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晖 《医疗装备》2020,(6):153-155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理疗仪在子宫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5例子宫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理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尿失禁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尿失禁评分及盆底肌张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理疗仪应用于子宫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及尿失禁情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盆底肌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性功能障碍指标积分情况及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肌力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盆腔脏器脱垂率和尿便失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性高潮、性生活质量、性交痛和性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在提高盆底肌力和改善女性性功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作用,可作为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阴道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在阳春市人民医院产科中心分娩的120例初产妇展开研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为阴道顺产,观察组采用剖宫产,两组均在产后第6周进行早期盆底功能检查,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失禁、阴道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间的垂直距离(BSD)高于对照组,膀胱尿道后角(RA)、膀胱颈移动度(BN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顺产对于盆底功能及盆腔结构的不良影响大于剖宫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更高,而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顺产、剖宫产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剖宫产初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4.
袁玉英 《医疗装备》2022,(24):159-161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河西区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与疲劳指数,以及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缓解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Ⅰ、Ⅱ类肌...  相似文献   

5.
任晓荷 《智慧健康》2023,(6):274-277
目的 探讨产后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探究。方法 将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本社区治疗的104例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干预,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Ⅱ~Ⅴ级盆底肌力相比,观察组>Ⅲ级比例明显更高(P<0.05);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躯体、社会、环境、心理、综合等WHOQOL-BREF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相关并发症概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对于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产检及分娩的正常孕妇4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8例,对照组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则予盆底肌肉锻炼,疗程12周,比较两组孕妇在妊娠32~36周期间出现的尿、粪失禁情况以及产后6周盆底肌力。结果在妊娠32~36周期间,观察组孕妇尿失禁发生率为1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粪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观察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降低孕晚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改善盆底肌肌力。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53-854
目的探讨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及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头位顺产的18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出院后进行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指导。6个月后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康复效果、尿失禁发生率及盆腔器官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盆腔器官脱出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指导能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任晓荷 《智慧健康》2023,(7):268-271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产后脏器脱垂与尿失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2年8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102例女性产后脏器脱垂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POP-Q分级、ICI-SF评分、PFDI-20评分、盆底肌电位。结果 护理后POP-Q分级0-Ⅳ级相比,观察组0-Ⅰ级占比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ICI-SF评分相比,观察组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PFDI-20评分中肛直肠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的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静息状态、快速收缩状态、耐力收缩状态的盆底肌电位相比,观察组前一项明显降低,后两项明显升高,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产后脏器脱垂与尿失禁的改善作用显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减轻脏器脱垂程度,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丽 《现代养生》2022,(17):1486-1488
目的 评定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在产后盆底肌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下,采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盆底肌力水平、性功能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康复锻炼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性功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产妇的性功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展开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盆底肌力,提升盆底肌力水平和性功能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练促进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方法:24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在产后第7天进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1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产后42天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3个月进行盆底组织器官评定。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Oxford肌力评分、压力性尿失禁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1),子宫后倾后屈、腰骶痛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膀胱膨出、腰围恢复孕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孕期开展盆底相关健康教育对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妊娠28周开始盆底健康教育和分娩宣教、指导盆底肌肉锻炼,对初孕妇妊娠36周时盆底肌力、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42天盆腔脏器脱垂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进行规律产检的初产妇随机分为锻炼组68例和对照组75例,征得锻炼组初产妇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于妊娠28周在孕妇学校开始盆底健康教育和分娩宣教,并指导其行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只进行定期产检。分别于妊娠36周、产后42天评估盆底肌力和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并对产程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锻炼组初产妇妊娠36周及产后42天的盆底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组产后42天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组产程较对对照组短,顺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盆底相关健康教育及指导盆底肌肉锻炼,可显著提高初产妇盆底肌力和顺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及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生产的初产妇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盆底康复依从性及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3级以上比例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利于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静 《智慧健康》2022,(13):5-7
目的分析四维盆底超声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总共纳入50例观察对象,皆是2021年3月-2022年1月来中山市阜沙医院产后复查的初产妇,按照分娩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剖宫产,n=25)与研究组(阴道分娩,n=25),两组初产妇均进行四维盆底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查情况。结果在动作状态下的BND、尿道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长度以及最大面积、膀胱颈旋转角度、尿道旋转角上,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reen分型、阴道前壁脱垂、直肠前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以及肛提肌撕裂的检出率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子宫脱垂的检出率上,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维盆底超声用于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清楚观察初产妇的盆腔结构,有利于了解初产妇产后盆底肌群的功能,为临床诊断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供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变化及盆腔器官脱垂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盆底肌力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给予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腔肌力分级评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痔疮、伤口疼痛、盆腔器官脱垂及腰骶痛等盆底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电位静息状态、快速收缩、耐力收缩等时刻的电位变化;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0级、Ⅰ级、Ⅳ级、Ⅴ级分级情况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正常率(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尿失禁、痔疮、伤口疼痛、盆腔器官脱垂及腰骶痛等盆底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盆底静息状态肌电位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快速收缩、耐力收缩等时刻的肌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收缩能力,明显调节患者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二次妊娠盆底功能障碍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分娩的180例健康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90例/组。对照组产妇于产后2个月开展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则于产后1个月内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盆底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盆底压力:观察组产妇的盆底压力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盆底肌力: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Ⅰ类纤维肌电压、盆底肌Ⅱ类纤维肌电压、手侧阴道横断面肌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产妇的尿失禁发生率为6.66%,对照组的尿失禁发生率为16.67%,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1个月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受损的症状,可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体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产后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就诊的118例孕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在产后42d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组在妊娠28周时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并产后42d行神经肌电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产后3个月时盆底肌张力评分、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和疲劳度、尿失禁发生率、盆底器官脱垂程度及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正常率(81.4%)高于对照组(61.0%),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大于对照组,盆底肌疲劳值值小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20.3%)(均P<0.05);联合组产妇盆底肌器官脱垂程度多分布在0度和Ⅰ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联合组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评分(25.53±3.55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评分(21.06±3.15分)均低于对照组(42.23±4.32分、30.14±4.01分)(均P<0.05)。结论:孕妇于妊娠28周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后第1周与第7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在提高盆底肌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68例足月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4例.研究组于产后第1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则于产后第7周开始进行锻炼,均锻炼1个月.对比两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t=3.53~4.65,均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0度比例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3、4.19,均P<0.05),而Ⅰ度比例、Ⅱ度比例低于对照组(Ⅰ度:χ2值分别为3.89、3.97,均P<0.05;Ⅱ度:χ2值分别为3.75、3.69,均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96、6.25,均P<0.05).结论 产后第1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力,从而能够明显减轻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胡婷婷  黄清 《医疗装备》2023,(17):128-130+133
目的 分析盆底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盆底生物刺激反馈仪干预。两组均于产后6周开始干预,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盆底肌最大电压、盆底肌平均电压、盆底肌力、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盆底功能[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估]及并发症(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腰骶痛)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最大电压、盆底肌平均电压、盆底肌力、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PFDI-20评分、PFIQ-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最大电压、盆底肌平均电压、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FDI-20、PF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盆底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产妇产后康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6例。将所有患者以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产后予以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产后则予以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会阴肌力评价量表对所有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肉张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情况以及SF-36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级、Ⅰ级人数占比分别为0.00%和9.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和27.91%,而Ⅴ级人数占比(3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3%(P0.05),两组Ⅱ级、Ⅲ级、Ⅳ级人数占比分别为20.93%、23.26%、13.95%和13.95%、11.63%、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6.98%、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16.28%(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与盆底肌训练联用能有效促进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与盆底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产期连续性八段锦训练对产后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门诊就诊建档管理的初产妇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及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盆底肌康复及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孕期连续性八段锦训练,在产后42 d时比较两组孕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情况以及盆底肌力的测量情况。结果 孕产妇产后42 d,干预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Form Chinese, ICI-Q-SF)评分、漏尿次数、漏尿量、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尿失禁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42 d盆底肌力测定I类纤维肌力及II类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产妇对使用八段锦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对常规运动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