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通为用”论治乳痈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痈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 ,我们认为乳络“以通为用” ,从“通”论治 ,以“通”为主治疗乳痈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就“以通为用”论治乳痈研究作一探讨 ,以飨读者。1 乳汁郁积 ,乳络不通是发病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 ,肝主疏泄 ,可调节乳汁分泌 ;而乳汁为气血所化 ,气血为心神所属 ;乳络以通为用。乳痈之成 ,朱震亨《丹溪心法》对之有充分认识 ,云“乳房阳明所经 ,乳头厥阴所属 ,乳子之母 ,不知调养 ,怒忿所逆 ,郁闷所遏 ,厚味所酿 ,以致厥阴之气不行 ,故窍不得通 ,而汁不得出 ,阳明之血沸腾 ,故热胜而化脓”。我们认为乳痈的发生 ,既…  相似文献   

2.
王霞 《国医论坛》2005,20(2):54-56
急性细菌性乳腺炎是由细菌侵入乳腺引起的乳房急性化脓性疾病,属祖国医学“乳痈”范畴,哺乳期妇女较易患之。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外因多为产后哺乳时乳头破损、皲裂,致风毒内侵乳络;内因多为肝郁与胃热搏结,乳络不通,乳汁郁积,气血瘀久化热酿毒而发。现将近10年来本病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乳痈乳痈有外吹乳痈与内吹乳痈二种.外吹乳痈患者为产妇,与哺乳有直接关系;内吹乳痈患者为孕妇,由胎气过旺而成.(一)外吹乳痈:病因:产妇乳头破损,外结黄盖,阻止乳汁外流;或产妇乳多、乳浓,乳络不通;或断乳后  相似文献   

4.
乳腺炎多是由哺乳期妇女乳房部细菌感染,乳房挤压,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畅致疏泄障碍,胃热壅滞与阳明之热蕴结,经络不通,气血郁滞,郁而化热成痈。属于中医“乳痈”范畴。《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络为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乳痈的治疗中有独特疗效,现归纳近几年的外治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顾伯华教授(上海中医学院龙华医院):急性乳腺炎论治以通法为主。通者,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通腑实以泄胃热,此皆通也。夫乳痈一病,虽有内吹、外吹之分,但临床以产后外吹乳痈为多见,本病之成,外由产后哺乳、乳头破损,风  相似文献   

6.
外吹乳痈是乳房部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多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最为常见。其主要发病原因为乳络失畅,乳汁壅滞,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局部无块或有块,乳汁分泌不畅,同时可伴有寒热,头痛骨楚,或有胸闷,口渴,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乳汁郁久化热酿毒,便将腐肉成脓,所以治疗外吹乳痈,贵在及时快速。笔者于2010~2013年间,运用金黄膏加红灵丹外用,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外吹乳痈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清通饮”治疗急性乳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乳腺炎”病因虽杂,但病机不外乳络不通、乳汁壅滞,败乳蓄积,化热成痈。故治疗上,当以“清”、“通”并重,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乳消痈。中药“清通饮”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乳消痈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乳痈病位在乳房,病因病机多为肝之疏泄失畅,乳汁分泌或排出失调;或因饮食不节,胃中积热,肝胃失和,郁热阻滞乳络;或因乳头外伤,乳络不畅,或断乳不当,引起乳汁瘀滞不得出;或外邪侵袭,闭阻乳络所致。乳痈与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密不可分,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清热和胃,尽快将积乳排出。肩井穴首载于《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的经穴之一,可调畅气机、疏泄肝胆,气血上行以滋养乳房,乳络通畅,清热和胃,除胃中积热,消肿散结止痛,标本兼治,切中乳痈治疗之关键,穴简效宏,为治疗乳痈要穴。肩井穴治疗乳痈的机制,从中医的角度解析为调畅气机、清热平肝和胃,气血上行滋养乳房,促使乳汁分泌;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其机制可能为调整产妇的异常体态、松解乳房及周围组织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调节乳汁分泌,并通过免疫机制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梅龙 《家庭中医药》2006,13(2):56-56
急性乳腺炎是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往往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发病前一般先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到乳头刺痛,或有乳汁瘀积现象,往往哺乳时可见1~2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在乳房的某一部分有胀痛和硬结,全身感觉不适,胃纳减少,大便秘结,有时头痛和发热,甚至畏寒或寒颤。此时如能使阻塞的乳管重新通畅,将瘀积的乳汁全部吸出,再加局部冷敷或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则病变往往可中止发展。并逐渐好转。中医称本病为“乳痈”,选用单味中药治疗,取材易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实功认为乳痈的病因病机为胃热壅盛,炼乳浓稠,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乳汁蕴积化热而成脓;或情志不遂,肝郁气滞,而致气机阻滞,血流不畅,而成气滞血瘀阻于乳络,使乳络不通、乳汁分泌不畅而成肿成块。治疗方法上主要有通法、通补结合法、补法、内治法与外治法相合。乳岩的病机为情志所伤,以致无形之气郁与有形之痰浊、瘀血相互交凝,乳络不通,日积月累,结滞乳中而成。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早期以疏肝行气为法、中期以疏肝行气与补益气血相结合、晚期以益气养荣为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强调心理疏导、怡情易性,但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郁滞性乳腺炎常见病因病机辨证分析,认为郁滞性乳腺炎为乳痈初起病变,一般称为乳汁瘀滞证,属中医妒乳症治疗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按之则痛,结聚成形,沿乳络分布,边界欠清,乳汁不出。因本病既可发生于哺乳期,又可发生于回乳期,虽皆为乳痈之变证,但其治疗转归迥异,其辨证施护原则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房肿痛,化脓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之为“乳痈”。祖国医学认为: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若产妇气血运行有序,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乳汁通畅,反之则乳络不畅,乳汁淤结凝滞,再加邪毒入侵,必致化热成痈。该病好发于分娩后1~4周的初产妇。输乳管阻塞和乳头皮肤破损,乳房不清洁以致细菌入侵引发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另外,乳头畸形,影响婴儿吮吸或乳汁分泌过多,不能及时排空或产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等原因均可引发本病。急性乳腺炎早期,乳房部切诊可有触痛和硬块,局部皮肤灼热,或伴有发热恶寒,若…  相似文献   

13.
乳痈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即“急性乳腺炎”。此病虽有内吹、外吹之分,但临床以产后外吹乳痈多见。其病因病机,正如朱丹溪所说:“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或为忿怒所逆,郁闷所遇,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通,而计不得出。阳明之热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焮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此不治必成痈疖。”可见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热熏蒸,肝郁与胃热互相影响是乳痈发病的关键。此病初期,如果治疗及时,应用疏肝通乳、散结解毒药物可以治愈。但确有一些患者,由  相似文献   

14.
乳痈一证,多因热毒壅结,气血淤滞而成,多因气郁吹乳所引起。《诸病源候论》程种龄云:“复有乳儿之际,为儿口气所吹,致令乳汁不通,壅滞肿痛,不急治,则成痈。”《医学心悟》说明成痈之因是由乳汁蓄积,壅塞乳管,郁入而酿成。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通络,令其毒热消解,气血通畅,则肿消痛止,乳汁流畅。消结丸具有活血祛淤,软坚散结通络之功能,外加金银花、蒲公英、大黄清热解毒泻下消痈,诸药合用共奏其功。  相似文献   

15.
乳痈的防治     
乳痈,指乳房患痈肿脓疡。乳痈虽男女老幼均可发生,但以产妇哺乳期为常见。由于乳汁蓄积雍聚或哺乳时乳头损伤,感染细菌邪毒而发病。过去中医典籍称为外吹乳痈、妒乳、吹奶等,西医称为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产后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急性乳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乳腺及乳管组织而引起的乳房感染。临床表现为乳房部位红肿热痛,甚至化脓溃烂,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中医称之为“乳痈”,认为妇女哺乳期多由吮乳吹风,或热毒蕴结,或肝气郁结,气滞血淤,以致乳络不通,乳汁壅滞,湿热结毒而引起。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方法校多,效果显著,现综述于后。一.分期治疗对本病的治疗,一般分为初期、成脓期、溃后期三期。内服采用疏肝气、通乳络、清胃热的方药,外敷以消肿、止痛、散结药物为主。姜兆俊分为四期治疗:1.郁滞期,治宜疏肝解郁、通乳和营、解毒消肿,内服蒲公英、瓜萎、  相似文献   

17.
燕全忠 《光明中医》2011,26(1):168-169
乳腺增生症,中医学称"乳癖"。症状为乳内有硬结,时常胀痛,月经来潮时病情加剧,妇人之乳汁乃气血所化,资于冲任二脉相通,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乳络不通,久郁成癖。笔者经多年临床探讨,理解了对该证病因病理及病型不同分别治之。通过临床治疗经验,配方用药收到一定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乳痈是在乳汁淤积的基础上,细菌通过乳头进入乳房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多由乳头凹陷、畸形、授乳不当,影响乳汁排出,导致乳络不畅、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临床上中药治疗乳痈大多选择清热解毒之品,传统切开排脓手术治疗成脓期乳痈,效果均欠佳。浙江省名中医楼丽华教授,创造性地将温通法运用到乳痈的治疗中,选用阳和汤内服、成脓期乳痈配合细针穿刺抽脓,减小患者痛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乳痈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胃积热或情志不畅致乳络不通,乳汁瘀积,气滞血瘀,痰凝而成。本病发病急,传变快,极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故宜早期治疗。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对母婴均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不愿意接受。笔者自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应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本病28例,除1例加用抗生素外,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为门诊病人,均为哺乳期妇女;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26.4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4例;双侧乳房先后发病者3例,单侧…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汤治疗产后乳汁淤积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卉 《天津中医药》2007,24(3):247-247
产后乳汁淤积又称产后乳胀,是指因乳腺管不通,或乳头凹陷等因素导致乳汁分泌不畅,产妇乳房胀痛,乳房充盈、饱满,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化脓性乳腺炎,给产妇造成痛苦,并影响产后哺乳。本院采用蒲公英汤配合乳房热敷及按摩治疗产后乳胀,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