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个性化、标准化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改善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51例PCI术后病人为对照组,2019年3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49例病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PCI围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由心脏运动康复小组提供的个性化、标准化心脏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心肺运动实验指标、6 min步行试验等指标。[结果]干预后6个月试验组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最大代谢当量(METs)为(6.64±1.21)MET、无氧阈值为(14.05±1.53)kg·min、最大摄氧量(VO2max)为(1.63±0.36)L/min、最大千克摄氧量(VO2max/kg)为(22.11±3.75)mL/(kg·min)、最大氧脉搏(VO2max/HR)为(12.42±3.12)mL/beat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6 min步行试验结果为(468.34±14.78)m,高于对照组的(435.29±15.65)m(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方案有效改善了PCI术后病人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尤炎丽  陈士芳  赵杰刚  赵培培 《全科护理》2020,18(23):3020-3024
[目的]评价心脏专科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干预计划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行PCI术后出院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实施心脏专科护士主导的PCI术后心脏康复干预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实施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6 MWD)、日常运动锻炼达标率、合理膳食达标率、戒烟限酒达标率、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6 MWD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日常运动锻炼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合理膳食达标率、戒烟限酒达标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心脏专科护士主导的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干预计划可以提高病人运动康复能力及日常运动锻炼依从性,改善病人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不良行为的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3.
席茜  任振娟 《全科护理》2021,19(33):4690-4693
目的:探讨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7月行PCI的AMI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术后传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 min步行距离(6 MWD)]、日常生活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急性心肌梗死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以及干预后不良事件(心绞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力衰竭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LVEF、LVEDV及6 MWD等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FIM、CS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行PCI的AMI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提升日常活动能力与自我护理能力水平,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张静  霍仙娜  焦傲 《全科护理》2020,18(21):2671-2674
[目的]探究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医院接受干预的184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脏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最大摄氧量(VO_2max)、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P均0.05),且观察组病人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最大心率(HRmax)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病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6 min步行试验(6 MWT)距离较干预前均明显上升(P均0.05),观察组病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躯体自理能力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病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心肺功能,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对病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级预防概念下结构性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和抗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行PCI术的C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二级预防概念下结构性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心脏康复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抗血小板效果[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浆P2Y12反应单位(PRU)]、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峰值摄氧量(VO2 peak)、无氧阈值(AT)]、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WHFQ)],并比较两组术后1年临床终点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相关死亡、出血事件、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LVEF水平、运动耐力VO2 Peak、AT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LVEDD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抗血小板效果及MLWHFQ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二级预防概念下结构性教育,对CHD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及抗血小板效果应用良好,可有效提升患者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模式干预。记录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于入院后第1天和干预3个月后,评估病人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检测病人心肺运动试验1 min后心率恢复(HRR1)、摄氧量峰值(VO2max)、无氧阈值(AT)、无氧阀下氧气通气量(VE/VO2)和每搏氧耗量(O2pulse)。[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冠心病病人HRR1、VO2max、AT、O2pulse及冠心病相关知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模式可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肺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简化24式太极拳及慢跑为锻炼手段,观察不同强度的运动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久坐、缺乏运动锻炼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5例,分为对照组24例、低运动量组42例、中运动量组27例及高运动量组22例。对照组无锻炼,低、中运动量组的运动方式为简化24式太极拳,运动强度为40%~60%最大耗氧量(VO2max),每周运动时间分别为90 min和200 min,高运动量组在跑步机上慢跑,运动强度≥70%VO2max,每周运动时间为200 min。低、中、高运动量组均持续锻炼6个月。所有受试者在研究前、后接受活动平板试验,评估VO2max、最大心率(HRmax)、氧脉搏(VO2/HRmax)、运动时间(t)的变化。 结果①低、中、高运动量组VO2max、HRmax、VO2/HRmax、t均较锻练前有显著增加(P<0.05),功能贮量(WC)分别增加了18.6%、33.0%、34.4%,最大心率分别增加了9.3%、13.8%、19.1%。而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中、高运动量组较对照组VO2max、HRmax、t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O2max分别增加了9.4%、26.0%、23.1%,HRmax分别增加了6.7%、8.8%、12%,t分别增加了3.5,4,4.9 min;③中、高运动量组较低运动量组VO2max分别增加了16.6%、13.7%,HRmax分别增加2.1%、3.2%,t增加了0.5,1.4 min;④中、高运动量组VO2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高运动量组出现头昏、胸闷、疲乏、不能坚持运动的发生率较其它3组明显增多。 结论久坐、缺乏运动锻炼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过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后心肺功能可产生渐变的量反应变化;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能取得与高强度相似的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CHD)病人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康复期CHD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CHD治疗指南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心肺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检测两组病人心功能各项指标,采用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D)评价运动耐力,并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干预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及6MWD结果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心脏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康复期CHD病人心功能,提高病人的运动耐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被动运动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PCI术后给予合理膳食干预、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试验组病人PCI术后给予合理膳食干预、常规药物治疗和下肢被动运动训练。于干预前(术后6 h)和干预后(出院前12 h)收集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数据,评价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焦虑和抑郁情况。于干预后(出院前12 h)收集病人峰值摄氧量(Peak VO2)数据。结果:干预后,试验组LVEF为(65.07±3.09)%,Peak VO2为(21.45±1.25)mL/(min·kg),Barthel指数为(96.10±2.91)分,高于对照组[LVEF为(59.85±3.05)%,Peak VO2为(19.70±1.22)mL/(min·kg),Barthel指数为(88.40±2.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太极为核心的运动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太极为核心的运动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12周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两组病人的心功能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简明调查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一致感情况。[结果]干预后6周、12周两组6MWT、Pro-BNP浓度、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12周两组病人SF-36量表机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12周两组病人ADL量表的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生活自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12周两组病人SOC-13量表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太极为核心的运动康复方案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心脏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King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运动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结合性心肌性能(Tei)指数、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108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King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运动,时间为12周。统计2组康复运动依从性、有氧运动能力[无氧代谢阈值耗氧量(VO2AT)、峰值耗氧量(VO2peak)]、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前后运动自我效能(ESES)、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心脏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生活质量(Mac-New HRQL)。 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4周及12周后观察组GSES、IP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4周及12周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Te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4周及12周后观察组VO2AT、VO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Mac-New HR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King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运动有助于增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康复运动依从性,定期定量分阶段的康复训练能逐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耐力,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全身运动能力和心脏负荷能力,并可能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肌供血情况。在心脏康复训练中,康复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书写运动处方。这是能否取得疗效,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运动处方力求精确、安全、有效。运动强度的计算,与最大耗氧量(VO_2max)法相对应的是最大心率(HRmax)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47例。单一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心电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SaO2)、最大通气量(MVV)、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 联合组心电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单一组短(P<0.05);干预8 d后,联合组SaO2、MVV、PaO2水平均较单一组高,呼吸频率较单一组低(P<0.05);干预8 d后,联合组LVEDD水平较单一组低,LVEF水平较单一组高(P<0.05);干预8 d后,联合组6MWD较单一组远(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肌训练指导,试验组给予呼吸肌训练联合骨骼肌运动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肺功能情况及运动耐力水平。[结果]干预后6个月,试验组病人运动耐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5.
刘沛 《临床医学》2023,(10):86-89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心脏康复训练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7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以早期强化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用力肺活量(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FEV1、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6MWD较对照组远(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MID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53%(4/38)]较对照组[31.58%(12/38)]低(P<0.05)。结论 对急性非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自我效能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理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78例CHF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护理联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LVEF、SV明显提高,LVEDD降低,且干预组LVEF、SV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SD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HAMA、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联合自我效能护理可改善CHF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67例上肢功能受损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给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2周、干预后12周采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2周,两组上肢FMA得分较入院时均有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试验组病人上肢FMA得分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脑梗死瘫痪病人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增加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制订的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Borg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心率(HR)、心脏指数(CI),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患者的最大步行距离,评估康复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Borg评分、心肺功能指标、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org评分、心肺功能指标、6MWD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Borg评分[(2.38±0.45)分]、FEV1[(3.65±1.31)%]、FVC[(64.09±12.10)%]、FEV1/FVC[(61.98±11.34)%]、VO2max[(19.62±4.06) ml/kg/min]、AT[(669.25±133.82) ml/min]、HR[(96.52±20.59)次/分]、CI[(3.98±1.17) L/min/m2]、6MWD[(315.25±60.12)m]、总有效率(58.33%)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可以缓解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就诊的接受PCI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6月就诊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2021年7—12月就诊的41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运动康复。采用Tilburg衰弱评估指数(FI)、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CESEI)、心功能、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D)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I、CESE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试验组患者的FI评分低于对照组、CESEI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6MWD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衰弱水平, 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提升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6MWT)与最大摄氧量(VO2max)关系,进一步评价6分钟步行实验的客观性。方法 27例稳定期COPD(轻到极重度)患者进行心肺运动实验(CPET)测定、6MWT、静态肺功能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比较6MWT与VO2max相关性。结果VO2max/kg与6MWD呈正相关(r=0.821,P=0.000),得出与6MWD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结论 VO2max作为运动功能评定金标准,它与6MWT有较强相关性,进一步证实6MWT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