显 ,活动受限 ,并出现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 :眼观右手尺侧 4 cm× 2 cm大小皮肤溃烂创面 ,右前臂及上臂有 10余个皮下结节 ,直径 0 .5~ 2 cm。光镜下肿瘤组织位于真皮内 ,向周围组织浸润 ,边界不清 ;瘤细胞呈圆形 ,胞浆丰富 ,上皮样 ,部分呈梭形 ,两型间有过渡 ,部分梭形细胞呈漩涡状排列 ,胶原纤维丰富 ,核染色质较细 ,核仁清楚 ,有出血…  相似文献   

7.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2%[1],其中50%以上发生于头颈部,以往曾命名为血管内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瘤、腺管肉瘤、血管肉瘤及淋巴管肉瘤等,现统称为血管肉瘤.血管肉瘤包括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肉瘤和起源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淋巴管肉瘤,因二者目前尚无可靠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指标来区分,所以统称为血管肉瘤[2].迄今为止,文献报道在肺组织发现的血管肉瘤国内外不超过100例,其中大多数为转移性病灶[1-3].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体检发现右上肺结节1周。胸部CT平扫提示:右肺上叶见22mm×13mm结节,境界尚清,胸腔无积液,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1、2),CT重建提示:结节轮廓不规整,呈“分叶状”,临近奇静脉和右上叶支气管(图3、4),全身PET-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结节灶伴FDG代谢异常增高;生化检查提示:血清降钙素明显增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高于正常。诊断右上肺癌。1胸部CT平扫提示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境界尚清图2胸腔无积液,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3冠状位CT重建提示结节轮廓不规整,呈“分叶状”图4结节临近奇静脉和右上叶支气管2019年4月在全麻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术中右肺上叶后段见20 mm×12 mm×21 mm结节,质韧,与奇静脉粘连,行右上肺楔形切除,快速冰冻病理提示:肺间叶性肿瘤,低度恶性可能。考虑楔形切除范围足够,未行肺叶切除手术。术后痊愈出院。随访3月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5岁,因"间断性右上腹部隐痛1个月,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4天"入院。既往:检查发现乙型肝炎病原学阳性30余年,未行抗病毒治疗。7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否认其他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右下腹可见一长约8cm陈旧性斜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钝痛,呈间断出现,并伴有腹胀,因不影响正常生活,未系统诊治。半个月前出现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无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病毒学检查无阳性提示,腹部CT发现肝脏多发异常密度。为进一步诊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上腹部不适8年,加重伴肝区疼痛1周于2013年12月24日入本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于本院二部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间断口服多种中药治疗,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间断反复,1周前患者上腹部不适症状加重,并伴肝区疼痛,且近期体质量明显下降,就诊于本院二部,肝脏彩超及CT三期增强均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入本科。既往史:  相似文献   

12.
<正>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l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低度恶性源于血管的少见肿瘤。Weiss等[1]于1982年报道了41例发生于软组织的类似肿瘤,并命名为EHE。lshak等[2]于1984年报道过肝原发性EHE,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最终诊断需要结合病理检查。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发现肝占位半个月"于2014年1月  相似文献   

13.
肺肉瘤样癌(SC)是一种分化差的含有肉瘤样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1〕,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3%~4.7%,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电镜及免疫组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开展,肺SC的报道逐渐增多。最近我院收治1例肺SC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胸背部及左下肢疼痛5个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患者自2011年4月以来,无明显原因的胸背部及两侧髋骨、左下肢疼痛,呈持续性,与体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0岁。9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刺激性咳嗽、无痰,自服抗生素(药名及剂量不详)后好转。以后该症状反复出现,伴有胸闷、胸部隐痛,以右侧为重,体力下降。10天前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并咯血一次约20ml。经胸片及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前段有一8...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肺脂肪肉瘤极为罕见。同内尚未见报道,今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1岁,化工厂工人,住院号:119423。右胸背刺痛两月余,常规胸透发现右肺团块状阴影,于1985年5月25日入院。今年3月开始右肩背疼痛,不能背挂包,4月右胸背刺痛加重,贴膏药治疗不见减轻。5月15日经胸透发现右中肺野有一乒乓球大的圆形阴影,转来我科。病程中无发热、咳嗽、痰血等症状,既往体健。入院检查:发育营养良好,略肥胖。全身表浅淋  相似文献   

16.
患者,杨某,男,56岁,因“右侧背痛2月,查体发现右肺占位5d”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仅右肺呼吸音略粗,余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右肺中叶团块状影,约5cm×5cm大小,密度均匀,边缘欠光滑。CT:右肺中叶约5cm×5cm×4cm软组织团块影,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欠均匀,CT值20~25HU。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口被黄色光滑肿块堵塞。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右肺切除术,术中探查:右肺中叶一约6cm×5cm×5cm大小质硬肿块。与肺上下叶关系紧密,与右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无粘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心包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of the pericardium)为一种罕见的恶性内皮细胞瘤,由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组成.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从而延误疾病的救治.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及提高诊治水平.本文报告1例经手术确诊的心包血管肉瘤,并复习国内外心包血管肉瘤患...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上皮样血管肉瘤发病率极低,容易合并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出血者预后凶险,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如何及时诊断及治疗是该病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十二指肠上皮样血管肉瘤合并腹腔及上消化道出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6岁。因咳嗽2个月伴痰血于2006年8月20日入院。既往无肿瘤病史。2个月前,出现咳嗽、咳少许白黏痰,乏力明显,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10d前出现痰中带血,胸部CT示:双肺下叶见条索影,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小结节影,约1cm大小,密度不均,呈小结节  相似文献   

20.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临床罕见,其发病率约占乳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05%。我院在近15a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