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充4周几丁聚糖对一次力竭运动小鼠红细胞自由基代谢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系小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组、力竭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药物组补充几丁聚糖,每日按0.33g/kg体重的剂量灌胃,补充4周后力竭组和药物组进行一次力竭游泳测试,记录游泳至力竭时间,测定运动后即刻各组红细胞MDA含量和SOD、GPH-Px、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药物组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与力竭组相比明显延长。力竭组小鼠红细胞MDA含量显著高于安静组,红细胞SOD、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安静组;药物组红细胞MDA含量显著低于力竭组,红细胞SOD、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力竭组;三组间GSH-Px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充几丁聚糖能降低力竭运动导致的红细胞自由基过氧化损伤、提高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抵抗力竭运动导致的红细胞ATP酶功能下降,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刨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组织匀浆及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脑组织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脑复合剂脑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TBI模型,分别设立假手术组、TBI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给予脑复合剂10 g·kg-1·d-1,假手术组及TBI组给予同等剂量等渗盐水,2次/d,连续7 d.分别于TBI后24 h、72 h、1周等3个时相点处死大鼠,动态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及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脑组织CaM表达的变化.结果 TBI组各时相点大鼠脑组织匀浆及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于TBI后72 h后逐渐恢复,1周时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中药治疗组大鼠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TBI组各时相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脑组织CaM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于伤后24 h达高峰,持续至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而中药治疗组各时相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脑组织CaM表达明显低于TBI组(P<0.05).结论 脑复合剂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从而减轻TBI后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降低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脑组织CaM表达,减轻Ca2+超载所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疲劳对照组(B组)、疲劳前刺激组(C组)、疲劳后刺激组(D组),每组18只。B、C、D组大鼠建立游泳力竭模型,C组和D组大鼠分别在游泳前和力竭后进行肝区脉冲电流刺激(频率1024Hz,电流强度10mA,间动周期1s,时间均为20min)。分别在第1、3、5周末分批处死各组动物(n=6),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采用Bradfood蛋白定量法进行大鼠肝脏线粒体蛋白定量。结果第1周末3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末、第5周末D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第1周末4组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周末B组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其余3组,且C组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降低,而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可以提高其活性,降低线粒体内游离钙浓度,减少线粒体钙超载,提高运动耐力及运动成绩,加速机体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ICAM-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维生素E对其的影响,探讨大鼠M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MIR组和维生素E+MIR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ICAM-1蛋白表达。检测血清、心肌组织SOD、MDA和GSH-PX及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等自由基代谢指标。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明显下降;用维生素E4周后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ATP酶活性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MIR组血清、心肌MDA明显升高,血清、心肌SOD和GSH-PX明显降低;用维生素E4周后心肌MDA低于MIR组,血清、心肌SOD和GSH-PX水平高于MIR组。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ICAM-1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用维生素E后心肌ICAM-1蛋白质表达低于MIR组。结论MIR时有大量ICAM-1蛋白表达,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维生素E可通过减少ICAM-1蛋白表达水平,起心肌保护作用。在MIR时自由基产生增多,维生素E能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心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谷氨酸(GLU)含量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为早期诊断脑损伤,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91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为高胆组(按照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健康新生儿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谷氨酸含量与Na+-K+-ATP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患儿有无听力损害和神经系统异常。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GLU含量(61.34±11.40)μmol/L,Na+-K+-ATP酶活性(0.212±0.026)μmolPi/(mg.h),中、重度组GLU含量明显升高,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存在密切相关,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组TEOAE初筛,AABR初、复筛未通过例数明显增多。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GLU含量升高,Na+-K+-ATP酶活性降低,与胆红素神经毒性有关,可能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病风险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在低温(非感染性刺激)条件下的部分变化。方法:在冷应激(14℃水温浸泡1h)与反复冷暴露(重复性的低温刺激,14℃水温浸泡1h,每3天重复1次,持续8周)条件下,测定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D6、TNF-a浓度。结果:冷应激后,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浆中IL-6表达量,血浆中IgM、TNF-a含量均显著提高。经过8周的反复冷暴露,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血浆中IgM、IL-6、TNF-a浓度,总的T淋巴细胞数量(CD3+),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均上升;而其他免疫球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变化不显著。结论:单纯冷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不显著,而反复冷暴露可刺激免疫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北虫草提取物对冷应激大鼠不同脑组织区域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与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暴露3h应激方式,持续应激4周,建立大鼠冷应激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下部cAMP含量和AC活性的改变。结果冷应激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脑皮质、脑干,丘脑下部cAMP含量和AC活性明显下降,虫草提取物能明显拮抗冷应激引起的cAMP含量和AC活性降低。结论北虫草提取物对冷应激大鼠脑组织不同区域cAMP含量和AC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示持续冷应激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虫草提取物表现出的上调cAMP含量和AC活性作用可能与增强冷应激大鼠脑组织不同区域交感神经-肾上腺-靶细胞信号传导网络之间的功能有关,确切的调控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模拟高强度军事训练对大鼠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①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随机分对照组(A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B组).B组模拟军事训练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检测运动结束即刻(B1组)及24h后(B2组)尿液指标及肾组织Na+,K+-ATP酶活性.②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大鼠随机分对照组(C组)、递增负荷跑台运动组(D组).D组模拟军事训练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检测4周末(C1组、D1组)和8周末(C2组、D2组)尿液指标及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①一次性力竭运动结束即刻,B1组尿蛋白、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较A组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24h后有所恢复但仍低于A组(P<0.05).②递增负荷跑台运动4周末D1组尿蛋白、尿NAG酶、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均较C1组显著升高(P<0.05);8周末D2组尿蛋白、尿NAG酶较C2组显著升高,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与尿NAG酶排泄呈负相关.结论:模拟高强度军事训练可引起大鼠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不同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通过冷刺激小鼠模型观察新老两种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口服液对冷应激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比较。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冷应激组和两种六味地黄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连续灌胃7d,每日于(10±0.5)℃冷水中游泳5min,于末次实验后,取血清、脑、胸腺及脾组织,分别测定血清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计算胸腺、脾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口服液可使冷应激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P〈0.05);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两种工艺六味地黄口服液中、大剂量给药组可以增大胸腺和脾脏指数。结论六味地黄口服液对冷刺激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15 min/天游泳组、30 min/天游泳组、45 min/天游泳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连续8周皮下注射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运动组小鼠从第5周开始运动,连续4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行为测试结束后,检测小鼠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皮层和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 AT)的活性。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15 min/天和30 min/天游泳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目标象限搜索时间百分比、通过目标区域次数均显著多于模型组。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15min/天游泳组小鼠脑组织SOD显著高于模型组,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但无显著性,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30 min/天游泳组小鼠脑组织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15 min/天和30 min/天游泳组皮层和海马组织中ACh E、Ch AT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15 min/天游泳运动和30 min/天游泳运动均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中以30 min/天游泳运动的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藕汁、油菜汁、黄瓜汁对游泳大鼠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游泳运动组、藕汁+游泳组、油菜汁+游泳组和黄瓜汁+游泳组,每组10只。前两组每天灌胃蒸馏水5 ml,后三组每天分别灌胃新鲜藕、油菜、黄瓜榨汁5 ml,共4周。实验结束时,游泳运动组和三个蔬菜汁组进行一次6 h吊尾游泳,游泳后即刻采血,取心、肝和骨骼肌,安静对照组除不游泳外其它处理均相同。测定心脏、肝脏、骨骼肌组织及血清MDA含量和总抗氧化力;血清维生素C和E,SOD、GSH-Px、CAT活性,GSH含量;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膜流动性。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游泳运动组血清、心脏、肝脏与骨骼肌组织及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VC、VE和GSH水平,SOD、GSH-Px和CAT活性,血清和组织总抗氧化力显著降低;腓肠肌线粒体的膜电位显著降低,膜流动性显著下降。与游泳运动组比较,三个蔬菜汁组血清、心脏、肝脏与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减少,总抗氧化力增强,血清VC和GSH含量、SOD、GSH-Px、CAT活性显著增加,心脏和肝脏总抗氧化力显著增强,藕汁组骨骼肌总抗氧化力显著增强。与安静对照组比较,三个蔬菜汁组血清GSH含量均显著增加,藕汁组GSH-Px活性显著增加,油菜汁组SOD活性显著增加;而黄瓜汁组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蔬菜汁可减轻游泳运动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增强酶性和非酶性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2.
枸杞多糖对运动训练小鼠耐力及体内自由基防御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选择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2组:运动组(游泳训练20天)、运动+枸杞多糖组。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枸杞多糖组小鼠耗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运动组(P<0.01):二组MD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血乳酸指数(血乳酸含量mM/L/游泳时间min)明显低于运动组(P<0.05);小鼠全血、肝组织、肌组织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明显高于运动组(P<0.05),提示枸杞多糖具有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及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力竭性游泳对小鼠脑、肝、肌组织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力竭性游泳后小鼠肌组织自由基生成增多,LPO水平显著增加,导致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血清CK、LDH活性明显升高,同一运动负荷对小鼠不同组织器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不尽相同,以骨骼肌变化最为明显,肝脏次之,脑组织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观察了冷暴露后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血中红、白细胞的变化。48只SD大鼠分对照(N),冷暴露1d(CID)、冷暴露1周(C1W)及冷暴露2周(C2W)四组,每组12只。冷暴露组每天置冷室(-20±2℃)2h。结果:①冷暴露各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C1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2W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中红细胞数在冷暴露后无变化,白细胞数C1D及C1W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C1W及C2W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相对减少。结果表明,急性冷暴露后(1d)使下呼吸道及血液免疫防御功能降低,冷暴露1周及2周后逐渐恢复,且特异免疫功能增强。冷暴露后PS增多有利于寒冷情况下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能,增加肺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射(high power microwave radiation,HPM)对小鼠心肌氧化应激及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照组、微波辐射10 min组、微波辐射20 min组、微波辐射30 min组。采用S波段,平均表面功率为10 mW/cm2微波;照射时间分别为0,10,20,30 min/次,每周2次,共2周。末次辐射完毕,立即处死小鼠,取心脏、冰冷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入匀浆液制作匀浆。采用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结果微波辐射后,与假照组比,微波辐射20 min组和微波辐射30 min组SOD活性降低(P<0.05)、GSH-px活性增加(P<0.05);而微波辐射20 min组GSH含量明显增加(P<0.01);微波辐射30 min组Ca2+Mg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微波辐射可能引起小鼠心脏氧化应激平衡状态以及Ca2+转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大鼠在低压舱内进行游泳时,皮毛上会附着大量气泡,严重影响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判断。本实验旨在建立低压舱内稳定可靠的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方法:SD大鼠分平原组和高原组,每组大鼠又分为A、B、C、D四组。A组大鼠为对照组;B组大鼠在游泳用水中加入去污剂;C组大鼠实验前1天用脱毛剂脱去头部以下被毛;D组大鼠用实验前1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水游泳。大鼠分别置于平原和5 000m低压舱内饲养,24h后各组在其饲养环境下进行负重2.5%体重的游泳运动。观察大鼠游泳运动情况,并记录游泳力竭时间。结果:在平原,往游泳用水中加入吐温20(B组)或去除大鼠被毛(C组)可减轻大鼠身上附着的气泡,而在低压舱中使用这两种方法无效。无论是在舱内还是在舱外,使用实验前1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水(D组)可完全消除大鼠游泳时皮毛上附着的气泡。D组大鼠在平原力竭时间为(56±11)min,显著长于高原力竭时间(25±17)min。结论:通过实验前煮沸游泳用水,可消除大鼠在低压舱中游泳时皮毛上附着的气泡,建立稳定可靠的低压舱内大鼠游泳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分布和时效性表达规律,探讨下丘脑对不同形式运动的调节机制。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运动组(n=50),运动组又分为持续运动组(n=25)和间歇训练组(n=25)。持续运动组每天游泳2次,每次150min,中间休息120min;间歇训练组每天游泳1次,负重游泳6min后休息4min,反复训练10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不同形式运动后即刻(0h)、0.5h、1h、2h、4h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和分布,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内Fos阳性神经元少量散在分布;运动组明显增多,在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等处成簇分布,核团界限清晰。(2)在室旁核小细胞部(pPVN),持续运动组游泳结束后1h 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升高达峰值,然后回落;间歇训练组在运动结束后2h达峰值,较运动结束后即刻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多(P<0.05),同一时刻间歇训练组表达显著高于持续运动组(P<0.05);室旁核大细胞部(mPVN)内,持续运动组Fos阳性神经元数在运动结束后持续升高,2h后显著下降,而间歇训练组各时刻阳性神经元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在SON内,大鼠游泳运动结束后4h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内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丘脑SON和PVN在运动后机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pPVN对不同形式运动性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力竭游泳对红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进一步探讨运动贫血的发生机理,为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力竭游泳后红细胞膜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Na+-K+-ATPase、Ca2+-ATPase活性以及红细胞膜总磷脂、胆固醇含量及其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在运动后即刻和1h极显著升高(p<0.01),24h后仍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性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h显著下降(<0.05;p<0,01),24h后仍未恢复正常;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在运动后即刻和1h显著下降(p<0.05),24h后基本恢复到正常;红细胞膜总磷脂在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并在1h后恢复正常;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在运动后即刻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h和24h后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膜上胆固醇/磷脂比值在运动后即刻和1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基本恢复正常;相关分析表明,红细胞的变形性与红细胞膜上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力竭游泳运动引发的自由基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对红细胞膜结构有损害,使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下降,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胆固醇含量以及其比值降低,致使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运动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