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9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肺病特征,为临床诊治NTM肺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93例NTM肺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93例NTM肺病患者中胞内分枝杆菌感染49例,脓肿分枝杆菌感染28例,鸟分枝杆菌感染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4例,蟾蜍分枝杆菌感染3例,胞内分枝杆菌与脓肿分枝杆菌混合感染2例,戈登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施氏分枝杆菌感染各1例。确诊NTM肺病前曾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61例(65.59%)。90例(96.77%)患者有合并症,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52例(57.78%),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13.33%)。83例(89.25%)在确诊后接受抗NTM治疗,47例(56.63%)完成疗程。完成疗程的患者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治疗成功率为51.85%(14/27)。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成功率为76.92%(10/13)。48例(57.83%)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  相似文献   

2.
张叶  李媛媛  徐建  陈曦  王彬  付雷  陆宇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1):1160-1166
目的 通过测定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氧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步探讨吡法齐明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1、2、4、8倍于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处理H37Rv标准株24h,应用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的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处理前后结核分枝杆菌菌体内的活性氧含量水平变化。以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5株对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均耐药、3株对氯法齐明耐药但对吡法齐明敏感、1株对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均敏感(编号13385)的结核分枝杆菌及H37Rv标准株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并对吡法齐明药物处理浓度与所测得的荧光强度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活性氧含量水平测定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在经不同浓度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处理24h后,各浓度药物处理样本的荧光强度值均值排序分别为1MIC(6668.5)>8MIC(2751.5)>2MIC(2572.0)>4MIC(2015.0),8MIC(2637.5)>4MIC(2297.0)>2MIC(2085.5)>1MIC(1896.0),菌体内积累的活性氧含量均高于无药物刺激的阴性对照样品(H37Rv标准株+DCFH-DA,878.5)至少2倍;且在各浓度吡法齐明处理的菌株中,菌株测定的荧光强度值与药物浓度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r=0.976,P<0.001),经线性回归方程检验结果显示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92.576,P=0.011)。菌株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氯法齐明耐药菌株的过氧化氢酶平均活性(0.87U/10 4cell)是其敏感菌株(0.48U/10 4cell)的近2倍;而吡法齐明耐药菌株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值(0.88U/10 4cell)略高于其敏感菌株(0.71U/10 4cell),但与氯法齐明耐药菌株均值相近。 结论 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后均会引起菌体内活性氧含量的积累,两药可能有着相似的作用机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高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和吡法齐明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鸟分枝杆菌亚种和胞内分枝杆菌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及比较2个亚种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 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97株鸟分枝杆菌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卷曲霉素和利福布丁等20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判断其敏感性,分析2个亚种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以及对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内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并比较2个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 对鸟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卷曲霉素(100%,97/97)、阿米卡星(97.9%,95/97)、利福布丁(96.9%,94/97)、利福平和卡那霉素(83.5%,81/97)及克拉霉素(82.5%,80/97);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阿米卡星(99.4%,171/172)、卡那霉素(95.9%,165/172)、利福布丁(95.4%,164/172)、克拉霉素(94.2%,162/172)、氯法齐明(87.2%,150/172)、卷曲霉素和罗红霉素(86.1%,148/172)及利福喷丁(82.6%,142/172)。97株鸟分枝杆菌分别有1株、1株和17株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中分别有0株、7株和6株同时对氨基糖苷类、利福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内各种药物同时耐药或中度敏感。鸟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卷曲霉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胞内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对利福喷丁、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鸟分枝杆菌。结论 鸟和胞内分枝杆菌均对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布丁和克拉霉素敏感性较高,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的药物多于鸟分枝杆菌,利福喷丁仅对胞内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而利福平仅对鸟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乙胺丁醇对两个亚种敏感性均较差;对同一种类的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医生治疗鸟或胞内分枝杆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做依据。  相似文献   

4.
氯法齐明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30株)的MIC;建立小鼠静脉感染H37Rv的结核病模型(105 CFU/只),根据氯法齐明的不同剂量,分为3个治疗组:20 mg/kg,每周给药5次(CLF-1组);10 mg/kg,每周给约5次(CLF-2组);20 mg/kg,每周给药2次(CLF-3组);治疗30 d后进行肺、脾组织活菌计数,应用单冈素方差分析,比较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结果 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为0.12~0.24 μg/ml;对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为0.12~1.92 μg/ml.在小鼠结核病治疗模型中,3个治疗组的小鼠肺活菌计数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2.92、1.78和1.39 lg CF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4.09,P<0.01).结论 氯法齐明具有较好的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且耐药结核病所占比例较高,因此不断有新型抗结核病药物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氯法齐明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二线核心抗结核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且疗效肯定,但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耐药现象增多。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枝杆菌耐氯法齐明相关基因,旨在为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的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氯法齐明的抗结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的抗结核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30株)的MIC;建立小鼠静脉感染H37RV的结核病模型[(1&#215;10^5)CFU/只],根据氯法齐明剂量不同,分为3个治疗组:20mg/kg,每周给药5次(CLF-1组);10mg/kg,每周给药5次(CLF-2组)及20mg/kg,每周给药2次(CLF-3组);治疗30d后进行啼、脾活菌计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的抗结核活性。结果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为012-0.24ug/ml;对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为012~1.92ug/ml。在小鼠结核病治疗模型中,3个治疗组的小鼠肺活菌计数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2.92、178和131.39log10 CF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409,P〈O01)。结论氯法齐明具有较好的体外及体内抗结核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并发支气管扩张患者CT征象的差异,提高对两种疾病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 搜集2017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并经临床确诊的25例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患者(简称“A组”)和26例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简称“B组”),两组患者均为初诊或未经抗结核和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治疗。对两组患者的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就两组患者支气管扩张(CT分型、分布)、肺内病灶的形态(微结节、树芽征、结节、实变等)、伴发空洞(类型、分布)的CT征象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组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微结节、肺体积收缩的比率分别为57.69%(15/26)、84.62%(22/26)、61.54%(16/26),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28.00%(7/25)、56.00%(14/25)、32.00%(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58、5.03、4.46,P值分别为0.032、0.025、0.035)。A组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占52.00%(13/25),高于B组(15.38%,4/26);B组囊状型支气管扩张占50.00%(13/26),高于A组(16.00%,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69、6.63,P值分别为0.006、0.010)。结论 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表现中,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微结节、肺体积收缩的发生率高于MAC肺病患者;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多并发囊状型支气管扩张,而MAC肺病多并发柱状型支气管扩张,以上特征性CT征象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接收的肺病病人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菌种分布及病例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临床实验室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非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报告,根据2012年版中华医学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建立确诊NTM肺病组,研究NTM肺病组中NTM的分布特点;根据NTM肺病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地域和发病时限建立配对肺结核组,研究两组病人基础状态的差别。结果 NTM阳性108例,分离率为4.66%。确诊NTM肺病72例,分离率为3.10%,90%病例来自华北和东北地区。包括胞内分枝杆菌(33/72, 45.8%),龟/脓肿分枝杆菌(27/72, 37.5%),鸟分枝杆菌(7/72, 9.7%),堪萨斯分枝杆菌(3/72, 4.2%),蟾蜍分枝杆菌(2/72, 2.8%)。NTM肺病患者明确诊断用时平均27.8±30.8个月;平均年龄64.1±18.0岁;男女比例1.88∶1;>80岁组全部为男性,11/13为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NTM肺病患者的基础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生率高于肺结核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42);女性NTM肺病的基础性支气管扩张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NTM肺病患者(χ2=10.277,P=0.006)。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平均年龄75.2±14.8岁,胞内NTM肺病患者平均年龄59.9±17.0岁,这两种肺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2,P=0.011)。结论 华北东北地区主要的NTM肺病致病菌是胞内分枝杆菌和龟/脓肿分枝杆菌;40岁之后NTM肺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多;80岁之后以龟/脓肿分枝杆菌为主;女性NTM肺病发病年龄相对小,基础性支气管扩张是女性NTM肺病的易感因素;NTM肺病明确诊断用时长,分枝杆菌核酸检验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引起的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NTM致病的菌种繁多,不同菌种NTM对药品的敏感性各异,使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寻找NTM病治疗效果较佳的药品非常有必要。NTM种属分布常具有地域特点,在多数地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脓肿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为较常见的致病菌种。贝达喹啉(bedaquiline, Bdq)、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及德拉马尼(delamanid,Dlm)因对治疗NTM病体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潜力而受到泛关注。为了提高对抗NTM药品敏感性及耐药机制的认识,作者就Bdq、Cfz和Dlm对以上常见致病性NTM的体外抑菌活性及耐药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4例NTM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范围20~73岁,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4.50(30.75,55.00)岁;NTM肺病病程0~6年,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0.5,3.8)年。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包括基础疾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分枝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胸部CT扫描结果、手术情况及治疗结果等。 结果 24例患者中鸟-胞内分枝杆菌(MAC)肺病患者11例(45.8%),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3例(54.2%)。患者术前接受了3~18个月的化疗,其中,痰菌阴转1例(4.2%),反复痰菌阳性未阴转者23例(95.8%);肺部病灶反复进展与好转交替/病灶恶化13例(54.2%),空洞增大或未愈且多伴有复合病变17例(70.8%),23例(95.8%)并存以右中叶、左上叶舌段囊、柱状支气管扩张;病灶分布侵犯肺叶1~6个不等,侵犯肺叶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0(3.3,5.0)个。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死亡,其中,全肺切除1例(4.2%)、单肺叶切除术12例(50.0%)、复合肺叶切除11例(45.8%)。术后连续随访1年,19例患者治愈和治疗成功(79.2%);5例治疗失败(20.8%),该5例患者病变侵犯范围在5个或6个肺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24),包括手术残端肉芽组织增生、干酪样坏死2例;胸腔出血、感染5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20例切除病灶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4例,阴性6例,术后痰菌阴转并治愈分别为11例和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0,P=0.585)。MAC肺病和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手术治愈分别为9例和10例。结论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NTM肺病能够提高患者痰菌阴转率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2010-2011年新发并有完整资料的MAC肺病18例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9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NTM肺病的诊断水平.结果 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症状和痰抗酸染色阳性等方面无显著差别.MAC肺病以上叶空洞型较常见(13/18),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较常见(8/9);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双肺微结节(8/9)、树芽征(7/9)和多发支气管扩张(8/9)较MAC肺病(7/18、6/18和5/18)常见,MAC肺病患者上叶空洞(13/18)较脓肿分枝杆菌肺病(2/9)常见.结论 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许多特点相类似,但双肺微结节、树芽征和多发支气管扩张多见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上叶空洞多见于MAC肺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且初步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共计97株。菌株均分离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收集的疑似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标本。采用PCR及基因测序鉴定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使用Sensititre? SLOWMYCO药敏板测定菌株对13种药品(克拉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利福布汀、乙胺丁醇、链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异烟肼、乙硫异烟胺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 97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最多[63.92%(62/97)],其次为奇美拉分枝杆菌[18.56%(18/97)]和副胞内分枝杆菌[17.53%(17/97)]。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胞内分枝杆菌的MIC50和MIC90值最低的是利福布汀(0.5和8μg/ml),最高的是链霉素(32和64μg/ml);亚种胞内分枝杆菌和副胞内分枝杆菌的MIC90均为2μg/ml,而奇美拉分枝杆菌则高达64μg/ml。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利福布汀、链霉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总的耐药率分别为9.28%(9/97)、44.33%(43/97)、42.27%(41/97)、15.46%(15/97)、36.08%(35/97)、11.34%(11/97)、38.14%(37/97)和46.39%(45/97);奇美拉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27.78%(5/18)]明显高于亚种胞内分枝杆菌[4.84%(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6, P=0.012)。结论 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对各药品的敏感性有差异,且各亚种对同一药品的敏感性也不同,建议临床治疗前应鉴定至亚种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氯法齐明作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核心药物之一,由于缺乏规范性指导意见,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分会与《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介绍了氯法齐明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耐药机制、不同类型人群的临床应用、适应证与禁忌证、剂量用法、化疗方案的制订,以及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对临床规范使用氯法齐明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氯法齐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氯法齐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对MTB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10种抗结核药物单独及与氯法齐明联合应用时MT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部分抑制浓度(FIC)并评价氯法齐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将90只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感染耐药MTB临床株成为耐药结核病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及13个治疗组,每组6只.单独应用氯法齐明、克拉霉素、莫西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并将氯法齐明与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小鼠,给药30 d后解剖各组小鼠,计数肺、脾活菌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药物的抗结核活性.结果 氯法齐明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MIC降至应用单药的1/2~1/8,氯法齐明分别与PAS、丙硫异烟胺、克拉霉素和卷曲霉素联合应用时,FIC分别为0.31、O.185、0.31和0.28,具有协同作用.各治疗组小鼠的肺、脾活菌数均较空白对照组低,单药组中氯法齐明的作用最为明显,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了1.82和2.32 lg CFU,氯法齐明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的抗结核作用较单独应用氯法齐明更强,且较单用克拉霉素组的抗菌活性增加,活菌数分别降低1.30和1.91lg CFU,提示联合应用可增强药物的抗结核作用.结论 体外及小鼠体内的实验结果均提示,氯法齐明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有协同抗结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自贡市临床分离鉴定的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进行2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测定法(microplate Alamarblue assay,MABA)测试每种药物对每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通过MIC值判断该菌对此种抗生素是否耐药。结果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大部分抗结核药物耐药,并且对部分药物的耐药存在种间差异。其中脓肿分枝杆菌耐药率达84.6%,鸟分枝杆菌与胞内分枝杆菌分别达53.8%与52.3%,堪萨斯分枝杆菌耐药率最低为38%。结论 对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快速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异烟肼对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蓄积的影响.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法齐明单次给药组、异烟肼与氯法齐明联合单次给药组、氯法齐明连续给药组及异烟肼与氯法齐明联合连续给药组,单次给药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组每组20只.给药剂量为氯法齐明13 mg/kg、异烟肼25 mg/kg,配成0.2 ml溶液灌胃.连续给药组每日给药1次,2个月后停药.单次给药组分别于给药后1、5和24 h,连续给药组分别于给药第30天和第60天以及停药第30天和第60天的次日,各时间点每次分别将每组5只小鼠及3只不给药小鼠摘眼球取血,解剖取其肝、脾、肺、肾、脂肪、小肠、皮肤等组织.组织匀浆处理,血浆样品乙腈沉淀蛋白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法齐明的浓度.结果 单次给药时,氯法齐明单独应用及与异烟肼联合应用,小鼠肾、肺、脾和肝组织均在5 h达到峰值;脂肪组织中氯法齐明浓度持续增高,24 h最高,达(24.9±6.9)μg/g;血浆中药物浓度低于组织浓度.连续给药1个月后氯法齐明在组织和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单次给药,连续给药2个月后的氯法齐明浓度在脾、肾、肺等组织中明显高于连续给药1个月.连续给药1个月和2个月后脂肪中氯法齐明浓度均最高,在肾、脾、肝、肺、皮肤浓度亦较高(32~433μg/g),联合给药组肺脏中药物浓度明显高于氯法齐明组,1个月时分别为(32±8)和(57±11)μg/g,2个月时分别为(47±12)和(73±49)μg/g;脂肪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氯法齐明组,1个月时分别为(433±53)和(289±30)μg/g,2个月时分别为(527±158)和(275±119)μg/g.两组停药后氯法齐明的浓度均逐渐降低,但停药2个月仍有一定的组织浓度.结论 氯法齐明在脂肪、脾、肾、肝、肺等组织分布比较高,异烟肼与氯法齐明合用可提高氯法齐明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减少脂肪中分布.  相似文献   

17.
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又名氯苯吩嗪、氨苯吩嗪、克风敏等,1969年开始用于麻风病的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麻风病药物。因其不仅对麻风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亦有效,在结核病严峻耐药形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结核病定点医院2020—2021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所需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提高NTM肺病诊断效率, 精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专病数据库, 获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结核科诊断的NTM病患者及其人口学、临床特征和细菌学数据开展回顾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 分析影响NTM肺病细菌学诊断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94例细菌学诊断的NTM肺病患者, 男147例, 女147例, 年龄中位数为61(46, 69)岁。其中227例(77.2%)患者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是NTM肺病的主要致病菌(56.1%), 其次为堪萨斯(19.0%)和脓肿分枝杆菌(15.3%), 而蟾蜍、玛尔摩等分枝杆菌合计占比仅3.1%。对标本类型分析发现, 痰液、肺泡灌洗液和穿刺液标本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7.4%、80.3%、61.5%。按同一患者配对分析发现, 痰液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检查(87.1%比48.4%, P&l...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多有报道,治疗效果较差。笔者综述了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易感因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展进行回顾,并分析误诊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理解,促进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鸟分枝杆菌复合群对16种抗感染药物药敏试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新型喹诺酮类药物(西他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与其他13种抗感染药物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分离株的体外活性,初步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治疗MAC疾病的可能性.方法 琼脂梯度稀释法测定上述16种抗感染药物对MAC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其能抑制90%菌株生长的MIC(MIC90).结果 与胞内分枝杆菌相比,鸟分枝杆菌菌株的MIC范围分布更广,且MIC90多高于胞内分枝杆菌.4种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克拉霉素对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的MIC90最低,分别为32和16 mg/L;4种利福霉素类化合物中利福拉齐对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的MIC90最低,分别为0.5和0.25 mg/L;5种喹诺酮类药物中西他沙星对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的MIC90最低,均为4 mg/L,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均为8 mg/L.2株克拉霉素敏感株(MIC=0.5 mg/L)对其他抗感染药物均接近或达到MIC范围的下限,3株克拉霉素不敏感株(MIC=64 mg/L)对除喹诺酮类以外的抗感染药物均接近MIC范围的上限.结论 利福拉齐、西他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MAC分离株具有较强的体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