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水平,探讨CKD患者FGF23的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CKD患者89例为CKD组,28例非CKD患者为对照组;将CKD组患者根据肾脏病/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按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CKD 1~2期组16例,CKD 3~4期组20例,CKD 5期组16例及CKD 5D期组37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GF23,同时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所有患者应用超声心动检测心脏瓣膜是否存在钙化.比较对照组及CKD 1~2期组、CKD 3~4期组、CKD 5期组及CKD 5D期组年龄、血钙、血磷、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PTH、FGF23水平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瓣膜钙化比例.根据是否存在心脏瓣膜钙化将CKD患者89例分为瓣膜钙化组14例和无瓣膜钙化组75例,比较2组间年龄、相关指标、糖尿病、冠心病及透析所占比例.结果 ①CKD 5期组Log iPTH(2.40±0.26)及CKD 5D期组(2.47±0.20)较对照组(1.57±0.14)、CKD 1~2期组(1.54±0.10)、CKD 3~4期组(1.82±0.29)明显升高(P<0.001),CKD 5D期组(2.67±0.54)的Log FGF23较对照组(1.37±0.11)、CKD 1~2期组(1.42±0.12)、CKD 3~4期组(1.62±0.26)、CKD 5期组(1.83±0.37)明显升高(P<0.001).CKD 5D期组的心脏瓣膜钙化比例(12/37)明显高于对照组(2/28)、CKD 1~2期组(2/26)、CKD 3~4期组(1/20)及CKD 5期组(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瓣膜钙化组的年龄[(73.3±9.9)岁]、三酰甘油[(4.10±2.09) mmol/L]、Log FGF23 (2.52±0.71)、透析患者所占比例(11/14)较无钙化组的年龄[(64.8±12.6)岁]、三酰甘油[(1.90±1.59)mmol/L]、Log FGF23(1.96±0.62)、透析患者所占比例(26/7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og FGF23、血总胆固醇及糖尿病病史是影响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患者血清FGF23升高,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FGF23水平呈升高趋势,FGF23升高为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情况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期(CKD3期)~5期(CKD5期)的非透析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CKD患者及健康者的血、粪标本。检测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粪便菌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水平,同时检测常规血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红蛋白等。分析CKD患者肠道菌群情况,TMAO浓度与微炎症指标及其他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益生菌干预治疗12周,分析肾功能、微炎症指标、TMAO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CKD患者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的浓度明显减低(P<0.05),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经12周益生菌干预后有所改善。CKD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KD患者LPS、TMAO水平明显升高(P<0.05)。TMAO水平与Scr、BNU、PTH、TNF-α、IL-6、血β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对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KD3~4期伴颈动脉钙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结肠透析与结肠透析+益肾汤两组,同时选择CKD3~4期伴颈动脉钙化未做结肠透析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肠透析治疗时间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尿酸(UA)、血钙(Ca~(2+))、血磷(P3-)、血浆甲状旁腺素(PTH)、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同时用ELISA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VCAM-1水平的变化,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结肠透析组与结肠透析+益肾汤组BUN、Scr、UA、VCAM-1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结肠透析组ICAM-1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肠透析+益肾汤组ICAM-1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2)与结肠透析组相比,结肠透析+益肾汤组BUN、Scr、UA、ICAM-1及VCAM-1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可降低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BUN、Scr、UA及血清ICAM-1、VCAM-1水平,推测结肠透析配合中药可以改善CKD3~4期患者血管钙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不足与缺乏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96例CKD 5期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变量包括:血25 (OH) D3检测值,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分析25 (OH) D3水平与各项观察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96例CKD 5期患者的25 (OH) D3平均水平为33.25(24.85~ 44.30) nmol/L,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非透析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维持性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2.70(25.30~43.70) nmol/L、37.00(29.20~ 48.65)nmoL/L和27.05(19.20 ~ 35.37) nmol/L.CKD5期患者的25 (OH) D3不足患病率为32.29%;在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27.91%、45.45%和20%;CKD5期患者25 (OH) D3缺乏患病率为64.58%,在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67.44%、51.52%和80%;25 (OH) D3缺乏及不足患病率为96.88%,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95.35%、96.97%和100%,各患病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 (OH) D3水平与Hb(r=0.222)、Alb(r=0.398)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水平与25 (OH) D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KD5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高,普遍存在.Alb是CKD5期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sCD146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意义及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CKD患者,CKD1期28例,CKD2期27例,CKD3期16例,CKD4期14例,CKD5期20例,(非透析患者)。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尿sCD146水平。分析尿sCD146在CKD各期中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CKD1~5期患者尿sCD146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各组CKD患者尿sCD146水平[CKD1(139.53±7.69)ng/ml,CKD2(156.02±15.37)ng/ml,CKD3(174.87±2.55)ng/ml,CKD4(190.66±8.01)ng/ml,CKD5(211.76±22.99)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8.09±4.05)ng/ml。尿sCD146水平随着CKD1~5期进展升高,P<0.05。CKD3~5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对照组升高、且随着CKD的进展进行性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sCD146与血sCD146、Scr、BUN、β2-MG、CysC、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7,0.699,0.871,0.755,0.524、0.414),与eGFR、Hb、Alb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7,-0.601,-0.298)。结论:尿sCD146与肾功能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反映早期肾功能的损伤及严重程度,并与CKD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相关。外周血、尿液中有sCD146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肾脏损伤的免疫机制,能否作为检测CK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新的敏感性标志物,仍需要更多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12(CXCL12)、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Chemerin)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治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8例IMN患儿作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选者及不同分期IMN患者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 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针对研究组中肾组织CXCL12、Chemerin阳性及阴性患者, 检测并比较其血清血肌酐(CREA)、血白蛋白(ALB)、血尿氮素(BUN)和尿液膜攻复合物(C5b-9)、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指标, 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情缓解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四种病理分期患者之间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中Ⅳ期患者的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最高, Ⅲ期、Ⅱ期患者次之, Ⅰ期患者表达水平最低。研究组中肾组织CXCL12阳性患儿75例(69.4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形态蛋白-2(BMP2)、骨形态蛋白-7(BMP7)水平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研究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分期阶段慢性肾脏病(CKD)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为CKD 1组22例、CKD 2组21例、CKD 3组27例、CKD 4组31例、CKD 5组25例,另选取36例同期于西电集团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BMP2、BMP7、血磷、血钙、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iPTH),分析血清BMP2、BMP7与钙磷代谢的关系。结果①对照组与CKD 1~2期在血磷、血钙、Scr、iPTH、BMP2、BMP7水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 4期以后血钙及血清BMP7水平明显降低(P<0.05);CKD 3期以后血清Scr、iPTH、BMP2水平明显开始升高、血清BMP7水平明显开始降低(P<0.05);CKD 4期以后血磷、Scr、iPTH、BMP2水平明显升高,血钙、BMP7水平明显降低;CKD 5期的变化情况同CKD 4期;②经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血清BMP2与血磷、Scr及iPTH呈正相关,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BMP7与血钙呈正相关,与血磷、Scr及iPTH呈负相关(P<0.05);③经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磷、血钙、Scr及iPTH均为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2、BMP7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KD 3期以后血清BMP2开始升高、BMP7开始降低,且血清BMP2与血钙呈明显负相关,BMP7与血磷、Scr及iPTH呈明显负相关;钙磷代谢情况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2升高、BMP7降低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epididymis gene product 4,HE4)的变化以及和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女性CKD患者19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EA,用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按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指南分期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5组,即CKD 1期组、CKD 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组,检测并比较血清HEA的水平。选择其中89例住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包括CKD 1期组55例,CKD2期组15例,CKD3期组19例;并根据肾组织病理结果分为肾小球硬化组和无肾小球硬化组,分析肾小球硬化与血清HE4的关系。结果不同CKD分期组之间血清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患者(CKD 2~5期组)血清HEA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CKD 1期组)(P0.05),其中CKD 2期组血清HEA水平高于CKD 1期组(P0.01),CKD3期组血清HEA水平高于CKD2期组(P0.01),CKD4期组血清HEA水平高于CKD3期组(P0.01),CKD 5期组血清HE4水平高于CKD 4期组(P0.01)。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HEA呈非线性负相关。在CKD 1~3期组中血清HE4的水平在肾小球硬化组与无肾小球硬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妇科肿瘤的女性CKD患者中血清HEA会显著升高,并且HEA的血清水平会随着CKD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用HEA辅助诊断妇科肿瘤和评估肿瘤的复发及治疗效果时,应考虑CKD的影响。检测血清HEA水平是否能成为判断无妇科肿瘤的CKD患者肾脏纤维化发生的指标还有待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CKD 3~5期非透析和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评估价值.方法:入选18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CKD 1~2期68例,CKD 3~5期ND患者89例,CKD 5期HD患者30例,比较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终末期肾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结果:HbAlc与GA在每组均显著相关(CKD 1~2期:r=0.632,P〈0.001、CKD 3~5 ND期:r=0.647,P〈0.05、CKD 5 HD期:r=0.585,P〈0.001),但血液透析患者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显著高于CKD 1~2期及CKD 3~5期非透析患者(4.14 vs 1.84、2.12,P〈0.05).CKD 5 HD组GA/HbAlc的值显著低于非透析组(3.01±0.75 vs 2.48±0.58、2.48±0.5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透析组仅空腹血糖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GA与HbAlc在CKD 3~5期非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HbAlc明显低估了血糖的真实水平,GA较HbAlc更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在各期慢性肾病(CKD)非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及低T3水平与肾脏病进展及贫血、营养不良、微炎症等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6例CKD非透析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以及反应肾功能、营养状况及微炎症状况的相关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白蛋白(Alb)、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敏C反应蛋白(CRP)及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根据CKD分期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分析低T3综合征的各组中的发生率,及TT3、FT3与肾功能、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况相关指标的线性关系。结果:CKD1~2期患者中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14%,3~5期中分别为33.33%、81.25%、92.5%。TT3与eGFR(r=0.498,P=0.001)和Hb(r=0.48,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Alb、TG、TC、CRP无相关性。FT3与eGFR(r=0.783,P<0.0001)和Hb(r=0.706,P<0.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CRP(r=-0.38,P=0.011)呈显著负相关,与Alb、TG、TC无相关性。结论:低T3综合征在CKD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且低T3水平与肾脏损害程度、贫血、微炎症状态等疾病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判断CK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固本泻浊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CKD2~3期患者83例,其中对照组40例、固本泻浊方结肠透析组43例观察12个月,比较各组患者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Ib)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固本泻浊方结肠透析对CK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同时选取25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CKD患者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及IL-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2个月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CRP、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Hb、AI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KD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固本泻浊方结肠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缓解胰岛素抵抗、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变化,探讨CK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64例CKD患者分为3组,其中CKD3期组17例,CKD4期组16例,CKD5期组3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以及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素(PTH),比较各组胎球蛋白A水平,并分析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KD3期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CKD4期组和CKD5期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ApoA、ApoB、ApoA/ApoB比值和cystatinC被选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论CKD非透析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随着肾功能的逐步恶化而降低,其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5期非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影响因素,观察PAH对CKD非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1月1日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且随访资料完整的CKD3~5期患者。按照是否患有PAH分为PAH组和无PAH组。随访终点:(1)全因死亡;(2)进展到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肾脏存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83例患者,年龄(46.06±14.18)岁,其中男166例(58.66%),女117例(41.34%)。与无PAH组比较,PAH组患者的年龄、血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均高于无PAH组(均P0.05);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 HCT)、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碳酸氢盐、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无PAH组(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OR=1.032,95%CI 1.007~1.056,P=0.007)、HCT(OR=0.812,95%CI 0.739~0.892,P0.001)、碳酸氢盐(OR=0.856,95%CI 0.781~0.938,P0.001)是CKD非透析患者PAH发生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AH组的生存率比无PAH组显著降低(χ~2=13.184,P0.001),肾脏存活率显著低于无PAH组(χ~2=21.948,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AH组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PAH组患者的2.228倍(HR=2.228,95%CI 1.088~4.564,P=0.029),进展至RRT的风险是无PAH组患者的1.692倍(HR=1.692,95%CI 1.064~2.728,P=0.031)。结论高血压、低HCT、低碳酸氢盐水平是CKD3~5期并发PAH的危险因素;PAH是CKD3~5期非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及进展至RR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CKD患者294例,检测血清磷(P)、钙(Ca)、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CaP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浓度.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KD1 ~2期患者血清钙、磷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KD2期患者血清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3~5期患者血清钙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CKD1 ~2期比较有差异,CKD5期患者血清钙浓度明显低于CKD3 ~4期有显著性差异.CKD3 ~5期患者血磷高于对照组及CKD1 ~2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磷增高明显与血钙和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2 ~5期患者血肌酐高于对照组及CKD1期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各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CKD3期患者我们应该积极给予降低血磷的综合治疗,以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5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肾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分组:CKD组为3~5期CKD住院患者共51例;健康对照组为22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另将CKD组按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分为高tHcy组(血清tHcy≥15μmol/L)和非高tHcy组(血清tHcy〈15μmol/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tHcy;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预测方程(MDRD简化公式)计算。结果:CKD组GFR水平为(14.8±12.99)ml·min-1·1.73m-2;血清hs-CRP水平为(3.31±3.50)mg/L;tHcy水平为(23.25±13.11)μmol/L。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为(0.95±0.84)mg/L;CKD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K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FR无相关性;高tHcy组和非高tHcy组相比血清hs-CRP水平无差异(P〉0.05),CKD组血清hs-CRP与tHcy水平无相关性。结论:3~5期CK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尚不能认为CK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炎症反应发生;3~5期CK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肾功能减退程度并不平行,3~5期CKD患者微炎症状态这个复杂过程中有多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湘南地区慢性肾脏病(CKD) 3~5D期患者的贫血状况,分析CKD患者贫血发病规律,为肾性贫血的改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设计,选择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规律行血液透析及住院治疗的1 619例CKD 3~5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 FR)和是否接受透析治疗分成4组,即CKD 3期组(92例)、CKD 4期组(301例)、CKD 5期组(989例)和CKD5D期组(237例),收集入选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等指标,对贫血相关指标及贫血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CKD病情进展,CKD 3期至CKD 5D期4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依次为(105. 4±23. 1) g/L、(88. 4±20. 8) g/L、(76. 3±18. 6) g/L、(88. 0±20. 1) g/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1)。4组患者贫血患病率依次为72. 83%、94. 68%、97. 77%、91. 56%,其中轻度贫血所占各期贫血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70. 15%、48. 07%、20. 37%、40. 09%,中度贫血所占各期贫血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8. 36%、42. 81%、60. 70%、48. 85%。CKD 3~5D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结果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所占总贫血比例为64. 65%,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18. 55%。直线回归分析得出Hb与eG FR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为:Hb=66. 81+0. 96×eG FR(R=0. 45,F=351. 00,P 0. 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湘南地区CKD患者的贫血患病率逐渐升高,贫血的严重程度也在逐期加重; 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贫血类型均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为主,提示各期CKD患者的贫血在发病机制上具有一致性; 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Hb平均水平随eG FR下降呈线性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mBNP)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清肌酐、BNP、NT-proBNP浓度,按照我国改良的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依据2003版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指南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5(未透析)期三组进行比较;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NYHA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比较同一肾功能水平下不同心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同一心功能水平下不同肾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结果同一肾功能分期血BNP及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一NYHA分级、不同CKD分期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NYHA分级,NYHAⅠ、Ⅱ、Ⅲ级时CKD 4期与CKD 3期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 5期与CKD 4期、CKD 3期比较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NYHAⅣ级时,NT-proBNP浓度在CKD 3期、4期、5期的浓度分别为(2 5540.00±4 537.30)μg/L、(25 820.00±3 636.18)μg/L、(26 208.00±3 920.6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作为CKD 3、CKD 4及CKD 5(未透析)期患者判断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对CKD 3及CKD 4期患者在考虑肾功能的前提下可评价心功能状态,但对于CKD 5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CKD3~5期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探讨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8例CKD3~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测定血清25(OH)D3、iPTH、血清肌酐(Scr)、血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各期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GF-23的关系。结果:(1)CKD各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D各期FGF-23水平逐步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校正血钙、血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0.01)和白蛋白(P〈0.05)存在直线正相关关系。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P〈0.01)存在正相关关系。(3)非透析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血磷、iPTH、肌酐清除率是血清FGF-2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FGF-23)=1.700+0.106(P)+0.048(LogPTH)-0.003(Ccr)。透析组PTH、CRP是影响FGF-23的主要变量。结论:CKD患者血FGF-23明显升高,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可能是CKD患者血FGF-23水平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34例,女46例,年龄65~80岁,BMI 18.4~27.3 kg/m2,ASAⅡ或Ⅲ级。于术后1~5 d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2、3、4、5 d血清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IL-6、TNF-α、CXCL13浓度。结果术后1~5 d,有21例(26%)患者发生POCD(POCD组),其余59例患者为非POCD组。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5 d两组患者血清CRP、PCT、IL-6、TNF-α、CXCL13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5d POCD组患者血清CRP、PCT、IL-6、TNF-α、CXCL13浓度明显高于非POCD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CXCL13浓度在POCD患者中明显升高,是否与POCD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管癌术后患者CXCL12的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胆管癌术后恢复情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0年7月10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胆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5例患者术后CXCL1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按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CXCL125000 pg/m L)、中表达组(CXCL12 5000~6000 pg/m L)和高表达组(CXCL126000 pg/m L),比较3组临床病理参数,并采用门诊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按时记录3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存活率和肿瘤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胆管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胆管癌手术后3组的CXCL12表达水平较手术前(P0.05)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1个月时3组患者血清CXCL12表达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的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中表达组和高表达组(P0.05),而肿瘤复发率则明显低于中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表达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组(P0.05),而肿瘤复发率则低于高表达组(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胆管癌的5年生存率与肿癌直径,有无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CXCL12表达水平有关(P0.05)。结论:通过检测患者术后血清CXCL12表达水平可对患者的生存期、复发率等预后情况进行评估。此外肿癌直径大小,有无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等均为影响胆管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协助为胆管癌术后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