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络病理论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新思路。通过对肾络生理、病理的阐述,提出痰、瘀、毒、虚共同导致的肾络瘀滞是慢性肾衰的病理基础,养血活血、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新思路.通过对肾络生理、病理的阐述,提出痰、瘀、毒、虚共同导致的肾络瘀滞是慢性肾衰的病理基础,养血活血、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眼病从肝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探讨了眼疾从肝辨治的理论依据及辨治方法,认为从肝辨治是一种重要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微血管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范畴。本文从络病学说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对DPN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气血阴阳亏虚、络脉失养是DPN发病之本,瘀血痰浊阻络是DPN发病的关键。“络以通为用”,临床治疗当采用“通补结合”的原则且贯穿疾病始终,益气养阴温阳以荣络、化痰祛瘀以通络,通与荣兼施、标本兼治有一定疗效,为临床治疗DPN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回顾相关文献,结合络病理论,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络病的相关性,证实RA属于络病,并提出RA从络论治的病变规律及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简述络病理论的发展历史,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的微观病机。出血性中风的病变部位在于脑络,"络脉失养"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毒损脑络"作为其发病的病机关键,其外围存在着络脉绌急、络血不行、络气郁滞、痰瘀阻络等系列实证及络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虚证,实质是"络脉不通"。脑络是脑神的功能和结构载体,治疗以"解毒通络"为根本大法,使气血通,络脉复,神机自用。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整体观念,重视络病理论指导,发挥中医药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刘玉宁 《新中医》2007,39(12):3-4
在IgA肾病血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先天禀赋薄弱、阴虚气少是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湿热毒瘀是疾病发生、更是病情恶变的主要病理因素;络息成积是贯穿疾病始终的病理学改变。提出辨证论治可分为热伤肾络、肾络瘀阻、络虚失荣三型。其中热伤肾络之热有风热、湿热、湿毒的区别;络虚失荣有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等证型的不同。从络辨治本病应重视熄火宁络、强调化瘀通络、突出软坚化积、注重补虚充络。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从络病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肝络癣阻、血瘀痰结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组成抗纤软肝颗粒。分期分阶段辨治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实验、动物史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多角度、多层次、多环例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瘤属“瘿病”范畴,根据吴以岭院士独创络病理论,系痰瘀阻络(痰湿、血瘀)、病久入络、易积成形,辨证分型、通络散结为主,化瘀通络、祛痰通络、散结通络,化瘀通络用当归、丹参;祛痰通络可用白芥子、浙贝母、半夏、南星等;散结通络用莪术、夏枯草。历代均用含碘中药治疗瘿病,包括瘿瘤,常用海藻、昆布、海带、海蛤,海藻玉壶汤、四海舒郁丸等。近年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应用含碘中药弊病,如海藻、昆布、海带等促进甲状腺瘤生长,加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情,只适用于单纯地方性甲状腺肿。继承应用古人经验时,须有发扬,也要有所摒弃。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肝络痹阻、血瘀痰结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组成抗纤软肝颗粒,分期分阶段辨治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实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1.
试析甲状腺病从痰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所变生的病理产物,是对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痰之为病相当广泛,可以表现于许多疾病之中,诚如古人所云:“百病乃有痰作祟”。《丹溪心法》日:“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甲状腺病是以甲状腺肿大、结节、肿块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陈如泉教授对甲状腺病的主要辨治思路是从痰论治,现就其理论依据、辨证治疗、选方用药等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韦云  周文泉  贾广波 《陕西中医》2010,31(11):1565-1566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肇始于《内经》,充实于金元,兴旺于明清,至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之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素问·调经论篇》云:“病在血,调之络。”初步反映了络脉与血病的关系,奠定了络病学说的基础。络脉既是气血津液贯通的枢纽,也是沟通机体内外及神机运转的重要途径之一。简单来说,络病不是某一种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一般认为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但目前青春期后和围绝经期发病也有增多趋势。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痤疮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而运用络病理论探讨痤疮的病机,辨证施针,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均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门诊病人。男性7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8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9年;合并有痛经11例,月经过少9例,肥胖6例,闭经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1.2分级标准[1]根据2000年7月南京召开的“痤疮分级与治疗选择”学术会议发布的“寻常痤疮国际改良分类法”按皮损程度分为Ⅰ~Ⅳ级。Ⅰ级为以粉刺为主要皮损,可见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少于30个;Ⅱ级为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Ⅲ级为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个,结节少于3个;Ⅳ级为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个以上,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2治疗方法2.1辨证施针外邪袭络:主取肺经列缺,阳明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提出其本病的发生起于气郁,继而出现脾肾两虚,病情逐渐加重,故提出从郁从虚论治本病,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五轮,即血、风、肉、气、水五轮,分别相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眼为人体的五官之一,是视万物,察秋毫,辨五色的视觉器官,其功能活动是整体活动在眼局部的具体表现。目之五轮,内应五脏,“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本人在多年眼病的临床中,察五轮形色,脉证合参,辨明所属脏腑,把握顺克逆从,标本兼顾,投方用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肾小球病属肾脏的络脉病变,其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弛易急、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息成积。肾络病可从肾阴亏虚,络脉失养、气阴两虚,肾络不荣、气阳两虚,肾络失煦、风湿扰肾,肾络失和、湿热伤肾,络脉阻滞、毒滞肾络,络体受损、痰浊内盛,肾络壅滞、水瘀互结,’肾络痹阻、痰瘀结聚,络息成积等证型论治。临证药物运用力倡选用虫类药,  相似文献   

17.
杂性眼病主要是指非热性眼病和热性眼病的后遗症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从庞万敏主任医师的遗稿《杂性眼病辨治心法》中整理出的有关此类疾病的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络脉不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痰瘀阻滞络脉、血虚风燥邪气损伤络脉、脏腑亏虚络脉萎废不用皆可导致头皮失养发根不固,伴有油腻黏着或干燥瘙痒,最终造成毛发凋落。治疗将“络以通为用”作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服以化浊通络、养脉和络、通补荣络,配合外用活血通络,内外合治使络脉荣顺,毛发得以再生。对构建基于络病理论的皮肤病基础理论起到推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主要发生在Graves病患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或器官免疫性疾病。TAO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低下或亢进,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突眼胀痛、异物感、阵发性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西医目前多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TAO发病其病位在肝,涉及到心、脾、肾。王旭~([1])将TAO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期用清肝泻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血管病变在IgA肾病中较为常见,影响IgA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IgA肾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阐述气滞络阻、邪毒伤络、络脉失荣的病理发展阶段,提出扶正驱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分期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