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梦婕 《全科护理》2021,19(35):4992-499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日记干预对ICU转出病人ICU后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入住医院ICU科室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9例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ICU日记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转出ICU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以及1个月后病人ICU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家属迁移应激得分为(36.96±1.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1±2.26)分(P<0.05),观察组病人转出ICU1个月后ICU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通过ICU日记记录病人入住ICU期间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填补病人的空白记忆,改善病人及其家属的负性情绪,降低病人转出ICU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和病人ICU后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朱艳飞  曹会娟  张雯雯  周莹 《全科护理》2021,19(12):1665-1668
目的:探讨共享决策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病人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及治疗决策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适合准则的ICU病人家属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家属转出前3 d常规给予护理宣教,干预组家属转出前3 d在常规护理宣教基础上实施共享决策干预。转出前第3天和转出后第3天分别使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和决策参与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和决策参与满意度水平,比较两组家属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转出后第3天干预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决策参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基本生命体征正常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享决策能够有效降低ICU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水平,提高其决策参与满意度,稳定家属的基本生命体征,有利于家属参与转出后的后续治疗,避免其转出后发生焦虑,保证了转出后过渡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沈小丹 《妇幼护理》2023,3(20):4958-4960
目的 探究有关 ICU 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020 年 1 月到 2022 年 10 月对 93 例 ICU 转出患者家属为邮寄地址。采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ICU 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 ICU 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结果 ICU 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总分为(62.31±10.7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 示,年龄、与患者夫妻关系、受教育程度低、ICU 住院时间为家属转科应激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了解 ICU 转出患 者家属的迁移应激现状应的影响因素后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从而提高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减少 患者家属转科压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归纳了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评估工具,指出了迁移应激对ICU患者家属的不良影响,讨论了ICU转出患者家属发生迁移应激的诱因。在此基础上,对降低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干预措施进行展望,包括:帮助家属尽快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及时评估并提供心理疏导、规范护士临床交接、提高ICU患者转出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从上海市某3家综合医院ICU转出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共15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60.66±1.64)分;家属的性别、文化程度、ICU探视次数、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其71.6%的变异水平。结论 :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注重评估ICU转出早期家属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预防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或减轻其迁移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6.
迁移应激影响ICU转出患者及家属生理及心理健康,本文就迁移应激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进一步深入开展改善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迁移应激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综合ICU接受治疗的209例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评估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67.14±4.22)分;相关分析显示,迁移应激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维度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家属性别、与患者关系及患者入住ICU时长是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呈现中高水平的现状,女性、与患者关系较为亲密、外科术后入住ICU时长较短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应对上述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激发其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其迁移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析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发生的原因,依托多学科团队,实施转科前应激预防和转科后应激干预。本组30名患者家属转科后7 d,迁移应激均处于低等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急诊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和减轻家属的迁移应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10月在我院急诊转出的148例病人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56.21±6.57)分,条目得分为(3.12±0.5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属的文化程度、性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程度、有无照护经验、接诊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是影响急诊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的因素(P<0.05)。结论:急诊转出病人家属的迁移应激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低、女性、对病人病情不了解、无照护经验、接诊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低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张金 《全科护理》2021,19(7):901-904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专科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家属对病人转出的迁移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中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NICU)、呼吸内科重症监护(RICU)、心内科重症监护(CCU)、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4个专科580例ICU转出病人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ICU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量表、急危重症病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家属迁移应激障碍不同科室得分分别为:NICU(42.24±8.50)分、RICU(44.63±9.56)分、PICU(56.27±5.55)分、CCU(47.65±8.51)分。医院级别、科室、ICU治疗时间、家属与病人关系、家属获取疾病知识来源、是否有其他家属协助陪护是家属迁移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级别医院及专科的病人家属其应激障碍程度不一,但都处于轻度及以上水平,影响因素有ICU治疗时间、家属与病人关系、家属获取疾病知识途径、是否有家属协助陪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属迁移应激得分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和减轻家属的迁移应激提供借鉴。方法 2016年10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3所医院101名ICU转出患者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55.49±6.30)分,条目得分为(3.25±0.5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属的文化程度、性别、患者年龄及患者ICU治疗时间是影响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因素(P0.05)。结论ICU转出患者的家属存在中等水平的迁移应激,文化程度低、女性、患者年龄小及ICU治疗时间较长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重症患者转出时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即将转出ICU患者的家属12名,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资料整理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在患者转出时,家属期待与心理焦虑并存、对普通病房照护患者能力感到担忧、对照护肿瘤患者的能力存在担忧。结论 ICU患者转出时家属会发生迁移应激,可能与转出后患者所处治疗环境改变、家属对患者病情不了解以及家属缺乏照护肿瘤患者经验与精力有关,因此,ICU医护人员应关注家属迁移应激的表现,采取干预措施,构建迁移护理计划,做好与家属及普通病房医护人员的沟通,帮助患者和家属顺利过渡,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归纳总结ICU患者转出时其家属发生迁移应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估工具,讨论分析家属发生迁移应激的直接、间接诱因和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对ICU患者转出时降低其家属发生迁移应激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订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并探讨其对降低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ICU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ICU肿瘤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由迁移联络护士为主导的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调查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实施前后ICU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焦虑程度及家属照顾能力。结果 方案实施前,两组患者和家属基本情况、迁移应激水平、焦虑和照顾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后,两组家属迁移应激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焦虑程度、照顾能力量表总分和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能有效降低家属迁移应激的水平和焦虑程度,提高家属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迁移应激对患者和家属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对迁移应激的概念、相关理论、诱因、不良后果、评估工具以及改善迁移应激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减少ICU患者和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月1日~4月30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6名NSICU转出患者家属,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中文版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调查。结果: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45. 23±65. 88)分,条目均分为(2. 66±0. 97)分,迁移应激水平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目前意识状态、家属性别、患者NSICU停留时间、家属受教育程度是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P 0. 05,P 0. 01)。结论: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处于中高等程度,患者意识障碍越严重、女性家属、患者NSICU停留时间越长、家属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越高,因此,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以及对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0例ICU转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总分为(15.31±3.79)分,迁移应激总均分为(2.31...  相似文献   

18.
ICU患者家属应激心理需求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当患入住ICU接受监护时,其家属应激心理需要,以为患及其家属提供更好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Molter“急危重病人家庭需要量表”中部分内容,对50例ICU患直系家属进行测评。结果ICU患家属最迫切、最关心的是保证患的安全,了解患的治疗和预后、护理等与患生命、利益密切相关的需要。结论ICU护士在救治患的同时.换位思考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和需求,及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帮助家属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医护患的合作,发挥家属在患康复中的作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冬霞  聂学芳  罗金萍 《妇幼护理》2024,4(10):2421-2423
目的 分析过渡期护理干预对预防 ICU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家属迁移性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 ICU 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陪护家属 20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 组(103 例)和观察组(10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负 性情绪、照顾能力以及迁移应激水平。结果 转科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转出 ICU 第 1 天和第 5 天,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比转出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转科 前,两组的照顾能力水平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转出第 1、5 天,观察组的照顾能力水平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转科前,两组的迁移应激水平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转出第 1、5 天,观察组陪护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 ICU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家属的迁移性应激,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家属的照 顾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对ICU转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7月1日ICU收治的重症SLE患者81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按照ICU常规护理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实施前后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采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RSS)]、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家属照顾能力[采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结果:实施后,两组患者家属FRSS评分优于实施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研究组ESCA、FCT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能促进ICU转出重症SLE患者和家属积极地参与疾病的管理及治疗,从而有助于降低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最终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