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总结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措施.[方法]对506例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在整体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结果]改善了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生理及体位上的不适,病人满意度达到97%.[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可增进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对风险管理的措施,提升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 明确护理风险职责,找出护理漏洞,制定门诊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实行护理告知签字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患者满意率不断提高.结论 实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00例(次)老年患者门诊输液的护理,探索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时实施的护理措施。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达到指导老年患者防病治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06例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安弟  周丽英 《全科护理》2011,(16):1433-1433
[目的]总结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措施。[方法]对506例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在整体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结果]改善了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生理及体位上的不适,病人满意度达到97%。[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可增进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社区门诊中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对中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提高输液安全。方法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医疗环境,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结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08年患者投诉及护患纠纷为零。结论通过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使中老年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输液治疗,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患者掌握静脉输液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8月到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40例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2010年4~8月于我院门诊输液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309例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静脉输液知识及对护理操作满意度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门诊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应用,对提高门诊输液安全及减少护理差错与纠纷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门诊输液老年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7~12月老年输液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门诊输液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安全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输液安全隐患,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保健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健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需求,并针对需求进行护理.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担心的输液问题.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包括要求护理人员有责任心、主动热情服务、静脉穿刺技术水平高、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患者担心的输液问题包括静脉穿刺成功率、发生液体渗漏、液体流空输入空气、拔针不及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厕不方便.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做好健康宣传、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加强护患沟通.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保健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需求和担心的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1年建立门诊静脉输液中心,2003年通过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认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门诊静脉输液的流程。观察自2009年4—6月到我院静脉输液中心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所有病人,无一例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病人对我院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达99.99%,另有3名病人对我中心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CI是人性化的护理和服务,通过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经验总结和交流,不断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保证了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安全,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暴梅梅  向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37-3337
门诊输液室是门诊治疗的重要场所,也是静脉给药及护理操作技术的主要方式,其中中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室中的比例占大半,由于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安全防范流程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以往静脉输液发生的问题,制定各环节安全防范流程;进行培训与考核后,实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各环节输液护理缺陷发生明显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由82%上升到98%。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流程中的应用,能指导和帮助护士有效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增加护士落实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可能发生护理缺陷的风险因素,制定出适用于老年患者,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输液服务流程.方法 8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输液巡视单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2组分别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液体外渗、皮肤青紫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输液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中,2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对输液的担忧总体低于对照组.结论 输液前、中、后采取规范的干预措施,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的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对风险管理的措施,提升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 明确护理风险职责,找出护理漏洞,制定门诊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实行护理告知签字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患者满意率不断提高。结论 实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实施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前的2010年2月输液患者共6 200例次为对照组,实施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后的2012年2月输液患者共6 500例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差错苗头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差错苗头较对照组少,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实施前的85%提高到实施后的97%。结论实施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能有效预防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发生,充分体现了人文服务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在促进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00例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开展细节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穿刺成功率、输液渗漏率、拔针后出血及瘀血率、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输液渗漏率、拔针后出血及瘀血率低于护理前(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输液渗漏率。  相似文献   

16.
杜红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12-49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影响,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09-08-2010-10对中心门诊12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行整体护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输液治疗,整体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知识比护理前有了很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整体护理能提高老年患者对疾病治疗知识的了解,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8月门诊输液室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成立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实施专项督查管理和护理干预,比较成立前后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静脉治疗质控小组成立后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成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静脉治疗质控小组成立后患者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成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门诊输液室开展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77例静脉输液及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性地分析2005年1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7例老年患者在输液治疗中出现输液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77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有43例(55.8%)出现渗漏性损伤,18例(23.4%)发生静脉炎,11例(14.3%)发生输液反应.认为老年患者血管壁薄,静脉输液后易出现渗漏性损伤,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患者输液时应谨慎操作.合适的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输液并发症,提高输液安全性,增加老年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医改的不断深入,社区医疗方便,快捷,低廉的新型模式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现代社区居民知识层次的提高,对心理需求也在迅速的提高。因此,在社区护理工作中,适时心理疏导疗法,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心理疏导疗法是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诊疗交往中,通过良性影响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1]。静脉输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方便患者与家属、缓解医院病床紧张状况等优点[2]。随着“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观念逐渐形成,打针输液直接到社区门诊是很多患者的首选;因此社区门诊输液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并以老年患者居多,对于生理机能日渐衰退的老年患者,应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针对老年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出现的紧张不安、恐惧、多疑等情绪变化,及时的适时心理疏导和优质服务,本文通过对社区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常见的几种心理反应的分析,采取以优质服务为根本,坚持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在服务态度、工作方法、护患沟通等方面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适时心理疏导等措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实现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3]。现结合临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操作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使他们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感到身心愉快和舒适,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