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研究女性从青春前期到初潮腰椎、股骨颈的发育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201名身体健康的女性(10.9±0.7岁)自愿参加本项实验研究并进行体质测量,主要测量脂肪含量(FM)、瘦体重含量(LM)、以及股骨颈(Fn)和腰椎(Ls)骨密度(BMD)、骨量(BMC)和骨面积(BA)。同时检测血清雌二醇(E2)、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睾酮(T)和维生素D(VD)等。追踪获得受试者初潮的时间,以此作为时间参考来拟合骨骼的最佳生长曲线。采用stepwise forward多元回归方法来确定腰椎、股骨颈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初潮之前快速增长的股骨颈和腰椎各项指标在初潮之后却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股骨颈BMD、BMC提高了增长速度;而股骨颈和腰椎BA减慢了增长速度;腰椎BMD、BMC继续保持原有的增长速度。②E2是预测股骨颈BMD和腰椎BMD、BMC增长的重要因子,而VD是预测股骨颈和腰椎BMC、BA变化的重要因素。LM则是预测股骨颈和腰椎BMD、BMC和BA发育的重要因素。结论:女性初潮之前是腰椎、股骨颈的骨面积快速生长时期,而初潮之后则是矿物质积累增长的关键时期。血清维生素D、雌二醇水平与瘦体重含量是女性快速生长时期骨骼发育和矿物质沉积的重要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耐力训练对大鼠血清护骨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可溶性)sRANKL及骨代谢生化标记物、骨密度(BMD)和骨量(BMC)的影响。方法:20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10只,不运动,正常饮食及生活;②训练组10只,进行12周跑台运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坡度为0,第1周8m/min×10min,第2周15m/min×45min,第3周及以后25m/min×60min。实验结束后,所有大鼠安静处死并测定血清维生素D(3VD3)、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及OPG、sRANKL。同时测定股骨长度和胫骨、腰椎BMD、BMC。结果:经过12周运动训练,运动组大鼠股骨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胫骨、腰椎BM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BMD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组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RANK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此相对应的是,运动组OC和AL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血清维生素D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导致OPG/sRANKL比例升高可能是耐力训练促进生长期大鼠骨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潜水员骨代谢与其工作环境的关系。方法  73名男性海军潜水员检测血Ca ,P ,ALP ,BGP ,尿Ca/Cr ,NTx;骨密度 (BM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潜水员血清Ca ,P ,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血清BGP及骨密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尿Ca/Cr及NTx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潜水员特殊作业条件下的重力载荷等诸多的环境因素对潜水员骨代谢 ,骨密度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飞行人员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骨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171名飞行人员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钙与肌酐比值(尿Ca/Cr)、桡骨骨密度(BMD)。结果 飞行人员血Ca、P、ALP、尿Ca/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各机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各机组血清BGP低于对照组,但运输机组和直升机组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各机组飞行人员桡骨骨密度(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直升机和运输机的强噪声、振动刺激是否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而抑制了机体BGP的合成或分泌,进而与骨代谢有一定联系,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楼方  肖强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9):976-977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对哮喘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对217例哮喘儿童短期(3~6d)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前后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结果用药后BALP值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对哮喘儿童骨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健骨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清华大学绝经后女性教师75名,均分为3组,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对比实验,运动组实施健骨运动处方,运动+钙剂组在健骨运动的同时补充钙剂,对照组日常生活不变。实验前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表明:(1)运动前后血液骨矿生化成分变化较为恒定,其稳定性对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2)运动对骨形成生化标志物略有影响。实验前后比较,对照组的血清骨钙素(BGP)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基本无变化,运动组和运动+钙组的数值是略增趋势(P>0.05)。(3)运动对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影响较大。实验前后比较,对照组的血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肝酐(HOP/Cr)均升高;而运动组的三项生化指标均下降,且具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钙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运动组。研究认为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量的维持作用主要在于抑制了骨代谢的骨吸收过程,运动配合钙剂补充的效应大于单纯健骨运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青年、老年健康女性及老年女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患者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探讨增龄、绝经及甲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 3 0例女性青年、40例女性老年健康人及 3 0例老年女性甲减患者的骨密度 (BMD) ,血清雌二醇 (E 2 )、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BGP)、酸性磷酸酶 (ACP)、降钙素 (CT)、甲状旁腺激素 (PTH)、钙 (Ca)、磷 (P)等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甲减组的股骨颈、股骨三角、股骨粗隆和腰椎较青年及老年健康组BMD均低 ,差异有显著性 ,老年甲减组血清ALP ,BGP ,CT较老年健康组低 (P <0 .0 5 ) ,血清ALP ,BGP与游离甲状腺素 (FT4)呈显著正相关 ,与血清促甲状腺素 (TSH)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BMD减低的原因不仅与增龄、绝经有关 ,原发性甲减时BMD减低还可能是肠钙吸收减少 ,骨形成缓慢 ,骨吸收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40名健康的绝经后女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光子(SPA)和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对该人群的桡尺骨、腰椎、左髋骨密度进行了测量,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人群的血钙(Ca)、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尿钙与肌酐(Ca/Cr)比值.通过数据统计,探讨SPA与DXA在测量值上的相关性,比较运动老年女性与非运动老年女性在骨密度、骨矿、骨形成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上的差别,从而明确运动对骨量和骨代谢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放免测定法对55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测试,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长期进行木兰拳练习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进行木兰拳练习的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与久坐工作者相比较;腰椎(L2-L4)、股骨颈(FN)、股骨近端(FTRO)和WARDS区(FWT)的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代谢相关激素仅甲状旁腺素(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运动在围绝经期不同阶段的介入对骨密度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女性体力活动水平和骨矿物质含量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及尿钙和尿肌酐比值等反映骨代谢的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 :校正有关混杂因素后 ,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和骨皮质系数增加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 ,酸性磷酸酶和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结论 :与低体力活动组比较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增加 ,骨形成较活跃 ,而骨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早晚对女大学生骨骼生长发育与骨量的影响。方法:以55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骨密度(BMD)、骨宽等指标。结果:月经初潮早晚对身高、尺骨宽、桡骨宽影响较小,而尺骨BMD、桡骨BMD随着月经初潮年龄的逐渐增长大致呈依次递减的规律,并且组间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月经初潮早晚对女大学生骨骼发育与骨量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月经初潮早的学生比月经初潮晚的学生骨形成活动更活跃,积累了更多的骨矿物质,这主要是由于月经初潮早晚对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影响,而性激素水平又直接影响骨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女性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9~16岁女性骨密度(BMD)值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广西省桂林市和广东省广州市714名青春发育期女性(9~16岁) ,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BMD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对骨密度有影响的生活因素。结果:青春期女性BMD 12岁较9岁高4 4 % ,14岁较12岁高6 . 0 % ,16岁较14岁高2 5 % ;户外活动时间超过6小时/周的女性BMD值高于不足6小时/周者(P <0 . 0 5 ) ;摄入牛奶量≥1杯/天(2 0 0ml/杯)的女性BMD值高于摄入不足1杯/天者(P <0 .0 5 ) ;月经初潮早的女性BMD值比月经初潮晚的女性高(P <0 .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青春期女性BMD有影响的因素为月经来潮年限、体重和牛奶摄入量。结论:12~14岁是青春期女性BMD的快速增长期,青春期女性身高增长与BMD增长不同步;月经初潮晚于平均年龄的女性BMD值低;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对青春期女性BMD积累有一定作用;维持适宜的体重和一定量牛奶的摄入有利于提高青春期女性BMD和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多态性和青春期女子体操运动员骨生长代谢的关联性。方法:对62名青春期汉族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观察研究,测试其2013年3月25日的骨量、骨密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BP-3、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采用haploview软件及hapmap、NCBI数据库选取IGFBP-3基因多态位点,应用SNa Pshot SNP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GFBP-3基因多态位点rs2854744、rs2270628、rs2854746、rs3110697、rs2453839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女子体操运动员IGFBP-3基因rs2270628位点与各位点骨量及骨密度关联。rs2270628CC基因型大腿骨矿含量、全身骨矿含量、上肢骨密度、大腿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全身骨密度显著高于CT+TT基因型。IGFBP-3水平与rs2453839多态性关联,TT基因型的IGFBP-3水平显著高于CT+CC型。结论:IGFBP-3基因多态位点rs2270628可作为青春期女子体操运动员骨生长代谢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14.
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糖代谢某些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以SD雄性大鼠为对象,测定了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及疲劳性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间骨骼肌糖代谢某些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强度耐力训练可使大鼠骨骼肌中糖厚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提高(P<0.05);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变化不大;扶正理气中药对这些训练效果没有影响;疲劳运动后即刻肌糖原含量下降(P<0.05),服药组的肌糖原下降更多,但无显著性;运动后即刻PFK活性增高(P<0.05),恢复3小时该酶活性下降,恢复24小时时已降至安静水平,服药并不改变PFK的变化趋势;MDH活性在运动后即刻变化不大,恢复3小时时有所增加,恢复24小时时反而明显下降(P<0.05);服药大鼠该酶活性在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P<0.05),恢复3小时时明显高于安静值(P<0.05),恢复24小时时仍较安静时高。结果提示:扶正理气中药可能有促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对游泳训练前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及DNA倍体分析 ,综合观察不同负荷阈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探讨不同负荷阈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5 0只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 (10 0g± 5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1天训练组 (G2 )、6天训练组 (G3 )、12天训练组 (G4 )和 18天训练组 (G5)。训练方案为每天游泳 30分钟 ,休息 4 0分钟后再游泳 2 0分钟。取材当天训练后休息 4 0分钟取材。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 )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JEM - 12 0 0EX电镜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游泳训练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为升高、恢复、再升高。运动后各组DNA均出现亚“G1”峰 ,即凋亡峰。 6天训练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 ,可见凋亡小体。肝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SOD、MDA发生改变 ,提示这些变化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