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足跟、足底、足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足跟、足底、足背的创面26例,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4例皮瓣完全成活,供区伤口愈合良好.仅有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但是其下的深筋膜层成活良好,肉芽生长快速,二期植皮均完全成活.术后3~6个月随访,25例皮瓣色泽正常,血供良好,外形、功能满意,皮瓣感觉逐渐恢复,仅有1例皮瓣稍显臃肿.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操作简单方便,术后无特殊护理及用药,成活率极高.此方法较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常有骨和肌腱组织暴露 ,而局部可供的皮肤少 ,使得修复困难。近年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带血管神经蒂的皮瓣转移修复 ,不需吻合血管 ,手术操作简便 ,而且手术安全 ,成功率高。我们自 1 996年~ 2 0 0 0年临床应用 1 1例 ,除 l例失败外 ,皮瓣均成活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5~ 64岁 ,平均 46岁。其中足跟慢性溃疡 6例 ,足底恶性黑色素瘤 3例 ,跟骨慢性骨髓炎 1例 ,跟部撕脱伤 1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 1 2 cm× 6cm,最小 4.5cm× 3cm。神经血管带蒂最长 1 … 相似文献
6.
7.
8.
1992年MASQUELET 等提出表浅感觉神经血管轴岛状皮瓣的概念,并临床应用成功.1996年国内王和驹等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04年至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缺损1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5例,女8例;年龄4~40岁;其中车祸伤11例,机器伤8例,慢性溃疡4例,缺损面积(4cm×4cm)~(10cm×15cm),其中7例患者存在肌腱、骨骼外露。方法:①皮瓣设计:根据创面性质标记创面清创范围,测量清创后创面。于小腿后侧中线上1/3处设计皮瓣,以外踝与跟腱的中点与腘窝中点连线为皮瓣的轴心线,以外踝上5cm处为皮瓣的旋转点(术前以超声多普勒定位皮支血管穿刺点),据创面大小(皮瓣面积约为120/100创面面积)与形状沿轴心线设计适宜皮瓣。②切取皮瓣:沿设计线切开皮瓣上端切口,解剖出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后,结扎近端,于深筋膜下由近端向远…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我们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蒂郎进行改进后转位修复足跟、踝及足背皮肤缺损,临床应用7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10 .5 cm×16 .5 cm。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简便, 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报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探讨小隐静脉在皮瓣血液循环中的作用.方法 自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年龄12~72岁,平均36岁,其中男14例,女5例.外伤性缺损12例,足跟部慢性溃疡5例,足跟部鳞状细胞癌患者3例.将足跟部创面清理后,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最大9 cm×12 cm,最小5 cm×6 cm.其中自皮瓣远端结扎小隐静脉12例,未结扎8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未结扎小隐静脉组患者1例皮瓣周缘出现发黑坏死,该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8 cm×12 cm,采用隧道方式转移皮瓣.嘱患者俯卧位,抬高患肢,反复换药后痊愈.随访1~6年,1例鳞癌患者术后7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小隐静脉结扎与否不是皮瓣存活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14.
1997。2005年10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足跟、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2008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通过设计皮瓣切取转位及术后相应处理结果,得出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观良好,供区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具有设计灵活、安全可靠、血运良好的优势,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4):61-61,67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可由多种方式修复,1995年8月~1998年1月我院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瓣修复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6~62岁。外伤致缺损10例;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1例;瘢痕切除术后缺损... 相似文献
17.
我们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背、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15例 ,其中改进皮瓣外形设计并结扎蒂部小隐静脉 3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11~ 38岁。缺损部位 :小腿下 1/ 3胫前部皮肤缺损伴深部组织裸露 2例 ,足跟缺损 4例 ,足底软组织合并外踝部缺损 3例 ,外踝及足背联合缺损 6例 ,急性损伤创面 11例 ,慢性溃疡创面 3例 ,慢性感染创面及肉芽创面 1例。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达 6年余。缺损面积 3cm× 4cm~ 8cm× 13…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交腿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愈后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66例因车祸外伤而致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及2例足跟部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6例。A组应用交腿皮瓣,B组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A组32例,术后感染2例,皮瓣撕脱2例。B组36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36例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份浅表坏死,经换药延迟愈合,随诊6个月~1年,皮瓣质地、肤色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患者满意度B组高于A组(P〈0.01)。结论与交腿皮瓣相比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行皮瓣修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对症处理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20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4个月,除一例术前合并有脊髓损伤伴截瘫感觉差,踝关节活动大部分丧失外,其余病例皮瓣外形理想,足踝关节功能患者满意.结论 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关节外露创面,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则是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