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导板和导板联合导航技术辅助骨盆肿瘤切除术后钉棒-髋臼支架重建定位的效果和肢体功能,探讨导板联合导航技术用于髋臼重建定位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骨科治疗的29例骨盆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导板组13例,女5例,男8例;平均年龄(40.4±7.6)岁;其中骨肉瘤4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3例,尤文肉瘤1例,软骨肉瘤5例。导板联合导航组16例,女8例,男8例;平均年龄(35.6±5.6)岁;其中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1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术前根据患者骨盆薄层CT三维重建骨盆结构,模拟手术切除并设计和3D打印重建导板。导板组术中使用导板辅助髋臼定位和钉棒-髋臼支架重建骨盆环、全髋关节置换;导板联合导航组在使用导板初步定位后再使用导航进行校对和微调,随后进行重建。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肢体功能、肿瘤控制效果和重建后髋臼的影像学测量数据。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5.5±0.8)h,术中出血量(4800±580)mL;导板联合导航组手术时间(4.7±0.6)h,术中出血量(4600±477)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导板联合导航组肢体功能按照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为(22.5±2.7)分,比导板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术后X线及CT测量结果显示,无论是髋臼旋转中心与身体中线距离还是髋臼安放角度,导板联合导航组较单独使用导板组更接近于生理性重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板联合导航用于骨盆肿瘤切除术后髋臼定位既避免了单纯使用导航的费时和繁琐,又避免了单独使用导板造成的误差,该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8):1711-1714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与徒手置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徒手置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成功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相比于徒手置钉技术,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置钉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CT尿路造影(CTU),结合3D打印技术,数字化设计,研制个体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穿刺导板,初步探讨其应用于PCNL穿刺定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2018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2例拟行经PCNL的肾结石患者,其中实验组10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导向器(穿刺导板),在体外进行模拟穿刺,明确进针角度后对10例患者进行PCNL;对照组12例,利用彩超定位穿刺点进行PCNL。比较两组穿刺定位的准确性、穿刺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10例患者术中穿刺导板与患者皮肤均贴合良好,在导板引导下行穿刺针穿刺并且经过彩超的验证1针穿刺成功率100.00%(10/10),进针点的定位及穿刺的深度、角度均与术前设计的方案一致;对照组12例彩超定位穿刺1针穿刺成功率75.00%(9/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8±0.94)min、(49.31±6.43)mL,对照组分别为(9.04±1.09)min、(60.08±12.18)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性化经皮肾镜穿刺导板能够提高PCNL肾脏穿刺通道定位的准确性,缩短了穿刺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为PCNL的肾脏穿刺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数字化结合3D打印个体化导板并应用于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探讨导板及其设计对手术操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适合使用手术导板的35例骨肿瘤患者,男21岁,女14岁;年龄6 ~ 67岁,平均22.7岁.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21例.通过计算机完成个体化的手术和导板设计,同时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加工使用的3D打印设备分别包括:熔融沉积造型、光固化立体造型、三维印刷工艺以及选择性激光烧结,材料包括:ABS树脂、光敏树脂、石膏、铝合金.术前完成导板的加工、清洗、低温消毒后,按术前计划应用于术中,术后摄患处X线片或CT扫描验证肿瘤切除及重建情况. 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个体化设计和3D打印手术操作.其中采用光敏树脂17例,ABS树脂10例,石膏5例,铝合金3例;导板经骨面31例,经皮肤4例.除3例术中导板断裂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手术外,其余患者均按术前设计完成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术后X线片或CT均显示肿瘤完整切除,重建位置良好. 结论 数字化结合3D打印个体化导板能够适应骨肿瘤手术的个体化需求,在手术中能够准确还原术前设计;不同3D打印技术加工的导板各具特点,需要在术前设计阶段根据术式、加工方式等不同调整导板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技术与传统手术方式对于术后下肢力线矫正的精准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内翻骨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61例(64膝);分为3D打印组(43膝)和传统手术组(21膝)。比较两组术前规划与术后的下肢力线(WBL)绝对差及其可接受范围程度、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TS)、手术时长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有1例伤口渗出。3D打印组合页点骨折4例;传统手术组5例。3D打印组WBL绝对差(3.7±2.9)小于传统手术组(7.3±5.9)(P=0.01)。3D打印组WBL可接受范围程度(81.4%)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52.4%)。3D打印组MPTA绝对差值(2.5±1.8)少于传统手术组绝对差值(5.1±3.0)(P=0.01)。两组术前和术后P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和传统手术技术相比,所得术后下肢力线与术前规划更为接近,具有更高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导航模块技术联合自体松质骨及异体腓骨对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循环研究会(the 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为Ⅰ、Ⅱ期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随机自愿选择分为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髓芯减压植骨组和传统减压植骨组。统计分析传统髓芯减压组与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减压组在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术中透视频次等相关临床数据。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9.83±2.34)个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手术方式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频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血浆引流量及切口长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航模块技术辅助髓芯减压植骨较传统减压植骨手术临床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在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D打印个性化定制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s, PSI)与常规截骨导板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行TKA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7例采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截骨导板,53例采用常规截骨导板。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个性组的手术时间[(80.0±12.7) min vs (66.1±12.3) min, P<0.05]、治疗费用[(5.0±1.0)万元vs (4.2±0.5)万元, P<0.05]均显著多于常规组;但是,前者的切口长度[(9.2±1.5) cm vs (14.0±2.6) cm, P<0.05]、术中失血量[(42.0±10.8) ml vs (50.1±12.8) ml, P<0.05]、术后引流量[(124.5±23.6) ml vs (154.3±20.7) ml, P<0.05]、下地行走时间[(24.0±4.5) h vs (28.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寰枢椎骨折和/或脱位患者,均行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导航模板组(19例)和传统置钉组(24例)。3D打印导航模板组术前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行3D重建并设计带钉道的导航模板后打印、消毒;术中将导航模板与置钉椎体贴合紧密后,通过定位孔钻孔、置钉。传统置钉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钉。统计并对比两种置钉方法的准确率,通过测量并比较术前预设钉道角度与术后实际钉道角度差异评估进针角度的精确性。比较两组的置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患者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合并症及术前是否牵引复位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68枚,置钉准确率94.1%,置钉时间2.2±0.4min/枚,透视次数4.6±1.1次,手术时间197±41min,术中出血量395±64ml;传统徒手置钉组置入椎弓根螺钉76枚,置钉准确率76.3%,置钉时间3.4±0.7min/枚,透视次数9.4±2.7次,手术时间245±67min,术中出血量552±79ml。两组置钉准确率、置钉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打印导航模板组的内倾角及头倾角与预设值无统计学差异0.05),置钉角度的精确性明显优于徒手置钉组(P0.05)。术后3d、6个月及12个月患者颈肩部VAS及颈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颈肩部VAS及颈椎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置钉准确率,同时还可缩短置钉时间、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6-10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25例术中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导板组),25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导板组解剖复位22例,功能复位3例;徒手组解剖复位21例,功能复位4例。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8(5~7)个月。导板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与徒手组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关键孔)定位准确率。结果 3D打印组和对照组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7%和71.0%,手术时间分别为(120.8±9.1)分钟和(131.5±19.7)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3±32.4) ml和(67.5±76.0)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横窦-乙状窦定位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UK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利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治疗的23例(24膝)行UKA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改善及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97.71±34.92)min,出血量为(386.94±221.20)ml。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11.12±7.23)°,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21.31±6.9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HSS评分为(66.11±4.52)分,术后1个月HSS评分为(83.42±4.6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UKA手术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且使得手术操作简易化、准确化,缩短UKA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1共诊治复杂髋臼骨折31例,其中行常规手术治疗16例(常规组),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15例(3D打印组)。结果 3D打印组手术时间(187.6±13.6)min,术中出血量(558.3±35.2)ml;常规组手术时间(319.6±16.7)min,术中出血量(768.0±66.7)ml。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57,P=0.030;t=15.356,P=0.04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评定:常规组优6例,良5例,差5例;3D打印组优8例,良4例,差3例。术后18.3个月疗效按照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分评定:常规组优5例,良3例,可8例;3D打印组优6例,良3例,可6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P=0.490)。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制定更加详细、准确的术前计划,间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及感染,有利于术中更加准确地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3D打印髋臼导板辅助骨盆肿瘤切除后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18例骨盆肿瘤患者采用3D打印髋臼导板辅助骨盆肿瘤切除后重建。按术前影像明确骨盆内异常信号范围,判断肿瘤大小、侵犯程度及范围,以3D打印技术打印1∶1实物模型,进行手术模拟,确定切除与重建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导板。实际手术中,按术前方案,并在导板引导下施行肿瘤切除与骨盆重建。[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随访期间18例患者均存活,无因病死亡病例。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5]由术前(12.6±2.0)分,显著增加至出院时(18.6±1.2)分,末次随访时(2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旋转中心距正中线距离、臼前倾角和外展角的患侧与健侧差值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局部无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切除及重建中应用3D打印髋臼导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共30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分为3D导板组(利用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截骨,15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截骨方法,15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指数、血红蛋白、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次日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获12~25个月随访,平均19个月,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D导板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而术后3个月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改善关节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术式与直视下小切口行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术治疗Graves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107例Graves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A组改良Miccoli术式(n=64),B组直视下小切口(n=43)。对2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对切口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107例Graves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术。A组切口长(3.07±0.10)cm,明显小于B组(3.61±0.30)cm(t=-13.363,P=0.000);A组出血量(29.4±6.1)ml,明显少于B组(95.3±15.6)ml(t=-30.551,P=0.000);A组手术时间(83.2±7.5)min,明显短于B组(109.5±15.9)min(t=-11.485,P=0.000)。术后病理均证实为Graves病。A组VAS评分(1.8±0.7)分,明显低于B组(2.8±0.6)分(t=-7.663,P=0.000);A组住院时间(3.9±1.0)d,明显短于B组(4.8±0.7)d(t=-5.116,P=0.000);A组住院费用(8892.4±297.6)元,明显高于B组(7283.5±150.9)元(t=32.704,P=0.000)。2组均无甲亢危象、永久性声嘶及肢体抽搐等严重并发症。B组发生一过性声嘶和抽搐各1例,均经治疗后恢复;A组发生皮缘损伤3例,B组14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8.627,P=0.000)。随访情况:随访3~6个月,A组1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B组8例,无统计学差异(χ2=0.035,P=0.851);2组各有1例复发,均为年轻患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切口美观满意度调查评分A组(8.2±0.8)分,明显高于B组(7.2±1.1)分(t=5.443,P=0.000)。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与直视下小切口行双侧次全切除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改良Miccoli术式安全性和切口美观效果更优,直视下小切口手术不使用腔镜,节省了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向板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2—2017-02行PVP手术的椎体压缩骨折42例,21例采用3D打印个体化导向板辅助穿刺(导向板组),21例徒手穿刺(徒手组)。比较2组术中穿刺定位时间、透视次数及术后2 d的VAS评分。结果本组术中穿刺操作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X线片证实骨水泥注入后弥散效果满意,无穿刺意外发生,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导向板组术中穿刺定位时间(4.57±1.17)min,透视次数(6.05±1.32)次;徒手组穿刺定位时间(15.24±1.70)min,透视次数(17.29±1.74)次;导向板组术中穿刺定位时间及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板组术后2 d的VAS评分为(2.19±1.03)分,徒手组术后2 d的VAS评分为(2.14±1.28)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导向板辅助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效果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23例,与同期23例另一组医师的胸骨正中切口多瓣膜手术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及输血量、术后疼痛指数及满意度评分等。结果小切口组在术后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胸引量、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好于正中切口组[(40.4±7.1)h vs.(48.8±8.3)h,t=-3.713,P=0.001;中位数6 d(5~7 d)vs.9 d(8~14 d),Z=-5.927,P=0.000;(479.6±81.2)ml vs.(855.7±114.7)ml,t=-12.820,P=0.000;(5.1±0.9)分vs.(6.2±0.7)分,t=-4.828,P=0.000;(9.2±0.4)分vs.(7.1±0.8)分,t=10.908,P=0.000],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4.64±0.47)h vs.(4.15±0.45)h,t=3.626,P=0.001;129 min(113~153 min)vs.101 min(85~133 min),Z=-4.572,P=0.000;(87.4±13.6)min vs.(71.6±13.0)min,t=4.036,P=0.000],术后1个月射血分数低(55.7%±5.3%vs.59.4%±4.6%,t=-2.525,P=0.01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相比,第3肋间小切口心脏多瓣膜病变手术在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能够以较小的创伤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个体化导航模板(导板)辅助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徒手透视组(32例)采用透视辅助下徒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经皮导板组(30例)采用术前模拟置钉,制作经皮3D打印个体化导板,术中辅助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术后7 d和1个月的VAS评分;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固定节段矢状曲度矫正度数、椎弓根皮质与螺钉关系、术中首次置钉准确率和矢状面螺钉置入角、同一椎体双侧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螺钉内倾角差值等。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经皮导板组均少于徒手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比、固定节段矢状曲度矫正度、螺钉首次置钉成功数、矢状面螺钉置入角经皮导板组均优于徒手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螺钉内倾角差值经皮导板组均小于徒手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板辅助的椎弓根螺钉技术能简化手术,具有操作减少射线暴露、手术时间短、定位准确、装配简单、骨折复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术式与新型开放术式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Graves病的优缺点。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甲状腺外科收治Graves病151例,按患者意愿行改良Miccoli手术(n=82,A组)或新型开放手术(n=69,B组)。改良Miccoli术式行颈部低衣领3 cm小切口,使用腔镜及超声刀完成;新型开放术式行常规甲状腺手术切口,使用常规手术器械及超声刀完成。比较2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病人对切口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 151例Graves病均顺利完成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B组相比,A组切口短[(3.08±0.10)cm vs.(8.05±0.84)cm,t=-52.826,P=0.000],出血少[(42.3±10.1)ml vs.(82.0±15.9)ml,t=-18.627,P=0.0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84.4±6.7)min vs.(83.0±8.9)min,t=1.128,P=0.261]。A组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低[(1.8±0.6)分vs.(2.7±0.6)分,t=-8.40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3.9±1.0)d vs.(4.8±0.7)d,t=-6.627,P=0.000],但住院费用高[(8894.8±269.2)元vs.(7278.9±150.0)元,t=44.371,P=0.000]。2组均无甲状腺危象、永久性声嘶及肢体抽搐等严重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0/82)明显低于B组[5.8%(4/69)](P=0.042)。随访3~6个月,2组各有1例轻症复发(χ2=0.000,P=1.000),甲状腺功能减退A组11例,B组8例(χ2=0.113,P=0.737)。切口美观满意度调查评分A组(8.1±0.8)高于B组(6.7±1.3)(t=8.188,P=0.000)。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与新型开放术式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Graves病的手术时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均能达到治疗目的。同样使用超声刀的情况下,改良Miccoli术式安全性、微创性及切口美观效果优于新型开放术式。新型开放术式不使用腔镜,节省了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定向截骨导板技术在脊柱畸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0例脊柱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3D组和常规组各20例,前者采用3D打印定向截骨导板法确定经椎弓根截骨融合固定,后者采用传统技术经椎弓根截骨融合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畸形矫正率,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3-D组手术时间[(196.67±63.38)min vs(297.34±56.81)min,P0.05]、术中失血量[(310.21±95.28)ml vs(679.76±83.35)ml,P0.05]、术后引流量[(298.32±56.81)ml vs(573.43±77.65)ml,P0.05]、住院时间[(12.11±2.67)d vs(15.26±3.02)d,P0.05]、置钉准确率[100%vs85.00%,P0.05]和畸形矫正率[(72.51±10.23)%vs(56.14±16.07)%,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和12个月3D组和常规组患者冠状面Cobb角均显著减少(P0.05),VAS和ODI均显著降低(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定向截骨导板治疗脊柱畸形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矫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