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克明  陈义林 《安徽医学》2007,28(2):126-127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和阿斯综合征的诊治特点。方法对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发作时缓慢性心律失常占53.62%,快速性心律失常占46.38%;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0例,药物复律24例、直流电复律12例。结论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为其发作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前者治疗主要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者治疗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发作。  相似文献   

2.
张平  王冰 《中国医疗前沿》2013,(22):75-75,64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和分析。方法对5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总结晕厥发作时24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50例患者中,晕厥15例(30.00%),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存5例。结论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晕厥的重要原因。通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及时捕获晕厥发作时心电变化,明确心源性晕厥的病因,更好地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58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心源性晕厥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性质及高危心电图表现特征。方法: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回顾性分析了58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58例患者,均发生严重心律失常。33例(56.9%)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23例(39.7%),发生晕厥13例(22.4%);缓慢性心律失常35例(60.3%),发生晕厥20例(34.5%)。快速性心律失常致晕厥由〉200 bpm的极快心室率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致晕厥主要为〉3.0 s的心室停搏所引发。结论: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晕厥的重要原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易致猝死。动态心电图可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起搏参数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选择6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高龄(≥80岁)患者为高龄组;同时,随机选取6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60岁)患者为老年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的选择、起搏参数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植入心脏起搏器前心源性晕厥发生率高龄组22例高于老年组10例(33.8% vs 15.4%,P<0.05);高龄组并存2种心脏疾病者27例高于老年组12例(41.5% vs 18.5%,P<0.05),高龄组和老年组病窭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龄组合并分支阻滞20例多于老年组8例(30.8% vs 12.3%,P<0.05);两组术中测试的起搏参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中穿刺困难、气胸、严重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术后囊袋血肿、破裂、切口感染难愈合、电极移位、阚值升高、膈神经刺激或腹肌刺激性收缩、皮肤压迫性坏死、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等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高龄患者发生缓慢心律失常时较常合并心源性晕厥,应积极植入心脏起搏器,而且植入起搏器的并发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心源性晕厥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晕厥73例,其中6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且与长R-R间期>3.0 s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4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怀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阴性结果者,并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02例中发生晕厥30例,其中有28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阵发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2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晕厥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琦  鲁国权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49-1249,126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有晕厥病史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发作时间。结果45例(60%)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其中14例(18.67%)出现晕厥发作,14例晕厥患者中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9例,快速型心律失常5例,晕厥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14例晕厥患者中,长R-R间期〉3.0s,共31次,其中16次发生晕厥,而长R-R间期〈3.0s者142次,无一例发生晕厥。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8.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黑朦、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20例中发生黑朦、晕厥49例,其中有3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心室停搏,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10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阿斯综合征是心律失常造成的晕厥和眩晕。这种晕厥与眩晕的发作与心脏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尤其是心输出量减低时脑缺血有关。众所周知,正常的心律和适当的心率是维持心输出量所必需的,任何一种非窦性心律都对心输出量产生影响,现已证明,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长时间无心室收缩引起的经典的阿斯综合征发作外,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往往是发作原因,其他心律失常也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另外,阿斯综合征发作与否不仅取决于心律失常类型本身,而且基础心脏病的有无及其严重的瓣膜病、心肌病等也起重要作用,此外脑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4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动态和静态心电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首发晕厥32例,黑矇17例,头晕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9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9例;超过3 s的长RR间期35例;心率在白天清醒状态下持续<40次/分31例。全部给予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论:严重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老年患者症状加重;常规心电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明确晕厥的原因,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是诱发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常见原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病因复杂。我们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59例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旨在探讨快速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及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12年Cohn和Lewis首先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脏暂时停搏和阿斯综合征发作的病例。1954年Short将快慢交替的心律失常归为一种特殊症群,但未引起足够重视,一般仍以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作为引起阿斯综合征的主因。1966年颜、陶等氏分析了5例快慢交替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与临床表现,其中2例有阿斯综合征的频繁发作;认为本病的基本心律为高度窦性心动过缓,常件有窦性静止或窦房阻滞,是窦房结功能衰竭引起,故称之为窦房结功能衰竭。本症具有以下特征:(1)经常出现缓慢的交界区性或结下逸搏,并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伴发室上性(少数为室性)心动过速;(2)神经因素可触发心律的改变;(3)病因往往不明,病程长,心功能影响少,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而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少见,可引起晕厥、栓塞及阿斯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与分析。方法对64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缓慢心律失常与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主要病因,晕厥发作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且晕厥与心室停搏(〉3.0s)及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患者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脏起搏器又被称为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的植入性装置或心脏病诊断与治疗的植入装置。全身感染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严禁做起搏器的植入;由于窦房结或房室结疾病所造成的缓慢性心率失常伴有晕厥、轻度头痛、眩晕、脑供血不足所致的意识障碍,胸闷不适或心力衰竭等,是植入永久心脏起搏系统的主要适应证,其中窦房结病变占53%,房室结病变占31%,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75例住院患者,男性5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8.8岁,阿斯综合征发作3例,频发室早、室性心动过速45例、阵发性房颤房朴22例,频发房早、房速5例,观察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阿斯综合征3例中2例抢救成功,室性心律失常45例中43例发作均减少75%以上,房颤、房朴22例均恢复窦性心律,肝功能损害1例,突发室性逸搏心律2例,1例猝死,静脉炎17例,低血压反应6例。结论:胺碘酮对室早、室速、房早、房速及房颤均有明显控制作用,静脉胺碘酮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伴发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对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应用胺碘酮应检查窦房结及房室传导功能,加强病因的治疗。深静脉置管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为临床急症之一,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者占大多数,以发作性意识丧失和抽搐为主要特点,很易和癲痫相混淆,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正确认识本病。现将曾误诊为癲痫的4例心源性晕厥报道分析如下: 例1、女,28岁,发作性晕阙两年,于1983年1日14日入院。两年前曾因感冒而发热、流涕,病后第10天突然晕厥,意识丧失,伴抽搐,持续约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源性晕厥患者50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诊治。患者均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50例患者检查显示,24小时内心律失常患者有46例,占92%;未检出心律失常患者有4例,占8%。46例心律失常患者中,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有34例,占73.9%。12例患者在动态心电图佩戴过程中晕厥。结论心源性晕厥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诊断,能够便于医师查明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严正秀 《吉林医学》2011,(17):3536-353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心源性晕厥的病因,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3例患者经检查均为心源性晕厥,部分为单纯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部分为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律失常,个别患者检查时未发现心律失常及器质性心脏病,但发作时心电图提示ST段上抬及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患者给予安装起搏器、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换瓣手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结果:13例患者除1例室性心动过速未能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有发作外,其余均未再发作晕厥。结论:心源性晕厥虽然比较少见,但是预后最为凶险的一类,如能找到病因,可获得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在检查期间嘱其诱导晕厥发作,同时记录下心电图,仔细分析其晕厥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在58例患者中,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与心律失常发作时间一致的晕厥16例(占27.59%).有5例患者记录到单纯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无晕厥发作.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对排查心源性晕厥的可能病因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检查阴性者尚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还需多次排查,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