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不同耐药基因型(OXA-48及KPC)的临床特征,旨在找到其内在差异,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分离出CRKP菌株的患者共44例,剔除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并根据产生碳青霉烯酶的不同分成KPC组及OXA-48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特性等指标。结果携带KPC酶14例,占31.8%;携带OXA-48酶27例,占61.4%;携带IMP酶2例,占4.5%;未携带碳青霉烯酶1例,占2.3%;其余型耐药基因未检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XA-48组与KPC组患者感染前住院时间,是否入住ICU≥7 d,感染前基础疾病及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胸腔引流管、胃管、尿管,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内窥镜手术,分离出CRKP之前使用的药物情况及90 d全因死亡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XA-48组和KPC组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5.6%、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OXA-48组和KPC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6.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CRKP感染的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死亡率较高,不同基因型CRKP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CRKP不同基因型对于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存在异质性,临床制定抗感染方案应结合耐药基因情况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并监测其耐药性,为CRKP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重症医学科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肺炎的患者共64例,其中23例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组),41例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CSKP组),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检出CRKP情况、CRKP携带的耐药基因及ST型情况,并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有慢性肺病、机械通气时间≥7 d、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7 d、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以及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患者检出CRKP概率更高;CRKP检出耐药基因有KPC-2(100%)、CTX-M-24(95.65%)、ompk35(95.65%)、ompk36(91.30%)、SHV-12(82.61%)、TEM-1(86.96%),NDM-1(8.70%), ST11型菌株所占78.26%,ST23型8.70%、ST25型8.70%,ST37型4.35%;CR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达100.00%,对替加环素4.35%、四环素8.70%、复方新诺明13.04%。结论 CRKP危险因素、耐药基因和种类较多,临床应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采取相对应预防和治疗,从而预防与减少CRKP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宋内志贺菌的药敏特性及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与型别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性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宋内志贺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菌株携带相关ESBLs基因;采用近邻相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菌株CTX-M型基因型别;对菌株携带ESBLs基因与特定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株宋内志贺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为86.67%,无耐药现象;头孢曲松耐药率为96.67%,阿奇霉素耐药率为96.67%,多重耐药率为98.89%。90株宋内志贺菌中50株检出blaCTX-M-9 group基因,检出率为55.56%,经系统发育分析均为CTX-M-14亚型;1株检出blaTEM基因,检出率为1.11%;未检出blaCTX-M-1 group,blaCTX-M-2 group,blaCTX-M-8 group,blaCTX-M-25 group和blaOXA,blaSHV,blaNDM,blaVIM等β-内酰胺酶基因。blaCTX-M-14基因阳性菌株与blaCTX-M-14基因阴性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携带blaTEM基因的菌株对头孢他啶不耐药。结论广西地区的宋内志贺菌对主要治疗药物头孢曲松高度耐药,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菌株普遍携带ESBLs基因,主要为CTX-M-14亚型;携带单一型别的ESBLs基因与菌株对特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非北京基因型的多态性及分布,探讨非北京基因型对11种其他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其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两次耐药监测点来源结核杆菌菌株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选取耐多药菌株进行其他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测定,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PCR扩增耐药相关基因rpoB、KatG、inhA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19株MDR菌株经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其中非北京基因型39株,占32.77%,以H家族(14株,占11.76%)和T家族(含T1、T2、T3和T5,14株占11.76%)为主要流行型。非北京基因型与北京基因感染者性别、年龄组、职业、文化、登记分类及地区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11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与北京基因型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序分析非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KatG、inh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6.64%、77.31%和12.61%。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在rpoB基因531位密码子、516位密码子和在katG基因315位密码子的突变率均低于北京基因型菌株(P0.05);非北京基因型耐药相关基因的其他位点突变率与北京基因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非北京基因型的主要流行家族是H家族和T家族,非北京基因型与耐药性无关,其rpoB基因531位密码子、516位密码子和katG基因315位密码子的突变率均低于北京基因型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江苏省昆山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防治此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山市中医医院患者分离的70株CRAB,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增效法和改良Hodge试验进行金属酶及碳青霉烯酶表型初筛;用6种碳青霉烯酶特异性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基因型的测序分析,并通过网上GenBank进行比对以确定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70株C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1.4%和70%,对其他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检出金属酶耐药表型10株、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68株,PCR扩增出OXA-51基因型70株、IMP-1基因型8株、OXA-23基因型66株,OXA-24、OXA-58及VIM-1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地区CRAB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OXA-51、OXA-23及金属酶基因IMP.1在介导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82株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其与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相关性。方法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82株,采用自动细菌检定系统检测其对18种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并分析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离株KPN对SCF耐药较高,为94.1%;对MPM的耐药率较低,为24.2%。82株KPN共检出SHV、TEM-1、KPC-2、NDM-1、OXA-1、OXA-2、CTX-M-3、CTX-M-14、CTX-M-15、CMY-4等10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前4种阳性率分别为100%、100%、7.3%和2.5%;碳青酶烯耐药株和碳青酶烯敏感株OXA-1、CMY-4、KPC-2及NDM-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1.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E型(SHV+TEM+CTX-M群+OXA群)较常见,检出率为48.8%,与药敏型Ⅷ型相符度(以药敏型为标准)为75%;基因型D型KPN中,药敏型Ⅰ型和Ⅱ型所占比例较高,达61.9%。结论长沙地区临床分离株KPN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也表现为多样化,其中SHV、TEM基因携带率高达100%,携带OXA-1、CMY-4、KPC-2及NDM-1的KPN更有可能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型为D型的KPN更有可能对非碳青霉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14株耐碳氢酶烯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为控制耐碳氢酶烯肺炎克雷伯杆菌传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痰样本分离的114株CRKP,采用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碳青霉烯的药敏性。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mCIM法)检测CRKP的耐药表型;采用PCR法检测碳氢酶烯酶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 4耐药基因。结果: 114株CRKP经mCIM法检测阳性率为95.61%,耐药表型均为KPC型。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0%~75%、82%~87%、90%~95%和80%~84%(均P<0.05)。经PCR检测,blaKPC基因阳性检出率为100%。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共分为13个谱型,优势型别为KPN01.005型(35株),各菌株间相似性系数达92.0%以上。结论:宁乡市人民医院CRKP的耐药十分严重,与其携带blaKPC耐药基因密切相关。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和I类整合子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其所产生基因型.结果 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所有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56株ESBLs阳性的菌株有44株扩增到TEM基因(78.6%),SHV型阳性的有2株(3.6%),CTX-M型阳性的有48株(85.7%),OXA型阳性的有1株(1.79%),intI1阳性菌株有35株(62.5%),占未检出PER和VEB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较高,耐药显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TEM型和CTX-M型ESBLs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携带I类整合子基因是导致细菌产ESBL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耐多药(MDR)及广泛耐药(XDR)MTB菌株对抗结核新药乙胺丁醇(EMB)类似物SQ109的耐药性,为SQ10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培养阳性的MTB菌株,共计223株,包括MDR菌株109株,XDR菌株114株。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检测SQ109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流行病学界值(ECOFF值);采用RD207基因作为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的分离标准进行基因型鉴别,并比较不同基因型菌株耐药情况;根据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株对EMB的耐药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EMB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率的差异。结果 根据临床MTB菌株对于SQ109的MIC值频数分布情况,确定ECOFF值为1.000mg/L。XDR菌株耐药率为4.4%(5/114),MDR菌株中无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109株MDR菌株中有8株非北京基因型,114株XDR中有10株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菌株对SQ109耐药率为2.4%(5/20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未发现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223株菌株中共有138株EMB敏感菌株和85株EMB耐药菌株。EMB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1株,耐药率为0.7%(1/138);EMB耐药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4株,耐药率为4.7%(4/85),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结论 SQ109在体外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MDR-MTB和XDR-MTB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北京基因型菌株与SQ109耐药性无相关性。菌株对EMB的耐药性与对SQ109的耐药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β-内酰胺酶和整合子耐药基因型,明确其耐药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临床分离的242株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耐药基因。结果 24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氨曲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86%、65.70%、63.64%、62.40%和59.92%;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厄他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分别为17.77%、18.88%、18.88%和23.55%。PCR结果显示,ESBLs基因阳性155株,占64.05%,主要为TEM型和SHV型,两者均存在的菌株有114株,占产ESBLs基因菌株的73.55%(114/155)。其次为KPC基因86株,占35.54%;此外AmpC基因43株,占17.77%,全部为DHA型。整合子基因128株,占52.89%,以整合子1(intI-1)为主,共检出120株,占49.59%。结论 我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重,主要的耐药基因型为TEM型、SHV型、KPC和intI-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各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分布.方法 收集中国16个城市28家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45株.采用Etest法或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所有菌株TEM、SHV、CTX-M、OXA等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结果 64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仅对阿米卡星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30%.其中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不敏感的菌株为275株,占42.6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68株,占57.05%,对所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为20株,占3.10%.从基因型分布情况来看,阳性率最高的为OXA-10群共51株,其次CARB型37株,TEM型36株,PER型35株,CTX-M型11株,VEB型9株,SHV型5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的24株,GES基因型1株,未检测到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CTX-M-13、CTX-M-14、CTX-M-15、CTX-M-3基因型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 中国28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β内酰胺酶基因型以OXA-10及PSE-1为主.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或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β-内酰胺酶和整合子耐药基因型,明确其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临床分离的242株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耐药基因。结果 24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氨曲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86%、65.70%、63.64%、62.40%和59.92%;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厄他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分别为17.77%、18.88%、18.88%和23.55%。PCR结果显示,ESBLs基因阳性155株,占64.05%,主要为TEM型和SHV型,两者均存在的菌株有114株,占产ESBLs基因菌株的73.55%(114/155)。其次为KPC基因86株,占35.54%;此外AmpC基因43株,占17.77%,全部为DHA型。整合子基因128株,占52.89%,以整合子1(intI-1)为主,共检出120株,占49.59%。结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重,主要的耐药基因型为TEM型、SHV型、KPC和intI-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40株,琼脂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检测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对12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将该院检出的40株阴沟肠杆菌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琼脂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而后采用序列分析法与PCR(聚合酶反应)对12种耐药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后的药物敏感结果显示,40株阴沟肠杆菌标本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以15.0%为最低,而对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敏感率均为100%,其他抗菌耐药率范围为42.0%~92.5%;耐药基因共8类,分别为sull、Int I 1、aac(3,')-I、Amp C、CTX-M-9、CTX-M-3、SHV-2a、TEM-1,sull+Int I1为大部分菌株所携带;耐药谱分为9型(A-I),其中以A、D占比较高,且基因分型与其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阴沟肠杆菌有高度与多重耐药性特征,其耐药机制较为复杂且为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应用PCR方法检测产酶株的TEM、SHV及CTX-M基因。结果35株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2.9%;但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其中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82.9%、68.5%和65.7%;基因型分析显示有26株携带CTX-M基因,24株携带TEM基因,15株携带SHV基因。结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重庆地区以CTX-M型ESBLs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使用后,引起腹泻患者肠道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基因型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收集临床住院应用抗茵药物后出现腹泻患者的大便或肛拭子进行培养,分离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50株、大肠埃希菌21株和变形杆菌18株,通过改良Hodge实验、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测定KPC、金属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分析PCR产物序列并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总结产ESBLs细菌同源性的和变异情况.结果:89株产ESBL的菌株中,有64株携带CTX型耐药基因,68株携带TEM型耐药基因,21株携带SHV型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茵中CTX型占到84%(42/50),TEM型占到76%(38/50),SHV型占到15%(7/50);变形杆菌中没有SHV型,而TEM型占到100%(18/18),CTX型占到40%(7/18);大肠埃希菌中CTX占到100%(21/21),SHV型和TEM型均为83%(17/21);同时检出3株产KPc和22株产金属酶的细菌.结论:本院抗生素腹泻患者肠道杆菌产ESBLs耐药基因主要以CTX和TEM为主,同时携带两个或两个以上耐药基因的细菌占49%(44/89).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其所产生基因型。结果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所有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56株ESBLs阳性的菌株有44株扩增到TEM基因(78.6%),SHV型阳性的有2株(3.6%),CTX-M型阳性的有48株(85.7%),OXA型阳性的有1株(1.79%),intl1阳性菌株有35株(62.5%),占未检出PER和VEB型。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较高,耐药显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TEM型和CTX-M型ESBLs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是导致细菌产ESBL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701株葡萄球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分离出病原菌2 480株,葡萄球菌701株,占病原菌28.2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为87.73%。所有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呋喃坦啶、辛内吉的耐药率小于9%,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78%,分析除呋喃坦啶,辛内吉外,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率高于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球菌感染比较普遍,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且存在多重耐药性,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加强葡萄球菌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不同基因型在广东省各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相关性。方法 随机数字法抽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2015年临床分离的来自于广东省不同地区的504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选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方法(Spoligotyping)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基因型耐药率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在50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分别是386株和118株。非北京家族中,T家族高达48株;其余是H3家族、EAI家族、MANU家族、AMBIGO家族、LAM家族以及新发基因型。北京家族构成比在性别、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汕头、汕尾、揭阳、东莞四个地级市的构成比低于广州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4株结核分枝杆菌中,453株在SPOIDB 4.0数据库中分为49种寡核苷酸类型归类于30个簇,其主要流行簇依次为:SIT1、SIT53、SIT52、SIT19、SIT523。SIT1基因型的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 吡嗪酰胺(PZA)、 阿米卡星(AMK)、左氧氟沙星(LVFX)、耐多药(MDR)、泛耐药(XDR) 的耐药率均高于SIT53、 SIT52、SIT19,而SIT523在 RFP、SM、EMB、MDR的耐药率方面高于SIT1 (3)主要流行基因型北京家族的INH、PZA、AMK的耐药率高于非北京家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药物的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广东省结核分枝杆菌呈基因多态性,北京基因型菌株为本省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流行株,而且与异烟肼、吡嗪酰胺、阿米卡星耐药相关。非北京基因型在潮汕和东莞等华侨之乡比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豫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及四种二线药物耐药性分布.方法 纳入豫北地区2019年收治肺结核痰涂片阳性培养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共2280株,均行MTB基因型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查,分析纳入患者一般资料和风险因素,评价MTB基因型与再次抗结核治疗耐药性间相关性.结果 2280株MTB菌株中北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三级医院中肠杆菌科细菌产KPC酶的流行状况及型别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8月到2013年6月海南地区四家三级医院无菌部位分离的对亚胺培南或厄他培南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43株,运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KPC表型筛查;PCR的方法进行基因型别检测。结果 43株细菌中,2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PCR检测3株为阳性,基因测序比对分析均为KPC-2型。结论 海南地区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不敏感的肠杆科细菌中KPC酶的主要基因型别KPC-2型,携带KPC酶的质粒可在不同种属细菌间水平传递,临床应加强监控,防止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在医院环境中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