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同的内固定方法 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体会.方法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分别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锁定加压钢板43例,股骨近端髋内钉(PFN)24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结果 随访6~60个月.三组患者在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2.
3种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3种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适应证.[方法]8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41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32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16例.[结果]经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分别为92.8%,90.6%,93.8%.[结论]3种内固定材料以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最佳,但各有其适应证:对Evans Ⅰ、Ⅱ型和部分Ⅲ型可选用DHS固定,对Ⅳ,Ⅴ型可选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对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高龄者可选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临床应根据骨折类型,年龄、体质因素及骨质疏松程度等作综合分析,选择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8例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结果]随访112例,平均时间16个月。其中DHS组45例:优29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88.9%;Gamma钉组31例:优2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8%;PFNA组36例:优29例,良6例,差1例。有序Iogistic回归,SPSS软件计算模型全局性的检验结果,P值=0.02,表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Goodness-of-Fit两个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值均0.05,表示模型拟和较好。相对于DHS组,Gamma钉组疗效的优良率优势是DHS组的exp(1.64)=5.1552倍,PFNA组疗效的优良率优势是DHS组的exp(0.864)=2.3726倍。结果表明,Gam-ma钉组,PFNA组与DHS组比较有差异。[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使用PFNA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更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采用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动力髋螺钉(dvnamic hip screw,DHS),三种内固定术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分析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应的适应证及其愈后。方法考察本院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7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分别对其中239例患者进行了内固定治疗,其中87例进行了Gamma钉内固定术,91例进行了PFNA内固定术,61例进行了DHS内固定术。结果2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3年。其中,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出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PFNA疗效最佳,优于其他两组。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Gamma钉优良率为85.06%,PFNA优良率为92.31%,DHS的优良率仅为70.49%。共计有36例出现了手术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5.1%。DHS并发症发生率为32.8%;并有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其中,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术式的选择,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定。  相似文献   

5.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至2004年7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Ⅰ~Ⅴ型骨折48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岁。结果获得平均1.2年随访者46例。采用K uderna疗效评定:优18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骨折骨性愈合44例,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4例。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观察,探讨DHS系统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于骨折早期经髋关节外侧切口行DHS内固定术,手术当日于术前即开始应用抗生素且连续应用7-10d,术后1周开始患髋关节及同侧膝关节的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和主动运动。结果:所有病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11W,平均9.5W,2-4W开始负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节功能优良率88.6%。结论:DHS系统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LCP内固定治疗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透视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本组获平均14.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死亡13例;其余骨折均愈合,无深部感染、内固定失败、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DHS联合拉力螺钉、PFN、空心拉力螺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联合拉力螺钉42例,PFN16例,空心拉力螺钉18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随访7~34个月,空心拉力螺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PFN治疗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P<0.05),DHS联合拉力螺钉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稳定型、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选择DHS治疗.粉碎性、不稳定或反股骨粗隆、粗隆下骨折选择PFN治疗.高龄、体质弱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用5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经半年至7年的随访,结果:稳定型骨折选用闭合多根骨园钉固定,优良率100%,不稳定型骨折选用加压滑动鹅头钉,优良率97%,优于其它钉板类。本文对骨折的分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007~2010年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手术方法、术前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平均21个月的随访。结果优68例,良3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2.45%。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2003年6月~ 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79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Evan’s Ⅰ3-4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髓内固定组(采用PFN和PFNA)和髓外固定组(DHS),统计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死亡、伤口延迟愈合、伤口感染、髋内翻、股骨头坏死).[结果]7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13~36个月),平均15.5个月.年龄65~99岁,平均75岁.49例采用DHS,30例采用髓内固定(采用PFN和PFNA),DHS组(Evn's Ⅰ3型35例,Evan's Ⅰ4型14例,手术时间60~110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愈合45例,愈合率91.8%,并发症(死亡3例、伤口延迟愈合3例、伤口感染1例、髋内翻6例、股骨头坏死2例),按照Harris功能评分,优22例,良18例,优良率78.9%.髓内固定组:Evan'sⅠ3型21例,Evan's Ⅰ型9例,手术时间60~150 min,术中出血量60~250 ml,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愈合29例,愈合率96.5%,按照Harris功能评分,优11例,良15例.优良率80.01%.并发症:死亡1例、髋内翻3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髓内固定较DHS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两者均存在不足.针对这类病人,内固定方式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7月~2014年4月,我们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57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7例,男20例,女37例,年龄80~94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5例,Ⅴ型4例。患者均合并有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术后死亡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置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内固定术(P<0.000 01),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死亡率却比内固定组高(P<0.01).在术后髋部畸形率、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内置物松动率方面,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不同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股骨头置换术在文中所列指标中,均优于或不差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应用时则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帆 《临床骨科杂志》2008,11(2):162-163
2000年3月-200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1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NF组(89.0±6.0)分,DHS组(84.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内固定较DHS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随访34例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69~87岁,平均78.6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6例、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7例、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内固定术7例,DHS(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术14例,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6~25个月,平均16.3个月。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PFNA内固定组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再移位,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DHS内固定组2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外翻愈合伴退钉,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余内固定组患者无钢板断裂、松动、断钉现象,骨折均于术后12~30周愈合,平均18.5周。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1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2.4%。[结论]对于老年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病人,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股骨颈基底型骨折属于股骨颈骨折,同时又是囊外骨折,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由于发生率低故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比较分析高龄(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异。方法:1995年9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38例股骨颈基底型骨折患者,男12例,女26例;年龄70-91岁,平均79.4岁;全部患者均为外伤性新鲜骨折,其中16例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为一组,另22例选择内固定术为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1年运用Harris评分中部分项目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结合术后1年髋部正侧位X线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1年后生活自理、髋部疼痛及行走距离等方面较内固定组优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年后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而内固定组骨折均愈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近期效果较理想,具有以下优点:(1)术后可早期负重活动,较快恢复伤前活动能力;(2)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发生几率;(3)近期感觉及功能优于内固定。但同时股骨颈基底型骨折作为囊外骨折血供较好,骨折愈合率高,对于预期生存时间超过5年、骨质量较好的老年患者考虑行内固定治疗,可避免人工关节置换后期的磨损、松动及下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高龄(≥7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PFNA组25例,DHS组38例,PFLP组2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按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89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4.0±2.8)个月。PFNA组较DHS组、PFL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DHS组及PFLP组并发症较PFNA组高(P0.05)。DHS组与PFNA组、PFL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后治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FNA组:优1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23/25(92.0%);DHS组:优22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30/38(78.9%);PFLP组:优10例,良8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18/26(69.2%)。结论 3种内固定方法比较,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发生内固定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负重,髋关节功能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张忠良  费霖莉  傅俊伟  方立 《中国骨伤》2021,34(10):900-90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15 d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86例,男312例,女674例,年龄(77.71±7.58)岁,其中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97例,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889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外伤原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术前合并病,术前输血情况,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麻醉方式,内固定类型,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5 d内并发不良事件,包括术后15 d内手术部位感染,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心肺脑重要脏器栓塞,尿路感染,死亡,以及术后是否进行输血治疗。用t检验及单因素χ2检验对两组间患者术前、术中基线资料及术后15 d内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校正术前及术中基线资料P0.05的混杂因素,将P0.05的术后不良事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代谢综合征对术后15 d内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年龄,BMI,心功能不全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v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史,肾功能不全病史,手术时机,ASA分级、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5 d内并发手术部位感染、急性心功能衰竭、DVT、尿路感染及输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术前及术中基线资料混杂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会增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15 d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OR=3.785,95%CI(1.086-13.188),P=0.037],DVT发生率[OR=2.265,95%CI(1.096-4.682),P=0.027]),尿路感染率[OR=2.703,95%CI(1.049-6.963),P=0.039]及输血率[OR=1.811,95%CI(1.142-2.870),P=0.012]。结论: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更高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尿路感染率及术后输血率,因此骨科治疗团队应联合内科及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下,在患者围术期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临床特点为患者体质较弱,且部分伴有合并症,因此临床治疗也具有相应的特殊性。如保守治疗,可因卧床时间长而出现较多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近年来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髋内翻畸形。我院2000年7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其中年龄〉60岁者8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