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中采用横断疝囊法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成人Ⅲ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3例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横断疝囊,57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肩部疼痛、会阴疼痛、恶心呕吐、血清肿、阴囊水肿)及2年随访情况(慢性疼痛、鞘膜积液、疝复发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43.5±7.3)min vs.(55.2±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P=0.00),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横断疝囊的手术方法治疗Ⅲ型腹股沟疝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横断疝囊与疝囊剥离在实施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TAPP)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单侧腹股沟斜疝病人80例。使用SPSS(22.0版)制定随机数字表,病人依次纳入疝囊横断组(HT组)和疝囊剥离组(HD组),每组各40例病人。HT组病人直接横断疝囊;HD组则完整剥离疝囊。收集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一般情况以及疝囊处理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记录二次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后7 d内切口感染情况。于手术后7 d、1个月、3个月评估病人血清肿发生情况。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病人返回病房即刻、术后8 h、术后24 h疼痛情况。结果 HT组与HD组相比,病人疝囊处理时间明显减少[(6.6±2.2) min比(21.2±5.7) min,P<0.05],手术时间也减少[(78.8±15.4) min比(96.3±1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采用横断疝囊与完全剥离疝囊两种方法治疗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124例阴囊疝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根据疝囊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横断疝囊组(横断组)与完全剥离疝囊组(剥离组);根据TEP的学习曲线,分为A组(学习曲线内横断疝囊组,n=25)与B组(学习曲线内完全剥离疝囊组,n=22)、C组(学习曲线外横断疝囊组,n=36)、D组(学习曲线外完全剥离疝囊组,n=41)。观察各组手术时间、腹膜破损、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124例患者均顺利施行TEP,横断组手术时间(P=0.027)、腹膜破损(P=0.016)、术后血清肿(P=0.016)、急性尿潴留(P=0.031)优于剥离组。学习曲线内:A组在手术时间(P=0.008)、腹膜破损(P=0.032)、血清肿(P=0.031)、急性尿潴留(P=0.047)等方面优于B组。渡过学习曲线后:C组较D组手术时间短(P=0.012),两组腹膜破损(P=0.100)、血清肿(P=0.139)、急性尿潴留(P=0.703)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横断疝囊与完全剥离疝囊均可安全完成TEP,横断疝囊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优于完全剥离疝囊。受TEP学习曲线的影响,建议学习曲线内采用横断疝囊的方法,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 TEP)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2年5月105例女性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行TEP(腔镜组),42例行经腹股沟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腔镜组6例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疝,同期修补。双侧疝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短[(102.7±14.6)min (n=30) vs.(113.4±12.8)min(n=13),t=-2.285,P=0.028],单侧疝手术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住院时间、异物感发生率优于开放组[(2.2±0.4)分vs.(2.6±0.7)分,t=-3.481,P=0.001;(7.1±2.4)d vs.(10.7±3.5)d,t=-5.841,P=0.000;7.9%(5/63) vs. 23.8%(10/42),χ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男性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2例双侧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TEP(腔镜组)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患者年龄、BMI、术前ASA分级、疝分型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较长[(54.0±6.4)min vs.(45.0±4.2)min,P<0.001],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显著缩短[(10.0±1.6)d vs.(12.2±2.0)d,P=0.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7.1%vs.18.9%,P=0.046),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3)d vs.(4.9±1.5)d,P=0.311]。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TEP治疗男性双侧腹股沟斜疝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疝囊横断技术在老年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1年为2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TEP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13例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实验组),12例术中完全剥离疝囊(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疼痛分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腹腔镜TEP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安全有效,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出血、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术中对Ⅲ型腹股沟斜疝疝囊采用完全剥离与横断处理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为128例成年男性单侧Ⅲ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TAPP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术中横断疝囊(横断组),60例剥离疝囊(剥离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横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剥离组(P0.05);术后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低于剥离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囊剥离与疝囊横断两种处理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腹腔镜TAPP治疗Ⅲ型腹股沟斜疝术中横断疝囊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创伤更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 hernia repair,LVHR)与开放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LVHR,25例行开放手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65.4±18.7)min vs.(84.5±31.5)min]、术后住院时间[(6.3±1.8)d vs.(9.8±6.2)d]、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VAS[(3.4±1.1)vs.(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个月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2.2%vs.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开放组(P0.05)。术后随访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LVHR修补腹壁疝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治疗学龄前男性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优越性。方法:分析2013~2014年收治的84例男性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41例行腹腔镜经皮腹膜外手术(观察组),43例采用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17.35±2.11)min vs.(21.45±3.74)min]、术中出血量[(5.5±2.5)ml vs.(10.5±3.5)ml]、住院时间[(2.3±1.0)d vs.(3.3±1.8)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中1例对侧发生新发疝;对照组7例患儿出现对侧新发疝,两组均无复发疝。结论: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治疗学龄前男性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采用完整剥离疝囊与横断疝囊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横断疝囊法,对照组采用完整剥离疝囊法,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第14天,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清肿、阴囊积液及疝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精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中采用横断疝囊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疝囊横断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EP,观察组(40例)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法,对照组(42例)术中完全剥离疝囊,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记录术后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疝囊横断法在TEP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完全剥离疝囊法,可缩短手术时间与疝囊剥离时间,患者术后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疝囊横断与剥离两种处理方式在成人男性单侧腹股沟斜疝(GilbertⅢ型)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医院60例TAPP术后腹股沟斜疝(Gilbert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式分为横断组(26例)和剥离组(3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 结果剥离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高于横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0、6.832,P均<0.05);横断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6、3.933,P均<0.05);横断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5)。术后复发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横断和剥离两种疝囊处理方式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横断疝囊的处理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VAS评分低、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整剥离疝囊和横断疝囊在单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85例行TAPP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横断组(43例)和剥离组(42例),其中横断组术中横断疝囊,剥离组完整剥离疝囊。比较2组一般手术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氧化应激指标中生长激素、胰岛素、血糖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免疫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横断组手术时间、腹股沟区积液、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剥离组(P<0.05);横断组术后1 d、3 d和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剥离组(P<0.05);横断组生长激素、胰岛素和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剥离组(P<0.05),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剥离组(P<0.05);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TIMP-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2组术后血清免疫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肿、神经感觉异常和尿潴留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完全剥离和横断疝囊在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横断疝囊方式在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加快康复方面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纵向与横向法切开腹膜在经腹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中的手术效果,探讨纵向切开腹膜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62例腹股沟疝、股疝患者按手术顺序单侧依次分入纵向切开组(纵切组)与横向切开组(横切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分离腹膜前间隙时间、放置补片时间、缝合腹膜时间、精索输精管损伤率及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复发率。结果:纵切组与横切组手术时间[(71.24±20.11)min vs.(70.97±25.81)min,P>0.05]、放置补片时间[(13.58±4.49)min vs.(13.09±4.33)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腹膜前间隙时间[(34.42±11.36)min vs.(26.13±11.82)min,P<0.05]、缝合腹膜时间[(14.48±5.19)min vs.(22.72±8.27)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纵切组精索输精管损伤率低于横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完全性阴囊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不同疝囊处理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南石医院2016-01—2018-09间行TAPP治疗的196例完全性阴囊疝患者,根据疝囊处理方式分为3组。A组完整剥离疝囊;B组疝囊完整剥离失败,游离疝囊最远端并横断回纳。C组不剥离疝囊,于近内环处横断疝囊,远端不处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TAPP手术。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和C组,B组手术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发生阴囊相关并发症64例(32.6%),除A、B组2组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阴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a,其间A组复发2例,A、B组均出现2例疼痛/神经感觉障碍。结论完全性阴囊疝TAPP术中不同疝囊处理方式的疗效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SIL-TEP)与传统三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3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SIL-TEP组与三孔TEP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峰值、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SIL-TEP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TEP组[(105.1±37.7)min vs.(53.3±9.0)min,P<0.01],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峰值[(45.3±3.4)mmHg vs.(48.1±3.3)mmHg,P<0.05]、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6.7%vs. 46.7%,P<0.05]、术后24 h疼痛评分[(2.7±0.9)分vs.(3.5±1.0)分,P<0.05]均低于三孔TEP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三孔TEP组[(9.8±0.4)分vs.(7.7±0.6)分,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疝囊镜技术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疝专业组收治的61例造口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腹腔镜疝修补术37例(腹腔镜组),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24例(中转组)。两组中共有16例术中应用疝囊镜技术。比较不同手术病人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疝囊镜技术对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中转开放手术的影响。结果58例行腹腔内补片疝修补术,包括Sugarbaker手术52例,Keyhole手术5例,Sandwich手术1例;3例缝合修补术。腹腔镜组共37例,含应用疝囊镜技术避免中转开放的10例;中转组共24例,包括应用疝囊镜技术后仍中转开放手术的6例,中转手术中造口重建占比为66.7%。应用疝囊镜技术使腹腔镜手术成功率由44.3%增高至60.7%。腹腔镜组和中转组相比,病程、缺损面积、血红蛋白、白蛋白、合并症(糖尿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时间[(136.3±32.5)min vs.(205.6±62.8)min]、术后住院时间[7.0(6.0,10.0)d vs. 10.5(7.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补片术(total peritoneum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TPIPOM)治疗股疝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TPIPOM治疗32例股疝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同期30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PIPOM组手术时间[(32.8±5.4)min vs.(62.4±8.2)min]、术中出血[(8.1±4.0)ml vs.(36.1±7.1)ml]、下床活动时间[(1.2±0.3)d vs.(1.9±0.3)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1.2±0.5)d vs.(2.1±0.7)d]、住院时间[(4.3±1.1)d vs.(5.6±1.5)d]、术后异物感发生率(0 vs.17%)、住院费用[(5 200.0±750.2)元vs.(8 301.1±800.2)元]均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2±8.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补片术治疗股疝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不易复发、无异物感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0.1±3.1) mL vs (34.6±5.1)mL,t=15.232, P0.05],下床活动时间[(4.3±0.8)h vs (9.3±1.3)h]、平均住院天数[(5.5±0.8)d vs (7.6±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vs 32.5%, t=6.050, 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斜疝疝囊横断与完全剥离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166例男性单侧腹股沟斜疝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疝囊横断组(86例)与完整剥离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复发及血清肿等指标。 结果2组之间的术后急性、慢性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疝囊离断组术后2 d和7 d的血清肿发生率(18.6%和27.8%)高于疝囊完整剥离组(7.5%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血清肿自行消失。术后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 结论TAPP术中,疝囊完整剥离与疝囊横断术疗效相当,医师可根据患者的术中情况选择横断或者剥离。尽管疝囊横断术后血清肿会增加,但是在3个月内会自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