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元以前中医色诊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松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2):11-13
色诊属中医望诊诊法之一,广义的色诊包含了形诊、形态诊、体质诊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中医望诊理论的中坚内容。本文从中医色诊理论的源流,历代医家对色诊理论的充实和发挥等方面对中医色诊理论进行逐一梳理,以期能全面展现中医色诊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情况的总结与分析,阐述了现代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手段和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探讨了现有的客观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客观化研究思路及进行更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面部色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之一。近年来,对中医面部色诊现代化的研究主要从面部图像采集、人脸区域分割、人脸区域定位、特征提取等技术和常色、病色、面部分区域等临床研究入手,对中医面部色诊现代化的主要方法、手段和获得的成果进行阐述。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人脸图像采集的环境尚未统一标准;面诊研究的技术尚不够成熟,仪器的实用性和精确性都存在一定问题;探测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医诊断长期以来靠经验积累,而人体面部的色泽复杂多变且个体差异性较大,计算机对面部五色没有精确定义,很难定量描述;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多层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色诊研究使用仪器尚不统一,存在检测指标不统一、可重复性低的缺陷;研究涉及的病种单一,同一疾病涉及的证型不够全面;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单纯靠面诊的定量数据进行诊断缺乏准确度。中医色诊现代化研究应该保持中医原有的特色,运用临床其他诊法综合辨证分析,四诊合参,确立整体研究思路。因此,今后的研究需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集、分析信息,提高四诊信息采集的可靠性,捕捉人眼所不能及的能反映内部脏腑的生理、病理信息,对四诊作进一步定性、定量分析,建立统一的辨证诊断推理标准,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5.
从面部色诊分区、常色、病理五色、病证相关研究四个方面对现代面部色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医色诊,以青、赤、黄、白、黑五色推演于五行内合于五脏,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理论意义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邓铁涛国医大师与刘颂豪院士提出中医学与光学的交叉学科建设时,就以中医望诊作为突破口,建议应用光子学技术从模糊性思维与定量科学之间的关系着手,促进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发展[1]. 相似文献
7.
刘新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47-48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颜面五官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整体及各相应内脏的健康状况,从而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这充分说明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法中的重要性。 1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确立。《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 相似文献
8.
中医色诊中以青、赤、黄、白、黑为五个基本色,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文章简单论述了中医五色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中医色诊过程中机体组织在自然光条件下色彩信息的形成过程,比较了中医五色与色彩类别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医五个基本色中黑与白的亮度变化以及青、赤、黄的减法混合的三原色特性,对色度学引入中医色诊中参数的量化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光谱法在中医五色计量化应用过程中的拓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人、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患者面部区位点的色度值及关系.方法 应用DS-01A中医四诊仪实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9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64例,健康人134例,检测受试者面部整体、额区、鼻区、唇区、左右脸颊区、眼区各部位的HSV值[H(色度)、S(鲜艳度)、V(明度)],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和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面部色部区位点色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面部整体、颊区、眼区区位点H值、V值较健康人群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面部整体、颊区、眼区区位点S值较代偿期患者高.结论 健康人群和肝硬化患者不同脏腑面部色部区位点色度值有明显差异.肝硬化患者颊区、眼区及面部整体的颜色较健康人晦暗,且失代偿期患者较代偿期患者面色更晦暗. 相似文献
10.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诊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中医学很重视面部望诊,在《内经》中就对面部五色诊有详细的论述。所谓面部五色诊法,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通过目测面部表现出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变化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现代,随着颜色光学理论的发展和测色仪器的更新,众多专家学者将颜色光学理论和现代仪器,如数码相机、色差计、分光光度计等引入到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领域,使之更为科学及客观化,以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面色诊断的误差。面部望诊的现代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丰富了中医面部色诊的内容,但目前其使用的仪器尚不统一,数据不能反映中医色诊的全部信息,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进一步研制更加符合中医五色诊原理的科学仪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5例绒毛膜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绒毛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绒毛膜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二维超声的图像特征,并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区血流分布情况及频谱形态、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等。结果:绒毛膜癌具有较典型的二维图像特征,且具子宫动脉呈相对较高的R I(通常在0.6左右),病灶区域血流丰富等特征。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绒毛膜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在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随访中起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肿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腹腔或盆腔占位,后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诊断进一步证实。结果临床彩超所见腹腔或盆腔占位,后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证实来源为胃、小肠或结肠良恶性肿瘤27例,其中小肠及胃平滑肌肉瘤各3例,空结肠恶性间质瘤5例,胃及结肠腺癌14例,胃淋巴瘤2例。27例病人中26例行纤维内窥镜检查,15例病理活检为恶性肿瘤(15/27),1例病理回报炎症(1/27),10例未见明显占位(10/27)。结论临床彩超在诊断腹腔或盆腔占位中的价值应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在某些病例中甚至优于经典的纤维内窥镜和钡餐及气钡剂双重造影。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检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诊断有意义的舌诊检测指标。方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从舌质、舌苔、舌形、舌下络脉、舌尖微循环、舌苔涂片、舌面pH值、唾液CEA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照观察与研究。结果: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络脉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舌苔涂片发现舌上皮细胞表现为过度角化,数量增多,涂片背景脏,并出现较多的白细胞;舌面pH值偏高;唾液CEA明显升高。结论: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联合检测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甲状腺肿块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99例中,61例单发结节的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6例。38例多发性结节的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3例,桥本氏病4例。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可靠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5例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临床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25例为转移性淋巴结,25例为反应性淋巴结。结果 3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中,超声检查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19.
杨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4):29-3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6例PAPVC中术前正确诊断47例(83.9%),漏诊9例(1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对肺静脉畸形引流患者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通过各部位多切面仔细观察,对各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