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后侧入路应用解剖锁定钉板系统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8-10-2010-12对15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侧入路解剖锁定钉板系统固定.结果 15例均获5~26(平均13)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SS评分标准:优12例,良3例.复查X线或CT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无明显塌陷.结论 后侧入路解剖锁定钉板系统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累及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复杂型骨折,如不能选择合适时机、采用合理的固定入路及固定方式,则易出现局部皮肤坏死、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失败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等不良并发症。目的:探讨累及胫骨平台后内侧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固定方法及效果。方法: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和胫骨平台的三柱分型理论为依据,回顾性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累及后内侧柱的患者37例资料。所有病例施行固定治疗,采用前外侧切口及后内侧切口固定入路,外侧利用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竹筏"型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后内侧柱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此锁定支撑钢板固定,并行骨诱导人工骨植骨,按Merchant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得平均12.8个月随访。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并发症出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25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结果证实,前外侧切口结合后内侧切口+胫骨外侧"竹筏"型钢板及后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并应用骨诱导人工骨植骨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内侧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范围.方法 对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开放整复,以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踝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 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适应症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骨后外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Ao分型43-A3型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g-2016年12月经腓骨后外侧八路微创经皮锁定铜板内固定治疗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24例,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胫骨骨折Johner—Wruhs评分和踝关节功~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6个月,1例患者发生切口局部皮肤坏死,无切口感染、钢板外露等并发症,患者末次随访时根据胫骨Iohner-wruhs评分标准,其中优14例,良10例,可2例根据AOFAS评标准,其中优15例,良8例,可1例。结论腓骨后外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腓骨远端43-A3型骨折,能够减轻胫前软组织张力,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软组织情况欠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侧入路肱骨远端后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后侧入路切开复位,肱骨远端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19例。结果本组19例,术后随访3~13个月,平均9个月,优1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7%。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改良的后侧入路肱骨远端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愈合好﹑恢复快,是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全部采用后路和前外路、后路和前内侧联合入路,后路小钢板和前侧锁定钢板联合固定,同时植骨.[结果]术后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12例,功能复位8例.1例切口皮缘坏死.经清创后愈合.20例均获12个月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5~9个月,平均7.8个月.优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可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MIPPO技术结合前后联合入路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86例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情况分别采用后外侧入路(42例)及后内侧入路(44例)途径进行骨折复位并实施内固定。结果手术后病人整体恢复情况良好,骨折基本愈合,术后病人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良率为84.9%,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83.7%。病人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14.95、15.43,P〈0.05)。结论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等优点,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B、C型骨折(AO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患者经掌侧入路应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法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7~16个月,平均9.6个月.32例中优11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6%.结论 经掌侧入路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能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 A 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同内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平台位移、钢板应力的分布规律,探讨符合力学原理的最佳内固定及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在有限元相关软件中建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模型,并分别建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四种钢板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设定边界及载荷条件,模拟体重60 kg的成人双足站立(250 N)、单足站立(500 N)、慢走(1000 N)、快走(1500 N)四种工况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四种固定方式下胫骨平台位移、应力分布及钢板螺钉承受应力情况.[结果]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形象逼真、接近临床实际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四种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为500 N、1000 N、1500 N时,外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都最大,内侧钢板固定模型较外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值小,后侧钢板固定模型较内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值小,双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值最小;随着载荷增大,四种固定方式下钢板螺钉承受的应力值也随之增大.[结论]利用有限元相关软件建立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有限元模型及钢板内固定有限元模型能有效模拟骨折真实情况,指导临床治疗.采用双侧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时的平台轴向位移最小,承担的应力最大,稳定性最好,是最可靠的固定方法;采用单一钢板固定,则后侧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时的平台轴向位移最小,承担的应力最大,稳定性最佳,固定最为牢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7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均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实施手术,对照组行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低于对照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改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内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予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Mazur评分结果、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Mazur评分结果优良率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可促进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随机选取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改良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对其骨折愈合情况随访5-24个月。30例患者治疗后骨折均愈合良好,膝关节复位优良率达80.0%,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达83.3%。术后2例出现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但经康复科康复锻炼后改善,现情况良好。采用改良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进行良好复位和有效固定,加速骨折的愈合,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有暴露直接、损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优点,配合恰当的康复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针对不同分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以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的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46例患者临床资料,SchatzkerⅢ+Ⅳ型21例,SchatzkerⅤ+Ⅵ型25例,比较两种类型骨折患者术中情况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hatzkerⅢ+Ⅳ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显著低于SchatzkerⅤ+Ⅵ型(P0.05),而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chatzkerⅢ+Ⅳ型患者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间点Rasmussen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显著高于SchatzkerⅤ+Ⅵ型患者(P0.05);SchatzkerⅢ+Ⅳ型复位优良率显著高于SchatzkerⅤ+Ⅵ型患者(P0.05)。结论: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更适合SchatzkerⅢ+Ⅳ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的临床治疗,可以有较好术后复位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作者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86例,其中, Ⅰ、Ⅱ、ⅢA型骨折共64例.随机选择病例采用前内或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32例,分别对患者手术创伤、术后功能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20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均获6~2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后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总结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断端PRP注入治疗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16例Rueedi-Allgoewer Ⅲ型胫骨Pilon骨折使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PPO),骨折断端PRP注入治疗的患者,通过术前护理,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随访指导8~30月,结果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5.2%。RueediAllgoewer Ⅲ型胫骨Pilon骨折采用Mippo技术置入LCP集合骨折断端PRP注入,确实具有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但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积极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从1999年6月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按照AO分类,B1型4例,B2型6例,B3型3例,C1型7例,C2型12例,C3型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8~24月随访,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的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关节面的平整性,可较快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9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予以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35例予以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尺偏角、掌倾角及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桡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桡腕关节面平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尺偏角、掌倾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Cooney腕关节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相较于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探讨T形钢板固定加植骨方法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的支撑作用。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对2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应用T形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状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全部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与Werley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7%。结论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易于操作,不影响桡骨远端的腱鞘结构。通过植骨,可以恢复桡骨远端的长度及其解剖形态,同时增加螺钉的把持力,从而增加钢板固定的牢固性,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条件,从而最大限度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