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消化道内瘘多为炎症、溃疡、肿瘤、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且容易误诊。因发生消化道内瘘的位置不同,相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亦不尽相同。本文对常见脏器间的消化道内瘘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粪便标本的常规检验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粪便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道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的功能,是否有炎症、出血、溃疡及寄生虫感染,分析有无肠道致病菌感染,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3.
粪便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道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的功能,是否有炎症、出血、溃疡及寄生虫感染,分析有无肠道致病菌感染,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过筛试验,对于早期诊断某些疾病意义重大,应引起临床医生及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粪便检验普遍存在着标本留取难以标准化,检验方法不统一,检验者责任心不强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粪便检验的质量,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下面就粪便检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衰弱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高发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衰弱具有可逆性,通过干预可预防或者逆转衰弱的发展。本文综述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干预的措施、时机及场所,归纳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干预的效果评价指标,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干预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临床开展干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常规胃镜或肠镜检查能发现消化道黏膜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灶,同时借助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定病灶性质。黏膜下肿瘤也是胃镜和肠镜检查中经常发现的病变,其表现为隆起性病灶,表面黏膜光滑,顶端可有溃疡,周围可见桥形黏膜皱襞。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肿瘤多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同时伴有贫血等其他表现,易确诊,但以消化道以外症状为首发尤其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易误诊或漏诊。我们总结了40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消化道肿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术后早别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8例合并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组)60例采用以含膳食纤维为主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60例行标准TPN支持;常规组28例常规输液及逐渐过渡饮食。观察临床表现,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结果: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前后3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营养及各免疫指标比较,除TP、CD8^+外,EN、P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EN组CD4^+、CD4^+/CD8^+高于PN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8.
肠梗阻是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22例晚期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全程护理,总结了预防宣教、治疗相关护理、症状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恶性肿瘤,年病死率在总的癌症致死率中占65%左右。手术切除肿瘤在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消化道肿瘤患者大部分年龄偏大,术前常有食欲减退、身体消瘦,为肿瘤消耗体质,营养状况较差。不仅患者的机体免疫机能常受到明显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也会减退,且发生率较之一般人群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外科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55例下消化道出血手术病例分析,其中小肠出血24例,大肠出血31例。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以肿瘤为最多见,其它病因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克隆氏病、血管畸形等。小肠出血术前确诊率为58.3%,大肠出血确诊率为100%。结论 急诊下消化道的诊断以内镜及血管造影为最佳选择,对于部分小肠出血难以确诊者,术中配合肠内镜检查会有满意的效果,若在无肠镜检查条件或出血原因不明确时,可在术中进行分段肠管灌洗以确定出血部位。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的出血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避免不必要的盲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11.
CEA,GT,MG,EGT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癌胚抗原,胃泌素,胃癌MG抗原,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等单独测定及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用放射免疫法对25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及39例消化道肿瘤病人测定血清CEA,GT,MG,EGF,并对13例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这4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血清CEA,GT,MG,EGF水平,均明显高地消化道良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病人手术后这4项指标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卢剑  袁向亮  沈立松 《检验医学》2008,23(2):163-167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消化道肿瘤局部与其他部位的表面标志差异性。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腹水、肿瘤组织、癌旁淋巴结、正常组织、健康对照外周血Treg细胞。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且腹水、肿瘤组织、癌旁淋巴结中存在高水平Treg细胞。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CD25高表达与又状头/翅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显著相关,肿瘤局部CD25^+与Foxp3显著相关。结论Treg细胞在消化道肿瘤局部与外周的表面标志存在差异,此结果为选取Treg膜标记分析Treg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及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形态学特点,提供常规HE诊断的依据。方法 结合免疫组化和形态学观察,从300余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确诊45例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结果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最常发生于食管,其次为胃和直肠。其中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20例,黏膜肌平滑肌瘤7例,黏膜肌平滑肌肉瘤1例;胃平滑肌瘤12例,均为固有肌层;直肠平滑肌瘤5例,其中黏膜肌平滑肌瘤3例。随访15例固有肌层平滑肌瘤,无肿瘤相关性死亡。镜下平滑肌瘤瘤细胞稀少或欠丰富,梭形,胞质丰富嗜伊红,交叉束状排列,偶见钙化及囊变。α-SMA、MSA、desmin均弥漫强( ),1例CD117局灶弱( ),CD34均(-)。平滑肌肉瘤瘤细胞丰富嗜伊红,细胞明显异型,有核分裂。结论 消化道平滑肌瘤少见,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罕见;最常见于食管和胃,直肠也可发生。了解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大黄和三七粉治疗脓毒症并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严重自我损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紊乱状态,病情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脓毒症患者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是一系列炎症细胞被相继激活,并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呈“瀑布效应”,对全身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其中,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可激活凝血系统,使其功能紊乱,造成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随即机体产生抗凝物质和启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导致脓毒症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高。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脓毒症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变化规律,本文检测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液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探讨其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与复发的相关性,评估CA19-9、AFP、CEA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慢性炎症的认识,肿瘤间质中大量炎性细胞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对慢性胃炎、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临床上预防、诊断、治疗胃癌提供相关依据。本文综述了慢性胃炎、微环境中炎症信号通路及多种炎症递质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肿瘤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循环核糖核酸(RNA),主要包括信使RNA、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等,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液体活检提供了一条新的检测途径。本文将重点讨论循环RNA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旨在推进循环RNA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18.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1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化疗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掌握妇科肿瘤住院患医院感染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结果:4062例次住院患发生医院感染119例次,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消化道真菌感染比较常见。结论:应当重视妇科恶性肿瘤患消化道、泌尿道的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真菌与条件致病菌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提高对它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是对其进行治疗并延长生存期的关键。为探讨肿瘤标记物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我们对29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通过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性抗原(CA-50)血清水平,以探讨2项肿瘤标记物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细胞影响下的肿瘤微环境以低氧、低p H、组织高压为主要特点,这些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了免疫细胞的功能,并促进了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形成。同时,肿瘤炎症微环境中的抑制性免疫细胞(如TAMs等)和致癌炎症介质(如TNF-α、IL-6、TGF-β)可通过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正确认识肿瘤与肿瘤炎症微环境相互促进的机制,可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