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者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病的肝癌约45%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区,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发展变化快,患者就诊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有  相似文献   

2.
鳖甲煎丸加减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以鳖甲煎丸方加减 ,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体会如下。1 辨病辨证相互统一原发性肝癌起病多隐匿 ,早期症状不明显 ,一旦出现症状 ,病情多已进入晚期 ,又通常以肝硬变为背景 ,故在临床中常见胁下肿块 ,疼痛难忍 ,腹大胀满 ,消瘦浮肿等症状。中医学中并无肝癌的命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医书中的描述 ,属“瘕”、“积聚”等范畴。瘕、积聚在中医泛指腹腔内之肿块瘤体 ,“”、“积”多倾向恶性肿瘤。故《诸病源候论》曰 :“盘牢不移动者 ,是之 ,言其形状可验也 ,若积引岁月 ,人即柴瘦 ,腹转大 ,遂致死。”《难经 .五十…  相似文献   

3.
大黄Zhe虫丸,鳖甲煎丸,乌鸡白凤丸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平 《新中医》1993,25(1):24-26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软坚散结、行气活血、祛湿化痰等功效,广泛用于肝脏系统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鳖甲煎丸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其主要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滞肝癌细胞周期、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肝癌作用。鳖甲煎丸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多集中于单一通路,且多为细胞和动物实验,发挥抗肿瘤的有效成分、量效关系尚不完善,缺少逆转肝癌耐药方面的相关研究。未来可从以上几点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迅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柳少逸先生总结其父柳吉忱的治癌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治癌临证体会,强调在对肝癌辨证论治中,尤其要重视法的应用,据理以辨证,依法以遣方,随方以用药。该文主要介绍柳少逸教授对肝癌病因病机的分析,详解鳖甲煎丸的药物配伍,分享鳖甲煎丸易汤治疗肝癌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鳖甲煎丸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曾凡波  晏菊姣  万波  李风英 《中成药》2002,24(7):529-532
目的:证实鳖甲煎丸是否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能。方法:应用血瘀,大鼠纤维化肝胶原蛋白和尿羟脯氨酸排泄量,抗肿瘤等药理模型其功能。结果:(1)本品具有促羊红细胞与自身血块的吸收作用。(2)本品通过对肝硬变的大鼠治疗后直胶原纤维减少和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肝硬变组,同时能使肝硬变大鼠尿羟脯氨酸排泄量显著性增加,表明药物有促进胶原纤维降解的作用,使已形成的肝胶原重吸收。(3)本品有明显的抑制S180肿瘤生长作用。结论:本品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  相似文献   

7.
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临床应用2 000余年,是治疗肝系疾病的经典名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抗纤维化、增强免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肝纤维化、肝炎、肝损伤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鳖甲煎丸在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部分医家将其应用到肝癌的辅助治疗中,收获了良好疗效。该文归纳整理近20年文献,从调控细胞生物学行为、抗肝癌前病变、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调控信号通路、抑制相关酶活性、调节机体免疫等6个方面总结鳖甲煎丸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发现鳖甲煎丸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肝癌新生血管生成、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并参与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6/STAT3)、NOD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JAK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Delta样配体4-Notch(DLL4-Notch)、核转录因子-κB(NF-κB)、Rho激酶(Rho/ROCK)、转化生长因子-β/Smad(TGF-β/Smad)、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I3K/Akt/GSK-3β)等信号通路,从分子机制上证实了鳖甲煎丸具有有效的抗肝癌作用;并通过对鳖甲煎丸临床抗肝癌治疗用药进行总结,发现无论合并用药或单药治疗,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临床疗效确切,且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该文通过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全面分析了鳖甲煎丸治疗肝癌的现状,并对当今实验及临床研究提出不足与改进,将为今后本方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抗肿瘤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黏附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癌细胞的转移、侵袭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高、中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别培养肝癌细胞HepG2,采用MTT 比色法、细胞黏附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黏附和侵袭作用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鳖甲煎丸抗肝癌细胞的转移、侵袭作用机制。结果 高剂量和中剂量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对基底膜的黏附及侵袭穿越迁移亦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 鳖甲煎丸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黏附及转移侵袭。  相似文献   

10.
吴洁  申弘道 《西部中医药》2011,24(10):54-55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用大黄虫丸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近期疗效、0.5~2年的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虫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疗效及患者生存率,同时可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极难治之症,化疗效果欠佳,而且副作用较大,根据中医观点,其病因病机是气虚、气郁导致血瘀内结,通过运用大黄蛰虫丸加减之方治疗恶性肿瘤,既达到了活血祛瘀的目的,又避免了西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的质量和几率。  相似文献   

12.
大黄虫丸拆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拆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参阳性药对照组,大黄虫丸拆方1,2,3号各设低、高2个剂量组。灌胃给药60 d后处死,测定各组动物的血脂、血清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内皮素(ET)、血管壁羟脯氨酸及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虫丸拆方各组对AS模型家兔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均可降低血清MDA和ET水平(P<0.05),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P<0.05),并减少血管壁羟脯氨酸及蛋白含量(P<0.05)。结论:大黄虫丸拆方各功效组分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功能、减少血管壁胶原及蛋白的合成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形成等非降脂的作用机制,以防治AS的发生与发展,其中以拆方1号作用最显著,这可能与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破瘀生新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黄、庶虫虫丸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治病用方之一,张仲景对此既论病因的复杂性又论病机的夹杂性,既论病证的特殊性又论治法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应用宏条形码方法进行复方中成药基原鉴定分析的可行性。[方法]磁珠法提取中药大黄蛰虫丸DNA,以16S、trnL及Mini-barcode为靶标进行荧光定量PCR。产物经克隆测序拼接后,经BLASTn比对,用MEGAN软件进行分类单元解析,对虻虫来源序列应用MEGA软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从23条单克隆测序结果中解析到蛴螬、虻虫、甘草及桃仁或苦杏仁等中药成分,对虻虫6条序列分析,显示其源于3组遗传差异较显著的个体。[结论]宏条形码技术可用于中成药成分的鉴定,可作为中成药质量评价的潜在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蛰虫丸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5 mg·kg-1,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阳性对照组按照每日1 g·kg-1剂量灌胃给予丹参,大黄蛰虫丸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每日3.2,1.6 g·kg-1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黄蛰虫丸对大鼠心脏指数,心肌病理学变化,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 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心脏指数增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胶原纤维增生,心肌组织Hyp含量明显增高,胶原容积积分(CVF)与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血管腔横断面积(PVCA)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蛰虫丸高、低剂量组心肌纤维化病变减轻,心肌组织Hyp含量下降,CVF,PVCA减小(P<0.05或P<0.01),SOD活性与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黄蛰虫丸能够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逆转心肌重构,但该作用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组每日给予丹参0.5 g·kg-1,拆方1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5,1.0 g·kg-1,拆方2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75,1.5 g·kg-1,拆方3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8,1.6 g·kg-1,连续给药60 d后处死.从大体形态、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方面观察药物作用,同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AS斑块面积、血管内膜厚度(IT)和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均能减少家兔主动脉内膜脂质沉积,使AS斑块面积减小(P<0.05);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增生,减轻内膜增厚;降低IT,IMT,IT/IMT比值(P<0.05),干预收缩性血管重塑;减轻线粒体肿胀,减少泡沫样细胞形成.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均有一定的抗AS作用,其中以拆方1号作用最为明显,这可能与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破瘀生新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各功效组分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组每日给予丹参0.5 g·kg-1,拆方1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5,1.0 g·kg-1,拆方2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75,1.5 g·kg-1, 拆方3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8,1.6 g·kg-1,连续给药60 d后处死。从大体形态、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方面观察药物作用,同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AS斑块面积、血管内膜厚度(IT)和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大黄虫丸各功效组分均能减少家兔主动脉内膜脂质沉积,使AS斑块面积减小(P<0.05);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增生,减轻内膜增厚;降低IT,IMT,IT/IMT比值(P<0.05),干预收缩性血管重塑;减轻线粒体肿胀,减少泡沫样细胞形成。结论:大黄虫丸各功效组分均有一定的抗AS作用,其中以拆方1号作用最为明显,这可能与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破瘀生新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虫汤治疗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黄■虫汤口服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发热次数、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治疗组发热次数、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手术局部刺痛、肢体麻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皮下瘀斑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别则不大(P>0.05)。结论大黄■虫汤治疗外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血瘀证)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发热次数,使患者体温尽早降至正常,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