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肝右静脉(RHV)的Ⅷ背侧段属支(V8d)联合RHV切除的原位肝右后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例肝右后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40~58岁,平均(51.4±6.1)岁,术前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下保留V8d联合RHV切除的原位肝右后叶切除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肝功能等指标。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98.0±30.8)min;术中出血量100~700 mL,平均(345.0±216.6)mL。术后未发生出血、肝功能衰竭、胆漏、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肝细胞癌,手术切缘阴性。术后住院7~14 d,平均(9.5±2.2)d。结论:腹腔镜下保留V8d联合RHV切除的原位肝右后叶切除术治疗肝肿瘤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1年7月确诊为肝癌破裂出血患者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45 ~ 76岁,中位年龄(56.0±5.1)岁;LRFA治疗组(LRFA组)16例,手术切除治疗组(对照组)33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术中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的差异、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差异,检验LRFA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数目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情况、再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FA是肝癌破裂出血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或可成为急诊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纤维板层型肝癌的治疗及临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共26例纤维板层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截至2006年10月,术后3年、5年生存率为43%、32%;术后3年、5年无瘤生存率为26%,19%,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伴有肝硬化、肿瘤多发和术前肝功能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肿瘤大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前肝功能状态和肿瘤多发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肝功能较差、伴有肝硬化、肿瘤多发、有大血管侵犯和(或)淋巴结转移的纤维板层型肝癌患者预后较差;肿瘤大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前肝功能较差和肿瘤多发是纤维板层型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4例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4例因术中出血较难控制中转开腹,中转率6.9%。手术时间平均(193.6±51.7)min,术中出血量(374.8±241.6)mL。术后平均住院(9.3±2.7)d。5例术后出现轻微胆漏,发生率8.6%;10例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发生率17.2%。无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吸引器是剥离肝血管瘤的一件“利”器,沿肝血管瘤壁以吸引器刮吸钝性剥离血管瘤有助于显露保护瘤体周边重要脉管结构,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开腹二期ALPPS(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治疗巨块期肝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12例巨块型肝癌(直径10 cm)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一期开腹二期ALPPS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患者肝功能均为Child B级、平均ICGR_(15)为(23.4±1.5)%、计算剩余肝体积(FLR)为(308±64)mL,占全肝体积比为(27±3.8)%。一期手术中,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他均成功实施全腹腔镜手术;一期手术后,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均转为Child A级,ICGR_(15)为(8.6±4.2)%、FLR体积为(684±129)mL,占全肝体积比为(56±7.7)%。两次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0.5(7~16)d。二期开腹手术中,7例为扩大右半肝切除术,5例为右三肝切除术,术中平均失血量650(200~1 200)mL,术中平均输血量为3.5(1.5~6)U。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腹水与一过性胆汁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30个月,3例死亡,其余生存。结论:腹腔镜一期开腹二期ALPPS是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断肝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射频凝血器断肝)和对照组(25例,超声刀断肝),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325.00±111.80)m L vs.(628.00±119.09)m L)]、输血患者比例(3/20vs.11/25)、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110.00±57.95)m L vs.(334.40±209.56)m L]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总生存率(75.0%vs.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瘤生存率(75.0%vs.36.0%)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无瘤生存率,近期效果优于术中使用超声刀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3年8月至2008年5月,同一手术组完成大约500例肝癌切除手术,其中LH120例。500例患者中,约有100例复发,我们仔细选择6例病例进行了腹腔镜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手术适应证评估指标包括肿瘤位置、大小、转移范围、血管侵犯与否以及肝功能状况等。手术方式包括4例局部切除及2例解剖性左外叶切除。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40.8±35.7)min,平均出血量为(283.3±256.3)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5.7±1.6)d。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病例,LH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直径≤3 c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35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消融组),以及同期3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腔镜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与腔镜组比较,消融组手术时间(53.89 min vs.128.57 min)、术中出血量(7.29 mL vs.115.33 mL)、术后住院时间(1.86 d vs.5.50 d)、住院费用(1.73万元vs.2.23万元)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消融组与腔镜组的手术根治率(97.1%vs.100.0%)、3年复发率(51.4%vs.40.0%)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74.3%vs.76.7%、62.9%vs.66.7%、37.1%vs.40.0%)与总生存率(85.7%vs.86.7%、82.9%vs.83.3%、77.1%vs.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射频消融与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相似。射频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再切除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复发性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探讨可切除复发性肝癌术前行TACE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再次肝癌根治术的137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成术前TACE组(n=42)及直接手术组(n=95),进行随访。结果除手术时间外,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ACE组与直接手术组1、2、3年无瘤生存率85.7%、57.1%、40.5%,以及82.1%、63.2%、44.2%(P>0.05);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2%、78.6%、66.7%,以及91.6%、83.2%、69.5%(P>0.05)。结论可切除复发性肝癌术前TACE未能提高再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应首选再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可行性及手术操作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部分肝切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直肠癌肝转移瘤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在B级以上。位于左半肝实质中的肿瘤及左半肝肝内胆管结石,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位于肝脏边缘或右肝表面的肿瘤,行肝脏局部切除。结果 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术1例,左肝外叶切除术5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800ml)而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3±52)min,术中平均出血(402±91)ml,切除病灶最大直径8cm。全部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包膜完整。术后未发生明显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8.3±3.2)d。结论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左半肝的肝脏占位或肝内胆管结石,在充分掌握适应证及相应的手术操作技巧的基础上,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6月行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2例在3D腹腔镜下完成。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9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8例行腹腔镜单独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肝尾状叶肿瘤切除联合肝左外叶切除术。11例采用左侧入路,2例采用右侧入路。手术时间平均(170.8±89.3)min,术中失血量(181.8±50.5)mL,术后平均住院(7.6±0.7)d。术中行第一肝门阻断12例,4例患者术中予以输血。术后发生1例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7.7%,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二次手术病例。患者切缘均为阴性,肿瘤直径平均(4.5±2.1)cm。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患者发生肝内转移复发。结论:在术前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充分显露及良好血流控制的前提下,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8例, 年龄28~78岁, 年龄(53.0±10.8)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27)和开腹组(n=31),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腹腔镜和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0(50.0, 400.0)ml和300.0(100.0, 500.0)ml、术后通气时间为(2.7±0.6)d和(3.3±0.6)d、住院时间为(14.8±3.8)d和(21.4±6.3)d, 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3.4±27.2)min和(217.5±34.7)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 P=0.344)。在胆漏、腹腔感染、出血、胸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等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无瘤生存期、术后1、3年生存率预后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水平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复发性肝癌患者66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6)与开腹组(n=30)。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术中术后指标、疼痛评分、CCL18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肿瘤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等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术后1 d、3 d、5 d、7 d腹腔镜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CL18水平无明显差异(P=0.868);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血清CCL18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以及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对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对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78例可切除大肝癌患者,其中31例术前行TACE,47例术前未经TACE(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肿瘤大小、肝功能指标变化、手术探查情况及手术相关因素、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TACE组术前7-球蛋白水平升高,术后前白蛋白水平下降,手术探查见肿瘤周围粘连明显增加,肝硬化加重,手术时间延长。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TACE组TACE后平均肿瘤直径缩小并不显著。结论 大肝癌术前TACE使肝功能受损,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并有可能耽误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7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采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射频组),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肝功能损害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1年、3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肝功能损害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在复杂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35例复杂肝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明确肝内脉管系统的解剖关系及其与肿瘤的毗邻关系。术中联合3D腹腔镜行复杂肝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35例复杂肝脏肿瘤患者均完成3D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60~410 min,平均(211±94)min;术中出血量为50~2 000 mL,平均(294±1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4~15 d,平均(7.1±2.2)d。术后发生胆漏1例,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能精准定位肿瘤位置并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有助于术中出血控制,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治疗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2例;32~71岁,平均(46.3±16.2)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0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2例患者术中联合微波消融。手术时间285~360 min,平均(300.5±87.6)min;术中出血量200~1 800 mL,平均(510.2±380.7)mL;术后住院6~18 d,平均(8.5±3.7)d。术后胆漏2例(9.5%),1例经充分引流保守治疗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后治愈。肝功能衰竭(B级)1例(4.8%),予以保肝、白蛋白支持等治疗,患者肝功能好转出院。术后病理:肝细胞癌16例,胆管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癌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结论:有选择性地采用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由腹腔镜技术熟练的医师施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了解肝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可能原因. 方法: 将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3组,比较分析各组的手术后生存时间与生存率、术后复发率、术前、术后的主要肝功能指标,术后一年内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原因与频率,以及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时间等.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25±21.3)个月,各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总复发率为56%(35/63),平均复发时间为17个月;术后死于复发癌的时间为(22±12.3)个月,死于肝功能不全的时间为(4.8±3.7)个月,术前肝功能储备差者,术后易发生代偿不全,术后早期死亡者大多由肝功能不全所致. 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行肝部分切除术时,要充分了解肝功能储备,术后早期积极给予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Glisson鞘路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在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27例应用经Glisson 鞘路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7例患者中经Glisson鞘路径阻断左肝蒂16例,阻断右肝蒂11例.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6例,右半肝切除术2例,局部性肝切除术10例,其中1例因为离断肝实质过程中肝断面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29.07±78.46)min,术中出血(454.81±388.22)ml.输注红细胞(1.74±2.46)U,血浆(162.96±235.58) ml.术后住院时间(12.41±3.86)d.术后2~3d进流质饮食,2~4d肛门排气,3 ~4d下床活动.术后肝功能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及白蛋白的检测结果7~14d后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腹水2例,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均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截止2012年5月,24例肝癌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9个月,平均(21.0±11.0)个月.随访患者的1年生存率75%,3年生存率8.3%.结论 经Glisson鞘路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可行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 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施行肝切除术的2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准肝切除术101例(精准 组),Pringle法肝切除101例(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胆汁漏、 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AFP值,以及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 等指标。结果 精准组与传统组的术中出血量[(505.5±64.1)mL vs (709.9±61.2)mL]、手术时间[(331.4± 42.3)min vs (318.1±52.5)min]、术后胆汁漏(1% vs 4%)、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8.7% vs 19.1%)、术后住 院时间[(16.1±3.4)d vs (24.5±4.1)d]、术后6个月AFP<10 μg/L率(91.3% vs 78.8%)以及术后1、3年无瘤 生存率(分别为71.7% vs 53.2%、48.9% vs 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传统肝切除术, 精准肝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无瘤生存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