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MRI特征.结果 9例囊实性室管膜瘤中,肿瘤位于侧脑室旁者7例,表现为大囊大结节者6例,大囊小结节者2例,肿块内多发小囊变者1例.7例肿块呈多发囊变,3例见瘤内出血.全部病例均见瘤周Ⅱ度水肿;肿瘤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内囊变区呈T2WI更高信号,瘤内出血呈T1WI结节状或片状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及瘤内出血不强化.结论 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常位于侧脑室旁,大囊变、多囊变、瘤内出血、壁结节、囊壁明显强化和瘤周Ⅱ度水肿等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卵巢纤维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纤维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瘤,表现为盆腔内实性肿块7例,囊实性肿块2例,境界均较清楚;肿瘤最大径2.5~13.4 cm,平均(6.6±2.2) cm;平扫实性成分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囊变区为高信号。增强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明显弱于子宫肌层;4例肿瘤合并少量盆腔积液,2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有对侧卵巢囊肿。结论:卵巢纤维瘤以单发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常见,体积较大而境界较清楚,MRI上平扫T1WI、T2WI多为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MRI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结果 6例肿块均位于单侧,肿块平均长径15 cm,呈类圆形、类椭圆形及哑铃状,包膜完整、边界清楚。4例为实性肿块伴坏死或囊变,2例为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坏死及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上见低信号纤维间隔将肿块分隔成多发小叶样改变。4例见流空血管影。DWI见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呈中度强化,平衡期呈持续中度强化,纤维间隔及包膜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的MRI典型表现为低信号纤维间隔将肿块分隔成多发小叶样改变,结合患者年龄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 MRI 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手术病理证实为SO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与病理学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例均为单侧卵巢发病,肿块3.2~13.3 cm,平均7.8 cm.囊实性 5 例,囊性 2 例,有分隔,分隔及囊壁增厚,不同囊腔信号可不均等.实性部分呈等T1、等或稍高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稍短T1、长T2信号,其中 5 例囊内见非压脂 T2WI极低信号、T1WI等信号区;囊壁及分隔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壁及分隔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镜下肿瘤实质大部分由甲状腺组织组成,其中 3 例合并有皮脂腺、钙化等成分.肿瘤内衬单层柱状或扁平上皮,见成熟甲状腺滤泡,大小不一,腔内可见红染的胶冻样物质,无异形性.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囊内出现非压脂T2WI极低信号、T1WI等信号改变),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是诊断卵巢甲状腺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CT平扫11例,增强扫描8例,MRI平扫和增强扫描8例。结果:5例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3例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呈球形或类球形,边缘规则;最长径3.4~11.5cm,平均6.9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3例有钙化。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呈持续性充填,延迟期乳头和囊性部分显示更明显。MRI在T1WI、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出血在T1WI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等度延迟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含有乳头状结构、延迟逐渐充填性强化的肿物,认识其特征性表现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CT扫描12例, MRI扫描4例。结果:11例位于胰腺边缘,瘤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实性团块影。肿块边缘清楚。CT平扫呈低密度,7例显示了瘤体钙化。MRI扫描4例,在T1WI、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均有强化,最大肿块实质-胰腺强化对比差,在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与正常胰腺强化基本一致;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MRI影像资料。结果:共检出21个病灶,病灶多分布于幕上皮髓质交界处,瘤周水肿以中、轻度多见。根据囊壁的形态分为光滑型、结节型、不光滑型。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壁结节强化。结论: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卵巢腺纤维瘤(OAF)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AF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 21例中,15例无症状,4例腹痛, 2例腹胀;18例肿瘤标志物正常,3例CA125升高。MRI上,OAF可表现为实性肿块、囊实性肿块及多囊性肿块。实性肿块T2WI多为低信号及极低信号,增强后轻至中等强化;囊实性肿块T2WI见多囊伴极低信号实性部分及分隔,增强扫描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多房囊性肿块T2WI囊壁及分隔呈低信号,增强后分隔轻度强化。结论 OAF常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肿瘤指标多为阴性,MRI特征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巧克力囊肿与囊性畸胎瘤的低场MRI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巧克力囊肿与6例囊性畸胎瘤的低场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0例巧克力囊肿共13个病灶中有9个病灶在短时反转恢复(STIR)脂肪抑制序列出现信号抑制征象。与6例囊性畸胎瘤内脂肪成分在STIR脂肪抑制序列上表现类似。结论在低场MRI上盆腔囊性占位中观察到短T1、长T2信号,STIR出现信号抑制现象时,就存在巧克力囊肿与囊性畸胎瘤的鉴别问题。综合分析病灶内部结构、增强扫描表现以及临床特点,可以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实性肿瘤的MRI表现的分析,评价MRI对卵巢实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及价值。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实性肿瘤,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卵巢癌6例,MRI呈分叶状实性肿块或结节,表现为明显长T1、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卵巢纤维瘤6例,呈圆形、分叶结节状,MRI表现为稍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卵泡膜细胞瘤9例,MRI表现为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持续性强化,2例病例在增强动脉期见多发细小的强化血管;卵巢无性细胞瘤2例,MRI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卵巢转移瘤8例,MRI呈不均匀稍长T1、T2软组织结节信号,增强扫描为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卵巢实性肿瘤MRI表现中,部分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通过MRI平扫、增强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的生化检查,可以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眼眶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眼眶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特征 ,提出对眼眶神经鞘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 对 2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神经鞘瘤患者分别行MRI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的TSE序列T1加权、T2 加权扫描 ,平扫不压脂 ,增强扫描均压脂。结果  14例位于肌锥内 ;5例位于肌锥外 ,均呈边缘清楚锐利的椭圆形或长条状 ;4例位于眼眶与海绵窦 ,呈哑铃形 ,跨眶尖 ,为颅眶沟通性神经鞘瘤。结论 MRI的三维立体扫描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与邻近组织关系以及增强表现 ,并能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中病变起源于筛窦6例,额窦4例,蝶窦3例,额骨、上颌骨额突各1例;10例首发病例多呈卵圆形,形态规则,5例复发病例中4例形态不规整。CT表现:11例于骨窗上均呈密度不均匀的"磨玻璃"样略高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影(与脑实质比较),内部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区,1例伴点状更高密度钙化影,7例肿瘤周边可见特征性"蛋壳样"骨壳形成,其中5例于其内侧可见到环形或弧线形底密度影。MR表现:8例中,肿瘤实性部分于T1WI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7例;呈高信号1例,T2WI呈低信号7例(与脑灰质比较),其中4例混有片状高信号影;继发囊变者4例,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低信号各2例;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度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而囊壁及间隔明显强化。结论CT是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是CT骨窗对该病诊断价值较大,MRI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二者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该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肿瘤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MRI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信号、动态增强TIC形态、DWI信号及ADC值特点.结果: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6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6例良性病灶5例表现为分叶状,1例表现为卵圆形,MRI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T2WI示4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均匀高信号,TIC Ⅰ型4例、Ⅱ型1例、Ⅲ型1例;1例交界性病灶为分叶状,T1WI及T2WI呈混杂信号,TIC呈Ⅲ型;2例恶性病灶为分叶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1例TIC呈Ⅱ型,1例呈Ⅲ型.9例乳腺叶状肿瘤于DWI上均为高信号,5例ADC值低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结论:MRI检查有助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当病灶较大,其内出现裂隙、囊变或分隔,曲线呈Ⅱ型或Ⅲ型,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腺体时,应考虑到交界性或恶性可能,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脑原发性淋巴瘤加例共52个病灶,位于脑深部近中线区域占78.8%,形态不规则占71.2%,内部发生囊变占15.4%,周围水肿占84.6%,未见钙化、出血;T1WI呈低信号(30.7%)等信号(63.5%),T2WI呈等信号(69.3%)高信号(26.9%),增强扫描均呈显著性强化。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MRI有特征性表现,熟悉其MRI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MR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1~41岁,平均29.6岁.结果 全部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邻近Monro孔;MR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及增强扫描图像上,9例可见由胼胝体和侧脑室顶呈网状或丝条状垂向下的瘤组织,轴位7例见瘤组织牵拉侵犯单侧或双侧脑室侧壁形成索条状影.所有肿瘤均伴多发囊变,部分瘤体内可见出血及血管流空征象.肿瘤在增强扫描中多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CT和MRI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盆腔CT或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患者,男1例,女10例,中位年龄36岁,分析AAM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结果 7例会阴部或臀部皮下肿块穿越盆膈延伸至盆腔,2例位于外阴,1例位于会阴部向上延伸至左下腹皮下,1例位于腹膜后。7例接受CT平扫,与肌肉密度相比,其中5例呈等密度,1例呈等低混杂密度,1例囊实混合;5例接受增强CT扫描,2例呈缓慢强化,1例呈絮状及分隔样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合并未强化囊变区,1例未见强化,其中2例出现漩涡样或分层状强化。8例接受MR检查,与肌肉信号相比,病灶T2WI高信号5例,稍高信号3例(1例合并显著高信号囊变区),5例出现典型漩涡状或分层样改变;T1WI低信号2例,稍低信号4例,等信号2例,其中3例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2例内见条形或斑片样T1WI稍高信号。4例接受增强MR扫描,呈不均匀强化,1例见未强化囊变区。 结论 AAM表现为患者单侧会阴区逐渐增大的软组织肿块穿越盆膈进入盆腔,MR T2WI表现为高信号及漩涡样改变,MR及CT增强扫描缓慢强化为AAM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及MR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的CT及MRI表现,并与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6例腮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进行比较。结果 11例腮腺BCA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平均最大径(22.36±8.79) mm,多位于浅叶(8/11)。6例接受CT检查,平扫5例病灶密度不均,1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边缘强化较明显,1例可见强化壁结节。5例接受MR检查,11例病灶T1WI均呈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均可见低信号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并以边缘环形强化为主,其中1例可见明显强化壁结节。CT或MRI见血管贴边征象10例,静脉回流进同侧下颌后静脉或颈外静脉者7例。结论 腮腺BCA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并观察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8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小儿急性期病毒性脑炎,分别作轴位DWI和常规T1WI、T2WI成像。观察病毒性脑炎在DWI与常规T2WI的表现,同时测量感兴趣区域和正常同龄段儿童脑白质和脑灰质的ADC值。结果:MRI诊断20例阳性,共发现76个病灶。3个病灶在DWI出现异常高信号而T1WI、T2W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52个病灶在DWI与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25个病灶DWI显示范围较T2WI更清楚、更广泛,13个病灶在DWI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为高信号,8个病灶在DWI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在T2WI为高信号。复查11例其中7例痊愈,其余4例出现11个软化灶,在T2WI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在DWI表现为低信号,T1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DWI能在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异常信号,也能够反应病毒性脑炎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与常规T2WI相比可提供定量的诊断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疗效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时翻转恢复(short-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例经临床确诊和(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资料。选择双侧大腿肌肉作为感兴趣区,采用常规T1WI、T2WI及STIR序列进行扫描,观察STIR序列与T1WI、T2WI在病变检出能力上的差异。结果 (1)本组12例患者于MRI上发现双侧大腿有不同程度异常信号表现,其中提示为肌炎11例、肌筋膜炎8例、皮下结缔组织炎9例、肌肉萎缩伴脂肪浸润1例。(2)在STIR序列上,12例患者均被发现双侧大腿有异常信号;T1WI仅发现5例皮下结缔组织炎,1例肌肉萎缩,未发现肌炎、肌筋膜炎;T2WI发现6例肌炎,1例肌肉萎缩及2例皮下结缔组织炎,未发现肌筋膜炎。(3)在STIR序列上,发现有7例患者的双侧大腿后、内侧肌群信号较其他受累肌群信号高,经病理证实该处肌肉损伤程度较重。结论 STIR序列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和高灵敏性,可明显提高软组织炎性病变的检出率,其信号强度可主观反映肌肉的损伤程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