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注意网络功能特点.方法:纳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40例为抑郁障碍组,及正常青少年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注意网络试验程序检测双侧视野对不同箭头类型和线索类型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并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评估注意网络的警觉效应、定向效应以及执行控制效应.结果:注意网络测试中,抑郁障碍组与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和自尊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某院收治的42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措施.采用抑郁-焦虑-...  相似文献   

3.
刘琳  岳淑英  任巧玲 《护理研究》2006,20(30):2745-2746
抑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其抑郁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20%的青少年18岁之前有过至少1次的抑郁发作,65%的有过一过性的抑郁情绪体验[1]。为此,我科护理人员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he wayof coping questionnaire,WCQ)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naminnen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2]对62例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进行了测评,以了解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的应付方式以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1青少年抑郁障碍组(观察组)62例均系我院2004年5月—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前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1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及其父母(研究组)与57名正常青少年及其父母(对照组)采用家庭评估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青少年病前与父母、同学或老师人际关系不良,早年负性生活事件及父母关心与控制两个方面有问题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父母有焦虑、抑郁问题,教育能力受损者占44.3%,情感表达困难占6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父母教育态度与各自婚姻关系感受呈正相关,研究组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占5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P〈0.05)。结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青少年抑郁障碍预防及早期治疗策略时需考虑家庭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了解父母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认知与心理体验。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22年6—10月选取在淮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2名青少年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患者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父母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认知与心理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 分别为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各种负性情绪的体验经历、渴求多方支持与帮助。结论父母普遍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并存在认知误区, 而且负性情绪比较严重, 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父母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其心理体验, 构建并完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管理体系, 以降低其再自伤及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6.
陈琳  李云雁  李素萍 《护理研究》2023,(15):2794-2799
目的:分析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收治的90例青少年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分阶段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Barratt冲动行为量表(BIS-Ⅱ)、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Pieir-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抑郁、冲动行为、自我伤害及自我意识评分改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实施分阶段干预有助于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意识水平,降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冲动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广东市调研结果,查阅文献,对抑郁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抑郁障碍的易患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内分泌因素等.结论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应加强全民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021年1月—2021年6月接收的13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NSSI行为问卷调查表调查NSSI行为,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中文版自尊量表(SE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国家庭功能量表(CFFS)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HAMA-14量表得分、HAMD-24量表得分、SES得分、CFFS亲密性维度得分及CFFS适应性维度得分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NS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焦虑程度越严重、抑郁程度越严重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越高,且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NSSI行为;自尊水平越高、CFFS的亲密性维度得分越高、CFFS的适应性维度得分越高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抑郁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岳淑英  任巧玲 《护理研究》2006,20(10):2745-2746
抑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其抑郁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20%的青少年18岁之前有过至少1次的抑郁发作,65%的有过一过性的抑郁情绪体验。为此,我科护理人员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he way of coping qucstionnaire,WCQ)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景表(egna nlinnen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对62例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进行了测评,以了解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的应付方式以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病人家庭功能和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招募126例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为研究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青少年126例为对照组。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评估病人的家庭功能与家庭环境。[结果]研究组病人在FAD量表的沟通、角色、问题解决、情感反应、情感卷入、行为控制和总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FACES量表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类型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的家庭功能、亲密度及适应性方面均存在功能失调,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有很多,抽取关于家庭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从家庭角度理解青少年抑郁并提示可行的治疗。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w1970-01/2005-10关于家庭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的文章,检索词为“adolescent,depression,family,parenting”,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同时手工检索与青少年抑郁及其家庭方面内容相关的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青少年抑郁及其相关的家庭方面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7篇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18篇,选择19篇文献用于综述,并采用了3本相关书籍的内容。资料综合:家庭可以从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抑郁产生影响:父母的遗传影响青少年的抑郁倾向;父母的生育年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有着负性的影响;家庭的应激事件和青少年抑郁有着密切的相关;父母抑郁,特别是母亲抑郁,会使得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大幅提高;父母以负性教养方式为主,缺乏正性的情感支持,则青少年抑郁发生的可能会增加。结论:家庭可以从许多方面对青少年抑郁产生影响。提示针对家庭的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6年国内外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现状,探明关于抑郁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干预治疗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检索EBCOhostResearchDatabase数据库系统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depressiononchildrenandadolescents”,限定文章语言类型为英语。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抑郁,儿童,青少年”。同时手工检阅关于情绪行为异常的著作。资料选择:选取文题中包含儿童抑郁或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及综述。纳入标准:①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仅有情绪异常。②文章体例主要为调查报告及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章391篇以及著作7部。34篇文章及7部著作符合标准。排除的文章为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受个体遗传、人格、归因方式、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等关系的影响,其发生率较高。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综合干预治疗效果好于单一方法治疗。结论:目前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进展,但研究结果存在着不一致性,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青少年,缺乏对于干预疗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7月,将70例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外,结合音乐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情绪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治疗在改善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合作中学的学生2 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国际通用的卫生量表进行测量筛选,将筛选出的150例情绪障碍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其中75例情绪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措施,该组为干预组。对剩余的75例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一般的支持治疗,该组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比进行心理干预前低。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之干预前也有小幅度的降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均属于轻度抑郁状态,进行干预后,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抑郁均得到了改善,干预组患者属于无抑郁状态,对照组患者还处于轻度抑郁状态。干预组患者HRS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是否发生CI将其分为非CI组和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GF2、BDNF水平。结果 重度组血清FGF2、BDNF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HAMD-17评分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FGF2、BDNF二者联合诊断青少年发生重度抑郁障碍、发生CI均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FGF2、BDNF水平随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且与CI发生相关,可能作为病情程度和CI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lymphocyteratio,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青少年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治疗的164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按严重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抑郁组(54例)、中度抑郁组(56例)及重度抑郁组(54例)。分别比较各组间NLR、PLR、MLR、SII差异,并分析其与青少年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重度抑郁组NLR、SII指标高于中度抑郁组和轻度抑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将三组间PLR、MLR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LR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值为6.546,P&l...  相似文献   

17.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有很多,抽取关于家庭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从家庭角度理解青少年抑郁并提示可行的治疗。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w 1970-01/2005—10关于家庭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的文章,检索词为“adolescent,depression,family,parenting”,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同时手工检索与青少年抑郁及其家庭方面内容相关的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青少年抑郁及其相关的家庭方面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7篇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18篇,选择19篇文献用于综述,并采用了3本相关书籍的内容。资料综合:家庭可以从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抑郁产生影响:父母的遗传影响青少年的抑郁倾向;父母的生育年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有着负性的影响;家庭的应激事件和青少年抑郁有着密切的相关;父母抑郁,特别是母亲抑郁,会使得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大幅提高;父母以负性教养方式为主,缺乏正性的情感支持,则青少年抑郁发生的可能会增加。.结论:家庭可以从许多方面对青少年抑郁产生影响。提示针对家庭的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59-162
目的:了解近6年国内外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现状,探明关于抑郁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干预治疗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检索EBCOhost Research Database数据库系统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depression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限定文章语言类型为英语。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3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抑郁,儿童,青少年”。同时手工检阅关于情绪行为异常的著作。 资料选择:选取文题中包含儿童抑郁或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及综述。纳入标准:①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仅有情绪异常。②文章体例主要为调查报告及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文章391篇以及著作7部。34篇文章及7部著作符合标准。排除的文章为重复性研究。 资料综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受个体遗传、人格、归因方式、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等关系的影响,其发生率较高。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综合干预治疗效果好于单一方法治疗。 结论:目前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进展,但研究结果存在着不一致性,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青少年,缺乏对于干预疗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志红  李积荣 《护理研究》2023,(11):2065-2068
目的:探讨青少年昼夜节律紊乱与睡眠状态及抑郁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收治的206例青少年抑郁症病人作为抑郁组,并以同期148名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MEQ-5)、Epworth困倦问卷(ESS)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昼夜节律状况及日间嗜睡程度,并检测两组唾液皮质醇、褪黑素水平。结果:抑郁组MEQ-5评分为(8.18±1.84)分,对照组MEQ-5评分为(22.31±2.03)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39,P<0.001),且两组昼夜节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抑郁组病人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唾液皮质醇和褪黑素分泌均具有昼夜节律,且抑郁组病人唾液皮质醇和褪黑素均低于对照组(P<0.001),抑郁组唾液皮质醇峰相位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超前趋势,抑郁组褪黑素峰相位相较于对照组有后移趋势。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昼夜节律是其抑郁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存在明显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中辅以循证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心理治疗。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评定两组对生命意义的认知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17)、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不良情绪。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苦难接纳、生命控制、生命目的、生命意义意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存在盈实、死亡接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循证心理治疗,能提高其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改善负性情绪,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