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爱芹 《山东医药》2005,45(33):76-76
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对16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 (AF)的易患危险因素 ,回顾分析 81例单纯CABG病人的年龄、合并症、左房和左室大小、术前心功能、手术方式、血管桥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术后AF发生的关系 ,并总结药物及电复律转复AF的效果。结果 :术后早期AF发生率为 2 3.5 % ,AF病人术后ICU监护时间延长 ;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 (≥ 6 5岁 )、移植血管桥数目及术后并发症与AF发生密切相关 (P =0 .0 1,0 .0 0 2 ,0 .0 0 1)。Logistic回归表明术后并发症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0 9,B =1.73,OR值为 5 .6 5 )AF总转复率为 81.3% ,电转复 2例 ,药物转复 11例 (78.6 % )。结论 :增龄、移植血管桥数目增多及出现术后并发症是CABG术后早期AF的易患危险因素 ,药物及电复律能有效转复术后AF。  相似文献   

3.
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分析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病人的特点和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院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行体外循环下完成的GABG病例1302例,分为存活组和院内死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病死率为2.5%。与国外大组病例相比。本组病例年龄轻,女性病人少,合并陈旧心肌梗死和室壁瘤、吸烟病人和左主干病人多于国外组,但急诊和再次手术病人明显少于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 (Af)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2 5 %~40 % 〔1 ,2〕,可能导致严重后果〔3〕。为了解CABG后早期Af的发生率及可能相关因素 ,本文总结 1 34例单纯CABG病例 ,对Af发生相关因素、防治措施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0月 ,本院共完成CABG 1 45例 ,其中 1 34例为单纯CABG。男 1 1 3例 ,女 2 1例 ,年龄 37~ 81 ( 60 .0± 8.5 )岁 ,按术后是否发生Af,将患者分为Af组 ( 38例 )和非Af组 ( 96例 )。术前有阵发性Af病史患者 4例 ,术后均有Af发生 ,归…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1999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完成的53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17wgq (21.8%),其中表现为精神异常(如烦躁不安、躁狂、神志淡漠)112例(20.9%),表现为脑梗塞5例(0.9%)。单因素显性分析发现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栓塞史、搭桥同期进行其他心脏内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重指数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管栓塞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CABG术同期行其他心脏内手术、高龄、搭桥支数、左室射血分数是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管栓塞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CABG术同期行其他心脏手术、高龄、搭桥支数、左室射血分数是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男性140例,女性58例,年龄40~84(66.36±9.29)岁.机械通气(FiO2>45%)或面罩给氧(氧流量>6 L/min),术后PaO2低于[102-(0.33×年龄)]mm Hg者,确诊为低氧血症,对其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低氧64例,低氧发生率32.3%,成功纠正低氧60例,余4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纠治率93.8%.术前、术中、术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术后胸腔积液、术后肺部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血管病变根数、术后24h引流量、RBC输注量、术中液体入量、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前PaO2.多因素回归分析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后肺部感染(OR=10.906,95%CI3.082~38.592)、血管病变支数(OR=3.432,95%CI 1.552~7.590)、吸烟史(OR =2.385,95%CI 1.181~4.815)、糖尿病史(OR=2.542,95%CI1.253~5.157),预测强度依次递减(P<0.05).结论 充分认识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有效防治CABG术后低氧.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为原有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旁路移植物闭塞,仍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危险。虽然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 (ACC/AHA)在CABG后治疗指南中建议应用阿司匹林及降脂药物,但是否应用β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未做讨论。因此,CABG后患者如何进行恰当的内科治疗并未取得共识。本文对CABG后行内科治疗的随机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高血糖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高血糖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1月至12月行CABG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根据术后血糖水平分为术后高血糖组和术后正常血糖组;前者又根据术前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高血糖组两个亚组。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治疗与预后的差异,并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200例患者,术后高血糖发生率77%,术后高血糖患者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高、机械通气时间长、病情重,其中24h平均血糖是对预后有独立作用的变量。结论术后高血糖明显升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控制术后24h平均血糖,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下CABG组(On-pump组,n=85例)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组(Off-pump组,n=85例)。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差(AaDO2)、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及心肌酶值。结果 Off-pump组在出血量、输血量、辅助呼吸时间、呼吸指标均明显优于On-pump组,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及心肌酶值显著少于On-pump组(P<0.05,P<0.01)。结论 采用非体外循环进行CABG治疗冠心病优于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AF组和非AF组。比较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选高危因素。结果本组CABG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1.31%。单因素分析,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P波离散度、RCA近中段狭窄〉50%、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体外循环与否、同期行瓣膜手术与否、移植血管数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P波离散度〉40s、RCA近中段狭窄〉50%、LAD〉40mm、LVEF≤40%均与术后房颤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年龄〉65岁、P波离散度〉40s、RCA近中段狭窄〉50%、LAD〉40mm、LVEF≤40%是CABG术I暑皂鲕倍士的倍除隅壹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CAB)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ON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心脏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间357例单纯ON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新发房颤而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筛选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ONCAB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23.8%(8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P=0.03)及术前左心房内径≥38 mm(P<0.001)与ONCAB术后新发房颤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720, P=0.03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OR=11.924, P=0.032)及左心房内径≥38 mm(OR=2.735, P<0.001)是ONCAB术后患者发生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左心房内径增大(≥38 mm)与ONCAB术后新发房颤相关,是潜在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老年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所有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等18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先行单因素筛选,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3例老年CABG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57(23.46%);单因素筛选8个可能影响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有瓣膜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循环时间、术毕血红蛋白(Hb)、术中输液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和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术毕Hb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和体外循环时间是CABG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术毕Hb则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呼吸机依赖(V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行CABG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0例中,发生VD17例(12.14%),年龄≥70岁、合并高血压、心功能Ⅲ级以上、肺动脉高压、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及低白蛋白血症与呼吸机依赖发生关系密切。VD者比非VD者在ICU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病死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VD是CABG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可增加ICU停留时间及病死率。加强70岁以上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合理控制体循环血压及肺动脉压力,积极维护心功能,预防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及低白蛋白血症等,是降低CABG术后发生V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前尚缺乏针对老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an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风险因素分析.本研究以老龄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影响老龄CABG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999年至2005年间,有1 756例老龄患者(大于65岁)在我院接...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二次开胸止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2016年1月-2019年5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21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症)、术前口服抗凝药、左室射血分数、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5天、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是否同期置换瓣膜、出血部位、自体血输血量、ACT值等,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二次开胸止血患者21例,其中术后2小时内二次开胸6例,4小时以内10例,6小时以内5例。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天、体外循环时间>5小时与术后二次开胸发生有关,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天P =0.001,OR=1.262,是影响患者术后二次开胸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天、体外循环时间>5小时与术后二次开胸发生有关,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天是术后发生二次开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行CABG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1~3周内)有无AF发生将其分为AF组与非AF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CABG术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3例于CABG术后发生AF,其发生率为33.01%。单因素分析显示AF组高龄(≥70岁)、术后早期停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左房内径增大(≥40mm)、AF病史、术前P波时限≥120ms以及血管桥数目≥3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AF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70岁)、术后早期停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左房内径增大(≥40mm)以及AF病史与CABG术后AF有高度相关性。结论CABG术后AF的发生率为33.01%。高龄、术后早期停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左房内径增大和AF病史是CABG术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38例患者术肢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术肢的术后护理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护理方法。结果经积极治疗与全面有效的术后护理,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没有发生供血管移植区肢体的感染或是心理问而题影响机体的整体康复,均痊愈出院。结论从观察术肢皮温皮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术肢感染,加强血糖、血压、心功能不全的观察与控制,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合理安排营养,心理护理等方面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不采用体外循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是一种具有微创性的心脏外科手术,减少乃至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较常规体外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随时间产生的变化与心绞痛复发的关系,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4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患者因心绞痛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的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8±9.9岁.CABG到冠状动脉造影时间:1~6个月47.9%(23/48);7~12个月20.8%(10/48),1年以上者31.3%(15/48).135支移植血管中,闭塞33.3%(45/135),狭窄5.9%(8/135);其中左乳内动脉(LIMA)闭塞28.6%(10/35),吻合口狭窄8.6%(3/35),血流竞争不过自体血管8.6%(3/35);静脉桥狭窄5.2%(5/97),闭塞35.1%(34/97).3例桡动脉搭桥中2例有狭窄.心绞痛复发可能的原因:移植血管病变72.9%(35/48),自体血管病变加重8.3%(4/48),再血管化不完全12.5%(6/48),移植血管在狭窄近端1例,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导致LIMA供血不足1例.药物治疗25例;自体血管介入治疗15例,5例慢性闭塞失败;6例桥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成功;2例再CABG.结论 CABG术后仍可以复发心绞痛,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血管病变,其次为自体血管病变加重,再血管化不完全,搭桥位置不正确.自体和移植血管狭窄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986年7月至1993年2月间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资料。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室间隔破裂1例。择期手术14例,紧急手术2例。搭桥总数为34支,平均每例2.1支,2例应用了乳内动脉移植。合并手术有动脉内膜切除术(2例)、双瓣膜替换术(1例)和室间隔修补术(1例)。择期手术早期死亡1例(7.1%),紧急手术2例均死亡,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随访3个月至7年,1例仍有症状,其余患者显著改善,生存良好。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选择、血管重建与术前术后处理原则、紧急手术和联合手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