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式剖宫产术的腹壁及盆腔粘连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式剖宫产是经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该术式采用腹壁横切口、钝性分离进腹、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及腹壁腹膜。自1996年来,该术式在我国迅速普及,积累了许多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次剖宫产的出现,新式剖宫产的问题也摆在了众位临床产科医生的面前。笔者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新式剖宫产导致的腹壁及盆腔粘连以致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长等情况,以期改良手术方式,或是否必要重新审视新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宫剖产术中缝合腹壁腹膜引起腹壁、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再次宫剖产术2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壁、盆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腹壁、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缝合腹壁腹膜的新式宫剖产导致的粘连比缝合腹壁腹膜的改良新式宫剖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后腹盆腔粘连情况。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首次剖宫产术式为米-拉氏剖宫产的再次剖宫产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期105例首次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再次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二次手术时的腹盆腔粘连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腹盆腔粘连程度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拉氏剖宫产术后腹盆腔粘连严重,临床应慎重选择首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方法 和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查体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严格手术操作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2006年5月~2012年6月6年间收治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加以治疗观察,随访1~5年,无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凭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手术的关键在于是否彻底切除了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5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21例患者均进行病灶一次性切除治愈。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增生纤维结构组织中,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分化良好。术后6年的随访时间里,21例患者均无复发现象。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凭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手术的关键在于是否彻底切除了病灶。  相似文献   

8.
杨洪芬 《首都医药》2010,17(6):25-25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法对天津市静海县医院自1998年1月~2008年1月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的发病时间是5个月~9年不等,病灶位于皮下5例,位于肌肉筋膜者2例,位于腹壁肌层者3例。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结论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和间质成分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的机会,在切开子宫前用2块纱布分别于左右两侧垫开,以保护腹壁切口;一次性使用纱布清擦宫腔;子宫缝合勿穿透子宫内膜;关腹前吸净腹腔残余液体,以免子宫内膜种植.手术切除是其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徐旸 《临床医药实践》2008,(15):614-6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分析8例病例,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异症,表现为周期性疼痛伴包块,有典型病史及临床症状,结论:手术治疗是唯一确实有效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2例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随访2年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19%,2年后2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7.62%。两组患者治愈率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经期切口疼痛情况及切口肿块体积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得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临床症状、腹部手术史及B超检查可早期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联合药物治疗可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术后随访1年,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本身具有特殊性,临床上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等的分析,同时以B超检查为辅助展开初步诊断,经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后可确诊.该疾病最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中病灶彻底切除与否对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将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60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粘连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盆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剖宫产术盆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再次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将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60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粘连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盆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剖宫产术盆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丹  马志松 《江苏医药》2000,26(11):911-911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S)临床少见 ,随着近年来剖宫术率的逐渐增多 ,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 1990年 1月~1999年 9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8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8例 ,年龄 2 7~ 4 3岁 ,平均年龄 34 5岁。AIEMS均发生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首发症状距剖宫产手术时间为 5个月~ 12年不等 ,其中 5个月~ 2年发病有 10例 (55 6% ) ,2年后发病者 8例(4 4 4 % )。本组有 15例在月经期自觉腹壁切口疤痕处疼痛 ,并触及不规则肿块 ,其肿块大小及疼痛程度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 ,经期肿块增大 ,疼痛加重 …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80-82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盆腔粘连患者血清粘连指标与血流变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后盆腔粘连产妇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时期本院收治的46例同龄剖宫产后未发生粘连产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产妇的血清粘连指标与血流变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盆腔粘连患者的血清粘连指标与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血清粘连指标与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重度盆腔粘连患者血清粘连指标与血流变指标均高于轻度与中度盆腔粘连产妇,中度盆腔粘连产妇则高于轻度盆腔粘连产妇,比较指标结果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剖宫产后盆腔粘连患者血清粘连指标与血流变的变化呈现异常升高的状态,且盆腔粘连较为严重者的表达水平也较高,因此可将上述指标作为评估粘连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月英 《淮海医药》2013,31(1):49-5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生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9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服用药物3~6个月,随访6个月-2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生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剖宫产率,规范剖宫产手术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经剖宫产手术生产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共64例。结果 64例患者的病灶主要出现在皮下脂肪层中的有50例,占78.13%;主要出现在皮下向下的患者有8例,占12.50%;主要出现在腹直肌的有6例占9.38%。均行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确定剖宫产术特征,降低剖宫产手术率,提升剖宫产术的质量,可达到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发病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灶位于皮下8例,位于腹直肌筋膜前鞘6例,达肌层4例,侵犯腹膜1例,侵及子宫切口瘢痕1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以患者体征为主,B超协助诊断,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手术切除病灶,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剖宫产术时腹壁切口的保护,避免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多。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该疾病有上升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痛性结节。结论对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首选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周围0.5~1.0 cm正常组织,可以预防术后复发,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