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的特点是持续性的大量蛋白尿,研究发现在其病程进展中足细胞损伤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足细胞功能的缺失、肥大及凋亡等均可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并且与肾小球硬化、肾脏纤维化的发生有关。足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既是DN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靶点。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综合近几年相关文章拟从足细胞损伤机制、中药减少足细胞脱落与凋亡、中药对足细胞相关分子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一综述,尽可能阐明中药在调节足细胞损伤方面的相关机制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膜性肾病是一类以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为核心机制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足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在维持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蛋白滤过的分子屏障。足细胞损伤,从而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是导致大量蛋白尿的重要原因,蛋白尿持续或加重使得膜性肾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目前认为膜性肾病的足细胞破坏主要与氧化应激、自噬失调、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异常、慢性炎症、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等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西医多依据其病理分期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针对治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防治膜性肾病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多个靶点,在不同环节上影响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文概述了膜性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相关机制,并从中药单体及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的角度干预相关靶点通路治疗膜性肾病进行总结,旨在为中医药抗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基础研究及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洋  郭璐萱  郝娜 《陕西中医》2023,(5):674-677
基于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膜性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肾小球足细胞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及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损伤。中医药可通过下调PI3K/AKT/mTOR、TLR4/NF-κB、ERK/cPLA2、TGF-β1/Smad等足细胞相关信号通路表达,上调AMPK/mTOR足细胞相关信号通路表达,提升Nephrin、Podocin等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含量及调控足细胞相关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从而减轻蛋白尿,降低炎症因子和改善肾功能和脂质代谢,提升血清白蛋白含量,减轻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损伤,进而延缓肾脏病的进展。作者就近五年来中医药基于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治疗膜性肾病的基础实验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对临床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是以系膜区IgA沉积为主要特点的一组最常见的特殊免疫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炎性反应、肾脏纤维化、足细胞损伤等有关。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动物模型的创新及改良为研究IgA肾病相关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施进宝  黄宝英 《光明中医》2009,24(11):2125-2126
IgA肾病(IgAN)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以系膜增殖为主要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多数以血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或伴有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或呈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呈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至今尚无理想治法。中医根据IgAN的临床表现,多参阅“虚劳,尿血,水肿,腰痛”等篇章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陈峰  刘学永  甘志洲  陈晓明 《河北中医》2014,(12):1852-1853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脏免疫病理显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16~35岁的患者占总发病患者数的80%。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男女之比大约是2∶1。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自1968年被发现命名以来,已有30余年的研究历史,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反复血尿为主,可伴蛋白尿,近年来肾脏病学界一致认为IgA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的肾脏组织病理特点以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为主。国际上主要是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对肾小球系膜增生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等方面进行研究,而治疗性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由于本病在我国及东南亚、日本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在本病的研究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尤其是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特殊的优势,能缓解IgA肾病的病情,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的进展。本文就此对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湿热毒论治IgA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免疫复合物颗粒样沉积为特征的一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是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约20%的IgA肾病患者经20a临床疾病演变后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现代医学对IgA肾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广阔的研发前景。笔者从湿热毒论治本病每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足细胞是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外的高度分化的细胞,它与GBM、肾小球内皮细胞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屏障,近年来研究[1]证明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中对足细胞干预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向人们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关建国 《广西中医药》2007,30(2):7-8,11
IgA肾病以复发性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病理特征,IgA肾病是中国常见的肾脏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发病后10年内约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尚缺乏可靠的控制手段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医对IgA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的前景受到关注.本文就2001年以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IgAN)为免疫病理诊断,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C3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无症状血尿(镜下血尿及间断的肉眼血尿),部分病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现代医学在发病机理和诊断方面有较深研究,但治疗方面仍缺乏特效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对IgAN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IgAN的进展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患者素体多有肾阴不足,复因外感风热之邪所致。风热入于少阴,肾络受损,瘀血阻络,血不循经则尿血不止[1]。久则肾阴…  相似文献   

12.
臧赢君  王利  曹爱丽  彭文 《天津中医药》2017,34(11):785-78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组成部分,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足细胞的结构功能、损伤表现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并总结近年来中药在干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系膜IgA沉积为主要特征.最早是由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经肾活检后应用免疫技术首次报道的.IgA肾病也是亚洲国家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多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等.目前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竹  孙万森  吴喜利  李睿萍 《陕西中医》2013,(10):1437-1438
<正>肾小球内有三种固有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不同的病因可导致不同固有细胞的损伤,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其中足细胞受损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蛋白漏出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反过来也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足细胞已被认为是参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8%-49%,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IgA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血尿,也可以伴蛋白尿。目前对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尚无特效西药。美国《肾脏病学》(《THE KIDNEY》1999年)认为:“持续镜下血尿是低程度炎症的反映,与该病预后不良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与疗效,值得重视与深入研究。鉴于此,“IgA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无症状性血尿与进行性肾功能不全[1]。中医学对IgA肾病并无特定阐述,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归属于“血尿”“尿浊”等范畴,若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癃闭”“关格”等[2]。中医药治疗IgA肾病优势独特,疗效显著,但不同医家对IgA肾病的病情认识不同,因此缺乏系统的中医治疗方案[2]。  相似文献   

17.
IgA(Immmp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为肾小球原发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对IgA肾病蛋白尿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有关IgA肾病蛋白形成的研究有了许多有益的成果。日本学者Okada等研究了肾小球阴离子位点上超微结构的改变,发现有肾性蛋白尿的患者,可见GBM外层阴离子位点的局灶性丢失和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细胞膜的阴离子位点则由于足突的回缩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尽管IgA肾病患者也常表现为中等量的蛋白尿,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并不常见,国外报道仅占所有IgA肾病患者的5%[1]左右。表现为肾病  相似文献   

19.
免疫球蛋白(Ig)A肾病是目前公认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达20%~40%的患者在发病后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针对糖基化缺陷的IgA1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以及随后T淋巴细胞激活引起的炎症被认为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先天固有免疫也参与了发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是新发现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多种肾脏固有细胞如肾小管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足细胞上均有表达,受外界刺激活化后可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形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体,进一步活化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引起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成熟与释放,参与炎症反应。越来越多证据显示,NLRP3炎症小体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及进展,与足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肾脏内固有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中药可通过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分子,调节炎性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gA肾病的作用及干预其进展。该文系统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在IgA肾病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干预IgA肾病NLRP3炎症小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干预NL...  相似文献   

20.
无症状性IgA肾病是指没有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IgA肾病。由于无症状性IgA肾病临床症状轻微,在过去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是随着肾组织活检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临床隐匿的IgA肾病并非良性病变,其肾病理损伤并非一定轻微,并有可能在随后病程中出现进展,儿童亦是如此。所以,重新认识无症状性IgA肾病并探讨其规范完善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