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PL)的控尿作用.方法前列腺癌患者74例.年龄52~73岁,平均65岁.术前实验室检查PSA 2.0~23.6 ng/ml,平均16.5 ng/ml.其中64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10例行TURP后病理发现前列腺癌.74例均行盆腔MRI及全身骨扫描未见前列腺外转移病灶.A期6例、B期68例.手术方法:常规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锐性切开盆内筋膜至PL侧缘,50例保留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包括PL与背静脉复合体);对照组24例紧贴耻骨切断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背静脉复合体.在集束钳下方用1-0可吸收线分别贯穿缝扎集束血管钳控制的组织,沿前列腺的弧形切断该束组织达前列腺尖部与尿道连接处.离断尿道.采用"网球拍"式的膀胱颈重建.整形后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于2、5、7和10点分别吻合4针,将保留在复合体上的1-0缝线于重建膀胱颈的12点、距吻合缘0.5~1.0 cm处浆肌层贯穿缝扎,将其与复合体结扎固定.术后保留尿管2周.结果 74例手术均顺利.随访3~12个月.保留PL组及切断PL组年龄分别为(61.3±2.4)和(60.8±2.1)岁,实验室检查PSA分别为(14.3±1.2)和(14.7±1.3)ng/ml,手术时间为(110.5±10.4)和(109.7±10.6)min,术中出血量为(250.5±23.4)和(253.4±22.3)ml,切缘阳性率为6%(3/50)和8%(2/2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PL组与切断PL组术后拔除尿管不同时间的控尿率分别为:即刻26%(13/50)和0%(0/24),1个月时为50%(25/50)和12%(3/24),3个月时为80%(40/50)和42%(10/24),6个月时为96%(48/50)和67%(16/24),12个月时为100%(50/50)和75%(18/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L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中发挥较大作用,术中应积极保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尿垫试验及调查表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尿失禁情况 ,观察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保留尿道括约肌及患者年龄对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使用尿垫试验及调查表对 16 5例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患者进行连续性的 12~ 14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保持与专职尿失禁护士的电话或直接联系 ,并于术后 12个月到门诊填写调查表、进行尿垫试验。按手术方法将病例分为括约肌修复组 (19例 )和括约肌保留组 (14 6例 ) ,对照观察效果 ;对年龄进行分组 (5 1~ 6 0岁组和 6 1~ 70岁组 )比较累积尿控制率的差异。 结果 :16 5例患者均获随访 :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尿垫试验 ,7例患者回答使用尿垫而诊断为尿失禁 ,其中 1例有严重尿失禁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其余 6例尿失禁轻 ,生活质量影响轻微 ;尿垫试验中 5例患者尿垫重量增加超过 1g而诊断为尿失禁 ,尿垫试验结果和调查表结果在诊断尿失禁上取得了 98.8%的一致率。按照尿失禁的一般诊断标准 ,本研究中尿道外括约肌保留组随访 12 + 个月时尿控率为 99.3% ,括约肌修复组为 94 .7% ;5 1~ 6 0岁组在刚拔除导尿管时 ,6 0 %的患者有尿失禁 ;6 1~ 70岁组在刚拔除导尿管时 ,82 %的患者有尿失禁 ,但在 3个月以后 ,两组趋于一致。 结论 :调查表与尿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侧方精囊入路保留完整膀胱颈口技术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早期尿控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12月温岭市中医院收治的T1~T3b期10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传统组(A组)及保留膀胱颈口组(B组)。记录保留膀胱颈完整性及成功率、膀胱尿道吻合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拔除导尿管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尿控评分和尿垫情况,并观察不良事件情况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重量、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Gleason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学分期、切缘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除导尿管后1周、1个月、3个月尿失禁问卷国际咨询-尿失禁(ICIQ-UI)评分为15(14,16)、13(13,15)、6(5,11)分,B组为5(1,12)、1.5(0,9)、0(0,0)分,差异有...  相似文献   

4.
控尿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改良前列腺癌根治术 (LRP)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疗效。 方法 2000年 10月至 2004年 9月,对 54例TNM分期为T1b~T2 的前列腺癌患者行经腹途径LRP。前期 15例(A组)按Monstouris法完成手术;后期 39例(B组)在熟悉LRP基本技术后进行技术改良:结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沿前列腺包膜锐性分离前列腺尖部,保留尿道括约肌和尿道直肠肌; 正确判断前列腺与膀胱颈交界部,保护膀胱颈环状肌环;横行离断膀胱颈后唇,在狄氏筋膜和膀胱肌外层之间向膀胱颈近端方向适当游离膀胱颈后唇;精细吻合后尿道与膀胱颈,将吻合口的前壁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控尿恢复时间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 结果 54例手术均获成功。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 390(270 ~660)min和 240(180~360)min; 平均出血量 430 ( 200 ~1100 )ml和 160 ( 100 ~400 )ml;手术并发症分别为 6例和5例;恢复控尿时间分别为 6个月和 3个月。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A组 2例升高,B组随访 33例 1例升高 ( 6例近期完成手术者未复查),其余患者PSA均<0. 1ng/ml。 结论 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和控尿技术的应用,LRP手术时间可缩短至 3h,恢复控  相似文献   

5.
保留尿道括约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165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括约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道外括约肌保留、膀胱颈及前列腺前括约肌(PPS)保留、勃起神经保留等方法行前列腺根治手术165例。通过调查表和尿垫试验,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随访。结果:尿道外括约肌保留组尿失禁发生率为0.7%,括约肌修复组为5.3%;按年龄分组:50岁-组拔除导尿管时,60%出现尿失禁,60岁-组拔除导尿管时,82%出现尿失禁。但3个月以后,两组趋于一致。结论:外科技术和病人年龄是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因素,保留尿道外括约肌及保留尿控制机制可以减少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年轻病人术后易恢复尿控状态,而年龄较大的病人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初步应用。方法:2016年9~10月,入组早期前列腺癌10例,实施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完成手术时间170~250(196±25)min,术中出血量150~500(260±128)ml,术后住院日6~7 d,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14 d,仅1例患者存在尿失禁(每天1块尿垫),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结论: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安全、有效、可靠,有利于早期恢复控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51例手术控尿技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51例.术前均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诊断.T la~1b 4例(8%),T 1c 15例(29%),T2a 7例(14%),T2b 5例(10%),T2c 20例(39%).结果 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49例.术后发生尿漏3例,均自愈.术后尿管留置14~45 d,平均16 d.术后随访3~53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51例患者,13例尿失禁;术后6个月随访39例患者,7例尿失禁;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20例,5例尿失禁,其中完全性尿失禁1例.前20例和后31例在术后3个月时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6/20(30%)和7/3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损伤2例,行结肠造口术.术后复发2例,一例行内分泌治疗后停药.另一例肺转移手术后死亡.其余病例前列腺特异抗原<0.2μL.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控尿功能主要与术中前列腺尖部、耻骨前列腺韧带和神经血管束的处理及手术经验相关.  相似文献   

8.
TURP加汽化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尿路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压迫尿道,尿道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腰麻下插入电切汽化镜,切除部分前列腺组织,再汽化前列腺,使前列腺段尿道宽广,尿道内放置三腔导尿管持续冲洗1~2天。结果:术后5~7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无尿失禁现象,直至患者临终,前列腺段尿道均无梗阻排尿,无一例行膀胱耻骨上永久造口。结论:前列腺癌晚期肿块压迫尿道排尿困难时,采用经尿道电切汽化术,使前列腺局部增大的肿块减量,起到“姑息性”肿瘤切除效果,可避免耻骨上膀胱永久造口,是对前列腺癌已有尿道压迫梗阻症状的理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为进一步推广PKERP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0例BPH患者分段均衡随机化分组,其中90例行PKERP(剜除组),90例行PKRP(电切组)。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第24 h、术后每周分别行尿垫试验。记录研究指标数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拔除导尿管后24 h、术后4周内每周的尿垫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剜除组和电切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后为35.56%和18.89%、术后1周时为20.00%和7.7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后两组间尿失禁发生率(3.33%vs 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尿失禁程度,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尿失禁。结论:PKERP治疗BPH,虽然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较电切术为高,但程度相同,恢复速度相同,2周后恢复到与电切术相同水平,而真性尿失禁发生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行LRP36例。平均年龄64岁(51~73岁),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前列腺癌。T111例,T225例。21例参照Montsouris方法行经腹腔途径LRP,15例行经腹膜外途径LRP。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5min(155~480min),平均出血量455ml(170~2500ml)。中转开放手术3例,其中2例为阴茎背静脉复合体出血,1例为直肠损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2例。术后尿管留置10~30d,平均14d,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漏尿6例,尿道狭窄2例。术后平均随访15.5月(2~44个月),穿刺孔皮下种植转移1例,余35例无复发转移。术后1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5.85ng/ml。结论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熟练掌握盆腔解剖,预先处理阴茎背静脉复合体,熟练掌握膀胱颈重建和镜下吻合技术是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加耻骨上穿刺气膀胱下旋切治疗大体积BPH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尿道腔内整体剜除加耻骨上穿刺气膀胱下旋切治疗大体积BPH 26例,年龄62~85岁,前列腺体积80~165 ml。术中先用等离子电切环及镜鞘沿前列腺包膜剥离增生腺体,完整剜除后推入膀胱,前列腺窝彻底止血。耻骨上穿刺膀胱,插入旋切器,连接气腹机,在气膀胱下钳夹剜除的腺体,旋切成条状标本取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2~54 min,平均41 min,术中出血量均少于60 ml。1例术后2 d内轻度水外渗,2例有轻微膀胱刺激征,术后2~4 d拔除膀胱造瘘管,6~9 d拔除导尿管。2例暂时性尿失禁,3~20 d后消失;23例获2~8个月随访。8例有射精史患者,均逆行射精,无尿道狭窄和其他并发症。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6.2±2.4)分vs(6.5±2.2)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6±1.2)分vs(1.4±0.9)分]、最大尿流率(Qmax)[(5.8±1.0)ml/s vs(19.6±2.8)m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加膀胱穿刺旋切治疗大体积BPH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实验组应用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术前2~3d,术后3~4d给药。对照组禁用干扰膀胱逼尿肌或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观察比较2组患者拔出导尿管后24h、3d平均每天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膀胱痉挛、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感知膀胱症状分级量表(PPBC)、生活质量评分(QOL)、患者OAB症状缓解率。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后24h、3d的每天的尿急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膀胱痉挛、QOL评分、IPSS评分、PPBC评分、OAB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导尿管后24h排尿次数实验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3天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导尿管第3天的Qmax实验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UV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AB症实验组(9/51)、对照组(19/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8/51),患者均可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PKRP围手术期应用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防治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确切,并发症小,安全性高,可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护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对收治的94例T1b~T2c前列腺癌患者行保留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腹腔镜下精细解剖前列腺尖部,保护EUS及其控尿神经,膀胱颈后唇成形后与尿道吻合;并同前期42例行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患者比较,术后30、60和90 d评估患者的控尿状况.控尿标准: 站立或行走时无尿液漏出,或全天使用尿垫不超过1块.结果 术后30、60 d控尿率LRP组为27.7%(13/47)、66.0%(31/47);CSLRP组为55.3%(26/47)、85.1%(40/47),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6,4.663,P<0.05).术后90 d两组控尿率为78.7%(37/47)和91.5%(43/47)(χ2=3.02,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的优点,保护EUS和膀胱颈后唇成形加强尿道后壁,能明显加快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保留尿控功能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保护耻骨前列腺韧带和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群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减少尿失禁的作用.方法:Ⅰ组32例前列腺癌按常规操作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Ⅱ组32例前列腺癌采用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和尿道膜部括约肌群的方法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1、3、6、12个月分别随访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年龄和PSA无显著差异,两组前列腺尖端切缘均无肿瘤残留,前列腺侧缘阳性率类似.Ⅱ组术后1、3、6个月尿控效果明显优于I组(P<0.05),但1年随访,Ⅰ组和Ⅱ组尿控效果类似.结论: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作用和尿道膜部括约肌群有显著提高近期尿控的效果,但1年随访两组尿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减少并发症的探讨(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直肠悬带等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对 16例前列腺癌患者 (平均年龄 67岁 ,B期 14例 ,C期 2例 )实施了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 ,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直肠悬带。 结果  16例患者手术顺利 ,随访 1~ 4年 ,无长期尿失禁及排尿困难 ,6例保留睾丸者术后 4例恢复了性功能 ,9例患者PSA保持在 0ng/ml,7例PSA <0 .0 5ng/ml,16例均存活。 结论 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直肠悬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调查发现该病已成为美国男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已经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广泛开展,但LRP难度大、耗时长,术后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较多。开放性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open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ORRP)的应用比例虽然也在下降,但仍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LRP的相关并发症、近期与远期手术  相似文献   

17.
耻骨后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耻骨后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 采用耻骨后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30例.平均年龄64(51~73)岁.T_1 8例、T_2 15例、T_3 7例.手术采用先离断前列腺底部和膀胱颈,游离舣侧精囊及输精管并顺行向下分离直至前列腺尖部,紧贴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将尿道与膀胱颈重新吻合. 结果 30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50(75~2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0(100~1600)ml,无直肠、输尿管等周围脏器损伤,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前列腺腺癌,切缘阳性4例.30例平均随访25(6~48)个月,均存活,排尿通畅,无尿失禁者.术前13例有勃起功能者术后7例(54%)恢复勃起功能. 结论 耻骨后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量少,切缘阳性率低,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保留尿道括约肌手术技巧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80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66岁(范围59~75岁);79例前列腺肿瘤限于T2b期以内,1例T3期;78例因PSA升高行术前经直肠超声波(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3~7分,另2例为TURP后偶发癌;PSA平均8.5ng/ml(范围2.7~44.5 ng/ml).手术前均无尿失禁情况.手术技巧:处理阴茎背深静脉丛采用集束“8”字缝扎;处理前列腺尖部时紧贴前列腺表面分离,并保留前列腺部尿道0.5~1cm;保留膀胱颈部.结果手术后随访12~48个月,18例生化复发,6例尿失禁.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保留能够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策。方法: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5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8.6~37.4μg/L。TNM分期均≤T2CN0M0。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15例患者均行经腹膜外途径LRP。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0~410min,平均(230±90)min;术中出血量为420~1 100ml,平均(500±220)ml,术中输血2例均为出血量800ml。术后病理结果:切缘阳性1例,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4例,7分的患者7例,≥8分的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提肛训练等辅助治疗1个月后尿失禁痊愈,能自主排尿。1例患者出现出现尿道直肠瘘,给予留置尿管3个月、半流质饮食,3个月后肠漏消失,拔除尿管痊愈;15例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至今;术后3个月时PSA0.001~0.080μg/L,平均(0.040±0.016)μg/L,无一例生化复发。结论:经腹膜外途径LRP安全、有效,对膀胱颈分离、前列腺游离及后尿道吻合技术、技巧的提高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患者22例,平均年龄66.9岁,均无压力性尿失禁。均予尿道镜下行吻合口狭窄段球囊扩张术(F24),放置F22导尿管2~3周后拔除,定期监测其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尿垫数量及尿控恢复时间。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高于术前[(16.59±2.13)ml/s vs.(7.13±1.28)ml/s,(8.32±1.81)ml/s vs.(4.05±1.09)ml/s,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25.18±5.28)ml vs.(105.91±26.33)ml,P<0.05]。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均需使用尿垫,行提肛锻炼后尿控均恢复,无尿道或膀胱损伤、尿瘘、反复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无吻合口狭窄复发。结论:球囊扩张是治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