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D)缓解期残留症状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40例经过急性期治疗有效的BD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临床特征;分别于急性期治疗后(基线)及此后的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心境障碍问卷(MDQ)自评方式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他评方式对入组者进行残留症状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连续变量做一致性检验。结果:HAMD-17与QIDS-SR16基线、3个月和6个月的总分、核心条目呈较强一致性(ICC=0.62~0.85;P均<0.01);睡眠条目在基线呈中等一致性(ICC=0.49,P<0.01),3及6个月呈较强一致性(ICC=0.65;P均<0.01);自杀条目随着缓解时间延长,一致性逐渐增强;躯体症状一致性一般(ICC=0.49~0.52;P均<0.01),且随着缓解期延长,一致性减弱。YMRS与MDQ在总分、精力充沛和/或心境高涨、冒险和/或易激惹条目上随着缓解时间延长,从基线呈一般或中等一致性(ICC=0.37~0.50;P均<0.01)到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四川省某医学院学生约会暴力及相关因素的状况,为预防和改善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约会暴力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尊量表(SES)评估211名医学生的约会暴力情况.结果 211名接受调查的医学生(16~25岁)中137名曾有过恋情,他们中96名曾实施和/或遭受过暴力行为.111名目前正恋爱的学生中,71名(63.9%)在目前恋情中曾实施和/或遭受约会暴力,其中29名至少曾实施和/或遭受过一项躯体暴力,占26.1%;61名至少曾实施和/或遭受过一项精神暴力,占54.9%;12名至少曾实施和/或遭受过一项性暴力,占10.8%.曾实施和/或遭受约会暴力的学生,SCL-90总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得分显著增高;而自尊量表得分显著较低.实施和/或遭受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的学生,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因子得分显著增高;实施和/或遭受约会暴力的学生,不良行为出现频率较高,包括自杀观念、不健康体重控制、逃学、饮酒等.结论 四川省某医学院本科生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约会暴力情况.这部分学生难以恰当、有效地处理特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自杀观念、各种躯体不适等,不良行为如不健康体重控制、逃学、饮酒等出现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中学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有自杀风险的高危中学生65人。除接受学校常规心理健康课程外,还参加团体认知行为实践辅导;对学生家长进行自杀预防宣教。并在干预前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环境问卷(FES)、Beck抑郁量表(BDI)、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和自尊量表(SES)问卷基线评估、干预后6个月及18个月后问卷随访评估效果。结果:干预后,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0,P=0.264,P0.05);其他问卷在干预后6个月及18个月后随访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6个月随访与12个月后随访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对改善中学生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连续采样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中国6个城市7家医院门诊连续入组的405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病史等资料,并使用心境障碍问卷量表(MDQ)、16项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分别评估患者的躁狂/轻躁狂和抑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对预防抑郁症复发和自杀的作用。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技能训练组(干预组,40例)和健康教育组(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和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4周,分别于基线、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随访两组抑郁症复发、住院、自杀求助和自杀死亡情况,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复发率(10.0%vs.42.5%)和住院率(5.0%vs.2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杀求助率高于对照组(25.5%vs.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杀死亡率(0%vs.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存质量总分在各随访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预防抑郁症患者复发和降低其自杀风险,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遭受躯体暴力和女患者遭受性侵害状况。方法应用自编"精神障碍患者遭受躯体暴力及性侵害状况调查问卷"对康复期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对不同因素相关的暴力发生比率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所有患者中躯体暴力发生率为48.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率为52.9%,其他诊断的患者发生率为39.2%。男性患者发生率为53.2%,女性患者发生率为44.1%。城市患者发生率为47.3%,乡村患者发生率为52.5%。病程超过4年发生率为61.2%,住院次数超过2次发生率为64.9%。暴力侵害主要来自于工作学习场所(50.8%)、社区(43.8%)以及家庭(37.7%)等,其中女性患者报告48.2%的暴力侵害来源于家庭内,性别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31。59.2%的被侵害患者认为遭受躯体暴力使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严重伤害。69.2%的患者在被暴力侵害时感到无助,其中女患者为80.4%,男患者为60.8%,性别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7。29.9%的女性患者报告曾遭遇性侵害,其中的75.9%在报告遭遇过性侵害的同时也报告遭遇过躯体暴力。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在遭遇各种社会歧视的基础上,易于成为暴力侵害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线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伴自杀意念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58例伴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分≥12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MECT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末的血液标本及一般资料,测定基线IL-1β和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线IL-6水平的cut-off值,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IL-6水平与MECT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MECT治疗2周末,53.4%(31/58)的患者治疗有效,46.6%(27/58)的患者治疗无效;89.7%(52/58)的患者未检测出IL-1β。有效组患者的男性占比低于无效组患者[25.8%(8/31)比51.9%(14/27)],基线IL-6水平高于无效组患者[10.11(0,38.94)pg/ml比0(0,6.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Z=-2.925;...  相似文献   

8.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舍曲林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企图者。共96例,随机分为两组。米氮平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3±7.5)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2.5±7.1)个月;本次抑郁发作(3.5±1.8)个月。舍曲林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0.8±8.3)岁;病程3~35个月,平均(11.8±8.2)个月;本次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IOP)对新近缓解(近4个月有1次急性发作,目前处于缓解期)的双相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意愿分为干预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合并IOP)和对照组19例(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为期4周共10次IOP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使用席汉残疾量表(SDS)和大体功能量表(GAF)分别在基线、治疗结束和3个月末随访评估患者功能水平,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SDS和GAF评分在基线、治疗结束和3个月末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1.57,P均0.05)。重复测量方差显示,仅SDS家庭生活、效率低下天数和GAF时间主效应显著[F(2,44)=5.93,P=0.005;F(2,46)=5.05,P=0.01;F(2,48)=91.48,P0.001],其余均不显著。结论:短程IOP对新近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功能改善不显著,有待延长随访期进一步评估其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关爱随访在首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来我院就治的首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双相情感障碍常规治疗及护理,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爱随访,时间为6个月。在患者出院时以及随访6个月末两个时间点采用狂躁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用药依从性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随访6个月后躁狂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具有更高的用药依从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爱随访能够改善首发双相障碍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的再入院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且急性期治疗有效的315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特征等资料。随访3年,追踪再入院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8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9.45%(114/289)的患者治疗后3年内再次入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发作次数多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R=1.081,95%CI:1.040~1.124,P<0.01),基线治疗方式为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保护因素(HR=0.471,95%CI:0.321~0.692,P<0.01)。结论发作次数多、急性期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双相混合发作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期双相障碍混合发作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丙戊酸钠注射组(32例)与口服组(30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2周;两组均合并喹硫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使用Young氏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危险性评估量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及自杀风险量表进行病情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Young氏躁狂量表、危险性评估量表及自杀风险量表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注射组较口服组降低更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注射组冲动行为干预及艾司唑仑肌注治疗次数较口服组使用更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双相障碍混合发作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P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与SLC6A4基因甲基化 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 43 例 PBD 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患者的自杀意念,将总分≥ 12 分且掩饰因子得分< 4 分的患者纳入有自杀意念组(n=29),将总分< 12 分的患者纳入无自杀意念组 (n=14)。采用 Methprimer 软件对SLC6A4基因启动子区进行甲基化岛预测和甲基化引物设计,将提取好 的DNA经亚硫酸盐转化后进行PCR扩增和焦磷酸盐测序,确定甲基化的CpG位点和甲基化率。比较两组 患者SLC6A4基因不同位点甲基化的差异,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基因甲基化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结果 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LC6A4基因甲基化的位点包括 CpG1、CpG2.3、CpG4、 CpG5.6位点。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CpG1、CpG2.3、CpG4位点的基因甲基化率比较[48.28% (14/29)比 8/14、96.55%(28/29)比 14/14、20.69%(6/29)比 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97、0.494、2.306; P> 0.05)。有自杀意念组患者的 CpG5.6 位点基因甲基化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68.97%(20/29)比 5/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89,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BD 抑郁发作患者的 SIOSS 得分与 SLC6A4基因甲基化CpG1位点、CpG2.3位点、CpG4位点不存在相关性(r=-0.244、-0.210、-0.281;P>0.05); 与甲基化 CpG5.6 位点呈正相关(r=0.312,P< 0.05)。结论 PBD 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意念与SLC6A4基 因甲基化 CpG5.6 位点有关,为明确其自杀意念的发生原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对出院8年的11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6.2%的病例(19例)发生过自杀,其中27%(7例次)的自杀发生在出院后1年内。自杀危险因素有女性、双相混合/快速循环型、频繁发作和自杀未遂史;住院与自杀呈负相关,并分别与双相混合/快速循环型和频繁发作呈负交互作用。结论对于出院早期、有潜在自杀危险因素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自杀的预防,住院不失为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抑郁症和焦虑症障碍的共病率,以及对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入组对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SDS)和临床大体量表(CGI)评估.观察流行病学资料,焦虑和抑郁症状群、自杀状况.用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检查提纲中有关焦虑障碍的诊断清单评定患者合并的焦虑障碍.结果 共入组508例患者,首次抑郁发作为269例(53.0%),294例(57.9%)有过自杀观念,55例(10.8%)曾有自杀行为.45例(8.9%)伴精神病性症状.HAMD量表总分平均为(32.6±7.7)分;HAMA量表平均为(21.0±7.3)分,其中78.5%患者大于14分.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8.9%(350例),16.7%共病多种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种类分布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为56.1%.焦虑对抑郁症的临床严重程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在共病与非共病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36.0%患者同时伴有躯体疾病.结论 抑郁症与焦虑共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现象,合并的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1/3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精神障碍和自杀意念强度特征,为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同一时段内收集到资料完整的239例自杀未遂者,以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评估自杀意念及其强度,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自杀前1周的抑郁程度。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结果①自杀未遂者总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69.46%(166/239),前3位依次为:心境障碍47.70%(114/239),焦虑障碍38.91%(93/239),精神病性障碍8.37%(20/239);②有自杀意念的自杀未遂组总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84.34%(140/166),其中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1.45%(102/166)和48.19%(80/166),均明显高于从无自杀意念组(P0.01);HAMD总分以及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中的项目得分明显高于从无自杀意念组(P0.01);③在有自杀意念的自杀未遂患者中,有精神障碍组BSS中13个条目的自杀意念强度较无精神障碍组高(经秩和检验,P0.05)。结论自杀未遂者中以精神障碍患者居多,且有自杀意念并伴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其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重度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14例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及躯体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躯体症状改善有效率9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0%(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缓解重度哮喘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躯体症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属于情感障碍的一种,分为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和双相情感障碍Ⅱ型。具有发病高峰年龄早、确诊时间长、患躯体伴随疾病风险大、疾病治疗负担重的特点,同时患者的自杀风险也较高。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0~30倍[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率为9%;男性患者死于自杀的几率是女性患者的2倍[2]。Schaffer等[3]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19.
以抑郁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抑郁转向躁狂的相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方法 :对 6 8例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 (软双相 )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 5 5例反复发作抑郁症对照比较。 结果 :软双相患者的年龄和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反复发作者、病程小于反复发作组 ,而且已婚者少 ,个性外向者多 ,OR界于2 87~ 7 2 4之间。首次发作 <3个月、病情重度及以上、精神病性、生物症状明显多于反复发作组 ,OR界于 2 6 4~ 2 8 15之间。而用过 3种药物者明显少于反复发作组。结论 :软双相有自身的临床和某些特征的差异 ,这些特征可能促进软双相患者向双相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317例住院后获临床痊愈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62例(完成151例)和对照组155例(完成140例),两组定期接受实验室检查、电话随访及康复指导,研究组另加入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1、3、6、9、12个月后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及服药依从性;采用自制问卷在干预1年后评定患者及家属对双相障碍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RMS总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3.1880~8.2478,P均0.001);MAR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7.3012~19.2907,P均0.001);随访1年后,研究组在精神疾病病因认识、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对前驱期症状的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出院后定期实验室检查、出院后社会功能恢复方面的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t=4.1433~13.1208,P均0.001)。结论: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对提高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