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9-2019年风疹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方法采用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09-2019年风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时空扫描统计分析风疹聚集性。结果河南省2009-2019年风疹年均发病率为0.71/10万,发病率从2009年的2.78/10万下降至2019年的0.42/10万;3-6月份为发病高峰;0-9岁、10-19岁、≥20岁病例构成比从2009年的55.23%、37.22%、7.55%变化至2019年的7.11%、77.20%、15.69%。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09-2012年、2016年和2019年存在30个高-高聚集县区;时空扫描统计分析识别到3个时空聚集区。结论2009-2019年河南省风疹发病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加强省内地区和省际相邻地区的风疹联合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9—201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变化趋势。方法首先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利用SaTScan 9.5软件完成时空聚集性扫描分析。结果 2009—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共报告752 209例,年均发病率为145.93/10万,多发于5岁散居儿童,发病高峰在4—7月。2009年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中部,自2010年开始,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高的地区由中部地区逐渐向四周分散。SaTScan时空扫描分析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时空聚集性,多为每年的4—7月,2009年和2010年手足口病的聚集地区均分布在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3个地区,而2011—2018年在上述3个地区基础上新增曲靖市、文山州、楚雄州成为新的聚集区域,到2019年一类聚集区扩大到8个地区。结论 2009—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呈现时空聚集性,一类聚集区域由云南中部地区逐渐向东南部移动,针对这些重点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凉山州肺结核发病的流行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导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7—2021年凉山州的发病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前期数据处理;利用SSPS 17.0、Arcgis 10.8和SaTScan 9.6软件进行报告发病趋势分析和时空扫描,探索时空聚集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1年凉山州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在100/10万以上,报告发病的男性远多于女性,发病年龄的高峰为15~29岁的青壮年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工发病最多,其次为学生,每年的2月、11月报告发病有所降低,发病的高峰基本在3—7月,差异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7—2021年Moran指数I值分别为0.58、0.51、0.60、0.49和0.43,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报告发病率呈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1年分别有4、3、2、1和4个县处于“高-高”区域。2020—2021年存在两个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聚集区以美姑县为聚集中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新疆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性,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同时,将基于空间点与面的方法相结合,全面解释结核病的聚集效应。方法 利用新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2005-2010年结核病监测数据,基于离散型泊松分布模型,利用SaTScan9.4.2进行时空扫描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二维角度探讨结核病的时空聚集区;采用ArcGIS10.2进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呈现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模式。结果 2005-2010年新疆结核病年均报告率为210.75/10万,是全国年均报告率的3倍。结核病报告率在区县水平分布不均,时空扫描分析发现4类聚集区,分别在2008-2010年间有15个区县聚集,集中分布在西南部,聚集强度最高;2005-2007年间有11个区县聚集;2006-2008年间,共探测到2类聚集区,分别包含2个区县;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结核发病热点区主要在西南部及南部,与时空扫描最高聚集性区相一致;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经济带区。结论 新疆结核病报告率在区县水平存在聚集性,应对发病高风险高聚集区加强监测及管理,制定区域化的结核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及空间自相关特征与时空聚集性, 为云南省手足口病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疫情的空间聚集性, 利用离散Possion模型的时空扫描方法分析疫情的时空聚集特征。   结果   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发病人群以男性、散居儿童、0~4岁年龄段人群为主, 主要流行的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病毒逐渐被其他肠道病毒替代。病例分布和病原体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病例分布的热点县区个数逐渐减少, 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中部, EV71热点区域逐渐较少, 其他肠道病毒热点区域逐渐增加并向云南省中部和南部扩大。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逐年时空扫描发现3个一类集聚区, 1个二类聚集区, 聚集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10月。   结论   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未发生明显变化, 但主要流行的病原体类型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仍是云南省中部和中南部地区, 4-10月应重点关注以上地区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水痘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痘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水痘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CDC。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水痘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SaTScan v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水痘疫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广西2014-2016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48/10万、43.56/10万和61.56/10万。在县级水平发病整体上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Moran''s I在0.24~0.35之间,P<0.01),高发病、高-高聚集区较为一致,均分布于广西西北部地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发病主要聚集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每年的一类聚集区主要分布于河池市全部和百色市大部分地区,基本覆盖了广西西北部地区,2016年在广西东北部地区以灌阳县为中心和南部地区以海城县为中心,分别出现1个波及范围较广的二类聚集区。结论 广西水痘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在整体上呈现较明显的时空聚集性,西北部地区聚集性高,需重点防治。此外,在水痘高发季节需加强对其周边地区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时空重排扫描、趋势面等方法探索河南省各县(区)COVID-19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时空聚集性。结果河南省COVID-19患者于2月3日新增109例,达疫情高峰,随后递减趋于零星散发。河南省COVID-19病例呈中等程度的空间聚集格局(Moran′s I=0.412,Z=8.853,P<0.001),聚集程度随时间呈增强趋势。COVID-19"热点"发病区域为信阳、驻马店、南阳、郑州(P<0.05)。河南存在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分别为以桐柏县为中心的主要聚集区(RR=18.47,LLR=927.593,P<0.001),以辉县市为中心的次要聚集区(RR=7.84,LLR=288.710,P<0.001)和以夏邑县为中心的次要聚集区(RR=7.69,LLR=171.585,P<0.001)。COVID-19发病在东西方向呈减少趋势,南北方向呈下降趋势。结论开展COVID-19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可为疫情的预警、资源分配、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等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8-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高危聚集区,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  基于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2008-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三维趋势分析和结果可视化呈现,应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  结果  河南省2008-2019年累计报告223 499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6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和青少年,占病例总数的50.61%;每年的3-7月及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且东部略高于西部;时空扫描统计结果显示:共识别到6个时空聚集区,主要聚集区位于北部安阳地区,包含4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08-2013年。  结论  2008-2019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呈平稳的波动趋势,且存在明显季节性规律,5~1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为其主要发病人群,2008-2019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存在时空聚集性,主要聚集区呈动态变化,近两年东南部地区出现聚集区,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2—2019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手足口病的重点发病区域,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2019年山东省手足口病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将空间自相关和时空重排扫描法相结合分析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2—2019年山东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736 28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3.58/10万,发病率变化比较平稳。发病率呈单峰分布,5—8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以0~6岁年龄组人群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发病率空间分布图显示高发病率地区主要集中在鲁西北、鲁中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线的带状区域。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高发病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市、东营市、枣庄市和青岛市。结论山东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疫情总体较为平稳,济南市、东营市、青岛市和枣庄市为手足口病重点防控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和聚集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贵州省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中贵州省88个县(区)2015—2020年肺结核发病数、发病率和常住人口资料,在ArcGIS软件中与贵州省矢量化电子地图关联,建立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率地理信息数据库,然后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再采用SaTScan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以年均5.53%的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 3 369.487,P<0.05);年均发病率为114.41/10万,88个县区年均发病率为54.47/10万~254.83/10万。2018—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整体呈空间聚集性,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63、0.289和0.294(P<0.05)。2015—2020年“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黔西南部,呈现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同时“低-低”聚集区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时空扫描结果发现,2015—2020年肺结核一级可能聚集区发生以望谟为中心的西南部等地,二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以汇川为中心的北部地区。结论 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全省整体存在时空聚集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望谟等地的西南部,呈现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防控工作应统筹兼顾,重视聚集区同时加强巩固非聚集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巢湖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巢湖市2009-2015年HFMD疫情监测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数据库。应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 1.6对建立的GIS数据库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时间-空间扫描统计软件SaTScan 9.4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结果 巢湖市2009-2015年共报告HFMD 6 960例。2011年、2013-2015年HFMD发病模式存在空间聚集,局部自相关共探测到14个高聚集区;HFMD存在3个时空聚集区,这些聚集区大部分发生在城区街道。结论 巢湖市HFMD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巢湖市HFMD的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下一步HFMD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闽南地区(泉州、厦门和漳州市28个县市区)耐多药肺结核登记病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纳入治疗情况,为耐药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ArcGIS 10.2和SaTScan 9.3软件分析闽南地区2010—2018年耐多药肺结核的时空聚集性,分析纳入治疗者的时间和地区差异。结果闽南地区2010—2018年耐多药肺结核平均登记率为0.45/10万,呈上升趋势,年均治疗率64.0%;整体上呈现空间聚集性(Moran’s I=0.432,P0.01),整个厦门市为高-高聚集区,漳州市的东山县和诏安县为低-低聚集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7—2018年泉州市的8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和厦门市的同安区和翔安区构成一级聚集区;2010—2013年厦门市的思明、湖里、集美和海沧区构成二级聚集区。结论闽南地区耐多药肺结核登记率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应重点加强耐药结核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2011-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对胃癌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平滑后的胃癌发病率高低值地区分布集中,有明显的聚集趋势。纯空间扫描与时空扫描均探测到该地区胃癌发病存在聚集性,纯空间扫描结果包括永昌镇、五和乡、洪祥镇等三个聚集区,扫描时间为2011-2012年;时空扫描同样得到三个聚集区,但在聚集区类别和大小上与空间扫描存在差异,其聚集时间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男女性时空扫描结果表明男女性胃癌发病也具有聚集性,且女性聚集区范围大于男性。结论 武威市胃癌发病持续走高,防控工作严峻。结合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能够克服区域人口间的差异,准确的找出胃癌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早期发现和干预黑龙江省人间炭疽疫情并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9—2021年黑龙江省人间炭疽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应用ArcGIS 10.8和SaTScan 9.5软件对2004—2021年病例资料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1979—2021年黑龙江省共报告人间炭疽发病例数304例,整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699,P<0.001);发病以>20~60岁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3.83∶1;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80.26%。2004—2021年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及东北部存在明显的聚集性。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最可能聚集在以友谊县为中心、半径为107.61 km的东部及东北部地区。结论 黑龙江省人间炭疽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高发人群主要为>20~60岁男性农/牧民,聚集区大多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及东北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2017—2022年德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7—2022年德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与时空聚集性分析探索德阳市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7—2022年德阳市手足口病累计报告22 872例,年均发病率108.64/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4—6月、10—12月为发病高峰,易感人群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EV71疫苗年均估算接种率9.64%,病原学发现EV71检出占比逐年下降。空间自相关和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手足口病高发聚集区为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和绵竹市,聚集时间与发病高峰基本一致。结论 2017—2022年德阳市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4—6月、10—12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防控重点应关注0~6岁的婴幼儿人群,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和绵竹市是重点防控区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3 - 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3 - 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并以街镇为单位应用SatScan V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分析结果采用ArcGis10.2进行可视化。结果 2013 - 2017年,广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29 002例,年均发病率为494.63/10万,呈下降趋势,2014年发病率最高为619.89/10万。每年发病呈双峰分布,5 - 7月为发病主高峰,9月为次高峰。所有患者中,5岁及以下儿童占83.21%,散居儿童居多(77.81%)。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手足口病高发病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环中心城区的白云区、天河区以及广州市西北部花都区的部分街镇,聚集范围呈逐年缩减趋势,低发病聚集区则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结论 广州市2013 - 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存在时空聚集性,白云区和花都区部分街镇应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时空分布特征,为食管癌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09 - 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数据,计算发病率及空间自相关性,采用时空扫描统计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9 - 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率呈波动变化,平均发病率为66.07/10万。纯空间扫描统计发现2个食管癌发病聚集区,分别是洪泽区和淮安区;时空扫描探测到的一类聚集区为洪泽区,聚集时间为2012年,二类聚集区为淮安区,聚集时间为2010 - 2011年。男女性的扫描结果与总体食管癌发病时空扫描结果相似,男性聚集区范围大于女性,聚集时间多为2009 - 2012年。结论 淮安市食管癌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探索出的高发区域能够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风险因素与食管癌发病的关联提供基础,对淮安市食管癌区域性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5-2019年1岁以下婴儿麻疹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高危聚集区,为麻疹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2015-2019年1岁以下婴儿麻疹三间分布特征。采用SaTScan 9.4软件和ArcGIS 10.7软件对2015-2019年1岁以下婴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时空分布规律和高危聚集区。  结果  2015-2019年1岁以下婴儿麻疹累计报告2 75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2.8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6~8月龄婴儿,占病例总数的49.40%;每年1-5月为发病高峰。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河南省2015-2019年1岁以下婴儿麻疹发病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东向西先升高后降低,呈轻微的倒U型分布;时空扫描统计结果显示,共识别到3个时空聚集区,主要聚集区位于南部平顶山市和南阳市的县(区),包含28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5年。  结论  2015-2019年河南省1岁以下婴儿麻疹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高发年份存在明显季节性规律,6~8月龄为其主要发病人群,2015-2019年河南省1岁以下婴儿麻疹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主要聚集区位于河南中南部,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5-2016年重庆市、湖北省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峡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菌痢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菌痢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ArcGIS 10.3软件实现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 2005-2016年三峡地区累计报告菌痢126 19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9.67/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下降速率为4.74%。菌痢每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4.71%(56 421/126 196);散居儿童居多,占病例总数的41.93%(52 918/126 196);高发县(区)主要有重庆市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及城口县和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及伍家岗区,年均发病率为60.20/10万~114.81/10万。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三峡地区菌痢发病存在时间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每年5-10月;菌痢病例在县(区)尺度上存在明显聚集性,探测出12个一类聚集区,35个二类聚集区以及9个无统计学意义的聚集区,集中发生在高发县(区),位置相对稳定,一类聚集区均位于重庆主城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和巴南区)及其周边县(区),二类聚集区由大范围集中变为散在分布。结论 三峡地区菌痢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重庆市主城区和宜昌市主城区为菌痢重点防控区域。  相似文献   

20.
《华南预防医学》2021,(不同时)
目的分析荆州市不同时期一二期梅毒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9年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资料,根据发病率高低,将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分为2011—2013年(高)、2014—2016年(中)、2017—2019年(低)3个时期,采取趋势面、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3个时期一二期梅毒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9年,荆州市累计报告一二期梅毒4 715例,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趋势面分析得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的高发区域逐步从西北部(2011—2013年)向中部转移(2017—2019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在2011—2013年、2014—2016年呈正相关,且有空间聚集性(Moran’s I=0.333 6、0.210 5,均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一二期梅毒高值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集中在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4—2016年主要集中在荆州区、沙市区、监利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7—2019年主要集中在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P0.05)。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主聚集区在公安县、江陵县,共2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1年4月11日至2011年8月15日(RR=4.14,LLR=93.55)。结论 3个时期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均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区域逐步缩小,2017—2019年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为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