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159例DCD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中AKI诊断标准将159例受者分为AKI组(34例)和对照组(125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和术前血清白蛋白。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术前体质指数(BMI)、供肝冷/热缺血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术中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及总住院天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性别、术前乙型肝炎、术中低血压、术后感染、肝移植术式及术后再次手术情况。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率为21.4%(34/15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KI组与对照组受者术前MELD评分、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术后再次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63, t=-2.250, Z=2.040, Z=2.092, Z=-3.303, Z=-2.170, χ2=8.227, χ2=5.294, 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ELD评分、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尿量和手术时间是DCD肝移植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DCD肝移植术前应改善受者一般情况,提高围手术期营养水平,术中控制液体出入量,合理使用利尿剂和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受者术后AKI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术前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手术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出入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08例患者,其中42例(13.6%)患者术后出现AKI。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男性、糖尿病史、术前白蛋白40 g/L、术前肌酐95μmol/L、肿瘤直径10 cm、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使用血管收缩药、术中人工胶体液输注≥2 000 ml、输注异体血、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与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白蛋白40 g/L、术中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是嗜铬细胞瘤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白蛋白40 g/L、术中出血量≥1 000 ml和SBP70%基础值累计时间10 min是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DCD供肝肝移植供、受体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且对AKI组行AKI分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非AKI组和AKI组不同分期累积存活率等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184例,术后早期发生AKI 68例(37.0%),其中AKI 1期31例,AKI 2期26例,AKI 3期11例,且发生多在术后3 d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血清钠≤137 mmol/L、手术时间7.5 h、术中出血量3 000 m L、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5 U、术中尿量≤100 m L/h这6项指标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5 U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61,95%可信区间(CI)1.008~1.118,P=0.024]。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AKI程度不断加重,其累积存活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AKI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程度与受体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密切相关,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受腹膜后入路LR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既往腹部手术史、肿瘤大小、T分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术后住院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分界点,术后住院时间>10 d定义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3例肾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2级16例(15.5%);住院时间延长(>10 d)17例(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40 min (OR: 5.17, P=0.024)和术中出血量>300 ml(OR: 22.89, P=0.001)与术后并发症独立相关;术中输血(OR: 9.94, P=0.023)是术后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腹膜后入路LRN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延长与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是否输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胸壁超声(TTE)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降低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8例,年龄18~35岁,BMI≤30 kg/m2,ASAⅡ级。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GDFT组(T组),每组64例。C组在胎儿娩出前输注复方乳酸钠20 ml·kg-1·h-1,胎儿娩出后减至5 ml·kg-1·h-1。T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后3 min内输注复方乳酸钠3 ml/kg,在TTE指导下使每搏变异度(ΔSV)≤10%,行GDFT前后输注复方乳酸钠5 ml·kg-1·h-1。记录输液量、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麻醉前(t0)、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完成后5 min(t1)、胎儿娩出时(t2)和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完成后15 min(t...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发生难治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649例的临床资料,男382例,女267例,年龄18~90岁,ASA Ⅰ—Ⅳ级。难治性低血压定义为术中SBP<90 mmHg或SBP降低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且经过相应升血压处理,低血压累计时间超过30 min,或术中需要血管活性药持续泵注。根据术中是否发生难治性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两组: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收集并整理患者术前和术中相关临床指标,分别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中发生难治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有276例(42.53%)患者发生术中难治性低血压。与非低血压组比较,低血压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ASA分级明显增加,高血压比例明显升高,术前白蛋白浓度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总入量、总入超量、出血量明显增多,乳酸(Lac)浓度明显升高,血糖均值(Glumean)和血糖变异系数(GluCV)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增加(每增加一级OR=1.748,95%CI 1.163~2.628)、高血压病史(OR=1.555,95%CI 1.071~2.256)、GluCV(每增加1OR=1.106,95%CI 1.080~1.133)和出血量增加(每增加500 ml,OR=2.050,95%CI 1.482~2.836)是术中难治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SA分级增加、高血压病史、血糖变异系数和出血量增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发生难治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CVP)管理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GDHT)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Ⅰ或Ⅱ级,Child-Pugh评分A或B级。随机分为两组:LCVP管理联合GDHT组(LG组,n=33)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组(NG组,n=37)。两组均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术中以MAP、SVV和CI为目标行GDHT。LG组在行肝部分切除时,调控CVP≤5 mmHg; NG组在麻醉诱导时开始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04~0.20μg·kg~(-1)·min~(-1),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术中失血量、肝脏切除期间失血量、术中输液量;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记录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NG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LG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G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肝脏切除期间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AKI、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LCVP管理联合GDHT比较,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可以安全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术中输液量,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间22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资料。平均年龄(52.3±8.7)岁,男162例(73.6%)、女58例(26.4%)。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分2组:发生AKI者40例(A组),其中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6±9.2)岁;未发生AKI者180例(B组),男133例、女47例,平均年龄(48.5±7.9)岁。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住院死亡12例(5.5%),发生AKI组患者死亡7例(17.5%),未发生AKI组患者死亡5例(2.8%)。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血清肌酐值、术前白细胞水平、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间、主动脉根部处理、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及术后24 h输注红细胞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肌酐值、术前白细胞水平、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 h输注红细胞量是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肌酐值、术前白细胞水平、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 h输注红细胞量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肾脏功能,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围术期输血和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移植术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排除标准最后纳入63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3±12.9)岁。将20例心脏移植术后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患者作为RT组,另外将没有使用CRRT的43例患者作为非RT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围术期输血资料及临床预后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基线特征基本一致。两组在围术期输注红细胞量和血浆量、术后24 h出血量、是否再次手术探查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围术期输注红细胞量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5)。相关性分析显示肾损伤程度与围术期输注红细胞量呈正相关(r=0.68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52~0.995,P<0.001)。经ROC曲线计算发现围术期输注红细胞超过18 mL/kg将增加心脏移植术后AKI发生率。结论围术期输血和心脏移植术后AKI密切相关,临床中输血越多肾损伤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建议可开展多种节约用血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6年10月16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0例,右侧6例,瘤体直径2.5~4.6cm,平均3.1cm。结果术前准备时间6~28d,平均11d。除1例因肿瘤周围粘连严重和出血中转开放外,其余15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平均110min(90~170min),手术出血量平均135ml(80~650ml)。3例嗜铬细胞瘤切除后血压正常,术后即刻未用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4和6h收缩压由135mmHg降至80mmHg,1例56h后收缩压突然由140mmHg降至85mmHg,立即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溶液维持血压正常。术后病理诊断15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开放者为低度恶性嗜铬细胞瘤,局部包膜浸润。术后平均住院12d(9~20d)。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除1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均自然恢复正常,24h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含量均正常。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本院心外科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间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 h内Scr上升≥26.4 μmol/L或较基础值增加≥50%;和(或)尿量<0.5 ml?kg-1?h-1达6 h。结果 1113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AKI发病率为33.24%,AK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6.49%,其死亡风险较非AKI患者增加5.373倍 (P < 0.01)。心脏瓣膜置换伴冠脉搭桥手术术后AKI发病率为75.00%,显著高于其它瓣膜置换手术类型(P < 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5、2.110、1.768和2.994。 结论 AKI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术后更容易发生AKI。高龄、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非手术室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2019年全麻下行肝移植术的成年患者438例,男339例,女99例,年龄18~78岁,BMI 13~37 kg/m2,ASAⅡ—Ⅴ级。根据术后拔管地点分为两组:手术室拔管组和非手术室拔管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疾病信息、术前实验室指标和术中资料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肝移植术后非手术室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 非手术室拔管患者有326例(74.4%)。与手术室拔管组比较,非手术室拔管组男性比例、ASAⅡ级比例、术前血红蛋白值与白蛋白值明显降低(P<0.05),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明显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液体输入量、红细胞输注量、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最大使用剂量明显增多(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1.67,95%CI 1.01~2.78,P<0.05)、手术时间延长(OR=1.30,9...  相似文献   

13.
再行腹腔镜肾脏手术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既往有肾脏手术史者再行腹腔镜肾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4例肾积水患者均有经腰切口肾脏手术史,其中2例经腹入路行腹腔镜肾切除,1例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切除,1例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结果:4例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入路手术时间平均2.5h,术中出血量约50ml,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切除术手术时间3h,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时间4.5h,出血量80~100ml。结论:对于既往有肾脏手术史者,虽然因瘢痕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但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能的提高,再行腹腔镜肾脏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和处理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施行后腹膜腔镜手术1560例.男871例,女689例.肾切除741例(肾癌根治术448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58例、单纯肾切除35例),肾部分切除35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69例、肾盂成形术36例、肾囊肿去顶术268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例、乳糜尿肾周分离术1例.按术中有无腹膜损伤分组及2003年12月以前和2004年1月以后阶段分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大血管损伤、邻近器官损伤和膈肌损伤等),以及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无腹膜损伤组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癌根治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98.2 min、221.1 ml,有腹膜损伤组分别为132.7 min、458.5 ml;无腹膜损伤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68.2 min、105.1 ml,有腹膜损伤组分别为110.0 min、135.9 ml;无腹膜损伤组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有腹膜损伤组为4.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阶段手术时间为124.3 min、平均出血量451.5 ml、中转开放手术23例(3.4%),第二阶段分别为108.6 min、247.8 ml、11例(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与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术中有无腹膜损伤密切相关.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术中保持腹膜完整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3 397例临床资料,提取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心肺转流(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值、术中出血量、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入ICU时Hb、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值、呼吸机使用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等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POD的相关性。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临床指标筛选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模型列线图,计算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有186例(5.48%)患者术后出现谵妄。与非谵妄患者比较,谵妄患者年龄、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史比例、术中低血压比例、术中血压变异率、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乳酸值、术后白细胞显著增高的比例、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50%)的比例以及术后应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例明显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CPB时间、术中低血压时间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氧合指数和Hb明显降低(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长、术中血压变异率大、术后Hb<100 g/L、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这些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AUC为0.932(95%CI 0.897~0.967),敏感性78.2%,特异性93.5%。
结论 老年、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异率、术后Hb<100 g/L、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经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因腰椎椎管狭窄症在本院接受后路腰椎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的老年(≥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比较发生AKI的患者和未发生AKI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16例患者,其中男104例(48.15%)、女112例(51.85%),年龄65 ~ 76(69.32±3.58)岁。发生AKI 22例(10.19%),未发生AKI 194例(89.81%)。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发生AKI患者的年龄较大、术前血红蛋白和基础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麻醉时间较长、术中尿量较少、术中出血量较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eGFR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麻醉时间、术中尿量、术中出血量均为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eGFR水平和术中尿量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基础eGFR水平和术中尿量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8月~2014年2月间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肌酐升高程度,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AKI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纳入405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7例术后出现AKI,发生率为6.7%(27/405)。单因素分析显示,AKI组平均年龄高于非AKI组[(54.63±8.97)岁vs.(49.03±12.29)岁,P=0.021];AKI组糖尿病比例高于非AKI组(18.5%vs.6.1%,P=0.014);AKI组孤立肾比例高于非AKI组(18.5%vs.3.7%,P=0.002)。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5.409)、孤立肾(OR=6.997)和术前eGFR60ml·min-1·1.73m~(-2)(OR=2.649)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孤立肾和eGFR降低(60 ml·min~(-1)·1.73 m~(-2))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单次注射联合术后滴注氨甲环酸组(B+I组,37例)和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组(B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 g。B+I组患者则于术中持续泵注氨甲环酸0. 5 g(10 g/L,25 ml/h),并于术毕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 5 g(1 g/L,250 ml/h)。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例数、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及不同红细胞输注量例数。同时记录患者返回病房后24 h引流量及术后1、2、4、8、12、16、20、24 h累计引流量。结果 74例完成本研究,最终每组各纳入37例。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红细胞输注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不同红细胞输注量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返回病房后24 h引流量及术后1、2、4、8、12、16、20、24 h累计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例数、红细胞输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并未较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提供更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TIVA)应用阿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对鼻内镜手术(ESS)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30例,男62例,女68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阿芬太尼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A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丙泊酚靶控输注(TCI)3μg/ml、阿芬太尼20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阿芬太尼泵注。R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丙泊酚TCI 3μg/ml、瑞芬太尼1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泵注。记录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30、60 min、24 h的疼痛程度,拔管时间,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情况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A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30、60 min无痛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巨大肾积水无功能肾切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切除巨大肾积水无功能肾4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15例,平均44岁;巨大肾积水的病因包括输尿管结石38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8例,异位血管压迫引起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手术效果。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40~18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20~180 ml,平均60 ml,术后住院时间5~8 d。结论后腹腔镜下巨大肾积水的无功能肾切除安全可行,通过一定的手术技巧有助于术中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