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年已有人(Baxter 1946)观察到肾小球肾炎和肝硬化并存的现象。目前,已确认肝脏病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伴有某种肾小球肾病,且用免疫荧光法可对这些病人进行定性检查。亦有学者认为:肝肾综合征是指肝硬化或其他肝病继发的肾功不全,其肾功衰竭的原因从实验室,临床及解剖角度均不能证实为其他因素引起者。有关肝脏病过程中伴发多种肾功异常的情况,近几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第七次国际肾病会议的资料认为:肾脏疾病与肝脏病相关的改变主要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及肝肾综合病征,笔者复习近期国外研究资料,结合临床仅就与肝损害相关的肾脏疾病的国外研究略作概述。肝脏病过程中的肾小球肾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恶性肿瘤很少转移到诸如肝硬化这样受到损伤的肝脏。1942年,Lisa等报告782例恶性肿瘤尸检中仅发现6例肝硬化发生继发性肝肿瘤。他们认为硬化的肝脏并非肿瘤细胞转移的合适场所。Lieber通过5092%恶性肿瘤尸检证实肝脏转移发生率为28.6%,而硬化肝脏发生转移者为4.5%。他认为肝脏纤维化和小血管变形等结构变化成为癌组织扩散的机械屏障。然而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肝脏疾病的病因学因人而异,这一现象可能并非普遍。因此,作者对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结肠直肠癌病人肝转移发生率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损害。肝硬化发病机理不清楚,预后差。肝移植能够从根本治疗终末期肝硬化,但受益者微乎其微,大部分患者死于肝硬化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众多,但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本文就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直接测定对乙肝后肝硬化病理变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邵氏硬度计直接测定因肝脏外科疾病而手术的113例病人的肝脏硬度。据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value,LSV)的分布范围将肝脏硬度分为Ⅰ级(LSV:2~6 HC)、Ⅱ级(LSV:7~11 HC)和Ⅲ级(LSV:12~16 HC)。对其中76例乙肝相关的肝癌病人及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硬化程度以Laennec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析肝脏硬度值与肝硬化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脏硬度值与肝硬化病理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r=0.693,P0.05),肝脏硬度值评估轻度、中度和重度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1、0.81和0.80。结论肝脏硬度值与肝硬化病理改变程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肝脏硬度值可以作为判断肝硬化病理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和煦的春阳沐浴着万物,美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出没于花间草丛,给春天带来几分生气,令人遐想不已。然而,一些妇女(尤以中年妇女为多)脸上也出现蝴蝶样的花斑,洗不净,抹不去,弄不掉,妨碍美容,令人沮丧。引起女性脸部皮肤变黄、发黑和花斑的原因众多。常见有:①肝脏疾病,如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  相似文献   

6.
肝脏依靠肝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肝卵圆细胞(HOC)的增殖分化两大途径参与肝损伤的修复。HO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在肝脏再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肝硬化肝细胞再生能力低下,HOC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建,其活化,增殖及分化等与肝硬化微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HOC在肝硬化中介导肝脏再生的机制及细胞移植的优势,将为治疗终末期肝硬化提供新策略。笔者就HOC的特征、其在肝硬化微环境下的作用、以及肝硬化微环境对HOC介导肝脏再生的调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张跃  华积德 《腹部外科》2000,13(4):254-256
腹膜假粘液瘤 (pseudomyxomaperitonei,PMP)不常见 ,其特征为腹腔弥漫性胶冻样积液伴腹膜表面和网膜上粘液种植。 184 2年Rokitansky等首次报道本病 ,1884年Werth首次提出PMP这一命名。一个多世纪以来 ,有关本病的病理学起源和恰当的治疗一直争论不休。现在认为 ,PMP是一种肿瘤性疾病 ,大多起源于阑尾原发肿瘤。随着病例的积累和日臻深入的研究 ,对本病已有了新的认识。  一、病理学最早认为本病起源于卵巢粘液性肿瘤 ,妇科文献甚至最近的教科书多认为本病由卵巢粘液性肿瘤引起[1,2 ] 。然…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促进肝硬化大鼠肝脏蛋白质合成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硬化引起的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往采用营养支持,效果不佳。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可以明显改善创伤后低蛋白血症,但对肝硬化所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是否有相同的效果,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rhGH对失代偿期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肝脏的弥漫性硬化性疾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随着医学影像的进步,特别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出现,对肝硬化的诊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本通过对56例肝硬化的MSCT表现的分析,来探讨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功能储备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具有很强的合成、储存、分泌及代谢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即使切除正常肝脏一半以上,也仅引起短暂的肝功能检查指标的变化,因正常肝脏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及再生能力.然而,在我国需作肝切除或其它肝脏手术的病人,多合并有肝硬化和(或)慢性肝炎,使肝脏储备能力受损,易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因此,术前如何正确评价肝功能的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愈来愈多,下面笔者对各种实验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脏的罕见肿瘤——肝脏错构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错构瘤(liver hamartoma)是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85%以上的病例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国外文献累积报道约200余例,国内报道最多一组只有12例,且多为个案报道,由于发病隐匿,无特异性,误诊率比较高,故对其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虽然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首选方法,但不适用于合并严重肝硬化或多中心发生的病例,且术后复发率也较高。肝移植不仅完全切除肿瘤及潜在的多中心癌灶,还切除了病变的肝脏以预防肝癌复发,临床疗效获得了广泛认可。然而由于供肝匮乏以及严格的技术准入制度,肝移植治疗在我国被认为遥不可及,除肝脏移植中心医生外,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肝内外胆管纤维化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青少年,常合并炎症性肠病,病理不易预测,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很快发展为肝硬化、进行性黄疸、反复胆道感染、门脉高压症、肝功能衰竭。作者通过对积累病例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判断预后的指标和治疗策略。作者研究了自1981年至1991年,累计36例通过胆道造影,临床表现、生化检查以及肝脏活检确诊的PSC病人。作者对胆道造影中胆管受累部位、程度,肝脏活检的组织学分期进行了系统研究,动态观察了PSC病人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提示本病进展快、预后差。作者通过对6例PSC合并进行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施行胆道引流手术的观察,发现胆道引流术不能阻止本病的进展。2例合  相似文献   

14.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特征性的基础病理改变。我国作为肝炎大国,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在肝脏疾病谱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的具体机制及其发生、发展影响因素仍不清楚。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能为进一步揭示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过程及阻断肝硬化病理进程提供理论依据,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此外,晚期肝炎后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等终末期肝病多需肝移植治疗,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终末期肝病的形成,有望缓解当下我国肝移植严峻形势所面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前白蛋白与肝功能损害及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而手术不可避免地要削弱肝脏功能。肝癌伴肝硬化率高达72.1~82.3%,严重影响了肝脏的储备功能和再生能力,不恰当的手术将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而盲目地缩小或放弃手术则贻误患者,人为降低疗效。因此,正确估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是肝外科的重要课题。测定ALT对诊断肝细胞坏死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人体的中心代谢器官,肝硬化患者因肝脏功能低下,使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低白蛋白血症、腹水、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血氨升高,严重者常合并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营养不良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对临床预后有重大影响。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将有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可以减轻肝硬化患者分解代谢水平,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且刺激肝脏的再生。一、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时,应首先对此类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总体评价,重点…  相似文献   

17.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慢性肝脏病变导致的肝脏微循环障碍、肝脏实质性损害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本文收集了2002年6月~2003年6月入院的肝硬化病例128例,就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诊断和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瘤样病变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年5月至2000年月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11例肝脏瘤样病变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概括本病具有以下特点,患者多为男性(9/11),发病年龄较轻,平均38.5岁,血清AFP一般正常,18%有肝炎感染证据。彩色超声和CT均提示肝脏占位病变,病理形态学呈良性改变,多数无肝硬化背景。结论:肝脏瘤样病变临床主要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相鉴别,如能在手术前获明确诊断可密切随访外,均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6年10月完成的53例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类。结果:53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1例因胆囊三角出血中转开腹。71.1%的病例有网膜和肝脏与胆囊的广泛粘连,43.3%的病例因肝脏牵引困难而在右上腹增加了戳孔,使用多叶拉钩牵开肝脏。20.3%的病例因胆囊三角暴露困难而采取了逆行胆囊切除术。18.9%的病例因胆囊床剥离困难或肝门、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而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胆囊次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较普通人群延长28min。平均住院时间较普通人群延长1d。结论: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粘连和新生血管生成、肝脏牵引较为困难、胆囊三角暴露不充分、处理胆囊床风险较高、肝门结构分辨和分离困难等5类问题。但同时也有开腹手术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浅谈肝移植手术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多疾病可直接损害肝脏 ,肝脏受损可严重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毒素消除功能、凝血功能 ,当肝脏受损严重到一定程度时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 ,都要行肝移植术 ,换一个功能好的肝脏 ,恢复健康人生。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肝移植针对疾病会不断增加 ,大致要分肝实质疾病、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胆汁淤滞性疾病和肝脏肿瘤四大类。我国常见有 :①肝炎后肝硬化 ;②酒精性肝硬化 ;③急性肝功能衰竭 ;④胆道疾病 ,先天性胆总管闭锁 ;⑤肝脏恶性肿瘤 ;⑥其他先天性囊性纤维性疾病 ,新生儿肝炎 ,布一加综合症和严重难复性肝外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