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004-2011年黄山市共有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240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患者主要分布在原历史疫情较重的区县;其中以2007年和2008年发现最多;60岁以上者占79.16%;患者类型以腹水型和巨脾型为主,分别占66.25%和31.66%。调查结果表明,传播阻断地区仍有新发晚期血吸虫病发生。因此,要加强对历史病人的监测和诊治。 相似文献
2.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5):518-518
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技术指导组于2013年10月21日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了《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人成因及流行病学意义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CDC寄生虫病控制所周晓农所长和陈名刚、余森海、郑江等研究员,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任光辉副所长和罗志红书记,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学院苏川副院长,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梁幼生副所长,以及江苏省晚血治疗救助技术组成员、苏州市和常熟市等有关专家共计20余人。会议介绍了由常熟市疾控中心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情况调查》项目的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认为召开本次研讨会非常及时和重要,指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人”是我国血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建议今后应在国家层面上针对“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人”成因和影响因素等组织进一步的协作研究,为我国血防工作和晚血病人的规范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目前成都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分布 ,分析疫情动态 ,巩固防治成果 ,为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阻断地区螺情报告如下 :1 历史背景成都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包括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高新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及郫县 ,历史上均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 ,共有 5 8个流行乡镇 ,35 4个流行村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4 4 4 375 0m2 。实现传播阻断的时间分别为 :都江堰市、温江区为 1985年 ,郫县为 1988年 ,其余几个城区先后为 1987、1988、1989年。表 1 阻断地区钉螺面积统计区流行乡镇数有螺乡流行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病人的情况。方法 方法 根据调查标准, 2008-2011年间新确
诊的晚血病人经县、 省2级确认后, 详细了解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现病史, 并进行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 结果 75例病人中, 男
性22例, 女性53例, 平均年龄为 (70.0 ± 7.0) 岁, 均曾感染过血吸虫, 并经平均1.85次抗虫治疗, 1976-1985年间连续进行了
平均26.24次粪检, 结果均为阴性; 患者居住地末次发现钉螺的时间多数在1976年, 最晚的在1983年; 期间多次检查未达
到晚血诊断标准的患者在2008-2011年间确诊为晚血病人。本次调查显示, 病人的肝脏均呈纤维化改变, 达Ⅲ级改变者占
82.7%, 脾脏肿大者占90.7%, 有腹水者占20.0%, 门静脉增宽者占22.7%; 肝功能酶指标ALT、 AST和γ?GT均值分别为
31.81、 53.19 U/L和89.28 U/L, 阳性率分别为21.3%、 49.3%及57.3%; 纤维化指标中HA、 LN、 CⅥ及PⅢP异常的阳性率分别
为73.3%、 13.3%、 17.3%及9.3%, HA均值是正常高值的3倍。结论 结论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存在着历史感染病人经抗虫治
疗后, 虽无再次感染可能, 但病情持续进展, 最终成为晚血病人的现象, 但新病人的产生与现阶段的疫情无关; 新发展晚血
病人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及活跃的纤维增生, 抗纤维化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地区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地区的疫区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0年来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和近4年来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的疫情指标,包括钉螺面积、血吸虫病人、晚期血吸虫病人、急性血吸虫病人、血吸虫病牛等,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 23个县(市、区)中,有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疫情回升,4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市、区)部分疫情指标出现反复。结论 由于受洪涝灾害、人口流动频繁、有螺船闸扩散钉螺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使达标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因此应加强对传染源和钉螺扩散源头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流行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血丙鄱怕后流行因素及其特点,评价和探讨巩固阶段的措施与对策。方法 在29个经省考核达到血吸早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开展监测研究,对传染源、钉螺等流行因素进行纵向观察,并对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传染监测表明,居民COPT阳性率为0.21%,无当地感染的粪阳病人及低年龄病例,家畜监测查病均为阴性; 人口中COPT阳性率显著 当地居民,外来及本地 人口中均查获粪阳病例。2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收集黄山市1994~2006年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监测资料,现场调查外出、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情况,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进行螺情调查。结果1994~2006年全市共查出流动人员血吸虫病人10例,本次调查外出、外来务工人员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49%和0.47%,粪检均未查出血吸虫病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查出有螺面积3 000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流动人口对传播阻断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力度,防止外来传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8.
覃云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2):99-99
湖北省荆门市1990年已达血吸虫病阻断标准,近年有散在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现,因种种原因而误诊,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Ⅰ患儿,男,3岁半,2001年7月12日因高热、腹泻稀水样大便,每日5~6次,伴轻微腹痛,就诊于本地综合医院,拟诊为"肠炎"、"菌痢",使用"菌必治"等抗生素治疗10余天,无明显疗效,患儿仍持续高热,后转诊于我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 监测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当前全省共有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
(市、 区) 24个, 其中有螺县 (市、 区) 6个, 血吸虫病流行村461个, 流行村人口数129.28万人, 自2009年后再无现症病人发
现, 均为历史晚期血吸虫病人, 现有钉螺面积37.02 hm2
。2015年起, 监测实现了全覆盖, 但目前还存在疫情不稳定、 监测
能力薄弱、 对监测认识不足等问题。传播阻断地区走向 “消除” , 监测工作应以螺情监测为主, 流动人群监测为辅, 加强能
力建设, 规范疫情报告, 改变钉螺孳生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现状,为全省血防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收集2007-2012年四川省27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历史资料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统计分析阻断县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 全省27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历史累计钉螺面积占全省的8.29%,近年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当地感染的患者(病畜);钉螺面积61.172万m2~ 139.04万m2,部分县钉螺面积出现回升,2012年四川省27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中有20个县查出钉螺,其中6个县钉螺面积超过历史面积的2%;传播阻断地区血防工作开展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传播阻断地区病情稳定,螺情回升,应加强查灭螺工作,加强流动人畜管理,严防传染源输入. 相似文献
11.
金湖县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1997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流动人口是传播阻断地区巩固监测的重点人群,其作为输入性传染源对达到基本消灭和消灭标准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其防护技能,并探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该县于2001—2002年上半年对流动人口开展了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流行因素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及其特点,评价和探讨巩固监测阶段的措施与对策。方法在29个经省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开展监测研究,对传染源、钉螺等流行因素进行纵向观察,并对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传染源监测表明,居民COPT阳性率为0.21%,无当地感染的粪阳病人及低年龄病例,家畜监测查病均为阴性;外来人口中COPT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外来及本地外出人口中均查获粪阳病例。2在开始监测的头5年内出现77.3%的有螺环境:查出钉螺分布在其中的16个县(市、区),占55.17%;有螺环境多为小面积复杂环境,有螺原因主要是查灭螺质量较差,同时外来扩散也不容忽视。3监测查螺方法中,以“定点查”检出率最高。结论1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稳定,内源性传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再流行因素依然存在;2巩固监测时期,病情监测主要抓好重点流动人群和指示人群(小年龄人群);钉螺监测在近期注重历史有螺环境,远期可注重外来输入,监测方法建议采用“定点查”结合“轮查”。 相似文献
13.
巢湖市居巢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全区总面积2068km^2,人口86万。1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新增钉螺面积190675m^2, 相似文献
14.
巢湖市居巢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全区总面积2068km^2,人口86万。1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新增钉螺面积190675m^2, 相似文献
15.
东台市高沙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监测结果显示,未发生本地疫情,但流行因素依旧存在。应继续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和查灭螺工作力度,积极探索适宜的科学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歙县于1993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嗣后10年血清学方法监测查病达157636人次,检出阳性的达651人再进行粪检无一人检出血吸虫卵,但这10年间用于病情监测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的病原治疗耗资巨大。目前传播阻断地区血吸虫病病情监测方案的价值如何尚未见进行评价的报道,在传播阻断地区IHA1∶10阳性作为治疗对象是否合理目前尚无试验依据。虽然歙县监测工作已逾10年,收集了一部分基础资料,但由于观察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没有对照组,因此难以说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歙县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研究,拟为以后传播阻断地区病情监测方法、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汇区地处上海东南郊,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钉螺分布最东的一个区,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流行范围遍及28个乡(镇)311个村,历史有螺面积2569.69hm^2,累计血吸虫病人88837人,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晚血)1207人。经过几十年“综合治理、科学防治”,1985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进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985-2005年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分布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查清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分布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晚血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全省晚血现况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方法、晚血诊断标准,统一按方案要求开展调查。结果全省确定晚血5405例,较既往在册晚血减少了21.64%;新发现晚血占现有病例的16.21%;全省晚血患病率8.69/万。晚血病例中,湖沼型流行区占97.06%,山丘型占2.94%;未控制流行区占78.70%;传播控制区占15.64%;传播阻断区占5.66%。巨脾型占59.54%,腹水型占37.30%,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两型占3.16%,巨脾型病人已切脾者占52.24%。男性占77.39%;女性占22.61%。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90岁。50岁~、60岁~年龄组病例占65.18%;30岁~、40岁~、70岁~年龄组占32.73%;其余年龄组占2.09%。农民占87.58%,其他职业占12.42%。结论湖南省晚血患病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有不少新的晚血病例出现;晚血患者主要为湖沼地区的农民。 相似文献
19.
传播阻断地区输入型急性血吸虫病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詹福初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17(1):23-23,38
常山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山丘地区 ,与江西省玉山县接壤 ,于 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但境内仍有残存钉螺分布。 2 0 0 0~ 2 0 0 3年发生输入型急性血吸虫病误诊 10例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 ,常山县居民 5例 ,玉山县居民 5例 ;男性 9例 ,女性 1例 ;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网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查螺的组织形式、方法。方法收集1999-2007年海安县12个行政村的自查、互查和考核查螺资料,分析不同回合的假螺点回收率、不同回合和环境的螺点查获率及其费用-效果。结果考核查螺假螺点回收率为84.0%,螺点查获率为94.7%,查螺1hm2的直接费用为248.6元,查获1个螺点的直接费用为3611.1元,均优于自查和互查两个回合,残存钉螺均见于开放河沟。结论水网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宜由县级统一组织查螺专业队,采用单纯环境抽查法,重点对开放河沟开展监测查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