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以总胆固醇水平大致估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简便,本文根据我们调查的实际数据对此作简单讨论。从2001年北京某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度体检资料中选取40-59岁中年人2817例(男1725人,女1091人),已除外甘油三酯水平≥4.mmol/L(400mg/dL)者,以基本健康对象的空腹血脂数据作统计。血脂测定按标准化要求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Friedewald公式计算。以线性回归统计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对关系。结果显示男女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直线相关,本文计算值与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数据符合。而在相同的总胆固醇水平下,美国制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的改变卢新梅(空军石家庄医院石家庄050000)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不仅有糖代谢紊乱,而且往往伴有脂类代谢异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是促成动脉粥佯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而血清胆固...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认为是AS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大量研究表明,oxLDL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济南地区中老年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济南地区6个区县45岁以上中老年3 000人进行调查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DL-C水平,并分析相关有效因素。结果济南地区中老年人群LDL-C升高的患病率1.97%(59/3 000)。45~69岁人群随年龄增大,LDL-C升高患病增加,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下降。年龄和糖尿病是男性LDL-C升高的危险因素,肥胖和糖尿病是女性LDL-C升高的危险因素,适度饮酒和体力锻炼为中老年LDL-C升高的保护因素。结论济南地区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发可能与人群LDL-C的低患病率有关,防治糖尿病、适度饮酒和体力锻炼对预防LDL-C升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脂蛋白(a)[(Lp(a)]增高是相互独立的冠心病重要脂类危险因素。目前各种LDL-C定量法(包括Friendewald公式计算法)所测出的数值都包括Lp(a)胆固醇在内,因此存在是否需要对LDL-C测定值作校正的问题。作者分析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以生活情况相似、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122例为对照组,结果示冠心病组的Lp(a)〉300mg/  相似文献   

6.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根据病变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分别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甘油三酯、LDL-C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总胆固醇与LDL-C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其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等于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在糖尿病、甘油三酯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低的人群中,non-HDL-C比LDL-C更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预测能力更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non-HDL-C的目标值已被写...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浓度胆固醇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细胞受体结合的影响。方法:用超离心法从人体血清中提取LDL,测糖化值并予以酶标,用酶联免疫受体法测定不同浓度胆固醇(0、5.0、10.0、25.0、50.0、100.0mm。l/L。)对正常组(HbA1c为4.76士0.25%,n=10)及糖尿病Ⅰ组(HbA1c为6.80士0.43%,n=1O)和Ⅱ组(HbA1c为11.57士1.83%,n=1O)的LDL细胞特异受体结合。结果:正常组、Ⅰ及Ⅱ组LDL糖化值分别为18.45士2.15、31.30士4.56、69.10士6.32Glycogroups/LDL,LDL受体结合在无胆固醇时最大,最高浓度胆固醇时最小。结论:胆固醇增高可引起糖尿病患者LDL受体结合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通常被认为是调脂有效药物,但个体反应有很大差异。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试图寻找普伐他汀40mg/d对中度高脂血症男性治疗效应的影响因素。严格遵循医嘱的1604例受试者在接受普伐他汀6个月之后,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显示,LDL胆固醇平均下降30.4%,其变化受基础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酒精摄入量以及年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免疫比浊法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计算法)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分别用免疫比浊法,计算法测定LCD_C的值.结果取69例甘油三酯(TG)<4.52mmol/L,无溶血,无黄疸,无浑浊血清标本,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及计算法测定计算其LCD_C值,免疫比浊法结果2.24 士1.10mmol/L,计算法结果2.57士1.48mmol/L,配对t检验t=4.887>t=1.995,P<0.05,计算法相对免疫比浊法偏差14.73%. 结论两法结果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血脂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析仪器对200例不同浓度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测定,并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对测量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进行分析。结果血清中甘油三酯4.51mmol/L,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的数值相差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51m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浓度6.21mmol/L时,测定结果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21时,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结果没有影响,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时,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保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准确性,帮助高血脂病人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HDL-C和血尿酸(UA)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203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6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G、LDL-C、HDL-C、UA含量,计算LDL-C/HDL-C、TG/HDL-C的比值。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LDL-C、LDL-C/HDL-C比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而TG及TG/HDL-C比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LDL-C/HDL-C和UA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TG/HDL-C比值的预测价值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今年75岁,患糖尿病和高血压15年以上。曾经3次发生心绞痛,当地医生建议每天加服辛伐他汀10毫克,拜阿司匹林100毫克,鲁南欣康10毫克,至今未再犯心绞痛,但总是心区不适。我于今年4月化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55mmol/L,6月为0.9mmol/L,医生说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太低了,但辛伐他汀不能停用,改成隔日服10毫克。  相似文献   

1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治疗目标的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不断展开,但对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是否“越低越好”,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比和风险-效益比究竟如何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中是否采取同样的治疗策略,目前尚存在分歧。文章就此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们早已知道:食入适量的坚果(如杏仁、榛子、山核桃等)及低脂饮食,有助于健康。之前,大量有关杏仁和核桃,有助于人体健康的研究被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启动透析治疗前基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启动血液透析治疗并满3个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38例。根据血液透析前血清基线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LDL-c≥1.8 mmol/L组(119例)和LDL-c <1.8mmol/L两组(119例),观察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运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LDLc≥1.8mmol/L组1、2、3、4、5和6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77%、64%、44%、31%和31%;LDL-c<1.8 mmol/L组1、2、3、4、5和6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82%、79%、77%、70%和6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DL-c≥1.8 mmol/L组与LDLc<1.8 mmol/L组相比,死亡风险显著升高(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调整混杂因素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线LDL-c≥1.8 mmol/L组死亡风险是LDL-c<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泽替米贝对肝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摄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5 mg/(kg·d)依泽替米贝灌胃高脂模型小鼠,4个月后测定其血液中总胆固醇(TC)、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依泽替米贝(30μmol/L)与低密度脂蛋白(25 mg/L)共同孵育肝脏Hep G2细胞24 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的脂滴分布情况;酶学方法检测细胞内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采用Di I-LDL检测细胞对LDLC的摄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膜上LDLR含量。结果依泽替米贝降低小鼠血浆中TC和LDLC的含量,升高HDLC含量,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提升Hep G2细胞摄取LDLC的能力,促进FC向CE转化;上调Hep G2细胞中SREBP-2和LDLR的表达水平,并增加LDLR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结论依泽替米贝通过上调SREBP-2、LDLR促进肝细胞摄取LD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匀相测定法测定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值与Friedewald公式 (F公式 )计算结果 ,对比二法LDL C值的差异 ,评价二种方法在大规模流行病调查和临床应用方面的适用条件及影响LDL C值的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自然人群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测定其血脂 (TC、TG、HDL C、LDL C等 )水平 ,数据完整用于分析的为 2 5~ 6 4岁的男女共计 12 18人。结果 :1 TG≤ 4 5 2mmol L时F公式法与匀相测定法的相关性 (r=0 831)好于TG >4 5 2mmol L时 (r=0 6 2 0 )。 2 比较二种方法差值的绝对值 ,在TG >4 5 2mmol L组其差值较大 ,与其它各组差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3 总胆固醇 (TC)水平对LDL C结果也有影响 :TG≤ 4 5 2mmol L时 ,TC <6 2 1mmol L组二种结果的相关性好于TC≥ 6 2 1mmol L组 ;而当TG >4 5 2mmol L时 ,TC <6 2 1mmol L组二种结果的差异最大 (r=0 2 19)。结论 :Friedewald公式在TG水平≤ 4 5 2mmol L时与匀相测定法相关性较好 ,且TC <6 2 1mmol L时的相关性好于TC≥ 6 2 1mmol L时。在确保TC、TG、HDL C结果准确可靠的情况下 ,可以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的LDL C值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进行睡眠研究的192例老年OSAS患者为OSAS组,另选取6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并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OSAS组分成3个亚组,AHI 5~15...  相似文献   

20.
一、对象及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和干休所1997年健康查体人员163例,其中男性77例,年龄60~75岁,平均(64.9±4.8)岁;女性86例,年龄55~71岁,其中55~59岁33例,60~71岁53例,平均(60.8±5.3)岁,均为绝经后妇女。以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组,共58例,TC<5.72mmol/L为对照组,共105例。入选者生活水平近似,均排除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与脂代谢有关的疾病。  采用酶法测定TC水平。常规苯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