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COM-B模型的孕期保健方案对分娩恐惧初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105例分娩恐惧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晚期保健,干预组实施基于COM-B模型的孕期保健。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两组初产妇孕期保健质量、分娩恐惧,并对两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分娩恐惧得分、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期保健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COM-B模型的孕期保健方案可以帮助初产妇重建分娩认知系统,从而有效降低初产妇分娩恐惧程度、提高孕期保健质量,进而促进自然分娩,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初产妇分娩恐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1年7月31日98例初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娩恐惧问卷(FCQ)评估其分娩恐惧情况,分析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初产妇存在分娩恐惧49例,其中轻度恐惧25例、中度恐惧19例、重度恐惧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合并症、社会支持(SSRS)、产前教育、妊娠周期、预期分娩方式是初产妇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RS、产前教育、预期分娩方式是初产妇分娩恐惧的主要因素。结论:初产妇分娩恐惧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活动、创建孕期知识课堂、静默放松等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护理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缓解负性情绪,对改善分娩结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究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前分娩恐惧状况对产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医院待产的135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娩态度问卷(CAQ)评估其产前分娩恐惧状况并分为分娩恐惧组与无分娩恐惧组,分析影响产妇分娩恐惧状况的相关因素;所有产妇均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其产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发生与未发生产时并发症产妇产前分娩恐惧状况,分析产前分娩恐惧对产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135例产妇中132例完成研究问卷调查,其中27例存在分娩恐惧,占20.45%;存在分娩恐惧的产妇未足月分娩、有妊娠期合并症、产前未定期产检、主要陪护人员非配偶的占比较无分娩恐惧的产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足月分娩、有妊娠期合并症、产前未定期产检、主要陪护人员非配偶是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前分娩恐惧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32例产妇中35例出现产时并发症,占26.52%,出现产时并发症产妇的CAQ评分[25.00(21.00,36.00)]分高于未出现产时并发症产妇的[19.00(18.00,22.50)]分(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前分娩恐惧状况是产时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受非足月分娩、有妊娠期合并症、产前未定期产检、主要陪护人员非配偶的影响,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前分娩恐惧发生率较高,其可增加产妇产时并发症产生风险,护理人员应重视产妇产前分娩恐惧的评估,并制定措施减轻其产前分娩恐惧,以减少其产时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孕晚期妇女母胎依恋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分娩恐惧的相关性,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23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孕晚期妇女32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娩态度量表、产前依恋问卷等对其调查。结果 孕晚期妇女分娩恐惧总分为(29.12±6.39)分,母胎依恋总分为(48.54±7.85)分。不同年龄、胎次、文化程度以及是否计划内妊娠、有无孕期并发症和孕期抑郁情绪等的孕晚期妇女,母胎依恋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恐惧与母胎依恋得分呈负相关(r=-0.471,P<0.001)。年龄、胎次、长期居住地、文化程度、是否计划内妊娠、孕期睡眠时间≥10 h/d、有无孕期并发症和孕期抑郁情绪是母胎依恋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孕晚期妇女分娩恐惧和母胎依恋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负相关。医护人员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孕妇分娩恐惧,从而改善母胎依恋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4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建卡并存在分娩恐惧的60名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初产妇实施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采用分娩恐惧量表、妊娠结局评价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1个月及干预结束时,干预组分娩恐惧总分分别为(24.93±3.27)、(22.93±2.2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5.30±8.58)、(34.47±8.70)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分存在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117,F组间=15.990,F交互=26.802;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干预组会阴损伤率为16.7%(5/30),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56、5.079;P<0.05)。两组初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应用到存在分娩恐惧的初产妇中,有助于缓解初产妇的分娩恐惧,改善初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对临床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对初产妇认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产科门诊建档12~20周健康初孕妇220名,年龄在18~34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名。两组均常规定期接受本院孕妇学校集体授课;同时对试验组初孕妇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孕期健康教育、膳食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出院前比较2组初产妇分娩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娩方式、“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结果2组产妇在分娩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初产妇分娩相关认知,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特别是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初产妇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集中于4个主题: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结论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和对剖宫产的信任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故须加强产前教育,消除初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的心理,使其树立信心,提倡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正确引导并帮助初产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3例初产妇,根据产后42 d有无PFD分为PFD组(43例)和无PFD组(160例)2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孕晚期血清松弛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相关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系数γ、比值比(OR)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PFD影响的交互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及二者联合预测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价值。结果 PFD组自然分娩产妇占比高于无PFD组(P<0.05)。PFD组孕晚期血清松弛素为(657.33±178.56)ng/L高于无PFD组(460.81±142.35)n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分娩、血清松弛素均是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相关危险因素(P<0.01)。自然分娩产妇血清松弛素高于剖宫产初产妇(P<0.05)。单独孕晚期血清松弛素所致OR为132.000,单独自然分娩所致OR为6.919,孕晚...  相似文献   

9.
江敏敏  郑后   《护理与康复》2020,19(9):84-86
目的观察孕晚期助产士主导式分娩情境模拟预演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0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门诊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助产士主导式分娩情境模拟预演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分娩恐惧评分和总产程时长低于对照组,分娩效能评分、分娩方式选择遵医率、自然分娩遵医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助产士主导式分娩情境模拟预演可降低高龄初产妇分娩恐惧,提升分娩效能与自然分娩遵医率,缩短总产程耗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孕晚期分娩情景预演对初产妇焦虑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2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门诊及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助产士提供的分娩情景预演。观察入组时及分娩前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同时记录分娩结局。结果分娩前观察组初产妇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方式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产程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晚期进行分娩情景预演能减轻初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初产妇分娩依从性,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以及母乳喂养中实行孕期健康教育,研究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将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保健的400例0~6个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儿童体检中为家属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并对其在产院进行的孕期教育效果以问卷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评估,依据评估得分分为两组,实验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80分及以上,参照组教育中康教育效果评估80分以下,对比两组产妇教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率、自然分娩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分娩知识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初产妇选择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的过程中,孕期健康教育存在很大影响,它能够提升母乳喂养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增加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分娩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娩预演训练联合正性暗示干预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正性暗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娩预演训练,干预时间为孕28周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意愿选择及实际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自我效能[采用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分娩恐惧(采用分娩恐惧量表)。结果:干预后,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意向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际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初产妇CBSEI-C32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分娩恐惧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预演训练联合正性暗示干预可减轻初产妇内心恐惧,提升自我效能,促进自然分娩,增加初产妇正性分娩体验。  相似文献   

13.
张锦玉  郑雪吟 《护理研究》2012,26(25):2347-2349
[目的]深入了解选择自然分娩的孕晚期孕妇的心理准备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0例选择自然分娩的正常孕晚期孕妇进行访谈.[结果]升华出4个主题:自然分娩的知识及来源、坚持自然分娩的信念、自然分娩的心理障碍、对自然分娩的理解.[结论]关注孕晚期孕妇的心理准备状态,澄清其对自然分娩的各种误解,给予持续的专业支持,增强其自然分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仿真分娩模拟课堂应用于初产妇中对分娩结局及分娩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初产妇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孕晚期实施常规集体授课干预,观察组孕晚期实施仿真分娩模拟课堂干预。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分娩体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的开展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0月妊娠期接受过助产士门诊孕期及产前健康指导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为观察组,同期妊娠期未接受过助产士门诊孕期及产前健康指导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时间、产时疼痛程度、满意度、产后出血及巨大儿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时间、产时疼痛程度、产后出血及巨大儿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对促进自然分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育、生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正确认识不同分娩方式的利与弊。方法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768名门诊孕妇进行分批次集体培训,专职人员讲课,授课前后发放同一试卷,调查孕妇愿意选择何种方式结束分娩。结果在授课前选择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比例为1:1;而授课后两种分娩方式的比例为7:1。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选择分娩方式有重大影响,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初产妇进行深入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集中于4个主题,分别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结论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和对剖宫产的信任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医院须加强产前教育,消除初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心理,树立信心,提倡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正确引导并帮助初产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交互检测对初产妇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分娩恐惧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初产妇305名,进行初产妇分娩恐惧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分别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比较2种模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自评健康状况、使用孕育类APP、围生期健康素养、积极心理资本是影响初产妇分娩恐惧的主要因素,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围生期健康素养和积极心理资本是初产妇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2种模型分析结果比较显示,决策树模型的分析正确率(80.0%)略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78.0%)。结论决策树模型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影响分娩恐惧的因素及作用,在分娩恐惧影响因素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过孕期体重管理软件控制初产妇体重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在门诊随机选择孕妇10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及孕期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产检基础上发放孕期体重管理软件进行孕期饮食指导,记录两组初产妇体重增加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初产妇体重增加小于对照组,剖官产率和新生儿平均体重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软件能够控制初产妇体重,降低剖官产率,控制新生儿的体重在正常范围,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林新容 《家庭护士》2009,7(17):1528-1529
[目的]探讨影响初产妇产前焦虑因素及初产妇产前焦虑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状态/习性调查表(STAI)对478例初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分成焦虑组158例和无焦虑组(对照组)320例,观察初产妇产前焦虑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同时分析影响初产妇产前焦虑的因素.[结果]焦虑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显著增高,试产成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初产妇产前焦虑因素有害怕分娩、担心母婴健康、了解分娩知识、产妇年龄、自身的经济状况等.[结论]初产妇年龄偏大、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对疼痛的恐惧等因素与产前焦虑有关,而产前焦虑会影响分娩质量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增加剖宫产率,产科医护人员应给产妇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给予更多的舒适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