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AS)对预防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老年肿瘤PICC术后患者120例,术后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AS,分别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周腋静脉流速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腋静脉流速术后3周较对照组有显著加快(P〈0.05);实验组DVT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结论AS能明显改善老年肿瘤患者PICC术后置管上肢的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王丽英  薛嵋  陶雍  毛静玉 《护理研究》2023,(18):3399-3403
目的:调查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PICC-UEVT)形成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血管通路门诊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资料,将病人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3 864例PICC置管病人信息,76例确诊为PICC-UEVT,PICC-UEVT发生率为1.97%,血栓发生时的带管时间为58.5(22.25,122.25)d,57.89%(44/76)为浅静脉血栓,23.68%(18/76)为深静脉血栓,18.42%(14/76)为广泛静脉血栓形成。将PICC置管病人按照年龄、性别、诊断进行匹配,最终血栓组73例,无血栓组146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相关性皮炎与导管功能障碍是发生PICC-UEV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C-UEVT是较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握拳活动、握力器锻炼、手指操活动对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分为握拳活动组、握力器锻炼组、手指操组,观察比较3组置管后3个月内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生情况。结果 3组置管后3个月内CRT发生率分别为31.44%,21.28%,12.05%。CRT总发生率及第1周CR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5.357,P<0.001; χ=7.700, P=0.021),手指操组CRT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手指操活动有助于降低CRT发生率,减轻CRT的严重程度,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9例行PICC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上肢静脉血栓5例(1.35%);食管癌1例,肺癌3例,胰腺癌1例;3例拔管溶栓,2例带管溶栓;3例出院,1例死于食管纵隔瘘、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衰竭;5例病人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肿瘤疾病本身、血管损伤、血流缓慢、导管置入与维护不当、放化疗等原因有关。评估肿瘤病人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智能握力系统在PICC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行PICC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以智能握力球为载体的智能握力系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握力球进行功能锻炼.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视频联合图画操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上肢水肿及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肿瘤科223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与对照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握拳锻炼,观察组病人置管后利用视频联合图画操指导病人行穿刺侧肢体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上肢水肿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肢水肿发生率1.8%,血栓发生率0.9%,对照组水肿发生率11.8%,血栓发生率5.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视频联合图画操预防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上肢水肿及血栓的效果优于常规握拳锻炼。  相似文献   

7.
王炜  郝其艳 《护理研究》2024,(5):827-831
目的:通过筛选高龄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PICC置管高龄病人临床资料,统计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上肢DVT分为DVT组与非DVT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构建预测上肢DVT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拟合优度检验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结果:PICC置管高龄病人上肢DVT发生率为20.35%(46/2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恶性肿瘤、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期间手术史是影响高龄PICC置管病人上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9.637,P=0.291。结论:基于高龄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  相似文献   

8.
周琴  余艳芬  叶冠军  朱飞虹 《循证护理》2023,(21):3878-3881
对国内外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概况、应用及效能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评估工具目前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萍 《全科护理》2013,(26):2438-2439
回顾性总结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进行治疗的99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导管留置期间出现感染的病人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诊断,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针对5例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病人的护理问题,计算机检索防止此类病人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最佳实践证据,应用于该组病人并评价效果。[结果]5例病人检测的准确率为100%,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治疗计划的完成率为80%。[结论]采用循证方法提出的护理方案能有效防止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肿瘤病人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对周围血管刺激和损伤,临床采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病人进行静脉化疗,并可通过该管道输注高营养溶液、成分血液以及抗感染等治疗。PICC分为三向瓣膜式PICC和头端开口式PICC,为了保证头端开口式PICC的导管通畅性,我们进行了改良使用,在其末端采用了可来福CLC2000TM正压接头(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反流的装置)。为观察这两种PICC导管内血栓形成的几率有无差异,2005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对所有拔出的41例PICC导管进行解剖,取导管近心端管腔内可见的内容物进行镜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验证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诺谟图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效益,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数据,分析行PICC置管的790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构建的诺谟图对患者进行上肢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决策曲线分析.结果 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MedCalc软件分别绘制Caprini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为38例(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aprini评分、D-二聚体、BMI、既往病史、化疗、导管规格、肢体选择为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ROC曲线下面积(AUC):Caprini评分单独预测为0.714,D-二聚体单独预测为0.636,两者联合预测为0.876,(95%CI:0.840-0.906)。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高,Brier评分和校正曲线都表现了较好的校准度。H-L检验(χ2=3.505,...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并发症小等优点,可以为肿瘤病人提供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如今已成为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在医院感染中占第3位,占所有感染的19%[1]。我科自2008年开展PICC以来,已置管354例,随着置管例数的增多,导管相关性感染也日益突出,我室2009年12月—2011年6月对100例发生CRBSI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218例肿瘤化疗PICC患者为调查对象,观察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上肢静脉血栓发生原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218例肿瘤化疗PICC患者中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8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静脉血栓形成史、使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3d、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置管前D-二聚体值(D-D)>0.5mg/L、传统穿刺、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近期手术外伤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静脉血栓形成史、D-D>0.5mg/L、传统穿刺、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凝药物、化疗补液时间<3d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静脉血栓形成史、D-D水平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肿瘤化疗PICC患者置管期间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PICC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星鳞  赵莉 《家庭护士》2006,(10Z):16-17
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人,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患侧上肢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TEAS组43例,运动想象组40例和联合组治疗组4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组增加运动想象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增加患侧上肢TEAS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患侧上肢TEAS治疗和运动想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 BI)对3组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的FMA、ARAT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3组的FMA、ARAT和m 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3组的FMA、ARAT和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较长时间的运动想象结合TEAS治疗能更好的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接触性皮炎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门诊PICC置管并实施导管维护的11752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发生接触性皮炎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除外51例先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后发生接触性皮炎的病人,导管相关感染病人501例(4.26%),接触性皮炎病人1092例(9.29%).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人PICC留置期间发生接触性皮炎是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0).PICC留置期间发生接触性皮炎病人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接触性皮炎病人(P=0.000),局部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接触性皮炎病人(P=0.000).重度接触性皮炎者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接触性皮炎者(P=0.000),局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接触性皮炎者(P=0.000).结论:肿瘤病人PICC留置期间发生接触性皮炎是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接触性皮炎者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接触性皮炎者,且重度接触性皮炎者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更高.肿瘤病人PICC留置期间应当做好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对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对症处理,加强干预,从而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肿瘤病人PICC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采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常因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及药物的局部外渗导致外周静脉及局部组织的坏死,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病人提供了无痛的治疗途径,保证了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我科自2004年采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