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超声下塞丁格尔技术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入院的运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PICC置管术(塞丁格技术)患者30例,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后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结果本组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其中2例为二次成功,其余均为一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10d一6个月,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结论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尔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PICC置管的适用范围和置管成功率,且损伤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对31例不合作但需行PICC置管的患儿采用彩超引导联合静脉全身麻醉下置管,其中置管成功30例,成功率96.8%,1例不成功患儿及时中转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2例肿瘤幼儿肘上贵要静脉穿刺困难或失败后经肘下贵要静脉行改进PICC置管方法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幼儿的静脉特点,在超声引导下使用24 G留置针行肘下贵要静脉PICC置管,并结合"拔河式"穿刺、纵向扩皮等改进方法.结果 32例肿瘤幼儿均经肘下贵要静脉置管成功,其中27例一次穿刺成功,3例在同侧穿刺两次后成功,2例在同侧穿刺失败后转为对侧穿刺成功.32例肿瘤幼儿穿刺成功后均顺利送入PICC导管,其中2例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即刻重新调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正常位置,总异位率为6.25%.结论 肘下贵要静脉行进改PICC置方法显著提高了肿瘤幼儿PICC置管成功率,为其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27例临床PICC盲穿失败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对穿刺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引导,并对导管末端进行初步定位.结果 27例超声引导下穿刺全部成功,23例一次穿刺成功,4例2次穿刺成功.超声显示所有置管全部进入上腔静脉,与胸片结果一致.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准确、安全、易于掌握,在盲穿困难患者中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微插管鞘技术(MST)行肘上PICC置管时重要环节的控制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8例超声引导行肘上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总结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的方法.结果 超声引导行肘上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为100%.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50例,锁骨下静脉打折3例,颈内静脉15例,经调整后导管走向正常,局部损伤引起的渗血、渗液明显减少.结论 超声引导联合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置管过程中,控制穿刺角度、扩皮和送管方法、置管长度等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无法采用常规穿刺成功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2例同期实施PICC置管肿瘤病人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实施常规穿刺置管的32例病人,在非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管的资料。结果:31例病人置管成功,1例穿刺成功后,因置入导管失败而改为股静脉穿刺,置入到下腔静脉。结论:在非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方法不能实现的穿刺,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作为常规置管的后备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头皮钢针替代长穿刺针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3例成人应用9F头皮钢针穿刺浅静脉置入PICC患者(观察组),并与应用塞丁格穿刺套件中长穿刺针穿刺浅静脉置入PICC的10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两组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非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头皮钢针可以替代塞丁格穿刺套件中长穿刺针的使用,值得在无超声引导条件下行PICC置管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患者使用血管超声机结合微插管鞘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结果成功置管104例,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行PICC置管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极大提高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部位由传统的肘窝下改为肘窝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结论血管超声引导系统结合微插管鞘行PICC置管术无论在置管成功率上还是患者的舒适度上都是一种可靠的技术,为PICC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触摸非穿刺侧桡动脉对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12例拟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6例,操作前均给予血氧饱和度探头监测脉率、操作中进行疼痛评分,对照组按常规超声引导下置管操作规程进行置管,实验组在穿刺时由助手触摸病人非穿刺侧桡动脉给予干预,置管后比较两组病人穿刺前、穿刺时脉率及疼痛评分、靶静脉在屏幕上显示情况、操作总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时采用助手触摸病人非穿刺侧桡动脉,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降低穿刺时病人的脉率,增强靶静脉的显示清晰度,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及导针架引导下肘部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肘部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统一超声引导下未使用穿刺架,观察组使用穿刺架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局部组织损伤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超声医师配合利用彩色多普勒及导针架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医院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上肢外周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的患者建立安全、有效的输液通道.方法 组建PICC补救小组,对因上肢外周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的患者,采取中转为彩超引导下CVC方式进行补救.结果 中转为CVC后,置管成功率达100%.结论 组建PICC补救小组,在杜绝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上肢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的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静脉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 50 例超声引导下肱静脉 PICC 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50 例超声引导下行肱静脉穿刺,1 次穿刺成功 48例,占 96%,2 次穿刺成功 2 例,占 4%,总体成功率达 1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管患者的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我科因治疗需行PICC穿刺的患者,均无法在直视或触摸不到外周静脉血管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25例患者,经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管,成功率100%,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有效解决了直视或触摸不到外周静脉血管置入PICC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为肿瘤患者选择静脉输液治疗通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6例需中心静脉置管给药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2组:PICC组106例采用直视穿刺和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入PICC导管,CVC组100例在麻醉师会诊后按操作规程置入CVC导管。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满意度。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96.2%比86.0%,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6.6%比16.0%, P〈0.01);导管留置时间PICC 组为(140±9)d,CVC 组为(30±11)d,PICC 组较 CVC 组显著延长(P<0.01)。置管满意度PICC组为96.2%,CVC组为85.0%,PICC组较CVC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ICC导管与CVC导管比较并发症少,更安全,留置时间更长,是肿瘤患者化疗和支持治疗较满意的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上肢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时的改进措施.对32例上肢静脉障碍致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改行中心静脉置管,具体做法:准确进行静脉评估,正确做好导管的处理与修剪,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与麻醉医生及超声引导医生密切配合,置管后妥善固定导管.3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总体成功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59例经护理部检查属于困难穿刺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PICC导管配套的带鞘穿刺针直接穿刺并置管。结果:59例患者一次性穿刺并置管成功率81.4%(48/59),二次及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18.6%(11/59)例,总的成功率为100%,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直接穿刺PICC置管可获得较高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穿刺的痛苦,非常适宜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Seldinger技术(MST)在非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50例患者均选择MST,在非超声引导下经前臂静脉进行PICC置管。观察穿刺置管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 46例患者(92.0%)经前臂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经X线摄片检查无导管异位。结论对前臂可触及到血管的患者,在非超声引导下运用MST技术,对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助手压迫固定法在老年肿瘤患者中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老年肿瘤置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组以助手压迫固定法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无穿刺点出血病例.结论 助手压迫固定法不同于直接压脉带捆扎,应用于血管充盈度差的老年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保证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比较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比较两种置管方案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疼痛发生情况、两组置管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方案的适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穿刺位点出血、导管移位、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方案肘上/下的适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一次穿刺及置管的成功率更高,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普通PICC置管与超声引导PICC置管方法在消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106例消化科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分为普通置管组(n=71)和超声引导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普通置管组和超声引导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94.4%比94.3%)和总穿刺成功率(98.6%比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03,0.50;P>0.05);PICC超声引导组穿刺并发症(2/35,5.7%)显著低于普通置管组(22/7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548,P <0.01).肿瘤化疗患者超声引导置管方法舒适度明显优于普通置管组,但急、慢性胰腺炎患者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普通PICC置管比较,超声引导PICC置管成功率相当,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肿瘤患者带管生存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