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哀伤辅导的相关理念、发展、重要性及护士哀伤辅导常见误区予以总结归纳,旨在提高护士对丧亲者哀伤辅导的认知和护理实践能力。哀伤辅导可减轻丧亲者在哀伤期引发的悲伤情绪,其益处早已被证实,但离不开丧亲者的密切配合,通过总结丧亲者哀伤应对策略,提高丧亲者对哀伤反应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为丧亲者的复原之路提供参考。建议丧亲者配合哀伤辅导人员,正确应对哀伤,合理表达悲伤,平稳度过哀伤期。  相似文献   

2.
对安宁疗护服务中丧亲者的哀伤状态、哀伤评估和干预方式进行综述,并提出在安宁疗护实践中哀伤辅导所需的关键结构和过程,为临床探索哀伤干预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临床护士哀伤辅导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提升临床护士哀伤辅导能力、改善哀伤辅导服务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外临床护士哀伤辅导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梳理,对临床护士哀伤辅导现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结果 目前关于临床护士的哀伤辅导相关研究较少,但国内外学者对其关注度不断增加,临床护士哀伤辅导的相关测量工具尚未推广应用,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临床护士哀伤辅导的因素主要有学历、哀伤辅导态度与技能、接触丧亲家属频次、哀伤辅导培训、心理咨询师资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临床护士哀伤辅导能力提升的应对策略。结论 今后应进一步分析临床护士的哀伤辅导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切实可行的哀伤辅导干预模式,开发临床护士哀伤辅导特异性测量工具,构建适用于我国的哀伤辅导培训课程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进行的全人护理程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一直延续到丧亲悲伤阶段。本文通过介绍护士应用现代护理程序使临终病人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路程以及帮助其家属度过哀伤期。从人文角度出发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癌症晚期患者丧亲者的哀伤反应。方法 2014年6-8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的15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亲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癌症晚期患者丧亲个体的哀伤反应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方面。结论癌症晚期患者丧亲者经历艰难的心理历程,丧子、丧偶和丧亲的哀伤反应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应了解丧亲者的需求,帮助丧亲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世西  尹安春   《护理与康复》2021,20(7):37-41
ICU患者死亡率高,部分丧亲家属长期处于哀伤状态,出现延长哀伤障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IC U丧亲家属哀伤问题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国外IC U较早开展哀伤调查和哀伤干预,且干预方式多种多样,我国尚处于哀伤研究的起步阶段,且缺乏针对IC U丧亲家属的研究.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IC U丧亲家属哀伤干预开展情况及方式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对于IC U丧亲家属哀伤的研究,以减轻该人群的哀伤问题.  相似文献   

7.
综述国内外临终关怀研究进展,指出与国外临终关怀的模式及发展情况比较,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形式多以临终关怀病房/安宁病房及宁养病房为主,临终关怀事业主要存在受中国传统观念束缚对临终关怀缺乏重视、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我国临终关怀模式的建立和发展需立足中国实情,将外来经验本土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将临终关怀理念普及化。  相似文献   

8.
杜霞荣  范云霞  陈今云  张玉玺 《全科护理》2020,18(20):2519-2522
总结人文关怀在117例终末期病人安宁疗护中的护理实践。成立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安宁照护团队,在安宁疗护过程中辅以人文关怀,不仅让病人感受到身体舒适、精神健康和灵魂安宁,家属顺利应对亲人患病期间以及丧亲之后的哀伤时期,还提高了广大医护人员姑息护理及人文关怀的知识和技能,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和谐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谈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中国护理杂志》2004,1(12):749-750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是指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护,其目的是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一直延续到丧亲的悲伤阶段。临终关怀护理不仅要解决病人的肉体痛苦,更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等诸方面的适应冈素。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笔者在对78例癌症临终病人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终关怀是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旅途最后一站的人,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为其提供一种心身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顾,同时,为其提供支持照顾及哀伤期的辅导,使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生活舒适,有尊严、有意义。2003年1月~2005年5月我科对1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以减轻其死亡的痛苦,缓解其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不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胎儿畸形引产孕产妇哀伤辅导需求及态度,为今后开展该人群的哀伤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9月—11月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某妇产科医院的19例胎儿畸形引产孕产妇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13个亚主题:哀伤辅导需求特征(需求被隐藏、需求与心理发展阶段相对应)、哀伤辅导需求内容(尊重性照护需求、婴儿及父母身份认同需求、死婴处理信息需求、确认引产决策的正确性、情感需求、持续性联结需求)、哀伤辅导需求的影响因素(哀伤辅导普及度、家庭成员态度、传统轮回思想、对哀伤辅导服务的认知、对待胎儿的态度)。 结论 护士应准确评估胎儿畸形引产孕产妇哀伤辅导需求,循序渐进地提供多维度的哀伤辅导支持,避免加重孕产妇哀伤反应。医疗机构应整合多方资源,降低客观因素对孕产妇哀伤辅导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适合中国胎儿畸形引产孕产妇需求的哀伤辅导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肖威 《上海护理》2023,23(6):56-60
本文对国内外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的发展过程、测量内容、信度、效度,使用方法及应用现状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学者测评丧亲者悲伤程度选择合适工具和研发符合我国人群特征的丧亲者悲伤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国内外围产期哀伤辅导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汇总推荐意见。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权威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及谷歌搜索引擎中围产期哀伤辅导指南,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8月。4名研究者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Ⅱ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指南独立进行质量评价,汇总围产期哀伤辅导的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5篇指南,质量评价6个领域的平均标准化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91.11%、参与人员90.55%、制订的严谨性73.24%、清晰性与可读性81.67%、应用性60.00%和编辑的独立性60.83%。指南总体质量评价为l篇A级,4篇B级。经提取与整合,最终得出5个阶段、32条围产期哀伤辅导推荐意见。结论国内外围产期哀伤辅导指南数量较少,指南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内容有待细化。可以将国际上的指南与国内的临床情境相结合,筛选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并将其本土化,指导国内围产期哀伤辅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与之相适应的医疗养老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介于昆明市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医养结合"的性质和"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理念,心理科开展了临终关怀的临床实践。对于老年患者的躯体疾病的支持治疗是主要医护服务,同时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经过临床心理科医护人员长期的临床工作,总结和发展出的适合临终老年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服务,逐渐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得出如下结论:对临终关怀期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非常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和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同时为了促进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临终关怀服务需要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5.
魏积玉  倪水妹 《全科护理》2021,19(13):1756-1759
对当前国内外儿童临终关怀的现况、模式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儿童临终关怀还在摸索阶段,可以借鉴国外的临终关怀模式发展我国的儿童临终关怀事业,使临终患儿获得应有的权利,同时避免过度治疗及浪费医疗资源的现象。为我国打破临终关怀困境,进一步扩展儿童临终关怀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临终关怀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终关怀是近年来医学界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概念是指对临终病人和其家属进行的全人护理程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一 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护理的目的是为那些处于生命终点的病人帮助提供控制症状、奉献爱心和照顾,最大限度的减轻其痛苦,满足其需求,使其安然离开  相似文献   

17.
临终关怀过程中的家属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淑君  卞燕 《现代护理》2006,12(2):122-12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理念的实现,临终关怀不仅应为临终病人提供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护理,更应为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度过这一人生特殊阶段,而目前医疗机构却往往对后者不够重视。本文将针对为家属提供护理的意义,影响家属心理反应的因素。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悲伤表现。具体的护理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临终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专业学会及政府网站中关于临终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文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以及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从多学科团队组建、评估、哀伤辅导的时机、住院期间哀伤辅导、临终时哀伤辅导、死亡后哀伤辅导6个方面汇总了24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汇总了临终患儿父母哀伤辅导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临床情景、父母的文化背景及意愿,审慎地选择并应用证据。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上海护理》2007,7(6):51-53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是晚期患者,不仅身体遭到严重摧残,而且心理上也经受着巨大的痛苦。临终关怀是以提高患者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着重于缓解患者痛苦,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我国的临终关怀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提供适合的护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国内外临终关怀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终关怀的定义1.1临终关怀的内涵临终关怀源于英文hospice care,hos-pice是指专门收容不治之症患者的场所。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学科,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实际上临终关怀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5.12汶川地震伤员及来自灾区的伤员陪护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收治的68名地震伤员及59名伤员陪护进行心理评估并与中国常模比较,且按是否丧亲进行亚组间比较。结果:受试者SAS评分高于正常者41例(32.28%),SDS评分高于正常者45例(35.43%);受试者SAS、SD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1);丧亲亚组SAS、SDS评分高于未丧亲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震伤员及陪护存在抑郁、焦虑情绪,采用SAS、SDS量表评估地震灾民的心理状况,筛选有心理障碍的地震伤员及陪护,对心理干预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