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T-bet和GATA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关系,探讨T细胞在SLE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半定量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活动期SLE患者、稳定期SLE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mRNA表达状况.结果 GATA3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活动期(8.92±1.29)明显低于稳定期(12.20±1.18)和正常人(11.80±0.80),所以活动期患者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半定量PCR显示活动期(0.15±0.15)也明显高于稳定期(0.04±0.05)和正常人(0.03±0.0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均显示稳定期患者与正常人GATA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T-bet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活动期为10.52±0.82,稳定期为9.93±1.13,正常人为10.23±1.32;半定量PCR:活动期为0.30±0.23,稳定期为0.28±0.14,正常人为0.22±0.11,两种方法均显示活动期患者、稳定期患者、正常人T-be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调控Th2细胞的转录因子GATA3的升高可能与SLE活动有关,而调控Th1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可能与SLE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患者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h1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免疫失衡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3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PBMC中T-bet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6);而GATA-3 mRN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0).结论:T-bet/GATA-3的失衡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中某些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选择监测SLE肾损害敏感、简便的指标,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对51例SLE患者不同时期尿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微量白蛋白等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1992年8月至1995年12月门诊及住院SLE患者51例,部分病例为内科及外院提供,51例中女38例,男13例,年龄13~47岁,平均22岁;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将病例分为2组:1肾损害显性组(共27例):连续2次尿常规检查蛋白定性均为阳性,出现各类管型,查见红、白细胞,具有…  相似文献   

4.
T-bet/GATA-3调控Th1/Th2分化失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T-bet和GATA-3是两个相互调节、相互抑制的决定Th1和Th2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两者的表达比率可以作为评价机体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精确指标。近年来,T-bet和GATA-3作为最受关注的转录因子,研究揭示两者表达异常可以影响免疫应答,导致免疫调控网络失衡,涉及很多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本文就T-bet和GATA-3在一些免疫性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异常及细胞因子的异常;Th1/Th2细胞比例的改变及T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异常。上述异常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月经不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月经不调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观察育龄期女性SLE 87例患者发病及月经情况,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沉(ESR)、血清补体、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患者有32例出现月经不调,发生率36.8%;且35岁及以上患者明显高于35岁以下;抗ds-DNA抗体阳性率升高、血沉加快,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SLE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月经不调的发生率增加,月经不调的发生可能与疾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情况。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2(IL-2)mRNA表达(41例)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31例)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中IL-2表达水平降低者占78.0%,IFN-γ表达水平降低者占83.9%。活动期SLE组PBMC中IL-2和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免疫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多系统损害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酶联检测技术,分析SLE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并探讨临床免疫指标在发病机理中的意义。一、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SLE诊断标准确诊的SLE患者40例,平均年龄38岁,均为女性。正常对照组40例,取自健康献血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岁。二、实验方法(一)细胞免疫指标测定:于反应管中加入FITC标记的抗CD2、CD3、CD4、CD8、CD16、CD19、…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重叠综合征国内报道不多,我科近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ColterJT-IR型细胞分析仪对40例红斑狼疮患者(SLE)的红细胞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稳定期与活动期比较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对且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LE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并对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反映Th1/Th2细胞活性的白介素12(IL-12)和白介素13(IL-13)水平的偏移,是否与循环中特异类型的类风湿因子(RF)和抗心磷脂抗体(aCL)相关.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SLE患者和31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IL-12、IL-13、RF和aC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放射免疫扩散法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结果血清IL-13水平与IgM-RF和IgM-aCL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P<0.01)和(0.328;P<0.05),但与IgA-RF,IgG-RF,IgG-aCL和总IgG,IgA和IgM水平无关联.IL-12/IL-13比率小于1组别的IgM-RF和IgM-aCL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升高.结论SLE患者IgM-RF和IgM-aCL水平的升高与Th2细胞活性占优势成正相关,Th2活性优于Th1活性可能促使SLE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SLE患者GATA-3、MBD2与IL-4表达的相关性,探讨GATA-3和MBD2对IL-v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5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GATA-3、MBD2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4、GATA-3和MBD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37,3.55,9.68,P均<0.05);IL-4与GATA-3、IL-4与MBD2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39,0.97,P均<0.05)。结论SLE患者中IL-4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MBD2对IL-4基因阻遏作用降低,及大量GATA-3对IL-4基因的过度激活共同作用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未经药物治疗的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细胞亚群分布,白介素12、白介素18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方法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初发SLE患者、10例正常人Th1/Th2细胞亚群分布;ABI7700Real-TimePCR法同时检测38例患者和28例正常人IL-12、IL-18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初发狼疮患者Th1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5),但Th1/Th2无显着性改变.②与正常人组相比,SLE组患者IL-12、IL-18mRNA及其受体表达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值均<0.05);③面部红斑组患者Th1/Th2、IL-12P35较正常人组降低(P均<0.05);④RNP阳性组患者IL-12P40较正常人组升高,IL-12P35、IL-18较正常人组降低(P均<0.05).结论 SLE是一种以Th1细胞下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源于诱导向Th1细胞分化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减少和细胞因子间失衡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6例正常人皮肤中CD4和CD8以及T-bet和GATA-3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和T-bet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P<0.01),且CD4表达较强的皮损中T-bet的表达也较强,但两者表达阳性的淋巴细胞分布并不一致;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8和GATA-3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和发展可能通过T-bet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中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Th2细胞转录因子GATA-3的基因表达,探讨T-bet和GATA-3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IL)-4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PBMCs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基因表达.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ATA-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患者血清IFN-γ浓度与T-bet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3,P<0.05),与GATA-3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5244,P>0.05);血清IL-4浓度与T-bet和GATA-3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72,0.452,P均>0.05).结论 Th1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可能通过调节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介导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和产生的变化.结果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LE患者PBMC产生IFN-γ,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74.08±15.85)pg/mL,(246.43±45.25)pg/mL,(549.52±67.00)pg/mL;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3298±0.2181,0.4951±0.2938,0.8671±0.6620.治疗前IFN-γ,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113.5±27.6)pg/mL,(272.97±33.78)pg/mL,(625.32±104.61)pg/mL;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1.4094±0.6317,0.6872±0.4713,1.1758±0.6255;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IFN-γ较IL-4,IL-10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影响SLE患者细胞因子mRNA表达和产生,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可能为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SLE基因芯片表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过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众多基因表达异常,涉及很多基因家族和功能簇,这种细胞全景式基因表达是特定研究条件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和机制均很复杂,需结合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加以证实和阐明。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 ,检测了64例SLE伴肌炎患者和43例皮肌炎(DM)患者的血清肌酶、肌电图、肌肉活检等 ,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SLE肌炎的发生率为35 5 % ,症状轻 ,有轻度肌萎缩 ;与DM比较肌无力不明显(P<0 01) ;未见吞咽困难 ;SLE伴肌炎患者病情活动发生率[75 %(48/64)]高于非肌炎组[43 9 %(29/66)] ,有显著性差异(P<0 01) ;肌酶有所升高 ,但升高幅度均不超过正常值的50 % ,与DM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 ;肌电图肌炎检出率为74 4 %(32/43) ,与DM组81 4 %(35/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肌活检显示 :肌间质血管炎 ,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明显 ;肌纤维灶性肿胀 ,匀质变性 ,横纹模糊 ,未见坏死断裂 ,病变轻微。结论SLE肌炎较为常见 ,与SLE活动相关 ,症状轻 ,肌酶升高幅度小 ;肌电图与DM无异 ;肌活检间质病变明显 ,肌纤维病变轻微 ,有明显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而有别于D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催乳素、促生长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测定细胞因子。结果 在自分泌情况下,SLE活动期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分泌量显著增高,而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量低于静止期和正常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干预后,活动期SLE患者IL-6、IL-10分泌量显著高于自分泌量和正常人对照组。IFN-γ分泌量经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干预后,与自分泌量相比,活动期患者无显著升高。促生长素对SLE患者IL-6、IL-10、IFN-γ分泌量的影响与催乳素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不但存在Th2型细胞因子增高,而且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均能刺激Th2型细胞因子进一步增高,且刺激能力相当,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