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TSG对DM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er大鼠120只,分NC组12只、NC+TSG组12只、NC+STZ组12只、余84只行左侧肾结扎术,术后2周,12只LR组,余70只与NC+STZ组12只造DM大鼠模型。有58只大鼠血糖达标,分为DN组20只;DN+TSG_1组18只;DN+TSG_2组20只。NC+STZ组血糖达标9只。给予NC+TSG组、DN+TSG_2组(20 mg·kg~(-1)·d~(-1))、DN+TSG_1组(10 mg·kg~(-1)·d~(-1))腹腔注射干预治疗8周。通过光镜(HE染色)、电镜观察对比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定量分析肾组织NT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判定肾组织中iNOS的分布及表达强度变化;散色比浊法检测Uα_1-MG。结果:第一部分:DN组:Uα_1-MG升高,DN+TSG_2组较DN组Uα_1-MG降低;HE染色、电镜结果:DN+TSG_2组较DN组病理变化减轻。上述观察指标LR组、NC+TSG组、NC+STZ组、DN+TSG_1组与NC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改变(P0.05),故未纳入第二部分研究。第二部分:在干预8周时,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在DN+TSG_2组,iNOS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明显减少,与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未恢复到NC组的水平。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显示,与NC组比较,DN组和TSG_2+DN组大鼠肾脏NT蛋白表达量的灰度比值升高;与DN组相比TSG_2+DN组肾脏NT蛋白表达量的灰度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iNOS、NT均与α1-MG有正相关性(r=0.583,P=0.011;r=0.791,P=0.011)。结论:中药何首乌有效成分TSG对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管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干预肾组织中NO-ONOO-氧化应激反应,减少Uα_1-MG,进而延缓DM向DN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左侧肾结扎术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 kg)造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 TSG 治疗组,治疗组给予 TSG(20 mg·kg -1·bw -1)腹腔注射,模型组接受等容量生理盐水。在6周末分别用代谢笼收集24 h 尿,计尿液总量后离心,用散色比浊法测定 MAU 和尿肌酐(Ucr);HE 染色、电镜观察肾脏损伤后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MDA、Scr、SOD。结果:TSG 减轻了 DN 大鼠肾脏损伤后病理形态学变化、减少了 UAER、MAU/ Ucr、MDA 的含量,升高了 SOD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SG 能够减少 DN 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对 DM 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TSG 改善 DM 大鼠肾组织中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芡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MP-9、TIMP-1及CollagenⅣ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DN组、芡实低、中、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钾组,均采用灌胃给药,N组和DN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2周后检测大鼠生化指标;HE、Masson、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TIMP-1及CollagenⅣ在肾组织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MMP-9、TIMP-1及CollagenⅣ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积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蛋白/尿肌酐(Up/Ucr)比值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MMP-9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TIMP-1、CollagenⅣ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与DN组比较,EM组、EH组及LP组大鼠病理改变减轻,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UAER、Up/Ucr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MMP-9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TIMP-1、CollagenⅣ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芡实可能通过调节DN大鼠肾脏MMP-9、TIMP-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DN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JAK/STAT及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5只,随机留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利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益肾胶囊治疗组(DN+Y)、氯沙坦钾治疗组(DN+L)、氯沙坦钾+益肾胶囊治疗组(DN+L+Y),每组10只,连续灌胃12周。于实验的12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糖、BUN、Scr;取大鼠肾组织做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α-SMA、FN的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组比较,益肾胶囊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较轻,p-JAK2、p-STAT3、α-SMA、F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氯沙坦钾联合益肾胶囊治疗组与氯沙坦钾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α-SMA、FN的表达,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益肾胶囊联合氯沙坦钾可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提示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化学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组(DN)和4-PBA治疗组(4-PBA),每组各18只。在治疗第4、8及12周末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质量指数(KI)、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47phox和硝基酪氨酸(NT)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在4、8和12周时,DN大鼠的KI显著增高(P < 0.05),UAER(mg/24 h)也显著增高(4.92±0.70 比 0.26±0.07、 5.29±0.83 比0.28±0.08、5.54±0.81比0.29±0.04,均P < 0.05)。12周时病理显示D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积聚;而与DN组大鼠比较,4-PBA治疗组大鼠KI显著降低(P < 0.05),UAER(mg/24 h)亦显著降低(4、8和12周分别为3.71±0.37、3.47±0.36和3.28±0.40,P < 0.05),4-PBA能显著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在4、8和12周,与NC组大鼠比较,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154.72%、148.60%和91.95%(均P < 0.05);p47phox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118.00%、140.10%和177.82%(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5.29%、59.13%和89.28%(均P < 0.05);尿MDA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倍、2.26倍和2.43倍;尿SOD活性分别下降了64.78%、71.29%和79.32%。与DN组比较,在8和12周时,4-PBA治疗组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且与NC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4~12周,4-PBA治疗可显著减少DN大鼠尿中MDA含量,增加尿SOD活性(均P < 0.05)。 结论 4-PBA能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缬沙坦及2者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行右肾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霉酚酸酯治疗组(M)、缬沙坦治疗组(V)、缬沙坦和霉酚酸酯联合治疗组(V+M)。治疗组分别给予霉酚酸酯15mg·kg^-1·d^-1,缬沙坦40mg·kg^-1·d^-1;联合治疗组为上述两组之和。检测各组8周末的左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尿蛋白量(24h)、血糖(Glu)、Scr。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结蛋白(desmin)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蛋白表达。实时PCR测定肾组织中nephrin及MCP-1mRNA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尿蛋白量及左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均显著上升(P〈0.01);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肾间质损害加重(P〈0.01);肾组织内MCP-1、desm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DM组比较,M组、V组及V+M组上述指标除Glu、Scr外,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NC组(100%)相比,DM组nephrinmRNA表达下调(78%,P〈0.05);各治疗组nephrinmRNA表达增加,以M组增加最明显(134%,P〈0.01)。与NC组(100%)相比,DM组MCP-1mRNA表达明显上调(251%,P〈0.05);各治疗组明显降低,以M组最显著(126%,P〈0.01)。nephrinmRNA与MCP-1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6。P〈0.01)。尿蛋白量(24h)与MCP-1mRNA呈正相关fr=0.82,P〈0.01);与nephrinmRNA呈负相关(r=-0.78,P〈0.01)。结论霉酚酸酯及缬沙坦均能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desmin及MCP-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上调nephrin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尿蛋白量,预防肾损伤。联合治疗不优于单一治疗。霉酚酸酯可能通过抗炎性反应减轻足细胞损伤,减少蛋白尿,对早期DN大鼠具有明显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N大鼠的疗效。方法:将43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行左肾假摘除术,剩余33只,采用左肾摘除+STZ诱导DN大鼠模型。给药干预6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肾汤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血糖逐渐降低(P0.05),血清UMA、Scr、BUN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改善。益肾汤组与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汤可以改善DN大鼠肾组织损伤,改善其肾功能,延缓DN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vaspin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再将30只造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3组:DN组、vaspin组、氯沙坦组,每组10只。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NF-κB和TGF-β_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DN组大鼠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NF-κB和TGF-β_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pin组大鼠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DN组(P0.05),肾组织中NF-κB和TGF-β_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组(P0.05)。结论:Vaspin可能通过下调DN大鼠肾组织NF-κB和TGF-β_1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来研究来氟米特对大鼠肾脏MCP-1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来氟米特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N组及来氟米特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左肾切除大鼠DN模型,来氟米特组在成模后每日灌胃来氟米特5mg/kg。于实验第8周、12周末各组分别取5只动物测24h尿量及24h尿蛋白定量;心内采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电镜标本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来氟米特组大鼠尿蛋白、Scr、BUN与同期DN组相比明显减少。病理组织学观察说明来氟米特可以减轻肾脏损害。经来氟米特治疗后,MCP-1的表达减少。结论:来氟米特可减少DN大鼠肾组织MCP-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制备DM模型,分别于第30、60、90和120天处死DM组大鼠6只、对照组(C组)3只。测定尿白蛋白量(AER)、肾重指数和血肌酐(Scr)。HE染色和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胶原Ⅳ(Col Ⅳ)和可溶性tTG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不溶性tTG分布。用RT-PCR检测总tTG mRNA表达。 结果 各个时间点DM组大鼠的AER、肾重指数和Scr均较C组明显升高(P < 0.05,P < 0.01)。DM组Col Ⅳ、可溶性tTG和不溶性tTG蛋白的表达均较C组明显增多(P < 0.05,P < 0.01),且均随病程进展呈上升趋势。可溶性tTG和不溶性tTG蛋白水平都与AER呈正相关(r=0.937和0.809,P 均<0.01)。DM大鼠肾小球系膜区Col Ⅳ和不溶性tTG蛋白表达增加部位一致,且两者水平显著正相关(r=0.831,P < 0.05)。DM组总tTG mRNA的表达从第30天起开始上升、第90天达高峰,第120 天稍下降。 结论 tTG在DM大鼠肾组织的过度表达及不溶性tTG与Col Ⅳ表达的正相关,提示tTG可能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mRNA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时间模式及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地分为糖尿病非治疗组(DM),观察12周;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治疗组(DM+Apo,0.2g·kg-1·d-1),疗程8周。用RT-PCR检测肾脏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纤连蛋白(FN)表达。白明胶酶谱法(zymography)检测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并测定Scr、尿蛋白量和肾重指数。结果DM组肾脏p22phoxmRNA的表达在4、6和8周时较正常对照组(C)明显升高(P<0.05);12周时降低至正常水平。DM+Apo组肾脏p22phoxmRNA的表达与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显著逆转由糖尿病导致的肾小球体积、肾小球FN表达、肾小球ECM含量、Scr、尿蛋白量和肾重指数的升高(P<0.05),并显著提高肾脏MMP-9活性(P<0.05)。结论NADPH氧化酶的过度表达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的治疗措施可减少DN肾小球ECM积聚、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内热证与肾组织自噬应激的相关性及清热方对DN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经临床肾活检诊断为DN的患者14例为观察者,另取肾活检诊断为轻微病变的轻度蛋白尿或仅有血尿的患者7例作为对照,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并留取肾组织进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免疫组化染色。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模型,将糖尿病大鼠和非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DM)、清热方组和DM+清热方组,对照组及D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清热方组正常大鼠及DM+清热方组给予清热方水煎剂灌胃,连续给药24周,实验结束后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LC3-Ⅱ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DN患者热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DN患者肾组织LC3-Ⅱ阳性表达亦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DM组大鼠尿液NGAL、KI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DM+清热方组大鼠尿液NGAL、KIM-1水平较DM组下降;DM组大鼠肾组织LC3-Ⅱ免疫荧光表达积分较对照组升高,DM+清热方组大鼠肾组织LC3-Ⅱ免疫荧光表达积分较DM组下降。结论:DN患者内热证可能与肾组织自噬应激具有一定相关性,清热方具有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作用,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自噬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微血管病变在马兜铃酸肾病(AA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探讨改善微循环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在AAN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予饮用水灌胃16周,AAN未治疗组及AAN治疗组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8周后,未治疗组再予饮用水灌胃,治疗组予银杏叶提取物灌胃,均至16周。结果:用药第12、16周时,AAN未治疗组体重、血红蛋白下降,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增高,与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肾脏病理改变ANN未治疗组较治疗组损伤明显;ET-1、vWF的10D值AAN未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小。经直线相关分析表明,AAN大鼠肾间质ET-1、vWF的1013值之间、与血肌酐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AAN肾组织ET-1和vWF表达明显上调,微血管病变在AAN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对AA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的变化对内皮素1(ET-1)活性的影响,探讨AGEs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取40只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后共27只大鼠成模,将其分为两组:糖尿病(DM)组15只和糖尿病+氨基胍给药(DM+AG)组12只;另20只大鼠平分为两组:正常对照(NC)组和正常对照+氨基胍给药(NC+AG)组;两组氨基胍(AG)给药组大鼠造模后即在其饮水中按1g/L剂量加入AG。饲养8周后取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一部分用于免疫组化法观察分析AGEs及其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剩余部分匀浆后检测AGE-肽(AGE-P)含量和ET-1活性。结果:DM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AGEs和RAGE的表达、AGE-P含量及ET-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NC+AG组间比较在各项指标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状态下AGEs与RAGE的结合效应可以引起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ET-1活性的增强,从而促进DME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芡实对糖尿病肾病(diebetic nephrothy,DN)大鼠肾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45 mg/kg)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DN组( DN组)、小剂量芡实组(EL,1.5 g·kg^-1·d^-1)、中剂量芡实组(EM,3.0 g·kg·-1d-1)、大剂量芡实组(EH,6.0 g·kg-1·d-1)及氯沙坦钾组( LP,30 mg·kg-1·d-1);另设正常对照组( NC组),每组10只。分别治疗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生化指标;HE、Masson、PAS染色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SOCS-3与IGF-1表达情况。结果:12周末,与NC组相比,DN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管扩张,肾组织中SOCS-3表达增加、IGF-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DN组相比, LP组与EM组大鼠24 h Upr、BUN及Scr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减轻,肾组织SOCS-3表达明显增加、IGF-1表达明显下降(P〈0.05);LP组与EM组间降尿蛋白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芡实可能通过上调SOCS-3表达,抑制IGF-1过表达进而减少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探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大鼠DN的肾脏保护作用。 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1%普罗布考饮食),每组10只。分别于第3周、第8周及第12周检测24 h尿蛋白(UTP);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Scr、肌酐清除率(Ccr)、肾脏组织匀浆液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肾组织病理切片行 HE和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核转录因子S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血糖、Scr、肾组织匀浆MDA和24 h UTP水平显著增高(均P < 0.01),Ccr显著降低(P < 0.01);肾组织肾小管损伤分数、α-SMA和 S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 < 0.01);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肾组织MDA含量分别与α-SMA及S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0.896,P < 0.01;r = 0.862,P < 0.0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673, P < 0.01)。普罗布考干预组Scr、24 h UTP、肾组织MDA、肾小管损伤分数及肾组织α-SMA、 Sp1蛋白表达水平较DN组均明显降低(均P < 0.01);Ccr和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DN组均明显增加(均P < 0.01)。 结论 氧化应激在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普罗布考可能通过抗氧化、下调肾组织Sp1蛋白表达及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延缓DN大鼠肾脏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R4)、诱骗受体2(DcR2)和核因子KB(NF-KB)在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肾脏中的表达及分析其与肾功能的关系。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组(DM组),一侧肾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第4、8、12、16周末,随机处死各组8只大鼠,收集血液、尿液和肾组织,检测血生化指标、尿蛋白量(24h)和肥大指数等。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肾皮质TRAIL及其受体DR4、DcR2和NF-K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DM组大鼠尿蛋白量(24h)和肥大指数(肾质量,体质量)均显著高于NC组(P〈0.05);血白蛋白在第8周末开始显著低于NC组(P〈0.01);Scr、BUN于第16周末显著高于NC组(P〈0.01)。DM组大鼠TRAIL及其受体DR4mRNA在第4、8及12周末时表达均显著低于NC组(P〈0.01);第16周末时表达显著高于NC组(P〈0.01)。DM组大鼠DcR2mRNA在第4、8及12周末时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P〈0.01);NF-KB的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RAIL及其受体DR4、DcR2主要在肾小管表达,而在肾小球和脉管系统未见表达;NF-KB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TRAIL及其受体和NF-KB在各组表达趋势与PCR结果一致。结论TRAIL系统作为调节细胞凋亡的一组重要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p22phox 亚基mRNA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聚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非治疗组(DM组)和福辛普利治疗组(DM+Fosin组,福辛普利10 mg·kg-1·d-1),疗程12周。RT-PCR法检测肾脏NADPH氧化酶p22pho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纤连蛋白(FN)表达;白明胶酶谱法检测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并检测Scr、尿蛋白排泄量和肾质量指数等指标。 结果 实验第4 周,DM+Fosin组大鼠肾脏NADPH氧化酶p22phox mRNA表达较DM组减少45%(P < 0.05)。第8周时,DM+Fosin组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FN表达较DM组分别降低52.5%和42.9%(均P < 0.05);肾脏MMP-9的活性升高29.6%(P < 0.05)。实验第12周时,DM+Fosin组大鼠Scr水平、尿蛋白量(24 h)和肾质量指数较DM组分别降低35.9%、50.2%和17.2%(均P < 0.05)。DM+Fosin组和DM组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福辛普利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的变化对内皮素1(ET-1)活性的影响,探讨AGEs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取40只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后共27只大鼠成模,将其分为两组:糖尿病(DM)组15只和糖尿病+氨基胍给药(DM+AG)组12只;另20只大鼠平分为两组:正常对照(NC)组和正常对照+氨基胍给药(NC+AG)组;两组氨基胍(AG)给药组大鼠造模后即在其饮水中按1g/L剂量加入AG。饲养8周后取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一部分用于免疫组化法观察分析AGEs及其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剩余部分匀浆后检测AGE-肽(AGE-P)含量和ET-1活性。结果:DM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AGEs和RAGE的表达、AGE-P含量及ET-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NC+AG组间比较在各项指标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状态下AGEs与RAGE的结合效应可以引起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ET-1活性的增强,从而促进DME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氯沙坦组、益肾胶囊组,每组10只。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右肾切除的大鼠制备DN模型。氯沙坦组灌胃氯沙坦钾20mg·kg-1.d-1,益肾胶囊组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d-1,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镏水灌胃,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12周末,DN模型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NF-κ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下调DN大鼠肾脏组织NF-κB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