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志方  叶一  蒋国强 《浙江医学》2018,40(22):2500-250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为骨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并且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复杂性及困难性手术增加,手术创伤加大,特别是老龄患者增多,使得脊柱手术后VTE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开始重视脊柱围术期VTE的预防。本文对脊柱手术后VTE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导致高额的医疗费用。但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尤其是D-二聚体对血栓的诊断及预后的判定价值。目前相关研究显示D-二聚体是VTE诊断过程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特别是对围手术期下肢DVT形成具有非常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本文概述国内外有关D-二聚体对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改善术后临床及护理的预防措施,提高医护对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血栓的重视,降低VTE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率上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越来越受关注。轻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紧等症状,若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导致患者肺栓塞甚至引起死亡。近年来,对于外科围手术期的血栓预防的相关指南和推荐意见也越来越多。而肝脏较为特殊,它血管众多,且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和促凝血因子,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并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VTE危险分级,选择采用机械性物理预防或抗凝药物预防。本文拟对肝切除术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的方案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肺癌在国内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1]。外科手术为肺癌首选治疗方法[2],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有效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3],围术期预防并发症成为治疗及护理的重点,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仅次于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4],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其中,肺癌患者中VTE发生率为4%~10%,而肺癌手术患者VTE发生率则是未接受手术患者的3倍[5]。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减少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并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措施与早期治疗,判定其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概率以及形成肺栓塞的概率.结果:60例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有2例(3.33%)开腹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积极评估围手术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强化风险意识宣教,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等能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结直肠癌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 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2022年4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获取暴露指标,并观察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围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者中共有20例患者在围术期发生了VTE。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是否合并有糖尿病、既往VTE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BMI、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术前4周是否行抗凝治疗、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后是否行物理预防、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与结直肠癌围术期并发VTE有回归关系(P=0.005,OR=1.136)。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VTE发生率高达19.6%;对于年龄(72.95±9.44)岁以上、患有糖尿病、既往有VTE病史的患者,围术期应当加强干预措施,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形成,对于手术时间、手术体位等更值得关注的指标,还需要本中心更大的样本来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手术期VTE患者38例(9例术前发生血栓、29例术后发生血栓)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并根据高危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9例术前血栓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阳性(>500 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术后血栓的患者,BMI>25 kg/m2、恶性肿瘤、合并内科疾病、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后使用止血药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与手术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阳性、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后使用止血药物均为妇科围手术期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可显著降低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22年,美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ASMBS)发表了减重手术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预防的更新立场声明。与2007年和2013年ASMBS发布的立场声明不同,该更新立场声明将VTE的预防措施分为机械预防、药物预防和下腔静脉过滤器预防3个部分,共16项建议。本文对该声明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为规范减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VTE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手术与静脉血栓栓塞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洋  杨媛华 《中国医刊》2008,43(1):10-1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一般认为VT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遗传、后天获得和环境危险因素之间有关联。而外科手术是VTE形成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对那些实施普通外科大手术、泌尿外科、妇科、神经外科和骨科手术,以及那些由于大创伤和具有高度危险因素而入院的病人,应当常规预防静脉血栓。2004年第七届美国胸科医师学院总结了围手术期VTE的危险因素,提出了血栓风险分层概念,把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层。上述患者如不进行抗栓预防,其VTE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见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降低其发展为肺栓塞的概率。方法选取2010-2013年我院58例采取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未采取预防血栓治疗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概率。结果治疗组5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只有1例在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治疗后均治愈,无1例发生肺栓塞。对照组未采取预防血栓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出现肺栓塞,试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加强在围手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教育,积极妥善地进行术前术后治疗,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相似文献   

11.
张红  张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39+141-139,141
目的研讨间歇充气压力系统(IPC)在预防妇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作用和护理。方法将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50例术后使用(IPC),150例未使用(IPC)。结果使用(IPC)DVT发生率低于未使用(IPC),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PC在妇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方面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邱旭升  谢晓肖 《医学综述》2013,(23):4290-429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骨科患者种类繁多,VTE的发生率差异明显.目前,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VTE研究较多,国内外都有相关的VTE预防指南.而对于其他骨科患者,特别是一些VTE高危的创伤骨科患者,如骨盆髋臼骨折、股骨干骨折、膝周骨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VTE预防指南.  相似文献   

13.
彭薇  欧阳宁 《中外医疗》2013,(29):69-69,71
目的 探究早期预防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 选取来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照组各8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围术期积极开展对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预防,如果发生静脉血栓,则采取传统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不进行静脉血栓的预防,如发生静脉血栓则采用观察组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妇科肿瘤术后有6例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82%,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14.3±1.3)d;对照组术后有12例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64%,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为(21.6±2.7)天,且有1例患者因发生肺栓塞,接受了紧急手术治疗.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而且接受过静脉血栓预防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治疗时间要短,相对较易康复,因此早期预防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牛哲  李红普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65-1066
目的:观察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在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拟行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组和全程血栓防控组,每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接受血管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全程血栓防控组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VTE发生情况、VTE风险评估结果、D-二聚体水平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全程血栓防控组住院期间无VTE发生,常规护理组发生6例VTE,VTE发生率高于全程血栓防控组(P<0.05).全程血栓防控组VTE风险评估结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血栓防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可降低围术期血管外科VET发生及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加速康复(ERAS)患者应用依诺肝素钠预防血栓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24例妇科手术ERA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2例,并按G-Caprini评分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分级。术后观察组在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以及机械性预防血栓基础上给予依诺肝素钠预防血栓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及机械性预防血栓治疗。应用SPSS 16.0进行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研究数据。评估妇科手术ERAS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手术后血栓预防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栓预防总的有效率相当[98.76%(160/162)比99.38%(161/162),χ2=0.3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64%(14/162)比1.23%(2/162),χ2=7.47];两组中肿瘤患者术后VTE的发生率相当[2.86%(2/70)比1.82%(1/55),χ2=0.14],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评价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相关影响。方法选择妇科的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2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8.08%,对照组为8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静脉栓塞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妇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需手术的患者219例作为研究对象,1—6月收治的11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围手术期患者实行VTE预防措施落实护理质量控制;7—12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观察组,构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VTE预防措施落实质量控制。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VTE效果进行评价,对比2组护理人员的VTE规范筛查落实率、VTE相关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执行正确率、物理预防实施正确率、抗凝药物执行正确率,患者VTE发生率、满意度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VTE规范筛查落实率(75.68%vs. 87.96%)、VTE相关知识知晓率(78.38%vs. 88.89%)、功能锻炼执行正确率(83.78%vs. 91.67%)、物理预防执行正确率(72.97%vs. 86.11%)、抗凝药物执行正确率(81.08%vs. 91.67%)、VTE发生率(9.91%vs. 1.85%)、患者满意度(76.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措施。观察两组围手术期VTE的发生率,心脏瓣膜术后肺栓塞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院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肺栓塞发生率与术后早期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VTE质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VTE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为心脏外科术后VTE的预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改进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围术期医护患联动预警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重要意义。方法:设计THA围术期医疗护理干预图表和路径,对39例患者施行风险评估、健康宣教、预防监测、循环监护等措施,医护患联动以预警下肢VTE发生。结果:39例THA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VTE风险评估RAM计分(7.3±1.4)分,提示THA患者围术期DVT/VTE风险高危;医护患三方联动成功预警1例DVT发生,超声波检查腘静脉VTE形成,发病率为2.56%。住院护理满意度调查测评,满意率为97.44%(38/39)。结论:医护患联动THA围术期有效预警显著降低下肢VTE形成风险,提高患者住院安全度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妇科肿瘤手术后发生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LEDVT预防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确诊后即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血栓完全溶解3例,部分溶解5例,症状均明显改善,无肺栓塞发生。结论LEDVT是妇科肿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早预防,对有高危因素者术后可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是LEDVT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