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首次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被发现,其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生物特性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近年发现,PEDF与IR、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在氧化应激中扮演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望成为一个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靶点和疾病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高效、天然的血管增生抑制剂,具有神经营养保护、调节血管通透性和高效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PEDF的减少与糖尿病肾病(DN)有密切关系,PEDF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ECM)的聚积,提示其具有抗纤维化活性,同时可通过调节肾脏脉管系统发展和维持肾自身稳态来发挥对DN的保护作用.PEDF可抑制DN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DN治疗的一种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营养神经、神经元保护、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EDF在糖尿病肾病中可发挥独特的保护作用,如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生成、预防肾脏纤维化,并通过抑制肾脏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而抑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调节血管的渗透性,从而减少尿蛋白的生成.因此,PEDF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是一种强有力的新生血管抑制因子,除具有神经营养、神经保护、调节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新生血管、抑制血栓形成和抑制C反应蛋白生成等效应,因此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4)、糖尿病组(n=14)和罗格列酮干预组(n=14).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罗格列酮干预组给予罗格列酮5μ·g-1·d-1灌胃治疗12周,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肝功能、肾脏指数、肾功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明显增生,部分肾小管呈空泡变性,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分析:4.60 ±0.14、1.57±0.14,t=3.052,P<0.01;Western blot:1053±64、462±70,t=2.817,P<0.01),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53±0.12、3.96±0.18,t=2.845,P<0.01:Western blot:228±275、698±120,t=3.152,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增生程度明显减轻,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79±0.16、4.60±0.14,t=2.964,P<0.01;Western blot:753±81、1053±64,t=2.884,P<0.0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64±0.32、1.53±0.12,t=2.347,P<0.05;Western blot:473±127、228±275,t=2.334,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上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表达来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来源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是眼内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保持正常眼组织透明无血管的状态有重要作用。PEDF能对抗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有针对性地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发挥保护作用。同时,PEDF在眼部浓度降低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其作用机制仍在探索中。外源性应用PEDF及进行基因治疗对眼部血管增生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深入研究可能会发现PEDF治疗临床血管增生性疾病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并可加速如冠心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糖尿病重要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和恶化[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具有抗新生血管形成、抗慢性炎症、抗氧化和营养神经等多种保护性效应[2]。本文就PEDF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小管间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用RT-PCR检测高糖对VEGF和PED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显示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VEGF表达增加,而PEDF表达下降.在NRK细胞,高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增加VEGF和抑制PEDF的mRNA表达.提示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变化,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对上述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正常对照(NC)组、DN组、空载处理(BV)组、Ang-1处理(AV)组.采用STZ腹腔注射诱导大鼠DN模型.成模8周后尾静脉注射Ang-1腺病毒载体.多时点检测24 hUAlb和肾组织PEDF、TS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DN、BV、AV组24 hUAlb均升高,其中AV组于20周后降低(P<0.05).DN、BV、AV组肾组织PEDF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TSP-1表达上调(P<0.05),其中AV组12周后肾组织PEDF和TSP-1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较DN、BV组改善明显(P<0.05). 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PEDF、TSP-1异常表达参与DN发生发展,给予Ang-1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PEDF、TSP-1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不同浓度高糖培养下及人重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干预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簇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的改变.结果 显示活性氧簇水平、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EDF干预后,高糖环境下活性氧簇水平及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提示PEDF可能通过改善血管通透性和抑制氧化应激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探讨PEDF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构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慢病毒表达质粒pLenti-PEDF,经293T细胞包装,收集病毒上清液,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收集各组细胞的条件培养基,通过Westernblot分析各组细胞PEDF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试验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到裸鼠皮下,研究Lenti-PEDF病毒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中PEDF mRNA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PEDF慢病毒表达载体,以293T细胞包装的重组慢病毒能够高效感染肝癌细胞,肝痛细胞感染重组慢病毒后可高效表达PEDF并分泌到培养上清液中.体外研究结果表明,重组PEDF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抑制率分别达29%和4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enti-PEDF病毒能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1).瘤内注射Lenti-PEDF病毒21 d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肿瘤组织检测到PEDF mRNA的过表达.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PEDF能有效遏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肝癌组织中PEDF、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色素衍生上皮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份肝癌组织标本中PEDF、VEGF的表达,用CD31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EDF、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67%(30/72)、83.33%(60/72);MVD值PEDF阴性者高于阳性者、VEGF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EDF、VEGF表达均与术后复发、肝外转移、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有关;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EDF、VEGF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PEDF可能通过抑制MVD生成起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在人体中广泛存在,具有抑制新生血管、营养神经及抗肿瘤等多种功能,并能够同多种细胞因子发生相互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PEDF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与致残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治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近年来 ,人们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尤其是阐明了促血管形成因子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中的作用。在糖尿病状态下 ,许多组织因高糖和缺氧等因素使一些具有促血管生成能力的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 ,这些因子在增加血管通透性 ,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同时 ,促发血管生成 (angiogene sis)的过程 ,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形…  相似文献   

15.
色素衍生上皮因子(PEDF)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血管抑制因子。在急性或慢性损伤下,PEDF也可以保护和营养多种神经元与雪旺细胞。体外实验也证实PEDF可以通过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凋亡而抑制其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以肾间质纤维化和肾脏硬化为病理学特点,慢性低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新生血管形成、内皮功能紊乱等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NA-150参与多种炎性反应、调节炎性反应信号通路,在肾脏纤维化中表达升高,而且可以通过微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肾脏硬化;其靶基因,如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SOCS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等在糖尿病肾病中起保护作用.因此,miRNA-150可能通过影响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动脉粥样硬化(AS)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AS发展的关键步骤,血栓形成和新生血管生成与AS斑块不稳定密切相关,甚至引发AS斑块破裂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目前研究表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新生和抑制血栓形成等特性,对AS发挥保护作用。本文就PEDF与AS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在钙和骨代谢中有着明确的作用,除此之外,最近人们已经认识到维生素D缺乏症和糖尿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进展有关。这是由于在人体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可调节多种炎症因子的基因转录和免疫细胞的表达,包括抗细胞增殖、免疫调节、血管生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本文拟分析已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鼠肾小管周围新生血管与促血管生长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脏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用SD大鼠建立链唑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定量分析肾脏VEGF和Ang-2的表达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肾脏VEGF、Ang-2的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肾脏VEGFmRNA表达从2周开始持续上调,16~20周达高峰;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组各时点肾小管的VEGF着染均强于对照组;糖尿病组仅于16周和20周时探及肾组织Ang-2mRNA表达,12~24周免疫组化显示皮质区管周Ang-2着染管周微血管,整个实验期间对照组未探及Ang-2mRNA和蛋白表达;VEGF与Ang-2的改变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脏中后期皮质区存在Ang-2着染的新生管周微血管,VEGF与Ang-2参与糖尿病肾脏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在吸烟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及2型糖尿病吸烟组,PCR法检测中期因子在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中期因子在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吸烟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非吸烟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吸烟可以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期因子的表达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