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6个心理量表达46例UAP患者和46例健康人进行评定,并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UAP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消极应对、CH、焦虑和抑郁积分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对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UAP组A型行为,焦虑及抑郁分别为占73.91%、82.6%和71.4%,高于对照组36.96%、34.8%和21.7%(均P<0.01)。UAP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与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消极应对分、CH分及血小板聚集率正相关(P<0.05或P<0.01),与社会支持总分负相关(均P<0.05),血小板聚集率与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CH分亦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UAP患者由于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表现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给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为期8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于入组时和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测评工具,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测评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人组时两组的患者HAMA、HR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A—MA、HRS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HAMA:t=4.29,P〈0.01;HRSD:t=5.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得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电子监护对新生儿预后、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以及对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率的影响。旨在了解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和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900例孕妇分为监护组450例和对照组450例。分析两组在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新生儿预后、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率及监护异常图形之间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率和阴道正常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阴道手术产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疾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电子监护不增加剖宫产率,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了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孕产期及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异常反应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琼  汤志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20-2622
目的:研究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并提出进一步保健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初孕妇146例,以询问的方式调查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心理生理异常反应情况。并比较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情况。结果:妊娠期50.7%的妇女有排尿异常,产褥期6.8%的妇女有排尿异常,13.0%的妇女出现大便异常,产后半年内有性感觉异常者占26.7%,阴道分娩组的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妊娠期间有5.5%的妇女担心孩子畸型,分娩期63.0%的妇女出现焦虑、不安等心态,其中阴道分娩组的发生率高于剖官产组(P〈0.05);产褥期出现烦躁、郁闷、爱哭泣者占26.0%,分娩方式与产后尿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r=0.5154,P〈0.05)。分娩方式与产后大便异常呈明显的正相关(r=0.3641,P〈0.05),分娩方式与产后性感觉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27,P〈0.05)。结论: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应重视她们身心方面的问题,并予以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电子监护对新生儿预后、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以及对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率的影响。旨在了解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和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900例孕妇分为监护组450例和对照组450例。分析两组在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新生儿预后、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率及监护异常图形之间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率和阴道正常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阴道手术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心电子监护不增加剖宫产率,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了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黄岩岩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76-257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肝硬化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8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不良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丁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4):138-139,14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PANSS评分、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7%,对照组的复发率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可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7.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抑郁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与躯体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疗效,从而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化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STAI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0.0%,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的STAI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心理干预可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准备接受手术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未接受心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特定的心理干预措施,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的血压,心率和手术前1d,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入院时血压和心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入室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内比较对照组入室后与手术前1d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缓解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心理焦虑,有助于稳定血压和心率,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秦巧云 《中国医药》2008,3(11):667-668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心律失常和阳性反应类型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基础倾斜试验阳性患者116例,按年龄分为少儿组37例、青年组30例、中年组38例、老年组11例,观察各组间阳性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心律失常的年龄分布特征。结果阳性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抑制型及混合型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除老年组外各组间均以窦性心动过缓占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区性逸搏心律次之,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逸搏心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窦性停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心室颤动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各2例;体位性心动过速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从少儿组到中年组,血管抑制型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成反比,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反应与年龄成正比,老年组则相反;②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成正比,被动性逸搏心律则与年龄成反比;③体住性心动过速与血管迷走性晕厥密切相关,其发生率与年龄成反比;④中年人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科患者负性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该院骨科医院的1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4例)和干预组(8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加以心理干预。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包括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负性心理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2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干预组分值下降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随着时间的延后而下降.干预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和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过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过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孕妇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足月妊娠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妊娠并发症、分娩情况、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糖耐量受损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窒息、羊水胎粪Ⅱ-Ⅲ度污染、死亡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围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对母儿有不良影响,应尽快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李翠茹  张青 《河北医药》2015,(6):952-95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女性患者9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2组护理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构.05),护理后上述评分都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且护理后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治疗组的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能有效改善心理状况与婚姻生活,提高社会支持度,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孕产妇分娩前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使用回顾式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200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100)和比对组(n=100)。当中,比对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行分娩前心理护理,对两组孕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孕产妇在分娩时疼痛的等级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焦虑与抑郁情况明显此比对组孕产妇要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在分娩时疼痛的程度明显比比对组孕产妇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在分娩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孕产妇在生育时的疼痛感觉,提高顺产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40)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分低于对照组(P〈0.05),P、L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生活事件紧张总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事件紧张总值、生活事件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正性生活事件紧张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有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固执、社会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且社会支持明显不良.故廊尽早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7.
杨玉凤  夏蕾  姚知  张媛 《河北医药》2016,(18):2878-2880
目的:探讨陪护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住治疗的116例先兆流产患者及256例陪护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03例患者中的200位陪护家属存在负性情绪,把这103例患者随机分成 A、B 2组,A 组(干预组)对患者陪护家属进行心理干预;B 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7 d,再对2组患者及其陪护家属进行 SAS 和 SDS 问卷调查。采用 t 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属的焦虑情绪和患者的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r =0.722, P <0.01);家属的抑郁程度和患者的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r =0.973, P <0.01);陪护家属的身份,文化程度、患者年龄、有无孩子、有无流产史、受孕方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A 组陪护家属干预治疗前后,陪护家属的 SAS、SD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 组陪护家属干预治疗前后,陪护家属的 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 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 组陪护家属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陪护家属的心理状态受陪护家属的身份、文化程度、患者年龄、有无孩子、有无流产史、受孕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陪护家属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情绪,建议对陪护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有利于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血量及难产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279-22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两组产妇在人、出院时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人院SCL-90评分比较,各项因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SCL-90评分中抑郁、焦虑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其余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药物流产的影响。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问卷调查表和药物流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药物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药物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药物反应及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